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外研社委托项目项目名称 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实践,项目编号2018091005。
摘 要:翻译理论的飞速发展对文学翻译批判带来了巨大影响,而文学翻译批评又是将翻译理论及实践衔接在一起的关键环节。落后的、经验主体的批评始终存在质疑,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理论更加需要进行理论性的批评。在大量的翻译理论中,源于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有效打破了对等翻译理论的限制,将文学批评放在了动态化的环境中,将译文作为中心,以能否实现翻译人员预期目标为标准,正式开启了文学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对此,本文基于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概述,结合当前文学翻译的现状,分别从目的性、等值性两方面,深入探究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文学翻译批评;主要困境;适用性
作者简介:王娟(1985-),女,汉,陕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3
引言:
文学翻译批评在翻译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客观的翻译批评不仅可以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理论及方式,便于广大读者进行翻译探究。同时,又能如同欣赏一部著名作品或是译文作品那样,向人传递正能量。利用翻译批评,能够推动各国家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文化的广泛传播,打通国门引领国家经济与文化建设和发展。从五四运动后,文艺领域就引领了文学翻译的进步,提升了当代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展了他们的文学视野,文学翻译逐渐受到学生群体的喜爱和欢迎。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文学批评历经了众多的考验和磨练,其体系愈发完善,逐渐构成了功能翻译理论。但因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以及其他多种因素与西方国家的不同,致使翻译工作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不可避免在译文中会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对此,文学翻译批评更加受到重视,对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限制和督促作用。我国文学作品翻译批评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即过于僵硬、过于理想,造成文学翻译无法得到有效真正的优化和改进。将批评指标限制在文学作品中,仅仅针对翻译能力和技术水平实施批评,将永远无法使思想提高到文学沟通的层面上。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概述
功能主义理论的发展共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从1971年雷斯将文本功能种类纳入到翻译研究范畴中,到微米尔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再到漫塔力强调的翻译行为理论等。德国翻译学者們的不懈努力,整体上构成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根本观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诺德于1997年发布了一篇《目的行为》的文章,其中将不同思想进行归纳并积极弘扬,全方位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内涵,并基于现有理论,提出了忠诚原则,要求翻译人员应对源文本和译文负责。诺德为广大翻译者在翻译作品过程中,哪些内容能够保留、哪些内容可以按照具体语言环境进行改写和删减,提供了详细的标准。
从功能视角分析翻译的,还包括著名语言学专家奈达,他所提出的形式对等以及功能对等理念,对翻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形式对等注重的译文应重新再现原文,而功能对等则更加注重重新展现原文的交流作用,即让目的语读者可以产生与源文本读者相似的反应。虽然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体系中的功能,和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中的功能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强调的是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功能翻译理论主要是将翻译放在相对动态化的条件下,打破了过去翻译静态当中的等值指标,为翻译理论探究提供了崭新的角度。对于等值指标,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与其相对的充分度指标。这一指标注重的是翻译人员理想目标和译文间的关系。由于语言和文化上存在的差异性,译文和源文本无法体现彼此对等的关系,而以往的翻译批评根据等值指标来评判译文的好坏,这种翻译批评是僵硬呆板的,因为它所依据的指标是源文本,可源文本是固定不变的。而与其完全不同的功能翻译理论当中的充分度指标,注重的是翻译人员的目的,翻译人员结合文化背景、人文特征以及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可以选择合适的翻译目的。在功能主义中,批评的指标是可以改变的,并不只是忠实于源文本的译文就是优秀的,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目的作为重点,指标具有多样性特征,同时还兼顾了源文本作者、翻译发起者、翻译人员以及目的语读者多重关系,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总而言之,功能翻译理论在重视源文本的过程中,也注重翻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但也明确指出,翻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有具体界限的。比如,诺德就表示,翻译是“创作让其发挥具体作用的目的语文本。它和源文本有着紧密的关系,并将按照译文设定或是所规定的功能详细化。”对此,为了防止翻译人员随便更改源文本,诺德进一步提出了忠诚原则,这一原则关键是要求翻译人员在实际翻译中,要处理好翻译发起人、原文作者和目的语读者间的关系,让其能够达成一致,真正避免翻译人员毫无原则的脱离源文本进行翻译。
二、文学翻译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的发展,我国文学作品翻译愈发成熟,翻译工作模式也日益娴熟。大多数翻译人员在长期实践翻译锻炼中,已经形成了自身与众不同的翻译模式和风格,让所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亮点,激发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自改革开放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文化传播范围也更广,并且传播的速度更快,进一步推动了文学翻译的发展,翻译领域得到了有效拓展,翻译行业的工作人员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甚至有许多非翻译专业人员也积极踊跃地加入到文学作品翻译行列中。随着翻译团队的逐步扩大,相继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造成翻译作品质量和水平高低不等。此外,我国自身就是一个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对我国大众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在主观因素的牵制下,许多翻译人员忽视了世界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致使文学翻译成为一种形式化的中国文字,并未将其他国家文化准确、全面地表达出来。
摘 要:翻译理论的飞速发展对文学翻译批判带来了巨大影响,而文学翻译批评又是将翻译理论及实践衔接在一起的关键环节。落后的、经验主体的批评始终存在质疑,在这种情况下,翻译理论更加需要进行理论性的批评。在大量的翻译理论中,源于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有效打破了对等翻译理论的限制,将文学批评放在了动态化的环境中,将译文作为中心,以能否实现翻译人员预期目标为标准,正式开启了文学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对此,本文基于对功能翻译理论的概述,结合当前文学翻译的现状,分别从目的性、等值性两方面,深入探究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文学翻译批评;主要困境;适用性
作者简介:王娟(1985-),女,汉,陕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3
引言:
文学翻译批评在翻译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客观的翻译批评不仅可以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理论及方式,便于广大读者进行翻译探究。同时,又能如同欣赏一部著名作品或是译文作品那样,向人传递正能量。利用翻译批评,能够推动各国家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文化的广泛传播,打通国门引领国家经济与文化建设和发展。从五四运动后,文艺领域就引领了文学翻译的进步,提升了当代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展了他们的文学视野,文学翻译逐渐受到学生群体的喜爱和欢迎。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文学批评历经了众多的考验和磨练,其体系愈发完善,逐渐构成了功能翻译理论。但因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以及其他多种因素与西方国家的不同,致使翻译工作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不可避免在译文中会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对此,文学翻译批评更加受到重视,对翻译工作具有一定的限制和督促作用。我国文学作品翻译批评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即过于僵硬、过于理想,造成文学翻译无法得到有效真正的优化和改进。将批评指标限制在文学作品中,仅仅针对翻译能力和技术水平实施批评,将永远无法使思想提高到文学沟通的层面上。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概述
功能主义理论的发展共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从1971年雷斯将文本功能种类纳入到翻译研究范畴中,到微米尔首次提出翻译目的论,再到漫塔力强调的翻译行为理论等。德国翻译学者們的不懈努力,整体上构成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根本观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诺德于1997年发布了一篇《目的行为》的文章,其中将不同思想进行归纳并积极弘扬,全方位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内涵,并基于现有理论,提出了忠诚原则,要求翻译人员应对源文本和译文负责。诺德为广大翻译者在翻译作品过程中,哪些内容能够保留、哪些内容可以按照具体语言环境进行改写和删减,提供了详细的标准。
从功能视角分析翻译的,还包括著名语言学专家奈达,他所提出的形式对等以及功能对等理念,对翻译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形式对等注重的译文应重新再现原文,而功能对等则更加注重重新展现原文的交流作用,即让目的语读者可以产生与源文本读者相似的反应。虽然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体系中的功能,和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中的功能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强调的是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功能翻译理论主要是将翻译放在相对动态化的条件下,打破了过去翻译静态当中的等值指标,为翻译理论探究提供了崭新的角度。对于等值指标,功能翻译理论提出与其相对的充分度指标。这一指标注重的是翻译人员理想目标和译文间的关系。由于语言和文化上存在的差异性,译文和源文本无法体现彼此对等的关系,而以往的翻译批评根据等值指标来评判译文的好坏,这种翻译批评是僵硬呆板的,因为它所依据的指标是源文本,可源文本是固定不变的。而与其完全不同的功能翻译理论当中的充分度指标,注重的是翻译人员的目的,翻译人员结合文化背景、人文特征以及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可以选择合适的翻译目的。在功能主义中,批评的指标是可以改变的,并不只是忠实于源文本的译文就是优秀的,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目的作为重点,指标具有多样性特征,同时还兼顾了源文本作者、翻译发起者、翻译人员以及目的语读者多重关系,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总而言之,功能翻译理论在重视源文本的过程中,也注重翻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但也明确指出,翻译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也是有具体界限的。比如,诺德就表示,翻译是“创作让其发挥具体作用的目的语文本。它和源文本有着紧密的关系,并将按照译文设定或是所规定的功能详细化。”对此,为了防止翻译人员随便更改源文本,诺德进一步提出了忠诚原则,这一原则关键是要求翻译人员在实际翻译中,要处理好翻译发起人、原文作者和目的语读者间的关系,让其能够达成一致,真正避免翻译人员毫无原则的脱离源文本进行翻译。
二、文学翻译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随着时代的变迁及社会的发展,我国文学作品翻译愈发成熟,翻译工作模式也日益娴熟。大多数翻译人员在长期实践翻译锻炼中,已经形成了自身与众不同的翻译模式和风格,让所翻译出来的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个性和亮点,激发了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自改革开放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文化传播范围也更广,并且传播的速度更快,进一步推动了文学翻译的发展,翻译领域得到了有效拓展,翻译行业的工作人员参与意识也越来越强,甚至有许多非翻译专业人员也积极踊跃地加入到文学作品翻译行列中。随着翻译团队的逐步扩大,相继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造成翻译作品质量和水平高低不等。此外,我国自身就是一个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对我国大众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在主观因素的牵制下,许多翻译人员忽视了世界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致使文学翻译成为一种形式化的中国文字,并未将其他国家文化准确、全面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