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应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它使我们的学生观有了彻底的改变。
如何上好语文新教材,达到课标的要求,现在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何结合所教学生实际,上好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达到教学目标呢?
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被动地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那么,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的新的教学身份。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新教材中,老师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组织者,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师模式的转变又开始于老师角色的转变。因此,新教材要求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只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学中,“导演”如何使“演员”尽情的表演呢,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中锻炼自己的胆识,展露自己的才能。众所周知,字词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前提。在上老教材时我通常是这样做的,在上新课时,先把自己找的生字词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抽学生来给生字注音和让学生来解释生词。然后教师教读生字,再让学生在作业本抄写生字词。但教学冻明显。但在上语文新教材时,我曾对原来的字词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明白了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角色。在字词教学中作了一些改进,改进方法如下:(1)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准备好一本预习本。(2)上课时抽不同层次的三名学生来黑板上写他们查到的生字词。(3)抽一位学生上讲台来领读生字,其他的同学跟着这位同学读,在读完时,老师再对领读的学生声调读不准或不到位的地方给予纠正或指出,让学生读准字词。在其他学生跟着那位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默默地对学生朗读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每个学生读时都很投入,注意力十分集中,课堂气氛也比较好。因此通过这样的尝试,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另一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空间,让学生教学生,更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一一只有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二、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景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特别是导入新课时,要善于利用条件,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好的教学情境,容易激发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激发学生的无限热情,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缩短了教材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在讲授《月光曲》一课时,其中第九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是贝多芬见景生情、即兴创作曲子的描写。它的意境深邃,音乐语言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教学中,我重视“感悟”,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领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中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月光曲的内容,反复地朗读和品味,并请学生带着感情去读,让学生闭目想像当时的情景,循着作者的描写,使文中的情景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这时候,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许比老师的分析讲解还要丰富,还要迷人。当学生有点入境生情时,我及时加以引导,放《月光曲》的录音,让学生在美妙的《月光曲》乐曲声中朗读品味,去想像大海的变化,去思索月光曲的具体内容,去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诗的意境。此时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乐曲会融为一体,这时再让学生听着乐曲,请一位学生朗读描写月光曲的内容,再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学生们眼前的景象更加具体化了,紧接着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色用简笔画儿的形式画下来,此时学生兴趣很高,主动地去感知,主动地领悟,纷纷展示眼前出现的三幅画面:第一幅画面是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海面上洒遍了银光。第二幅是月亮升高了,正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大家通过展示、评议这三幅画儿画得怎样,为什么,来相互丰富对月光曲内容的理解。
三、教师要大胆的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这种教法的效果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在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而且,学生的主体性也得不到体现,它只能靠铺天盖地的作业来补充,作业过多也会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和谐发展.既然传统教法有这样的弊端,教师就应大胆地改变教学方法,把“合作学习”和“讨论法”引入教学,带进课堂,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几年来,我曾做过多次的尝试,上同样的一篇课文,在两个班分别采用不同的教法。即一个班采用传统的教法,另一个班使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所收到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使用传统教法上课,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使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上课,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落到实处呢?具体的做法是:上课前把整个班分成十二个互动合作小组.每个小组由四人组成,每个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好中差来搭配。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课文中要求讨论、探究的问题,尽量让学生按编排的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时间一般在十至二十分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此时可以在教室里巡回指导。讨论过后,教师随便抽几个小组由一人作为代表,代表该组说出讨论的结果.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多次尝试,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说出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或理解。尽管他们说出来的答案不一,但他们毕竟思考过.这比“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好得多,因为不管他们讨论的结果是正确,还是错误,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效果不错。另外,这种教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真正成了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总之,要上好新教材,教师应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理念。同时应明白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即老师讲,不如让学生去感悟,这比“满堂灌”的效果要好得多。
如何上好语文新教材,达到课标的要求,现在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何结合所教学生实际,上好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达到教学目标呢?
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被动地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那么,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的新的教学身份。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新教材中,老师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组织者,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教师模式的转变又开始于老师角色的转变。因此,新教材要求教师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只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学中,“导演”如何使“演员”尽情的表演呢,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中锻炼自己的胆识,展露自己的才能。众所周知,字词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前提。在上老教材时我通常是这样做的,在上新课时,先把自己找的生字词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抽学生来给生字注音和让学生来解释生词。然后教师教读生字,再让学生在作业本抄写生字词。但教学冻明显。但在上语文新教材时,我曾对原来的字词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明白了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角色。在字词教学中作了一些改进,改进方法如下:(1)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准备好一本预习本。(2)上课时抽不同层次的三名学生来黑板上写他们查到的生字词。(3)抽一位学生上讲台来领读生字,其他的同学跟着这位同学读,在读完时,老师再对领读的学生声调读不准或不到位的地方给予纠正或指出,让学生读准字词。在其他学生跟着那位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默默地对学生朗读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每个学生读时都很投入,注意力十分集中,课堂气氛也比较好。因此通过这样的尝试,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另一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的空间,让学生教学生,更体现现代教学理念一一只有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二、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景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特别是导入新课时,要善于利用条件,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好的教学情境,容易激发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激发学生的无限热情,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缩短了教材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在讲授《月光曲》一课时,其中第九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是贝多芬见景生情、即兴创作曲子的描写。它的意境深邃,音乐语言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教学中,我重视“感悟”,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感知,主动地领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中我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月光曲的内容,反复地朗读和品味,并请学生带着感情去读,让学生闭目想像当时的情景,循着作者的描写,使文中的情景在学生的脑海中浮现。这时候,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许比老师的分析讲解还要丰富,还要迷人。当学生有点入境生情时,我及时加以引导,放《月光曲》的录音,让学生在美妙的《月光曲》乐曲声中朗读品味,去想像大海的变化,去思索月光曲的具体内容,去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诗的意境。此时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乐曲会融为一体,这时再让学生听着乐曲,请一位学生朗读描写月光曲的内容,再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学生们眼前的景象更加具体化了,紧接着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色用简笔画儿的形式画下来,此时学生兴趣很高,主动地去感知,主动地领悟,纷纷展示眼前出现的三幅画面:第一幅画面是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海面上洒遍了银光。第二幅是月亮升高了,正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大家通过展示、评议这三幅画儿画得怎样,为什么,来相互丰富对月光曲内容的理解。
三、教师要大胆的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传授的知识为主,这种教法的效果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在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而且,学生的主体性也得不到体现,它只能靠铺天盖地的作业来补充,作业过多也会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成在身心方面和谐发展.既然传统教法有这样的弊端,教师就应大胆地改变教学方法,把“合作学习”和“讨论法”引入教学,带进课堂,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几年来,我曾做过多次的尝试,上同样的一篇课文,在两个班分别采用不同的教法。即一个班采用传统的教法,另一个班使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所收到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使用传统教法上课,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使用讨论法、合作学习法上课,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落到实处呢?具体的做法是:上课前把整个班分成十二个互动合作小组.每个小组由四人组成,每个小组成员按学习成绩好中差来搭配。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课文中要求讨论、探究的问题,尽量让学生按编排的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时间一般在十至二十分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此时可以在教室里巡回指导。讨论过后,教师随便抽几个小组由一人作为代表,代表该组说出讨论的结果.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多次尝试,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说出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或理解。尽管他们说出来的答案不一,但他们毕竟思考过.这比“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好得多,因为不管他们讨论的结果是正确,还是错误,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效果不错。另外,这种教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真正成了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总之,要上好新教材,教师应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理念。同时应明白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即老师讲,不如让学生去感悟,这比“满堂灌”的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