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從來沒有建立一家大型公司的想法。當然,小型公司可能會出現視野狹窄的問題。理想的團隊應當是具有廣泛的想象力,經常自相矛盾,相互衝突,工作中充滿了動感和起伏,並最終能揚長棄弊,把想象轉化成現實的建築。設計本身是一項個性化的工作,而建築本身則是一件藝術品。」
——槙文彥
去物質化(Dematerialization)是一個讓我至今迷戀的建築理念,第一次聽到這一詞是在哥特歷史課上的「飛扶壁」。隨後在不同建築名師座談和評論裡就像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理念層出不窮的出現。
什麼是去物質化?所謂的物質化就是實體,現實生活中的需求,有形態的,常見的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超固態、中子態。去物質化簡單的說就是這一切的相反,空間是平的,極簡本源,舍去一切不必要的添加。
或許可以說「去物質化」的建築是有機一元一體表裏合一,沒有形體限制和所謂的潮流,他是哲學化的、天然的人造,他被不同的個人體驗及地域塑型的。在建築領域裏,我們可以在Ludwig Mies Van der Rohe、Geoffrey Bawa、Kerry Hill和John Pawson等的建築設計裏發現不同的去物質化手法和共性。
純粹不表示光禿禿,有材質不意味著不去物質化,建築本身和人一樣充滿矛盾與複雜性。去物質化是一種理念,一種反自然又契合自然的對抗思維。從某種角度來看,儒釋道的追求不就是去物質化的教條和信仰嗎?教條是某種信仰的總結並非真理,真理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追求。人無完人,所以我們想盡方法想象「人想象的完美」,這種追尋意識讓我們在複雜的世界裏不繁不凡。
越簡單越接近本質,越純粹越貼近想象,心外唯我唯心是力量。「去物質化」設計理念應該為善用空間,繼而從過往歷史中汲取靈感,經過獨特的設計思維做出詮譯,演化為極具感性及靈巧多趣的設計。極簡理念源至人學和設計者自我的詮釋和見解,時間是設計者最好的老師。
「幸福對於我來說,就是平衡。怎樣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跟私人時間,達到身心平衡,內心平靜。我承認我是幸福的:有人認同自己,遇到好的合作夥伴,有很多的工作機會。不過當中最重要的是,你通過每一次合作,完成每一次挑戰時,最大的收穫不是單項目很成功,有人讚賞,而是通過每個工作機會跟不同人溝通,你自己會有所提升,對設計也好對生活也好,都有更多的收穫。這是全身投入經歷過後,方可發現的。你未完成一件事前,你永遠不知道你可以得到什麼。」
——傅厚明
專案是一棟在四川成都高新區的街道辦事處,為區域鄰里服務的辦公中心,應該是親民文創,簡潔無過多的裝飾設計,並且可以讓居民簡單識別出。
既要有符號又低調,去物質化就是一個很貼切的理念和形象。建築物不大,約6千平方米基地,60米乘60米的方形基地,退距後建築物形成一個小方形體積。以簡單的建築虛實體塊成立整體規劃,主材有鋼、玻璃、清水混泥土等。所謂的設計,以空間是平的為主題,沒有多餘的細節和幾何形狀。整體建築有著「安藤味」,具體的說淨化版的柯布風。業態組合由公共實用開放空間到相對的上層私密空間,而自然、光、綠化、水和空氣是這小建築的抽象組合。希望通過反思的方式來呈現另一種角度的街道辦事處。
想象讓有想法的人有所寄託,讓人不斷地追逐實踐想像的思維與辯證。建築學裏的「去物質化」一說是極簡信仰群的一種理念,他需要繼續被論證與發現。
——槙文彥
去物質化(Dematerialization)是一個讓我至今迷戀的建築理念,第一次聽到這一詞是在哥特歷史課上的「飛扶壁」。隨後在不同建築名師座談和評論裡就像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理念層出不窮的出現。
什麼是去物質化?所謂的物質化就是實體,現實生活中的需求,有形態的,常見的固態、液態、氣態、等離子態、超固態、中子態。去物質化簡單的說就是這一切的相反,空間是平的,極簡本源,舍去一切不必要的添加。
或許可以說「去物質化」的建築是有機一元一體表裏合一,沒有形體限制和所謂的潮流,他是哲學化的、天然的人造,他被不同的個人體驗及地域塑型的。在建築領域裏,我們可以在Ludwig Mies Van der Rohe、Geoffrey Bawa、Kerry Hill和John Pawson等的建築設計裏發現不同的去物質化手法和共性。
純粹不表示光禿禿,有材質不意味著不去物質化,建築本身和人一樣充滿矛盾與複雜性。去物質化是一種理念,一種反自然又契合自然的對抗思維。從某種角度來看,儒釋道的追求不就是去物質化的教條和信仰嗎?教條是某種信仰的總結並非真理,真理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追求。人無完人,所以我們想盡方法想象「人想象的完美」,這種追尋意識讓我們在複雜的世界裏不繁不凡。
越簡單越接近本質,越純粹越貼近想象,心外唯我唯心是力量。「去物質化」設計理念應該為善用空間,繼而從過往歷史中汲取靈感,經過獨特的設計思維做出詮譯,演化為極具感性及靈巧多趣的設計。極簡理念源至人學和設計者自我的詮釋和見解,時間是設計者最好的老師。
「幸福對於我來說,就是平衡。怎樣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跟私人時間,達到身心平衡,內心平靜。我承認我是幸福的:有人認同自己,遇到好的合作夥伴,有很多的工作機會。不過當中最重要的是,你通過每一次合作,完成每一次挑戰時,最大的收穫不是單項目很成功,有人讚賞,而是通過每個工作機會跟不同人溝通,你自己會有所提升,對設計也好對生活也好,都有更多的收穫。這是全身投入經歷過後,方可發現的。你未完成一件事前,你永遠不知道你可以得到什麼。」
——傅厚明
專案是一棟在四川成都高新區的街道辦事處,為區域鄰里服務的辦公中心,應該是親民文創,簡潔無過多的裝飾設計,並且可以讓居民簡單識別出。
既要有符號又低調,去物質化就是一個很貼切的理念和形象。建築物不大,約6千平方米基地,60米乘60米的方形基地,退距後建築物形成一個小方形體積。以簡單的建築虛實體塊成立整體規劃,主材有鋼、玻璃、清水混泥土等。所謂的設計,以空間是平的為主題,沒有多餘的細節和幾何形狀。整體建築有著「安藤味」,具體的說淨化版的柯布風。業態組合由公共實用開放空間到相對的上層私密空間,而自然、光、綠化、水和空氣是這小建築的抽象組合。希望通過反思的方式來呈現另一種角度的街道辦事處。
想象讓有想法的人有所寄託,讓人不斷地追逐實踐想像的思維與辯證。建築學裏的「去物質化」一說是極簡信仰群的一種理念,他需要繼續被論證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