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价值:从遮蔽到销匿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人类生活处于普遍危机之中。危机的导因是人生活的样式逐渐变得外在形式化、感性实物化和无根基化。这种生活样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近现代西方哲学提供的人的理念造就的。从笛卡儿到康德的理性主义哲学把理性放在人的首位,而作为生活本身指向性的道德价值却被理性充满和遮蔽,其后果是生活的外在形式化;以休谟为代表的感性主义哲学把道德价值等同于快乐,其结果是使人感性实物化;以艾耶尔为典型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把道德价值陈述推向无意义的深渊,并由此放弃了对人的塑造,道德价值在哲学中最终销匿了。道德价值开显的一条可能通道是情感──价值现象学。 Modern human life is in a general crisis. The reason for the crisis is that the style of human life gradually becomes externally formalized, sensualized and rooted. This style of life is largely shaped by the ideas of the people provided by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The rationalist philosophy from Descartes to Kant put rationality in the first place, and the moral value as the directness of life itself is filled and sheltered by reason, the consequence of which is the external formalization of life; the sensibility represented by Hume The philosophy of the mind equates moral values ​​with happiness, the result of which is sensual materialization; the logic of positivism, typical of Ayer’s, pushes moral statements of value into a meaningless abyss and renounces the shaping of man, Moral values ​​are ultimately hidden in philosophy. One possible channel of moral value opening is emotion - value phenomenology.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失语症患者的心理障碍特点及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8例失语症患者(失语组)进行评定,并与104例卒中无失语患者(对照组)对比.结果失语组各
本文借用后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概念 ,对传统的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局限及其思想基础进行了分析评价 ,认为这种自由观贯彻的结果势必导致将人工具化、片面化 ,使自由沦为一种
解构不是一种主义,它是多重的.解构是面向世界或地球的思考,因而一开始就是一个世界性的事物,而且总是与某种语言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目的不是摧毁某种模式,而是对全球化进程中
目的 对于海洛因依赖者,最为困难的是使他们摆脱心理依赖.本研究欲求以统计学的方法 ,客观的分离出导致复吸的主要因素.方法 在了解曾经戒过毒而又复吸的劳教戒毒人员一般性
本文试图在揭示“界”和“坛”两者功能分化的基础上 ,探索词语的空位问题和占位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进而指出语义关系就是语义的时空分布 ,词汇学研究应该加强词语显隐及语义
《孙子·谋攻》篇所记紼紽,汉、唐、宋各家注释为四轮兵车,这对研究敦煌壁画中的四轮宝幢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The grandson of seeking attack” articles recorded 绋 紽
目的 探讨PKC不同亚型在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突起生长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蛋白激酶C(PKC) 4种亚型 (α、βⅠ、βⅡ和ε)在胎鼠脊髓原代培养神经元突
在人类社会受资源稀缺性困扰的条件下 ,自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存在无法消除的不一致性和内在冲突。这构成了主体自由的瓶颈制约 ,使个人自由空间的扩展举步维艰 ,人的
在众多的社会职业道德中 ,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特殊的强制性特征。这一强制性权威从何而来 ?本文通过对国家公务员道德原则确立的依据与来源问题的讨论 ,力陈公务员遵循职
韦伯和舍勒共同关注了所谓“资本主义精神”问题,二人都认为它有一种形而上的根源性动力,这种动力,韦伯认为是由新教伦理的滋养和孵化所提供的,而舍勒则认为是由一种长期积累的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