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初级中学德育教育中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于农村初级中学的同学而言,德育教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方式。通过强化初中阶段德育教育中公民意识的培养,促进他们责任心、感恩意识、参政意识的形成,是我国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 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公民意识
  Theory the village junior high school be virtuous to teach the citizen in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of importance
  Zhang Chang-shen
  【Abstract】 For classmate but speech of village junior high school, it ising virtuous to teach education be the key way which mold sound personality.Pass to enhance a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virtuous teach the citizen in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of development, promote their responsibility, feel grateful consciousness and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consciousness of formation, is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modern citizen society of key.
  【Key words】 Village high school;Virtuous teach education;Citizen consciousness
  
  1.农村德育教育现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也是中国最为重要的问题,这可以从每年的“一号文件”均是有关“三农”问题体现出来。由于经济、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还比较薄弱,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缺乏,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程度非常低。这也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障碍。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春节团拜会及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本届政府提出的目标,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也是和谐社会主义的必然体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在经济建设方面。但是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在中国,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教育均设立了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然而,受限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绝大部分同学只读到初中毕业即离开学校,开始种地或打工的生活,因此他们所接受的系统的德育教育到初三便戛然而止。以笔者所在的山东德州某中学为例,近十年来,能够通过中考升入高级中学的农村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不到。这部分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读书的农村青年逐步成为家庭的支柱,以及农村的主流。他们的素质、品德,对乡村政治的参与将直接决定着中国农村的政治文明。目前中国农村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1 教育大纲中公民教育的先天不足。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并组织编写了公民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但由于开展公民教育氛围缺乏、经验不足等原因,公民教育计划未能如愿实施。 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公民教育成了学校德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要求和实施计划,加上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重智育轻德育,学校教育存在道德教育弱化现象,学生对于作为公民应具有权利和义务、社会责任感等知识仅停留在书面上,学校公民意识培养也只是成为口号,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学校对学生义务意识的教育关注较多,比如教育学生要热爱国家、服从领导、尊敬师长、团结友爱、遵纪守法等,这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无疑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德育课程对于学生的权利意识教育却很少涉及。青少年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基本是服从的教育。社会规定了一系列守则,要求他们无条件的服从和无私的奉献,但对如何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实践。造成学生的权利意识比较薄弱。因此不少的学生初中毕业后,在切身利益受损时,要不默默忍受,要不采用暴力手段去争取权益,最终对自身、对社会均造成了不利影响。
  1.2 应试教育对德育教育的冲击。
  当前的初中教育中,为了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政治列为中考考试科目之一,并且占了不小的比重。这样的安排虽然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仍使初中德育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只是在课堂上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解,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重视的是只是分数,因此,课堂上照本宣科,真正结合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很少,对学生进行深刻、深入的德育教育,从而塑造学生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就可望而不可及了。有些学校在初一、初二年级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在初三年级安排老师讲授中考考试大纲上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重理论宣讲,死记硬背,轻具体实例的分析及对学生身心修养的教育。有些学科任课教师在学科渗透思想教育方面缺乏认识。
  1.3 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
  由于父辈远离乡土,外出打工,大量的留守学生留守农村,而大量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学校又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年龄和学科结构失调、缺乏德育专职教师等问题,因此农村孩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对不幸同胞的同情、怜悯之心,与自然、他人、群体和谐相处的原则和能力都比较缺乏。再加上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辈年老体衰,文化知识少,且不懂得怎样正确教育孙辈。远在他乡的父母也许会在电话中对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说教,比如讲要听爷爷奶奶的话、要好好学习之类的,但由于距离遥远,电话中的说教也只是隔靴抓痒,孩子无法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无法接受家庭的正常教育,无法像城市的同学们一样,每天放学后都可以与父母在一起,沐浴在父爱、母爱的光环中。有的父母外出多年没有回过家,多数孩子对父母的长相都模糊,有的孩子甚至一点记忆都没有,孩子在父母那里得到的就只有生活费,父母与孩子之间剩下的就只有金钱关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我们所期望的自然要相去甚远。在父母辈外出打工情况普遍存在的形势下,用什么方式来弥补家庭德育教育方面的缺失,是我们的行政教育机构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
  
  2. 德育教育与公民意识
  
  《管晏列传》中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农村地区的发展,在我国农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人民开始追求更高的目标。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就包括了对农村居民在德育、在公民意识方面培养的期望。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和公民责任的认同,这种认同能够升华为自己对所属国家和社会的情感,并把这种认同和情感付之于实践,即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公民意识主要包括权力责任意识、民主平等意识、法制纪律意识、爱国意识、科学理性精神、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其核心思想是民主与平等、权利与义务。
  公民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增强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未有机会进入高年级深造的农村青壮年劳动者作为未来农村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担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是中国农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整个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在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今天,对农村初级中学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公民意识培养问题日益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3. 强化公民意识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德育工作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初中阶段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形成年轻人高尚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阶段,尤其对于那些初中毕业即将走向社会的农村青年。作为一名从事农村德育教育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任重而道远。以下是我对如何开展中学德育教育中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思考。
  首先,利用中华优良的传统道德教育,通过各种实践方式,促进优良传统道德的养成。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乐文明”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维系乡土社会的重要纽带。通过对初中阶段的农村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将传统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心理结构。尤其注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养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多样化的形式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其次,在学生的感恩教育中不仅进行道德说教,还要促进身体力行。将孝顺长辈、关爱同胞、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热爱生命等广泛的感恩教育施加与思想品德教育中。第三,增强学生责任感教育。责任心是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不可推卸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对于那些初中毕业的学生而言,加强责任教育,培育责任心,是保证他们顺利走上社会,实现低年龄下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重要条件。第四,促进学生对乡村政治的参与热情,使他们了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强化理性和公共参与精神,树立健全的权利观念。通过为学生提供选举代表和参与学校、班级决策活动的机会,带领学生体验农村选举,使学生能够提前体验社会的运行模式。
  希冀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促进农村中学同学形成平等、自由、和谐、责任的的价值理念,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度公民意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
  
  收稿日期:2010-05-26
其他文献
【摘要】 英语的阅读教学是检测和培养中学生综合理解与运用英语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阅读的兴趣不高,尤其是我们山区中学的学生,他们较多的往往只是无趣的简单抄一下或看一下答案,根本没动心思去看文章,更谈不上用什么阅读方法、技能去分析、理解文本材料,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所以怎样去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与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英语水平的发展,是我们一线教
期刊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行,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改革是亟待我们进行探索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教学实践,谈了几点见解,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阅读教学;改革;见解  Trytheory new course reading teaching  Chen Fu-yan  【Abstract】 Along with course reform experiment of promote, how
期刊
【摘要】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维,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产生主动研究的学习动机。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问题的难易度、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分组。放手让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研究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和分析、思考问题的主动性。课中展示评价成果,及时组织交流、评价,使研究显得更有价值
期刊
【摘要】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给我们物理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挑战,学生得到解放,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成现在应用信息技术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用于辅助教学,人机交互功能很强的教学软件。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文尝试着从多方面对多媒体课件与物理教学的整合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以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学习效率  Advantages
期刊
物理学家费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计算的途径有两种。第一种,是我所愿意采用的,即一幅清晰的图像。第二种是有严格的数学架构。”虽然,他的这段话是说给另外一位物理学家听的,但如果把这句话投射到中学物理教学上的话,似乎也颇有意义。在笔者看来,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引导学生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学习物理,熟练掌握简单的物理语言,以形成基本的理科思维方式。如费米所述,物理语言的核心正是“图像”和“公式”,学
期刊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职业技工教育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本文从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概念出发,分析阐述了在中等技校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减轻教师教学负担,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并结合教学实践,指出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件;教学实践     多年来一直从事电工与电子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许多学校已经着手致力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但是“重智育,轻其他”的现象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而必然存在。作为教育者,在初步探索教育体制改革并形成新的教育模式的过程这一较短的时期内,我们可能无法培养出符合社会期待的“全才”。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教书育人!对于教书,我们已经汲取了很多的经验和知识,而对于育人——教育的主导,更值得奋战
期刊
【摘要】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实验和推广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从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五个方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了明确要求。我校现已有三届初中、小学毕业生从新课改中直接受益。通过实践,本文从新课改对教师的职责、基本要求、教育教学的实施以及培养目标做出一定的表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 课改;教师素质  Curriculum Reform
期刊
【摘要】 化学学科不但要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道德。如何利用教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以人教版《化学1(必修)》中的两篇课后阅读材料为例,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 中学化学;科学方法;模型  The material concerning chemistry history carry on science method in the usage teachi
期刊
【摘要】 “自主探究-体验创新”教学模式是一种更加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要求的新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自主探究;体验创新;能力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he teaching mode of“independence investigation- 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