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的子宫颈癌患者子宫颈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因子(TGF-β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取99例子宫颈癌患者(试验组)及54例对照组患者子宫颈分泌物,用荧光基因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法)检测HPV16、18基因.对HPV16、18感染的子宫颈癌组Ⅰ、Ⅱ期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颈癌组织中VEGF、TGF-β1的表达.结果
【机 构】
:
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浙江省台州医院妇产科,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山西省朔州市第三医院妇产科,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的子宫颈癌患者子宫颈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因子(TGF-β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取99例子宫颈癌患者(试验组)及54例对照组患者子宫颈分泌物,用荧光基因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法)检测HPV16、18基因.对HPV16、18感染的子宫颈癌组Ⅰ、Ⅱ期患者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颈癌组织中VEGF、TGF-β1的表达.结果 试验组HPV16、18检出率54%,对照组检出率为7%,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TGF-β 1在宫颈鳞癌Ⅰ期的表达均为80%,Ⅱ期的表达分别为69%、77%,且在Ⅰ、Ⅱ期表达呈增高趋势.VEGF、TGF-β1在年龄≥45岁、肿瘤直径≥4 cm、浸润间质深度≥1/2的患者明显高于年龄<45岁、肿瘤直径<4 cm、浸润间质深度<1/2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18感染可能为子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上调VEGF启动子的活性,VEGF可促进肿瘤血管的新生与肿瘤细胞的转移;TGF-β1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及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100例门诊患者,分为虚证组和实证组,采用辨证取穴埋线并耳穴压豆法,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疗效差异及肥胖指标的变化.结果 虚证组和实证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和94%,实证组疗效优于虚证组;两组治疗前后肥胖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效。
目的 观察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注入尿激酶(UK)联合导丝切割及序贯胸腔冲洗的方法治疗复杂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10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经B超证实胸液呈多发分隔或蜂窝状.均常规予以抗痨治疗,随机分为3组:A组36例胸膜腔置入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用J型导丝插入导管中反复抽插旋转后抽净胸水,用25万IU UK+生理盐水100 ml注入胸腔,4 h抽出,并用500 ml生理盐水冲洗,隔日1次,连
目的 了解性传播疾病(STD)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526例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 526例患者支原体感染210例,阳性率39.92%,其中Uu阳性192例(36.50%)、Mh阳性7例(1.33%)、Uu-Mh阳性11例(2.09%);药敏试验耐药性较高的为红霉素,Uu、Mh、Uu-Mh耐药率分别为55.2%、42.9%、45.5%,敏感性较高的为美满霉
目的 研究Kai1/CD82和CD44v6在肾脏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例肾脏良性肿瘤、35例肾脏恶性肿瘤中的Kai1/CD82和CD44v6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Kai1/CD82在肾脏良性肿瘤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肾脏恶性肿瘤,而CD44v6在肾脏恶性肿瘤中表达阳性率高于肾脏良性肿瘤,且两者均与肾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随访
目的调查蚊虫及其天敌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探讨附红细胞体的传播方式。方法在不同生境捕捉蚊虫、蜘蛛和蜻蜓,采集其血液查找附红细胞体,计算感染率,比较不同动物种类,不同生
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对非胆道梗阻性胆总管扩张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对非胆道梗阻性胆总管扩张的患者进行追踪探查尽可能多地显示胆总管的路径.结果 经内镜检查,51例非胆道梗阻性胆总管扩张的患者39例为十二指肠乳头水肿、炎性反应,9例为胆总管炎,3例为胰胆管汇合处异常.结论 对非胆道梗阻性胆总管扩张声像图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将会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影像信息。
目的了解西宁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乙肝)预防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以及乙肝病毒感染现状,为制定乙肝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61家公共场所的从业
倪珠英,女,现年75岁,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有者(1993年),“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血道和淋巴道转移是癌细胞形成远处转移的主要途径。淋巴道转移是恶性肿瘤难以根治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肿瘤细胞转移至局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人肿瘤细胞株(HepG2)细胞肝细胞核因子(HNF1α、HNF1β、HNF4α、HNF6)mR-NA表达和糖代谢相关激酶作用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治疗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