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曲《孔雀东南飞》,唱得人肝肠寸断,“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引得人探赜索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些有失公允的评论却又损害了《孔雀东南飞》的艺术魅力,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这实在令人遗憾。最突出的就是,说焦仲卿性格懦弱,不敢直接抗争,只是消极反抗。
事实上,焦仲卿的性格是刚强的,对封建家长制乃至整个封建礼教进行了直接的激烈的反抗。他的反抗和刘兰芝的反抗是等质的。焦仲卿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大丈夫。
我们评价焦仲卿,不能脱离如下几个前提。
第一,焦仲卿的身份。在家中,他是寡母的独子,虽说不上母子情深,但道义上还是要顺从母亲的。在社会上,他是“庐江府小吏”,刘兰芝评价他“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是说焦仲卿在工作上恪尽职守。
第二,焦仲卿生活的时代,“汉末建安中 ”。汉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汉选拔人才把“孝”作为察举征辟的极重要的科目,晋武帝更是以“孝”治天下。可以说,在汉末,封建礼教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了,只是还不像后世那样严苛罢了,但它的影响已较普遍而深远了。
第三,诗歌的创作目的和悲剧的性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诗歌告诫后人的是,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男女美好幸福的爱情婚姻的罪恶。因此,悲剧的性质就不是由性格造成的个人悲剧,而是由环境决定的时代悲剧,是由封建礼教“逼”出来的爱情悲剧。诗序中说“其家逼之”,焦仲卿说“逼迫有阿母”,刘兰芝说“逼迫兼弟兄”,刘兰芝还说“同是被逼迫”。可见,一个“逼”字揭示了悲剧的根源。况且,焦仲卿刘兰芝拼命反抗的,恰恰又是他们不得不依从的,这更是拓展了悲剧的内涵。
第四,从艺术处理上看,诗作是将焦仲卿刘兰芝作为平行并列的正面形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塑造的。所以,我们的分析应保持艺术的完整性,不应肢解。貌似辩证地分析,硬要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那是大煞风景的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看诗作对焦仲卿的具体描写。
焦仲卿一听说妻子受屈,就毫不迟疑地去找母亲,态度坚决地维护妻子,保卫爱情,而不是像许多现代人那样在母亲和妻子之间和稀泥。他先道娶兰芝的幸运,次表“黄泉共为友”的决心。这些都是与焦母的思想相对立的。“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那更是对母亲的质问和指责了!眼见母亲无可理喻,一意孤行,焦仲卿就针锋相对,“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简直是要挟嘛!作为独子,竟敢要挟寡母!
眼看两人的爱情即将被双方家长彻底摧毁,“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抒发了一番抗争终成空的愤激,表达了以死捍卫爱情的坚定的决心。回到自己家里,把自己以死殉情的打算告诉焦母,与其说是绝别,不如说是对严守封建礼教、压迫摧残青年男女、破坏幸福美好生活的家长所进行的最严厉的思想上的打击。你逼走兰芝,你迫我另娶,但是,我为了兰芝,为了与兰芝的爱情婚姻生活,我宁愿对君不忠——“不久当归还”,对亲不孝——“令母在后单”,我宁肯做一个不忠不孝之人。这种反抗,即使谓之惊天地泣鬼神亦可也。
最后,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徘徊庭树下”不是犹豫迟疑,不是胆怯懦弱,而是抗争后的无奈,是对美好生活的留恋,是一种不舍的追求。这与诗作开篇的比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意蕴是一致的。“自挂东南枝”,则是以自己的整个生命来对以封建家长制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礼教的罪恶进行最后的、也是最最强烈的控诉和反抗。
事实上,焦仲卿的性格是刚强的,对封建家长制乃至整个封建礼教进行了直接的激烈的反抗。他的反抗和刘兰芝的反抗是等质的。焦仲卿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大丈夫。
我们评价焦仲卿,不能脱离如下几个前提。
第一,焦仲卿的身份。在家中,他是寡母的独子,虽说不上母子情深,但道义上还是要顺从母亲的。在社会上,他是“庐江府小吏”,刘兰芝评价他“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是说焦仲卿在工作上恪尽职守。
第二,焦仲卿生活的时代,“汉末建安中 ”。汉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汉选拔人才把“孝”作为察举征辟的极重要的科目,晋武帝更是以“孝”治天下。可以说,在汉末,封建礼教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了,只是还不像后世那样严苛罢了,但它的影响已较普遍而深远了。
第三,诗歌的创作目的和悲剧的性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诗歌告诫后人的是,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男女美好幸福的爱情婚姻的罪恶。因此,悲剧的性质就不是由性格造成的个人悲剧,而是由环境决定的时代悲剧,是由封建礼教“逼”出来的爱情悲剧。诗序中说“其家逼之”,焦仲卿说“逼迫有阿母”,刘兰芝说“逼迫兼弟兄”,刘兰芝还说“同是被逼迫”。可见,一个“逼”字揭示了悲剧的根源。况且,焦仲卿刘兰芝拼命反抗的,恰恰又是他们不得不依从的,这更是拓展了悲剧的内涵。
第四,从艺术处理上看,诗作是将焦仲卿刘兰芝作为平行并列的正面形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塑造的。所以,我们的分析应保持艺术的完整性,不应肢解。貌似辩证地分析,硬要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那是大煞风景的事。
当然,最重要的是看诗作对焦仲卿的具体描写。
焦仲卿一听说妻子受屈,就毫不迟疑地去找母亲,态度坚决地维护妻子,保卫爱情,而不是像许多现代人那样在母亲和妻子之间和稀泥。他先道娶兰芝的幸运,次表“黄泉共为友”的决心。这些都是与焦母的思想相对立的。“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那更是对母亲的质问和指责了!眼见母亲无可理喻,一意孤行,焦仲卿就针锋相对,“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简直是要挟嘛!作为独子,竟敢要挟寡母!
眼看两人的爱情即将被双方家长彻底摧毁,“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抒发了一番抗争终成空的愤激,表达了以死捍卫爱情的坚定的决心。回到自己家里,把自己以死殉情的打算告诉焦母,与其说是绝别,不如说是对严守封建礼教、压迫摧残青年男女、破坏幸福美好生活的家长所进行的最严厉的思想上的打击。你逼走兰芝,你迫我另娶,但是,我为了兰芝,为了与兰芝的爱情婚姻生活,我宁愿对君不忠——“不久当归还”,对亲不孝——“令母在后单”,我宁肯做一个不忠不孝之人。这种反抗,即使谓之惊天地泣鬼神亦可也。
最后,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徘徊庭树下”不是犹豫迟疑,不是胆怯懦弱,而是抗争后的无奈,是对美好生活的留恋,是一种不舍的追求。这与诗作开篇的比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意蕴是一致的。“自挂东南枝”,则是以自己的整个生命来对以封建家长制为代表的整个封建礼教的罪恶进行最后的、也是最最强烈的控诉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