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级教师得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上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着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好习惯。
一、培养学生课堂常规的习惯。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课堂上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怎样才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应做到:第一,不要太早着急学习课程,要把常规放在首位,因为如果你不把常规搞好,小学生就会很不守纪律,在班上乱跑、乱叫,所以只有把纪律搞好了,你才能正常上课,才能引导学生认真的学习知识。第二,如果有一项常规没做好,就要反复的提,反复的练习,严格把关,直到做好为止,例如坐姿不端正,就让他们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五分钟,看看谁坐的最端正,夸夸他们,并在每节课上都反复练习,时间一久,就会养成习惯。也可以采用多提醒,常抓不懈。第三,让他们养成上课看黑板的习惯,努力吸收黑板上的知识,以便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二、认真倾听的习惯。一节课授课时间要40分钟,课堂教学是群体的活动,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怎样倾听至关重要,成为我们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上要培养的首要习惯。
1、看:老师讲课时眼睛要看老师,既是礼貌更是避免在课上被其他因素干扰。
2、听:学生会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并能复述出来。接着,要学会听懂同伴的发言,课堂中一次次提问学生:“你有和他一样的发现吗?”“你能再说一说吗,重复的不说。”“你想得和你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这类发问,势必锻炼孩子听的习惯,课堂上可以经常让学生复述老师的讲话和同伴的发言,课堂发言的质量在不断提升。还有在同桌交流时,例如:甲同学和乙同学(同桌),乙同学说给甲同学听,一开始只要求甲同学听完后能说出乙说的内容,过段时间提升要求:甲同学要能说出自己的评价,如:同桌说得和我自己想得有什么不一样吗?另外,课上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也是为学生的良好倾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刚入学的新生在表述时,说的多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说明孩子没有按序思考的习惯,把观察到的事物及自己的思考过程外化成语言时好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让孩子做到:
1、自然大方,大声表达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一个班人比较少空间也较小,老师都是要求学生可以小声地说,但是进入小学后我们是大班授课,人比較多,空间也较大,所以我们明确提出要求孩子回答问题要大声,要让全班小朋友都能听到你的想法。
2、在数学课上逐渐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
①示范性:教师的示范:老师说的让孩子照着去说。或者有的学生说得好的,老师会说:“谁能像他这样完整地去说”。请孩子照同伴来说。
②完整地说句子:刚开始时有的孩子说话不完整,例如:比高矮中,孩子会说:“他高,他矮。”这只讲了半句,缺少了比较对象和标准。所以要完整地说:谁和谁比,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③有条理地说:在教学看图列算式时我们发现,孩子刚开始在看图时他们会说很多话把图上看到的都说出来。逐渐地教师培养学生要用简练的数学语言会说从图上我知道了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④逐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如教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2时,学生用了一捆小棒加两根,老师会问为什么这能表示12呢?学生会说:因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这就从表象发展到了抽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增强,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了。
⑤评价:在一段时间的课堂语言训练后,学生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同时还要会评价同伴的发言,并自己能组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四、动手操作的习惯。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要进行有效地操作活动就要做到:
1、学具的摆放
对铅笔、尺子、橡皮和数学书的摆放要求。教师规定学生今天用什么带什么,不能把整个学具盒全部带来。小棒用橡皮筋捆好带来,圆片用简易的小袋子装好,计数器同桌两人摆放的位置(包括算珠的位置)。
2、明确教师的指令 老师的指令要明确,学生操作时才不会乱。教师在说要求时学生要安静地听(可以请人重复一遍要求后再操作)。
3、规定操作的时间 有的学生操作时会乘机玩,教师可以在进行操作时控制好时间,规定孩子多长时间完成。
4、操作时注意学生心理①教师的语言:谁的计数器最安静,谁的小棒最乖,谁的圆片最听话。这样拟人化的语言就让孩子自己会安静下来。②激励的机制:例如:谁操作完后最安静老师请他上来拨老师的计数器。
五、反思的习惯 很多孩子在做题时不想就做,做完后就玩。在课堂上教会孩子检查,检查的方式很多。比如:①????做口算题时:可以手指着自查,或者用橡皮擦盖答案,再想一遍。②做计算(????)+9=10这样题型时,做完后?把题目读一遍的方法来检查填得是否正确。③数数时用铅笔打点作记号,满10个圈起来,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是多少个。在计数器上拨数后再数一遍拨得珠子个数对不对。④看图列式后的反思:看图列算式中回到图中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的意思,结合图来想我的列式对不对。或者看我的列式的计算结果想是不是问题的答案。
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从点滴做起,也必然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培养学生课堂常规的习惯。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课堂上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怎样才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应做到:第一,不要太早着急学习课程,要把常规放在首位,因为如果你不把常规搞好,小学生就会很不守纪律,在班上乱跑、乱叫,所以只有把纪律搞好了,你才能正常上课,才能引导学生认真的学习知识。第二,如果有一项常规没做好,就要反复的提,反复的练习,严格把关,直到做好为止,例如坐姿不端正,就让他们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五分钟,看看谁坐的最端正,夸夸他们,并在每节课上都反复练习,时间一久,就会养成习惯。也可以采用多提醒,常抓不懈。第三,让他们养成上课看黑板的习惯,努力吸收黑板上的知识,以便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二、认真倾听的习惯。一节课授课时间要40分钟,课堂教学是群体的活动,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怎样倾听至关重要,成为我们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上要培养的首要习惯。
1、看:老师讲课时眼睛要看老师,既是礼貌更是避免在课上被其他因素干扰。
2、听:学生会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并能复述出来。接着,要学会听懂同伴的发言,课堂中一次次提问学生:“你有和他一样的发现吗?”“你能再说一说吗,重复的不说。”“你想得和你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这类发问,势必锻炼孩子听的习惯,课堂上可以经常让学生复述老师的讲话和同伴的发言,课堂发言的质量在不断提升。还有在同桌交流时,例如:甲同学和乙同学(同桌),乙同学说给甲同学听,一开始只要求甲同学听完后能说出乙说的内容,过段时间提升要求:甲同学要能说出自己的评价,如:同桌说得和我自己想得有什么不一样吗?另外,课上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也是为学生的良好倾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刚入学的新生在表述时,说的多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说明孩子没有按序思考的习惯,把观察到的事物及自己的思考过程外化成语言时好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让孩子做到:
1、自然大方,大声表达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因为一个班人比较少空间也较小,老师都是要求学生可以小声地说,但是进入小学后我们是大班授课,人比較多,空间也较大,所以我们明确提出要求孩子回答问题要大声,要让全班小朋友都能听到你的想法。
2、在数学课上逐渐学会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
①示范性:教师的示范:老师说的让孩子照着去说。或者有的学生说得好的,老师会说:“谁能像他这样完整地去说”。请孩子照同伴来说。
②完整地说句子:刚开始时有的孩子说话不完整,例如:比高矮中,孩子会说:“他高,他矮。”这只讲了半句,缺少了比较对象和标准。所以要完整地说:谁和谁比,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③有条理地说:在教学看图列算式时我们发现,孩子刚开始在看图时他们会说很多话把图上看到的都说出来。逐渐地教师培养学生要用简练的数学语言会说从图上我知道了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④逐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如教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2时,学生用了一捆小棒加两根,老师会问为什么这能表示12呢?学生会说:因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这就从表象发展到了抽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增强,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问题了。
⑤评价:在一段时间的课堂语言训练后,学生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同时还要会评价同伴的发言,并自己能组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四、动手操作的习惯。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要进行有效地操作活动就要做到:
1、学具的摆放
对铅笔、尺子、橡皮和数学书的摆放要求。教师规定学生今天用什么带什么,不能把整个学具盒全部带来。小棒用橡皮筋捆好带来,圆片用简易的小袋子装好,计数器同桌两人摆放的位置(包括算珠的位置)。
2、明确教师的指令 老师的指令要明确,学生操作时才不会乱。教师在说要求时学生要安静地听(可以请人重复一遍要求后再操作)。
3、规定操作的时间 有的学生操作时会乘机玩,教师可以在进行操作时控制好时间,规定孩子多长时间完成。
4、操作时注意学生心理①教师的语言:谁的计数器最安静,谁的小棒最乖,谁的圆片最听话。这样拟人化的语言就让孩子自己会安静下来。②激励的机制:例如:谁操作完后最安静老师请他上来拨老师的计数器。
五、反思的习惯 很多孩子在做题时不想就做,做完后就玩。在课堂上教会孩子检查,检查的方式很多。比如:①????做口算题时:可以手指着自查,或者用橡皮擦盖答案,再想一遍。②做计算(????)+9=10这样题型时,做完后?把题目读一遍的方法来检查填得是否正确。③数数时用铅笔打点作记号,满10个圈起来,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是多少个。在计数器上拨数后再数一遍拨得珠子个数对不对。④看图列式后的反思:看图列算式中回到图中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的意思,结合图来想我的列式对不对。或者看我的列式的计算结果想是不是问题的答案。
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从点滴做起,也必然让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