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进房间,我却并未感受到任何暖意。冰冷刺骨的寒风吹碎了玻璃,玻璃碴儿顺着风落在了被子上。我想起来被单与床单已经有一个月没洗,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换掉廉价的“外套”,即使它们是这座城市的“基本劳动力”,但是仍旧无可奈何。
换掉“外套”后,我的房间最终呈现了一丝红色,推开黄色的门,蓝蓝的天空让我感到不安。我开始怀疑公交车是否会按时到来,毕竟规则是可以改变的。此刻,我的心里有一些焦躁,也有些习以为常,本想大声问问司机,却最终迅速地占领了一个位子,像是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下了公交车,一边走一边回忆过往,似乎这种不满与悲伤总会在一瞬间被强行压制,然后人们都会惊讶于自己的消化功能,觉得吃一吃药,病就会好了。想着想着,我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seum)。
广场上都是孩子和带队的老师,而一门大炮则竖立在广场中央,旁边是一块较小的“墓碑”,上面刻满历史的痕迹。我不敢走近它,害怕那五颜六色的文字会让我对于固有的认识产生怀疑。人是很脆弱的,就算明明知道系统出了问题,也不愿去面对。
天突然暗淡了起来,伦敦的冬天真是让人感到压抑。我不想继续在风中停留,于是顺势走进场馆内部,问了下展览位置,就轻步走上了三楼—一“恐惧的时代——9·11之后的艺术”便出现在我的视野中。说来好笑,引人肃立的展览与孩童的嬉笑声彼此间产生了呼应,令人恍若隔世。
愣了一下后,我决定先去旁边的小展厅看看。
几排小椅子的布置有些错乱,却似乎是为了这部电影作品量身定做的。
“北屿,它讲的是什么?看不太懂啊!”一直不吭声的日本艺术家松子冷不丁的向我抱怨。
“简单明确啊,现代战争利用一台电脑就可以置人于死地。恐惧时间在这种数字化的操作中变短了,但是更加激烈。”我阐述道。
“就像我们打电子游戏,消灭生命似乎变得更加稀松平常了。“
我没有继续回应这个话题,心想着恐惧也许并不是看作品时的慌乱,而是事件发生后的快速遗忘与适应。换句话说,呼喊只是恐惧的表面,习惯恐惧与顺从压迫才是这个时代最让人不寒而栗的。
出了这个小空间,我向主展厅走去,远远眺望,检票员拿着一本书在发呆。我没管他,径直从其身边掠过。
“下午好,先生。”他这才回过神来。
“您好,这是票。”此时我的右手已经推开了半边的门,左手举起票侧着身子示意了一下,便趁势转进室内。
正对着门的墙壁简单明了地描述了策展人的理念构架:展览分为“国防操控”(State Control)、“家园”(Home)、“武器威胁”(Weapons)三大板块。第一个板块陈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由于“9·11”的出现,西方国家加大了安全检查与监控的力度,但是与此同时,公民权利与个体隐私也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而艺术家的作品都以此为背景进行质疑与批判。
看完第一个板块的文字介绍,我直接踏进了左手边的区域,美国艺术家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以纪录片的形式拍下了真实的“9·11”现场景象,展现人性的脆弱。总共将近一个小时的纪录片,我却唯独钟爱一个“针孔镜头”,艺术家把近十分钟的时间固定在这一形式上,似乎在用反讽的语气刁难观众——对于真相,你我皆只知道表象,而蓝布后面的故事永远只能靠猜测进行试探。
跟随一个高大的背影走出放映室后,我开始看其他的作品,大多数“物件”都以“政治符号”为表达形式,内容很直接。通常,在政治主题的作品中,“重要政治人物”的出现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会很显眼。居住于纽约的智利艺术家阿法瓦多·加尔(Alfredo jaar)的图片作品素材选取了茌本拉登被执行死刑时的美国白宫情景一一美国政坛人物的“众生相”。看着图片里的氛圈,這些所谓的决策者在那一刻好像都变回了“普通人”,他们紧张而又兴奋地关注着这位在“斗兽场”中失败的挑战者。
对于这张图片的长时间关注甚至都让我忽略了艾未未的作品。不得不说,这是第一次漏掉了这位话题人物的“声音”。仔细欣赏了这两件作品后,我满意地回到了展览前言的位置,开始阅读第二个板块。
实际上,经过了“国防操控”的开场白后,“家园”与“武器威胁”的板块是相对同步的。“9·11”之后,先进武器——如无人侦察机被广泛运用到监控领域,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园的“问题”也被无限放大,它没有停留在第一个板块所诉说的人类隐私被侵犯,而是强调了这种“武器”所带来的“物体内部、建筑内部、人的内心”所遭受的深层次压迫。这种压迫是无形的,它不可见却如寒风一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并且越钻越深。因此,以“国防操控”为主题的第一个板块仅仅是把恐惧表象展示出来,而随后的两个板块则是“由外及里”,试图挖掘这种恐惧的真正原因与它给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不得不说,一个合格的策展人首先是拥有“构建一个恰当的展览结构的能力”,而不是故意做作地提出一些石破天惊的议题。这个展览的文案简洁精确,不愧是行家。
右拐二十米,西班牙艺术家圣地亚哥·西耶拉(SantiagoSierra)的影像作品颇具讽刺感,他邀请了十几位女大学生在电影中扮演恐怖组织的追随者和支持者,并让真实的士兵对她们进行训练和侮辱。“官方士兵”与恐怖组织人员的“身份重叠”、“女性”与“追随者”的权力隐喻,让这件作品充满争议,并且极其犀利。
我越看越兴奋,于是便迈着步子走进了第三个主题的电影放映室。它位于拐角处,在这里放映了叙利亚艺术家莱尔·希拉克斯基(Hrair Sarkissian)的作品《想家》(Homeless)。两块屏幕并列摆放,右边的镜头是对于演员的神态与身体姿势的捕捉,左边则是房屋的构建与倒塌(艺术家于2008年离开故乡,但是他的父母却不愿离开这块故土)。房屋模型般的大小尺寸与影像当中不停地构建和“崩塌”似乎阐释了这样的一个事实:西方强权使叙利亚等许多国家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但是在一次次的权力较量中,更多的城市社区只是在重复对于未知的恐惧,以及对于居住环境的无助。当恐惧不停重复,人们已经变得麻木且习以为常,这才是更加令人绝望的地方。
我不忍看完全片,便跟旁边的松子说:“时间差不多了,看看最后一个吧。”
拉开黑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椅子与眼神怪异的观众,我立即大步流星地走上前,坐在椅子前面的地上。屏幕中的男主角此刻正半躺在拉斯维加斯一个宾馆的床上与心理医生对话。镜头中不停出现的人物表情特写与男主人公对于医生的态度,很明显是由艺术家进行了精心安排的节奏控制,而影片中出现的建筑外景与内部构造的“层层递进”更是让人细想起来毛骨慷然。最后一件作品与最后一个板块的主题十分契台:当下的恐惧并非是在初始状态下的一击致命,而是通过都市构造对于个体产生隔离使其“慢性死亡”。这便是柏林艺术家奥马尔-弗斯特(Omer Fast)的经典作品《五千英尺是最好的》(5000Feet is the Best)。
没锚吧?正如我们每天在高楼大厦中醒来,模式化地打扮一番,随后出门,一天又一天地如此重复。
我们或许会换一个家,但是这些家在都市里又有什么不同呢?
换掉“外套”后,我的房间最终呈现了一丝红色,推开黄色的门,蓝蓝的天空让我感到不安。我开始怀疑公交车是否会按时到来,毕竟规则是可以改变的。此刻,我的心里有一些焦躁,也有些习以为常,本想大声问问司机,却最终迅速地占领了一个位子,像是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下了公交车,一边走一边回忆过往,似乎这种不满与悲伤总会在一瞬间被强行压制,然后人们都会惊讶于自己的消化功能,觉得吃一吃药,病就会好了。想着想着,我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帝国战争博物馆(Imperial War Museum)。
广场上都是孩子和带队的老师,而一门大炮则竖立在广场中央,旁边是一块较小的“墓碑”,上面刻满历史的痕迹。我不敢走近它,害怕那五颜六色的文字会让我对于固有的认识产生怀疑。人是很脆弱的,就算明明知道系统出了问题,也不愿去面对。
天突然暗淡了起来,伦敦的冬天真是让人感到压抑。我不想继续在风中停留,于是顺势走进场馆内部,问了下展览位置,就轻步走上了三楼—一“恐惧的时代——9·11之后的艺术”便出现在我的视野中。说来好笑,引人肃立的展览与孩童的嬉笑声彼此间产生了呼应,令人恍若隔世。
愣了一下后,我决定先去旁边的小展厅看看。
几排小椅子的布置有些错乱,却似乎是为了这部电影作品量身定做的。
“北屿,它讲的是什么?看不太懂啊!”一直不吭声的日本艺术家松子冷不丁的向我抱怨。
“简单明确啊,现代战争利用一台电脑就可以置人于死地。恐惧时间在这种数字化的操作中变短了,但是更加激烈。”我阐述道。
“就像我们打电子游戏,消灭生命似乎变得更加稀松平常了。“
我没有继续回应这个话题,心想着恐惧也许并不是看作品时的慌乱,而是事件发生后的快速遗忘与适应。换句话说,呼喊只是恐惧的表面,习惯恐惧与顺从压迫才是这个时代最让人不寒而栗的。
出了这个小空间,我向主展厅走去,远远眺望,检票员拿着一本书在发呆。我没管他,径直从其身边掠过。
“下午好,先生。”他这才回过神来。
“您好,这是票。”此时我的右手已经推开了半边的门,左手举起票侧着身子示意了一下,便趁势转进室内。
正对着门的墙壁简单明了地描述了策展人的理念构架:展览分为“国防操控”(State Control)、“家园”(Home)、“武器威胁”(Weapons)三大板块。第一个板块陈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由于“9·11”的出现,西方国家加大了安全检查与监控的力度,但是与此同时,公民权利与个体隐私也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而艺术家的作品都以此为背景进行质疑与批判。
看完第一个板块的文字介绍,我直接踏进了左手边的区域,美国艺术家托尼奥斯勒(Tony Oursler)以纪录片的形式拍下了真实的“9·11”现场景象,展现人性的脆弱。总共将近一个小时的纪录片,我却唯独钟爱一个“针孔镜头”,艺术家把近十分钟的时间固定在这一形式上,似乎在用反讽的语气刁难观众——对于真相,你我皆只知道表象,而蓝布后面的故事永远只能靠猜测进行试探。
跟随一个高大的背影走出放映室后,我开始看其他的作品,大多数“物件”都以“政治符号”为表达形式,内容很直接。通常,在政治主题的作品中,“重要政治人物”的出现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会很显眼。居住于纽约的智利艺术家阿法瓦多·加尔(Alfredo jaar)的图片作品素材选取了茌本拉登被执行死刑时的美国白宫情景一一美国政坛人物的“众生相”。看着图片里的氛圈,這些所谓的决策者在那一刻好像都变回了“普通人”,他们紧张而又兴奋地关注着这位在“斗兽场”中失败的挑战者。
对于这张图片的长时间关注甚至都让我忽略了艾未未的作品。不得不说,这是第一次漏掉了这位话题人物的“声音”。仔细欣赏了这两件作品后,我满意地回到了展览前言的位置,开始阅读第二个板块。
实际上,经过了“国防操控”的开场白后,“家园”与“武器威胁”的板块是相对同步的。“9·11”之后,先进武器——如无人侦察机被广泛运用到监控领域,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园的“问题”也被无限放大,它没有停留在第一个板块所诉说的人类隐私被侵犯,而是强调了这种“武器”所带来的“物体内部、建筑内部、人的内心”所遭受的深层次压迫。这种压迫是无形的,它不可见却如寒风一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并且越钻越深。因此,以“国防操控”为主题的第一个板块仅仅是把恐惧表象展示出来,而随后的两个板块则是“由外及里”,试图挖掘这种恐惧的真正原因与它给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不得不说,一个合格的策展人首先是拥有“构建一个恰当的展览结构的能力”,而不是故意做作地提出一些石破天惊的议题。这个展览的文案简洁精确,不愧是行家。
右拐二十米,西班牙艺术家圣地亚哥·西耶拉(SantiagoSierra)的影像作品颇具讽刺感,他邀请了十几位女大学生在电影中扮演恐怖组织的追随者和支持者,并让真实的士兵对她们进行训练和侮辱。“官方士兵”与恐怖组织人员的“身份重叠”、“女性”与“追随者”的权力隐喻,让这件作品充满争议,并且极其犀利。
我越看越兴奋,于是便迈着步子走进了第三个主题的电影放映室。它位于拐角处,在这里放映了叙利亚艺术家莱尔·希拉克斯基(Hrair Sarkissian)的作品《想家》(Homeless)。两块屏幕并列摆放,右边的镜头是对于演员的神态与身体姿势的捕捉,左边则是房屋的构建与倒塌(艺术家于2008年离开故乡,但是他的父母却不愿离开这块故土)。房屋模型般的大小尺寸与影像当中不停地构建和“崩塌”似乎阐释了这样的一个事实:西方强权使叙利亚等许多国家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但是在一次次的权力较量中,更多的城市社区只是在重复对于未知的恐惧,以及对于居住环境的无助。当恐惧不停重复,人们已经变得麻木且习以为常,这才是更加令人绝望的地方。
我不忍看完全片,便跟旁边的松子说:“时间差不多了,看看最后一个吧。”
拉开黑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椅子与眼神怪异的观众,我立即大步流星地走上前,坐在椅子前面的地上。屏幕中的男主角此刻正半躺在拉斯维加斯一个宾馆的床上与心理医生对话。镜头中不停出现的人物表情特写与男主人公对于医生的态度,很明显是由艺术家进行了精心安排的节奏控制,而影片中出现的建筑外景与内部构造的“层层递进”更是让人细想起来毛骨慷然。最后一件作品与最后一个板块的主题十分契台:当下的恐惧并非是在初始状态下的一击致命,而是通过都市构造对于个体产生隔离使其“慢性死亡”。这便是柏林艺术家奥马尔-弗斯特(Omer Fast)的经典作品《五千英尺是最好的》(5000Feet is the Best)。
没锚吧?正如我们每天在高楼大厦中醒来,模式化地打扮一番,随后出门,一天又一天地如此重复。
我们或许会换一个家,但是这些家在都市里又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