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方课程的魅力之花在活动中绽放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因而具有特殊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地方课程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活动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课前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
  地方课程就是对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利用好地方资源,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去网上、书店、图书馆搜集资料,还可以去参观、调查和访问。在《快乐义乌行》这课中,我安排学生有选择地参加以下实践活动:①从不同渠道了解义乌的历史。②义乌的名人古迹有哪些。③对现在的义乌,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④为什么义乌会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⑤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到小商品城参观一次,领略小商品城的无限魅力。
  二、课中活动,使学生深入参与
  《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课中增加活动成分,目的在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课堂生活中来,让学习过程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时空中真正动起来。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哪里人呀?(义乌人)这么自豪呀,能说说让你感到自豪的原因吗?是呀,古代的义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现在的义乌更是一座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一睹它的风采,好吗?(播放义乌城市录像)
  (二)合作探究——体验
  1.开展“义乌知识大比拼”。
  既然生为一名义乌人,我想了解一下你对义乌的知识到底知道多少。假如你是一位生在义乌的外地人,相信你也已经融入义乌这座美丽的城市了,你对义乌的知识肯定也了解得比较多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一场义乌知识大比拼吧。
  比赛规则:在每张图的后面都躲着一个题目,学生们喜欢哪张图,我就点击哪张图,当题目出现后,一边想,一边听声音,听到“咚”的时候再举手,看谁反应最快。
  题目有:①初唐四杰之一少时被称为“神童”的是谁?②翻译并出版了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的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是谁?③现在义乌有哪些旅游景点?④义乌有哪些民间艺术?⑤义乌现任的市长是谁?⑥义乌有哪些土特产?
  2.走进义乌小商品城,答记者问。
  今天的义乌最耀眼的,最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就是——小商品城,也叫国际商贸城,相信大家一定近距离地去接触过它了。现在我们交换一下角色,我来当记者,我们进行现场采访。①义乌的农民最早的经商活动是什么?②义乌最早的市场在哪里?③中国小商品博览会是几月几号?④国际商贸城大约有几个摊位,分别经营什么?⑤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对国际商贸城的印象吗?
  3.感受义乌成就。
  之后,我和学生们又一起欣赏了壮观的国际商贸城,领略了市场中琳琅满目的物品,使学生体会到国际商贸城真的是“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并且重点介绍国际商贸城对义乌的贡献,这时大屏幕出示:①国家领导、外国领导多次到义乌参观访问。②多次举办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③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浙江日报等都对义乌作了专题报道,并把“义乌经验”加以推广。④义乌市场目前汇聚了国内外4000余家知名企业在此设立总经销或总代理,有1000多家国外企业及贸易机构在义乌设立办事处,每天在义乌采购小商品的外商2000余人。商品出口到122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出口商品交货值为80亿元人民币。小小的一个县城,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如此奇特的市场,并且使它走出了家门,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这是多么神奇的成就呀!
  4.展望义乌未来。
  同学们,今天的义乌如此美好,请张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一起来到2039年,你会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你用手中的笔把它描绘出来,并在边上写上你的感想。
  三、课后活动,让学生关注丰厚的地方文化
  课结束了,但是学生的活动远远没有结束。课后,我布置学生去收集国际商贸城变迁的资料,调查自己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与20年前比有何不同。在这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个人与集体相结合。有的课题可以是个人单独进行,有的课题则需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这样使学生在交往中,感受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分享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形成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②师生结合。在学生活动需要帮助时,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和帮助,保证活动的有效性。③校内外相结合。实施地方课程就是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狭隘的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从“学会”走上“会学”。
  (责编杜华)
其他文献
以石番47号番茄为试材,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以灌水定额与施钾肥量为因素对膜下滴灌丸粒化加工番茄产量及构成因子、品质的影响,于成熟期测定各项品质指标、产量构成。结果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指导
一、可怜教师们的“导演情结”    浙教版第一册《有多少人为了我》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的教学目的:走近劳动者,真情体验,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1.师:是的,正如小朋友们所言,这无数的劳动者就好像是我们的亲戚朋友一样,我们离不开他们。但是他们付出劳动的过程,你了解吗?  生谈(学生谈到了警察、教师、医生、服务员、司机、三轮车夫等)  2.师:课前,李老师也走进生活,了解了这样一位默默工作着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