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问题解决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48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解决法是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运用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和科学的事实、理由去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进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的方法。问题解决法一般包括五个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科学事实、探求解决方法、得出科学结论、应用新知解题。[1]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理念发生了改变,为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笔者在参与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利用案例说明问题解决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 》为例,呈现利用问题解决法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过程。
  引入: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了解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有机化合物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这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
  设计意图:此引入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问题1:你能够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问题解决: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图片,然后阅读问题探讨中的文字,回答讨论中的第一个问题。
  设计意图:此问题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问题2:你知道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问题解决:此问题的解决涉及蛋白质的功能,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后回答,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文字补充,最后总结为“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设计意图:此结论作为研究氨基酸内容的伏笔。
  问题3:蛋白质的功能很多,我们知道结构和功能应该相适应,蛋白质的结构怎样?
  问题解决:引出氨基酸及其种类的内容。氨基酸的种类由学生阅读课本中相关文字得出。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由学生观察课本中思考与讨论的四种蛋白质的结构得出。在此基础上观察课本中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引出脱水缩合的过程,脱水缩合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可以用动画辅助教学,以方便学生理解。
  问题4: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1(或M)条多肽链脱出水的个数、形成的肽键的个数?
  问题解决:教师选择合适习题加以巩固学生对蛋白质形成过程的掌握。
  问题3、4的设计意图:突破本节课难点,掌握蛋白质形成的过程。
  问题5: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解决:因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故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需要教师举简单的数学实例便于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便于学生对蛋白质多样性的理解。
  在以上五个问题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让学生总结,布置课后练习巩固。
  二、问题解决法的应用
  1.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选择的层次性
  问题解决法一般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科学事实、探求解决方法、得出科学结论、应用新知解题五个教学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此环节可以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也可以是一个个小问题的学习的过程。对于蛋白质这部分内容,整个教学设计是围绕为什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此内容而开展的。在此问题下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蛋白质的功能和蛋白质的结构,此问题又被分解为若干小的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因好奇而开始,到问题解决终止。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虽然借助于多媒体展示脱水缩合的过程,但是通过学生观察、讨论,最后还是要描述此形成过程,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在于帮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更感性地理解此形成过程,此过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利用观察法、讲述法进行教学。所以教无定法,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根据自己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解决问题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2.问题情境创设的多样性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支架式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起到建构“支架”的作用。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种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从中提出问题,起到为引入新学习内容搭好支架的作用。课本中的问题情境非常丰富。如章首页、问题探讨、本节聚焦、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科学史等内容,在教学中,以问题(任务)驱动,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是基本的策略和方式。教师选择性加以利用,合理布局,定会取得好效果。在蛋白质内容学习中,学习氨基酸的结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甘氨酸、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的结构总结而出,解决此问题的情境图片来自于课本。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创设一些新的情境。在蛋白质结构的学习中,教师自己创设情境搭设支架进行蛋白质到氨基酸的过渡,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是让学生回忆初中学习的消化和吸收的内容,说明蛋白质必须经过消化的过程形成氨基酸之后才能被吸收,氨基酸是形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从而非常自然地过渡到氨基酸内容的学习上来。
  3.提出问题的层次性
  问题解决法,因问题提出进入学习,因问题解决而完成教学任务。提出问题需要层次性,太难,学生难以回答;太容易,不易于激起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探究意识。设计问题应该难易结合,环环相扣。引起学生思维冲突,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前文案例的问题1“你能够说出多少种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学生都能回答,此问题好像没有提问价值。此问题设置的目的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表现在更深层次上。通过师生交流,发现学生回答语序凌乱,没有对列举的食品分类,教师可以指導学生回答得更有条理一些,如此可以使一个简单的问题渗透严密的思维过程,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问题2“你知道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有哪些?”此问题深入一些,需要学生思考并结合阅读课本中的资料才能有相对全面的认识。而问题3“蛋白质的功能很多,我们知道结构和功能应该相适应,蛋白质的结构怎样?”此问题学生是无法立刻回答的,通过由此引出氨基酸及其种类的内容、蛋白质形成的过程的内容的学习,才能对此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4.探求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问题结论的获取,总是基于一些事实,此事实的获得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氨基酸种类的得出可以根据课本上与生活的联系中的相关文字。氨基酸的结构基于课本上对实例氨基酸结构的观察和分析上。蛋白质形成的过程通过对课本中图示的观察,借助于动画展示得出。蛋白质的多样性通过问题和探讨中简单实例的计算得出。蛋白质分子与双缩脲试剂的颜色反应通过实验探究得出。血红蛋白观察和获得可以通过凝胶色谱法提取。通过学生阅读相关文字、实验探究、观察图片和模型等措施使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5.应用新知解题的层次性
  应用新知解题涉及对所学知识、方法、能力的巩固、迁移问题。原则是用好课本中的自我评价的资料,在此基础上适量增加教师选择的习题。新课程标准课本中习题的设置包括每节后的练习和每章之后的自我检测题,这是自我评价的重要内容。人教版在每节后的练习,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后者有一定难度,既有思维拓展,也有知识应用,还有某些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等。每章之后,有较丰富的、多形式的自我检测,包括概念检测(含判断题、选择题和画概念图)、知识迁移、技能应用、思维拓展四类。学生可以通过检测,了解自己的水平,发现问题,促进反思,进一步提高。自我评价的工作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结合学生情况,加以指导,对内容予以增删,以养成学生及时总结、练习和自我测评的好习惯。
  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是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在此问题情境下,设置有层次的问题,用问题激起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在采取问题教学法的大前提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适当搭配,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利用各种层次的习题进行解题训练以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
  (作者单位:湛江市第二中学,广东 湛江,524000)
  参考文献:
  [1]陈英水.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的实践研究 [J].中学生物教学, 2011(7).
其他文献
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一两百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
对策一天天洗发,让头皮也深呼吸1.清洗灰尘脏污无论什么季节最好天天洗头,汗水、油脂、污垢容易堵塞毛孔,让头皮发痒,散发不好闻的气味;而且最好选择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复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校长带领全体教师和学生一起实现梦想的精神家园。这个梦想,是教师的事业梦,是学生的成长梦,也是校长本人的治校梦、教育梦,凝聚着全体师生、广大家长乃至全社会的期许和寄托。校长,顾名思义,乃一校之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管理绩效与其精神风貌之间有着正比例关系和正相关效应。在一定意义上,校长的精神风貌既是学校办学前途的决定因素,也是学校办学状况的外部表征。一位成功的校长拥有的往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