教育适时方有益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at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教育的确重要,正如以前曾经有一句广告词说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如果家长们互相攀比、互相竞争,错误地将“早教”理解成“越早教育越好”时,问题就出现了。笔者调查了广州市一些幼儿园的孩子,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个案:
  洁洁是班里的“小不点”,她比同学们小半岁,个子小,胆子更小。她经常坐在椅子上发愣,反应也没有其他小朋友快。老师讲的东西常常听不懂,干什么都落在最后,所以总是一个人呆着,从来不敢主动发言、主动与别人交往。连说话都吞吞吐吐说不清楚,老师也不喜欢她。
  3岁半的小雯家里并不富裕,妈妈还是省吃俭用为她买了架钢琴,并专门请老师来教她。然而,以小雯的年龄根本就理解和掌握不了那些复杂的乐理和技巧,妈妈却不管这些,要求她天天都要弹够3个小时。小雯很无奈,弹得毫无情感,而且常常一边弹琴,一边幻想着家里突然着了大火,把钢琴烧掉了,这样妈妈就不会再逼她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其实,让孩子过早地进入某个阶段,过早地开始某种学习到底好不好,专家早有论证,它属于发展心理学中“教育要在成熟之前还是之后”之争。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双生子甲在第46周时开始训练学爬特制小梯,6周后学成;双生子乙在第51周开始训练(比甲晚了5周),2周后,其爬梯的速度就赶上了甲的水平。
  这个实验证明,赶在成熟之前进行的教育是费力不讨好的,尤其是一些有关动作技能的训练,这些活动往往需要手指动作的精细协调和控制,比如学写宇、弹钢琴等等。有研究表明,儿童能够用手握住铅笔自如地一笔一划地写字,往往要到六七岁才能做到。
  除了收效甚微,过早开始某项学习还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
  小孩子的年龄哪怕只有半岁的差距,在思维和动作技能上的发展,都可能会相差很远。让孩子过早地进入某个阶段或过早地开始某种学习。可能让孩子在年龄比他大的群体中处于劣势,从而过早地体验到失败,丧失自信,在心灵深处埋下一生中自卑的阴影。
  那么是不是就应该坐等成熟,不要教育了呢?当然也不是。心理学家们已经证明,教育或训练进行得太早或太晚效果都不好,最佳的时机是在成熟早期,即所谓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实际上是指学习最敏感,最容易的时期,也被称为敏感期。比如,3岁左右是幼儿语音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时机教孩子学说外语口语;4岁是图形知觉的敏感期,因而成为学习识字的最佳年龄(因为汉宇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有规则的图形);5岁到5岁半是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数数和简单的计算可以在这个时候教给孩子。
  当然。即使关键期到了,要不要学、学什么也要视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定。幼儿期也是孩子心理发展、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不顾孩子的感受一味地给孩子增添负担,剥夺孩子童年应有的快乐天真,甚至影响良好性格的形成,那么即使您的孩子暂时比别人早学、多学了一些东西,是不是也有点得不偿失呢?
  
  责任编辑:叶亦蓬
其他文献
7岁的小刚从小活泼好动,跳、跑、翻、滚动个不停,上学后学习成绩虽然不错,但老师屡次反映他上课爱做小动作。小刚妈妈看过不少育儿方面的书和杂志,越来越觉得儿子患了多动症,便心急火燎跑去给孩子买了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特效药”利他林服用,结果不仅没有任何效果,还导致孩子食欲锐减。后经专家诊断,小刚的“多动症”根本就是儿童正常的好动。  儿童多动症的医学术语叫“儿童注意缺陷综合征”,其核心症状是注意力不能集中
期刊
童童要上小学了,是妈妈给她报的名,几天后就要入校读书。  还不到6岁的童童长得很瘦弱,单薄得像一张纸,韭黄似的小辫刚刚扎起来,看起来只有四岁多点儿。可是因为妈妈单位几个好姐妹的孩子都上学了,所以妈妈也等不及了。“早一年上小学,就早一年上中学,就早一年上大学……白白比别人赚了一年,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妈妈踌躇满志。  但毕竟瞒了年龄,这几天妈妈正对她加紧训练:“去学校老师问你几岁了,你就说‘6岁’,
期刊
本刊讯:现在,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电脑游戏中,好像电脑就是给小朋友们玩游戏用似的。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小朋友爱玩电脑游戏这个现象?有的人说,小朋友经常玩电脑游戏有助于开发智力,有的人说,会影响小朋友的学习和健康。  那么,小孩子到底该不该玩电脑游戏呢?我就这个问题采访了一位家长。  这位家长对小朋友玩电脑游戏基本持反对态度。他认为,电脑背景光闪动会刺激眼睛,造成小朋友近视。电脑游戏对智力开发也没什么帮助,
期刊
2001年2月10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在顺利通过只有我一个人参加的一次专门考试后。这一天,我结束了小学6年级上学期的学业,直接开始了初一下学期的课程。明白我的意思吗?我跳级了!  时间进入2000年,我就开始备战我的“跳级梦”。时间是最难把握的“不定方程”,如果能走在时间前面,对于我,就是比别人多了些机遇。而且,一想到能成为我小学同学们的高年级“大哥哥”,我总忍不住暗地里得意地狂笑。  一次偶
期刊
张越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看《红楼梦》,因为那时缺少适龄儿童文学,这便成了她的启蒙文学读物。  小张越看《红楼梦》的时候,有好多字不认识,其中包括“黛”宇,她觉得和“熏鱼”的“熏”差不多,就一直把“林黛玉”叫“林熏玉”。  内容也看不太懂。最让小张越纳闷的是搞不清贾宝玉究竟是男是女。竖体版本中的“他”“她”一律不分,书中的妹妹们都叫他宝哥哥,小张越想他应该是男的;可是看到对他衣着和长相的描写,她又糊涂
期刊
在新世纪的元年,中国品牌期刊——《家庭》的《孩子》诞生了。  20年前,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本全新的期刊——《家庭》面世了;20年来,《家庭》伴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经过几许风雨,十分努力,百倍奋斗,铸成了一座宏伟的家庭大里,跻身全球综合类期刊排行前八名,成为中国最受读者欢迎、最畅销、最具影响力的精品期刊;20年后,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新的世纪,为了建互强劲的“中
期刊
奶奶去世后,爸爸就把爷爷接到了我们家。  爷爷每天早上都要出去喝早茶,每天准备出去时,都会往只剩下几根头发的“地中海”上搽发油,搽得亮亮的,然后才出门。  爷爷的耳朵不好,你问他吃过饭没有,他会回答你:“刚上完厕所。”他喜欢听收音机,把音量开得大大的,还说听不见,最惨的是我,每天做作业的时候很难排除干扰。  爷爷很奇怪,他下午5点钟开始上床睡觉,睡到7点起床吃饭,8点又睡,11点又起来……问他为什
期刊
  
期刊
一般来讲,多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都能融洽相处,一起玩耍。但也有些孩子明显孤僻、胆小、退缩,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更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宁愿一个人呆着。这种现象称为“儿童退缩行为”,多发生在5-7岁的儿童身上。  正常的儿童,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或遇到惊吓、恐怖的情景,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但是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不注意
期刊
和谐美满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肥田沃土。作为家长,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融洽的亲子关系呢?建议你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信任孩子    应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充分的信任。例如孩子放学后晚一点回家,父母若能先查明实际情况,关心他的遭遇,就可避免很多无谓的冲突。让孩子知道你担心他的安全,他慢慢就会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尊重孩子    孩子与成人一样,对别人的爱护关怀或讽刺责难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