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前后首次对外曝光算起,《赤壁》进入我们的视野已有5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这套华语电影空前的大制作引发了无数的关注与话题。时至今日,随着影片下集在主要华语市场的上映接近尾声,我们似乎也需要再次回过头思考一下:《赤壁》到底为电影产业带来了什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亚洲制造
两年前在筹备戛纳特刊时,需要为《赤壁》想一句宣传语,当时我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标题就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华语制作”。事实上,不仅仅是在华语电影界,《赤壁》也是迄今为止成本最高的亚洲电影。相比此前的华语大片,《赤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融资基本依靠的是亚洲范围内的4个主要电影市场:中国内地的中影集团、中国台湾的中环娱乐(CMC)、日本的艾(Avex)与韩国的Showbox。《赤壁》所达到的投资规模显示了近年来亚洲电影投资的发展,亚洲的钱包容量也让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海外业界颇感惊讶。
同样,从《赤壁》的市场回收情况来看,亚洲市场也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这一点与本世纪初的华语古装片形成鲜明对比,《英雄》等片的商业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与欧美市场的战绩挂钩。例如目前仍保持华语片全球卖座纪录的《卧虎藏龙》,其最终的票房是2.1亿美元,其中将近1.3亿美元来自北美市场。而《赤壁》目前取得的成功则完全要归功于亚洲市场,其上集的票房约为1.2亿美元,下集则接近6000万美元,考虑到后者要等到4月中旬才会在日本推出,因此上、下部在亚洲的总票房超过两亿美元应无太大问题。假如《赤壁》能在西方市场也取得不错成绩的话,那么其最终票房也有可能打破8年前由日本电影《千与千寻》所创造的亚洲电影卖座纪录——2.75亿美元。
无论是融资还是票房,《赤壁》都在很大程度上探索了目前亚洲电影的整体规模和各地市场的深度,并借此巩固了华语电影在该区域内的领先地位。其实,经过前几年区域合拍的积极摸索后,近来华语大片已经隐隐浮现了一个大亚洲市场的概念。2007年,李安的《色,戒》在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各地均创造了高票房,该片6600美元的全球票房中有5000余万来自亚洲。去年由中方主创、韩国投资的合拍片《三国之见龙卸甲》在两地市场也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而规模前所未有的《赤壁》则代表了当前亚洲合拍的某种最高形态。对于此类大型合拍片来说,理想的运作方式是多国共同参与投资,并支持影片在各主要市场同步推出。不难看出《赤壁》的运作已经非常接近这一目标,而影片取得的成功也将极大促进亚洲电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虽然在亚洲已接近圆满收官,但《赤壁》目前仍未在主要的西方市场上推出。根据影片制片人张家振的介绍,在亚洲以外的市场,影片将以两个半小时的单集版本发行。其中最快推出《赤壁》的是法国,时间是3 月25 日。此后德国与澳大利亚将在4 月初上片,5月份则是新西兰。不过影片在全球其他地区的上映计划还没有最终敲定,尤其是最为重要的北美市场。在当地由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代理的《赤壁》也一直在寻求与好莱坞主要电影公司的合作。但是由于华语古装片此前在北美的市场行情一路走低,加之目前经济危机日趋严重,当地片商对外语片的热情也大大降低,因此备受关注的《赤壁》在北美市场的前景目前还是未知数。对此,张家振表示狮岩公司将在短期内做出最终的决定。
作为国际A级大片,《赤壁》的发行经历又一次证明:较之欧美的阴晴不定,华语片在亚洲的市场要稳定得多。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赤壁》之后,狮岩公司主动加强了华语片的开发和制作。张家振表示公司目前有多个计划。其中吴宇森导演的新片《1949》(暂名)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天津和上海开拍。此外,狮岩近期的华语项目还包括金钟学导演的《唤天铃》、苏照彬导演的《剑雨江湖》、李巨源导演的《窈窕绅仕》以及梁柏坚导演的《皇帝赎金》等等。
国际A级制作
更多的预算与资源意味着更高的要求与管理难度。《赤壁》是中国内地首次尝试国际A级规模的电影制作,其挑战与难度可想而知。身经百战的导演吴宇森也多次说过本片是他职业生涯中拍得最艰难的一部电影。无论从拍摄期间传出的辞演、超支、延期、事故等种种新闻,还是影片上映后最正面宣传形态播出的各类幕后素材中,都不难看到影片制作的巨大困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该片的参与制作者见证了中国电影从传统生产模式逐渐转向与国际接轨的过程。
制作模式上的适应过程,一个最好的例子是影片特效的制作。对于大片来说,特效无疑非常重要。《赤壁》特效的难度在华语片中是空前的,上下集加起来总共有1500多个特效镜头,可谓工程浩大。影片特效的制作队伍也是不折不扣的国际纵队。总包公司是北美知名的Orphanage,该公司在亚洲电影领域较有经验,此前参与过张艺谋的《英雄》和韩国影片《汉江怪物》等片的特效制作。负责人Craig Hayes是业界的资深人士,曾担任过《黑客帝国》(Matrix)等好莱坞大片的特效总监。《赤壁》特效庞杂,在具体作业中需要层层的细化分工。例如美国公司yU+Co就专门负责其所擅长的字幕设计。最后总共有来自北美、韩国等地的10多家专业公司参与了《赤壁》的特效制作,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内地的水晶石与万方幸星。
另一方面,层层分工的制作模式也因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逐渐形成。对此,制片人张家振曾谈到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影片的现场特效工作最初选择的是一家美国团队,但对方来到拍摄现场后提出的方案由于设备、成本等方面的原因无法在国内实现。因此片方又邀请了韩国的公司加盟。中韩双方在合作中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磨合与妥协的例子很多,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制片管理的难度。在这样的过程中,影片的面貌也逐渐发生着改变。开拍之初,主创对影片视觉风格的描述其实是《300》式的。但是最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赤壁》,其视觉场面却更类似于《特洛依》(Troy)等相对主流的好莱坞电影。
就与国际制作模式的接轨而言,国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人才与相关经验的欠缺。张家振认为目前国内的电影人才在一些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领域还是严重不足,例如演员的辅导、特效,以及能够驾驭国际项目的专业制片人。而通过制作《赤壁》这样级别的电影,内地电影人无疑有机会接近这一目标。导演吴宇森说,为中国的年轻电影人提供一个锻炼机会是他拍摄《赤壁》的初衷之一。他表示内地年轻的电影人有活力也有才华,但缺少机会参加一些需要特殊技能的技术性运作。而通过《赤壁》这样的电影项目,他们得以有机会亲身接触到好莱坞式的先进技术与制作模式,这对于他们以及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很有意义。
商业片的娱乐元素
相比以往同类作品,《赤壁》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商业娱乐性。2000年的《卧虎藏龙》引领了近十年来的华语古装片风潮,同时也开创了此类大片在本土易受非议的传统。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此前的华语古装大片放不下“文化身段”有关。相比之下,《赤壁》的商业属性要旗帜鲜明得多。
作为一部改编传统素材的现代商业片,《赤壁》的剧本在中国内地与港台的多位编剧手中进行了一番流转,从最终的成品来看,影片的创作还是倾向了某种香港式的举重若轻。对于影片的创作方针,吴宇森一方面表示他绝不会以西方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中国的历史故事,但另一方面,他也从一开始就强调影片将与《三国演义》保持距离。对于小说内容的选择,吴宇森的标准是“保留故事的趣味性”。在他看来,虽然是根据历史改编,但也不必有沉重的历史负担——“只要不是乱改就行”。导演对主题的描述也很有现代感,在吴宇森眼中,他的电影是“一个关于团结和奋斗的故事”。
如此的创作方针反映在影片中,表现出的是传统文化与历史等背景知识所占分量的下降,而故事、人物以及影片的娱乐元素则得到了强化。对于海外观众而言,这无疑降低了观影的门槛。而从《赤壁》在华语地区以外的亚洲市场以及西方媒体中获得的广泛认可来看,这样的处理也的确起了作用。另一方面,《赤壁》在内地上映后虽然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但力度明显较以往为轻,更没有像《英雄》等片一样被上升到各种高度进行批判。究其原因,除了内地观众对此已“百炼成钢”之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影片明确的商业娱乐定位在起作用。此外,影片作者吴宇森身为德高望重的华人名导,也始终在观众面前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提醒国内的电影人商业电影应有的位置。
运作领域的创新探索
作为国内史无前例的大型制作,《赤壁》在商业运作过程中很多开创性的尝试,也为华语电影的长远发展贡献了宝贵经验。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影片的“一分为二”。
不同于好莱坞续集电影的严密计划,《赤壁》是在2007年初开机前才决定将在亚洲分成两部上映。对此,导演吴宇森的解释是出于创作上的考虑,影片的素材实在太多,难以在一部电影的时长里得到充分表现。除此以外,影片成本的上升恐怕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赤壁》的投资组合在2006年底就已经基本确立,但随着预算的不断攀升,主要投资公司背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此,一分为二就成为最直接的商业选择。
不过将一部大片分成两集,且在半年内相继推出,这在亚洲影坛史无前例,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少见的大胆运作。这一方面说明了目前亚洲电影的制作管理的确尚未达到好莱坞式的精细程度,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本地制作更大的灵活性。事后看,一分为二的商业决定收到了良好的结果。在内地,两集《赤壁》加起来票房超过了5亿元。假如是一部电影的话,在目前内地的影院数量与市场空间下,这个数字无疑难以达到。
在内地进行营销推广时,《赤壁》基本延续了国产大片既有的运作模式,只不过在规模化的方向上走得更远。以中影集团牵头,内地共有十多家公司参与了《赤壁》的投资与运营,其中的很多企业发挥了各自领域的资源优势;发行上,中影集团充分发挥了其对市场终端的影响力;《赤壁》上集推出时,片方首次要求院线同时保证订购拷贝的数量与单个拷贝的效益;衍生产品开发方面,影片发行了相关的电影书籍;中影还与国内知名的网游公司完美时空合作,同步推出了一款《赤壁》网络游戏,据悉这款网游后来还发行到了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地。事实上,几乎在既有的所有营销推广环节里,《赤壁》都做到了目前所能做到的极致。
作为商业大片,《赤壁》无疑是迄今为止华语电影的一个巅峰产品,此外影片也堪称是亚洲区域内电影合作的一个阶段性代表成果。有意思的是,在《赤壁》上下集之间,成本更低、且更趋本土化的《非诚勿扰》再一次刷新了《赤壁》刚刚创造的国产、合拍片票房纪录。而随着目前海内外电影市场与经济形势的转变,《赤壁》这样的鸿篇巨制恐怕在短期内不会再出现了,不过影片曾走过的征途依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华语电影的后继者带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