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语文课,是生动、有味而深刻的语文课。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难忘语文课的精彩,体味语文课的快乐,并在快乐与精彩中提升阅读、理解、思辨和驾驭文字的能力,陶冶情操,升华灵魂。
一、 生动——动心、动情,走进灵魂
语文课堂不是空洞的说教和语言解析,语文课堂也不是死板的笔记与背诵,语文课应是一幅融入情感、生动活泼的文化画卷。在这幅拥有生命的画卷中,学生不仅收获知识,还收获情感。在生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能跟着教师一起真情流露,还能在真情流露与热情参与中顿悟生命、升华灵魂。
生动的语文课堂就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笔者在执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设计了一个“整体感知环节”。
师 雨果先生为什么要给巴特勒上尉写信。
生1 从信中的第一段“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可以看出巴特勒想要雨果先生对这次远征进行赞誉。
生2 从最后一段中,“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可以看出是为了赞誉远征中国而写的信。
师 很好,两位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语——赞誉。看来,是为了赞誉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行动而写的信。那么,雨果先生在信中是如何赞誉的呢?
生3 雨果先生并没有给予赞誉。
师 你的目光多么锐利!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果先生是持批判与谴责态度?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什么行为?正义吗?
生3 我从第5段中“两个强盗”的称呼中看出来。他在信中是批判,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是侵略行为,是非正义的!
师 那么,为什么说“以上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生3 这是反话!
师 对!这种写法叫反语,有什么效果?
生3 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能够更淋漓尽致地表达批判和谴责之意。
师 这样的写法文章中还有吗?
生4 第5段……
首先,笔者以一个“矛盾激趣”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赞誉”一词,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走进课文,吸引他们的心。这样,文章就有了再研读下去的必要。接着,笔者设计了两个主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以期打动学生之情。
问题一 雨果先生如何评价英法联军的远征?
这是第1个主问题,学生在细读雨果先生是如何“赞誉”英法联军的过程中,在反复的品读中认识到雨果先生给英法联军的不是“赞誉”,而是“批判”和“谴责”。同时,能认识到这使用了反语的写法,可以达到淋漓尽致地讥讽效果。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至少已经动情了,动了对英法联军的愤慨之心和批判谴责之意。
问题二 那么,雨果先把真正的“赞誉”给了谁?(圆明园)他是如何“赞誉”圆明园的呢?
这是第2个主问题,在品读中要达到动三个情的目的。
第一个情是在品味雨果先生对圆明园盛赞的精彩语言中触动的。值得一个中国人、一个东方人和人类的任何一员骄傲的奇迹的消失,是多么让人痛心!
第二个情是作为法国人之一的雨果先生能如此客观、公正地评价英法联军的远征,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是多么难能可贵!
第三个情是体味到雨果先生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这种胸怀是多么博大!
两个主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成功地使学生感悟到雨果先生内心的情感,进而引起他们内心情感的共鸣!
在教学结束时,笔者设计了一段结束语:
几千年前的姜子牙说过一句名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为了保护属于我们自己的“圆明园”,为了不做奴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雨果先生学习。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爱国是要让自己的祖国变得文明,如果这个政府是像1860年的法国政府那样的野蛮,或是像清政府那样软弱与腐败的话,那么一个爱国的人都有责任批评它,改变它!
送给同学们一副对联:学习伟人,博大胸襟待四方;借鉴历史,华夏儿女当自强。
如果说,两个主问题设计的环节,在品读中已经打动了学生情感,引起了他们的共鸣,那么,这段荡气回肠的结束语、这副振奋人心的对联,足以让“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博大的胸怀”走进学生的灵魂,影响他们的人生!
二、 有味——趣味、美味,激发想象
莫砺锋教授曾言:“最成功的教学应是培养他(指学生)的兴趣。你把他们的兴趣培养起来之后,课外他自己就会去读,课堂教学永远是有限的。”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富有趣味的语文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
语文课堂的趣味莫过于课前激趣、课中激趣和课后激趣。教师绝不可在呆板无聊中,让一堂课白白逝去,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在课前导入上要各显神通:是讲故事还是设悬念,是设置情境还是开门见山,都应以激发趣味为先。
课前激趣,要如同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引人入胜。比如,笔者在上杜甫的《望岳》时,这样导入:
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说两个读书人林谦之与彭仲举饮酒论诗,谈到杜甫该死。这种骇人听闻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学过杜甫的《望岳》,我们就知道了。
课中激趣,莫过于各环节环环相扣,激起学生听课的趣味,让他们感觉这堂课如一篇情节精彩的小说,欲罢不能。
笔者执教《信客》一文,从“整体感知初识信客”过渡到“走近信客”这一环节的教学如下:
年轻信客因被老信客的精神所感动而答应做了信客。那么,他有没有坚守一生?(没有)
引出主问题:他为什么没能坚守一生?
在“走近信客”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信客之“苦”后,笔者以“在生活贫困、工作劳苦、身体疾苦、心灵痛苦的重重苦痛的重压之下,信客却仍然坚持做了二三十年,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啊”这个过渡语自然过渡到“触摸信客”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信客的内心世界。整堂课,一环扣一环,学生学得意趣盎然。
在教学进入尾声时,笔者要求学生“就全文或就文中某一处写下自己最深刻的感悟”。学生先展示。等他们的情感表达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后,笔者再在忧伤的《思乡曲》中展示出自己的随笔,缓缓吟出,给了学生一个震憾的课堂结尾。笔者认为,这应叫做课后激趣吧,课似已尽,而意犹未尽。
语文课的美味在哪里?笔者认为美在“咬文嚼字”中,美在“联想想象”中。
中国的文字,从诗歌到小说到散文,每一个字都是一道风景、一件艺术珍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欣赏这一道道风景,鉴赏这一件件艺术珍品。
夏丏尊先生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心中,‘赤’不单解作红色,‘夜’不单解作昼的反义,‘田园’不单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单解作春天的雨;见到‘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勃然的生机,自然的天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情味。”这就要语文老师会带着学生在阅读中捕捉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
比如,笔者在教授《故乡》一文时,让学生读第2自然段对现实中故乡的描写部分,设计的问题是“这是一个 的故乡”,要求学生解读出文中的根据。学生一致抓出了一个句子:“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并告诉笔者从“萧索的荒村”中读出了“我”眼前的故乡是一个“死气沉沉、萧条、落后”的故乡。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发现,但认为这个句子最丰厚的字应是一个“横”。所以,笔者马上引导学生:“同学们都是从直接描述的词语中感悟到的,下面老师将这个句子适当改动一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坐落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如何?”这马上激起了学生的反应:“改了不好!不如用‘横’好。”笔者马上问为什么。自然,学生就感知到“横”与“坐落”一比,“横”字极妙地突出了一种杂乱、被遗弃的荒凉感,还向笔者举了“尸横遍野”这个词中的“横”就有此意。笔者极力赞美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但马上又抛给了学生两个句子——“我自横刀向天笑”与“野渡无人舟自横”,让学生分析这两个句子中的“横”字,又当做何理解。
笔者在一个“横”字上如此大做文章,无非就两个目的:一是每一个字是一道风景,值得你去品味;二是不同语境中的同一个字,其含义不相同,需要捕捉文字背后的精神。咬文嚼字可以使学生品出汉字之美味、语文课堂之美味!
语文课堂的美味还在于引导学生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审美情趣。我们对美的想象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该诗仅选取一个特定场景: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有一位恋者在河畔徘徊不定,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心爱的人。虽然内容看似十分简单,但它给予人的美感却异常丰富,以至于很多人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在授课时,笔者紧紧抓住四个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无言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这仅仅十六个字,却让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有了一幅属于自己的美丽画面。
三、 深刻——深入、升华,感悟生活
语文课应当上得深刻。王崧舟老师曾指出:现在的教材绝大多数一看就懂,所以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初中语文课的教学主体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读懂课文,再加上现在的教学辅导书铺天盖地。所以,如果语文教师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肯定不会深刻,学生也不想听我们唠叨。那么,怎么样才能把中学的语文课上得深刻呢?
首先,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著名教育专家沈大安老师指出:“教师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从沈老师的“三个关键”不难看出,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文本解读问题,而文本解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确定“教什么”的问题。
笔者曾上过一堂“小学初中语文课堂衔接”的观摩课,授课内容是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而授课对象则是七年级学生。如何给七年级同学上好一堂六年级时已学过的课文,使他们感觉老师不是在炒小学老师的冷饭。笔者认为在课堂深度上要有新的拓展。
据笔者了解,小学教师教授《穷人》已经教得很细致、全面了,无论是在字词句的落实,还是对人物的认识上都已经很全面了。但正因为全面,也因为孩子们的年龄层次关系,课堂很难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的突破。因此,笔者确定这堂课的重要目标为:深入挖掘桑娜和渔夫坚持之爱的伟大,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小学时,学生已了解到托尔斯泰是俄国人、有哪几部伟大的传世之作,让学生再进一步深入文本,便要他们从进一步认识托尔斯泰开始。笔者将这个任务设计在导入语里:“19世纪的俄国诞生了一个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就是被称为‘天才的艺术家’的列夫·托尔斯泰。同学们认识过这位作家吗?知道吗,这位伟大的作家出身于俄国的名门贵族,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衣食无忧、养尊处优地过一辈子。但托尔斯泰厌恶贵族的寄生生活,他做了‘本阶级的叛逆者’,他批判农奴制,同情下层劳动人民,84岁时,以离家出走的方式,走出了贵族阶级,客死于一个车站。这位伟人将他的爱和善都给了下层劳动人民,为劳动人民唱响赞歌。今天我们重温托翁的《穷人》,走进穷人的精神世界。”
因为这堂课的核心是在“爱心”上进行突破,所以,笔者先以“爱的感知”环节让学生重新熟悉课文主要人物和情节。接着,便进入“爱的触摸”环节,让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坚持之爱的伟大。在充分的铺垫下,笔者先后抛出了两个问题:①如果渔夫反对收养这两个孩子,桑娜会坚持吗?②如果是渔夫抱的孩子,而桑娜反对,渔夫会坚持吗?这两个假设性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深入文章的空间,学生抓住8~11段和24段,深入挖掘字里行间的证据,在有力的文字面前,他们认识到桑娜和渔夫收养孩子的大爱:不会因为贫穷而放弃,不会因为阻力而放弃。接着,笔者适时地点评:“人在贫穷时能善良,那是心的善良,桑娜和渔夫的爱心正如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大善之人效法水的柔韧与坚强,为了滋养万物,绝不退却。这就是坚持之爱的伟大!”学生此时对桑娜和渔夫、对穷人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而课文也给了他们更新、更深的力量。
但七年级同学仅从一堂已学课文中收获了这一点,恐怕这堂课是嫌单薄了些。爱心,仅仅是坚持之爱吗?因此,语文课要上得深刻的第二要点是给学生感悟、升华的空间。
这个空间可以是更广泛的阅读世界,可以是更广阔的生活实际,但最后都会在语文老师的指引下,获得心灵情感的升华。
通过《穷人》的学习,笔者选择屠格涅夫的《乞丐》作为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走进更深、更广的爱心世界。选择这个课外材料的原因:一是这同样是伟大作家的经典之作,值得拜读;二是屠格涅夫的出身与对贫苦人民的热爱与托尔斯泰惊人地相似,学生会产生兴趣;三是此文诠释爱心更深、更广,适合拓展。
在《乞丐》中,学生发现:爱,不一定只停留在对弱者的援助之上。“我”对乞丐的一声“兄弟”,一个“紧握”的动作,一句真诚的歉语,让学生感悟到,爱是平等与尊重。笔者又适时地点上一句“一切真挚的爱是建立在尊重上面的(莎士比亚语)”来提升课堂。而乞丐回应“我”的一声“兄弟”,一个“紧握”的动作,一句真诚的谢语,则让学生感悟到,爱是理解与信任。笔者就告诉学生泰戈尔的一句话:“爱是理解与信任的别名。”再问学生“我”还从乞丐那里得到什么施舍。学生很自然地说精神上的快乐。笔者就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解释:“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予的人。”
通过这篇阅读的拓展,学生对爱的认识更深、更广了。接着,笔者设置了一个“爱的回味”的环节: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写出你对“爱心“的认识或理解。这就给了学生一个从课堂走向生活的空间,进一步升华对爱的感悟。最后,在音乐声中,笔者发言,以期进一步感染孩子们,去做一个有爱、懂爱的人:“没有太阳,花朵便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是爱充实了生命。爱应该像一泓清新的泉水,滋养万物,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环境影响的坚持。爱是一切美德的种子,是理解、信任、平等与尊重。爱能使平凡的人拥抱伟大,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让我们学会爱,学会真正地去爱!”
我想,我向语文课要“深刻”的这点追求,应该给了七年级的学生一个与六年级时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好课是简单的,生动、有味、深刻足矣!
一、 生动——动心、动情,走进灵魂
语文课堂不是空洞的说教和语言解析,语文课堂也不是死板的笔记与背诵,语文课应是一幅融入情感、生动活泼的文化画卷。在这幅拥有生命的画卷中,学生不仅收获知识,还收获情感。在生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能跟着教师一起真情流露,还能在真情流露与热情参与中顿悟生命、升华灵魂。
生动的语文课堂就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笔者在执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设计了一个“整体感知环节”。
师 雨果先生为什么要给巴特勒上尉写信。
生1 从信中的第一段“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可以看出巴特勒想要雨果先生对这次远征进行赞誉。
生2 从最后一段中,“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可以看出是为了赞誉远征中国而写的信。
师 很好,两位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语——赞誉。看来,是为了赞誉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行动而写的信。那么,雨果先生在信中是如何赞誉的呢?
生3 雨果先生并没有给予赞誉。
师 你的目光多么锐利!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果先生是持批判与谴责态度?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什么行为?正义吗?
生3 我从第5段中“两个强盗”的称呼中看出来。他在信中是批判,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是侵略行为,是非正义的!
师 那么,为什么说“以上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生3 这是反话!
师 对!这种写法叫反语,有什么效果?
生3 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能够更淋漓尽致地表达批判和谴责之意。
师 这样的写法文章中还有吗?
生4 第5段……
首先,笔者以一个“矛盾激趣”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赞誉”一词,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走进课文,吸引他们的心。这样,文章就有了再研读下去的必要。接着,笔者设计了两个主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以期打动学生之情。
问题一 雨果先生如何评价英法联军的远征?
这是第1个主问题,学生在细读雨果先生是如何“赞誉”英法联军的过程中,在反复的品读中认识到雨果先生给英法联军的不是“赞誉”,而是“批判”和“谴责”。同时,能认识到这使用了反语的写法,可以达到淋漓尽致地讥讽效果。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至少已经动情了,动了对英法联军的愤慨之心和批判谴责之意。
问题二 那么,雨果先把真正的“赞誉”给了谁?(圆明园)他是如何“赞誉”圆明园的呢?
这是第2个主问题,在品读中要达到动三个情的目的。
第一个情是在品味雨果先生对圆明园盛赞的精彩语言中触动的。值得一个中国人、一个东方人和人类的任何一员骄傲的奇迹的消失,是多么让人痛心!
第二个情是作为法国人之一的雨果先生能如此客观、公正地评价英法联军的远征,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是多么难能可贵!
第三个情是体味到雨果先生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这种胸怀是多么博大!
两个主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成功地使学生感悟到雨果先生内心的情感,进而引起他们内心情感的共鸣!
在教学结束时,笔者设计了一段结束语:
几千年前的姜子牙说过一句名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为了保护属于我们自己的“圆明园”,为了不做奴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雨果先生学习。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爱国是要让自己的祖国变得文明,如果这个政府是像1860年的法国政府那样的野蛮,或是像清政府那样软弱与腐败的话,那么一个爱国的人都有责任批评它,改变它!
送给同学们一副对联:学习伟人,博大胸襟待四方;借鉴历史,华夏儿女当自强。
如果说,两个主问题设计的环节,在品读中已经打动了学生情感,引起了他们的共鸣,那么,这段荡气回肠的结束语、这副振奋人心的对联,足以让“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博大的胸怀”走进学生的灵魂,影响他们的人生!
二、 有味——趣味、美味,激发想象
莫砺锋教授曾言:“最成功的教学应是培养他(指学生)的兴趣。你把他们的兴趣培养起来之后,课外他自己就会去读,课堂教学永远是有限的。”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富有趣味的语文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
语文课堂的趣味莫过于课前激趣、课中激趣和课后激趣。教师绝不可在呆板无聊中,让一堂课白白逝去,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在课前导入上要各显神通:是讲故事还是设悬念,是设置情境还是开门见山,都应以激发趣味为先。
课前激趣,要如同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引人入胜。比如,笔者在上杜甫的《望岳》时,这样导入:
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说两个读书人林谦之与彭仲举饮酒论诗,谈到杜甫该死。这种骇人听闻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学过杜甫的《望岳》,我们就知道了。
课中激趣,莫过于各环节环环相扣,激起学生听课的趣味,让他们感觉这堂课如一篇情节精彩的小说,欲罢不能。
笔者执教《信客》一文,从“整体感知初识信客”过渡到“走近信客”这一环节的教学如下:
年轻信客因被老信客的精神所感动而答应做了信客。那么,他有没有坚守一生?(没有)
引出主问题:他为什么没能坚守一生?
在“走近信客”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信客之“苦”后,笔者以“在生活贫困、工作劳苦、身体疾苦、心灵痛苦的重重苦痛的重压之下,信客却仍然坚持做了二三十年,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啊”这个过渡语自然过渡到“触摸信客”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信客的内心世界。整堂课,一环扣一环,学生学得意趣盎然。
在教学进入尾声时,笔者要求学生“就全文或就文中某一处写下自己最深刻的感悟”。学生先展示。等他们的情感表达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后,笔者再在忧伤的《思乡曲》中展示出自己的随笔,缓缓吟出,给了学生一个震憾的课堂结尾。笔者认为,这应叫做课后激趣吧,课似已尽,而意犹未尽。
语文课的美味在哪里?笔者认为美在“咬文嚼字”中,美在“联想想象”中。
中国的文字,从诗歌到小说到散文,每一个字都是一道风景、一件艺术珍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欣赏这一道道风景,鉴赏这一件件艺术珍品。
夏丏尊先生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心中,‘赤’不单解作红色,‘夜’不单解作昼的反义,‘田园’不单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单解作春天的雨;见到‘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勃然的生机,自然的天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情味。”这就要语文老师会带着学生在阅读中捕捉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
比如,笔者在教授《故乡》一文时,让学生读第2自然段对现实中故乡的描写部分,设计的问题是“这是一个 的故乡”,要求学生解读出文中的根据。学生一致抓出了一个句子:“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并告诉笔者从“萧索的荒村”中读出了“我”眼前的故乡是一个“死气沉沉、萧条、落后”的故乡。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发现,但认为这个句子最丰厚的字应是一个“横”。所以,笔者马上引导学生:“同学们都是从直接描述的词语中感悟到的,下面老师将这个句子适当改动一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坐落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如何?”这马上激起了学生的反应:“改了不好!不如用‘横’好。”笔者马上问为什么。自然,学生就感知到“横”与“坐落”一比,“横”字极妙地突出了一种杂乱、被遗弃的荒凉感,还向笔者举了“尸横遍野”这个词中的“横”就有此意。笔者极力赞美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但马上又抛给了学生两个句子——“我自横刀向天笑”与“野渡无人舟自横”,让学生分析这两个句子中的“横”字,又当做何理解。
笔者在一个“横”字上如此大做文章,无非就两个目的:一是每一个字是一道风景,值得你去品味;二是不同语境中的同一个字,其含义不相同,需要捕捉文字背后的精神。咬文嚼字可以使学生品出汉字之美味、语文课堂之美味!
语文课堂的美味还在于引导学生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审美情趣。我们对美的想象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该诗仅选取一个特定场景: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有一位恋者在河畔徘徊不定,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心爱的人。虽然内容看似十分简单,但它给予人的美感却异常丰富,以至于很多人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在授课时,笔者紧紧抓住四个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无言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这仅仅十六个字,却让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有了一幅属于自己的美丽画面。
三、 深刻——深入、升华,感悟生活
语文课应当上得深刻。王崧舟老师曾指出:现在的教材绝大多数一看就懂,所以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初中语文课的教学主体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读懂课文,再加上现在的教学辅导书铺天盖地。所以,如果语文教师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肯定不会深刻,学生也不想听我们唠叨。那么,怎么样才能把中学的语文课上得深刻呢?
首先,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著名教育专家沈大安老师指出:“教师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从沈老师的“三个关键”不难看出,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文本解读问题,而文本解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确定“教什么”的问题。
笔者曾上过一堂“小学初中语文课堂衔接”的观摩课,授课内容是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而授课对象则是七年级学生。如何给七年级同学上好一堂六年级时已学过的课文,使他们感觉老师不是在炒小学老师的冷饭。笔者认为在课堂深度上要有新的拓展。
据笔者了解,小学教师教授《穷人》已经教得很细致、全面了,无论是在字词句的落实,还是对人物的认识上都已经很全面了。但正因为全面,也因为孩子们的年龄层次关系,课堂很难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的突破。因此,笔者确定这堂课的重要目标为:深入挖掘桑娜和渔夫坚持之爱的伟大,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小学时,学生已了解到托尔斯泰是俄国人、有哪几部伟大的传世之作,让学生再进一步深入文本,便要他们从进一步认识托尔斯泰开始。笔者将这个任务设计在导入语里:“19世纪的俄国诞生了一个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就是被称为‘天才的艺术家’的列夫·托尔斯泰。同学们认识过这位作家吗?知道吗,这位伟大的作家出身于俄国的名门贵族,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衣食无忧、养尊处优地过一辈子。但托尔斯泰厌恶贵族的寄生生活,他做了‘本阶级的叛逆者’,他批判农奴制,同情下层劳动人民,84岁时,以离家出走的方式,走出了贵族阶级,客死于一个车站。这位伟人将他的爱和善都给了下层劳动人民,为劳动人民唱响赞歌。今天我们重温托翁的《穷人》,走进穷人的精神世界。”
因为这堂课的核心是在“爱心”上进行突破,所以,笔者先以“爱的感知”环节让学生重新熟悉课文主要人物和情节。接着,便进入“爱的触摸”环节,让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坚持之爱的伟大。在充分的铺垫下,笔者先后抛出了两个问题:①如果渔夫反对收养这两个孩子,桑娜会坚持吗?②如果是渔夫抱的孩子,而桑娜反对,渔夫会坚持吗?这两个假设性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深入文章的空间,学生抓住8~11段和24段,深入挖掘字里行间的证据,在有力的文字面前,他们认识到桑娜和渔夫收养孩子的大爱:不会因为贫穷而放弃,不会因为阻力而放弃。接着,笔者适时地点评:“人在贫穷时能善良,那是心的善良,桑娜和渔夫的爱心正如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大善之人效法水的柔韧与坚强,为了滋养万物,绝不退却。这就是坚持之爱的伟大!”学生此时对桑娜和渔夫、对穷人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而课文也给了他们更新、更深的力量。
但七年级同学仅从一堂已学课文中收获了这一点,恐怕这堂课是嫌单薄了些。爱心,仅仅是坚持之爱吗?因此,语文课要上得深刻的第二要点是给学生感悟、升华的空间。
这个空间可以是更广泛的阅读世界,可以是更广阔的生活实际,但最后都会在语文老师的指引下,获得心灵情感的升华。
通过《穷人》的学习,笔者选择屠格涅夫的《乞丐》作为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走进更深、更广的爱心世界。选择这个课外材料的原因:一是这同样是伟大作家的经典之作,值得拜读;二是屠格涅夫的出身与对贫苦人民的热爱与托尔斯泰惊人地相似,学生会产生兴趣;三是此文诠释爱心更深、更广,适合拓展。
在《乞丐》中,学生发现:爱,不一定只停留在对弱者的援助之上。“我”对乞丐的一声“兄弟”,一个“紧握”的动作,一句真诚的歉语,让学生感悟到,爱是平等与尊重。笔者又适时地点上一句“一切真挚的爱是建立在尊重上面的(莎士比亚语)”来提升课堂。而乞丐回应“我”的一声“兄弟”,一个“紧握”的动作,一句真诚的谢语,则让学生感悟到,爱是理解与信任。笔者就告诉学生泰戈尔的一句话:“爱是理解与信任的别名。”再问学生“我”还从乞丐那里得到什么施舍。学生很自然地说精神上的快乐。笔者就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解释:“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予的人。”
通过这篇阅读的拓展,学生对爱的认识更深、更广了。接着,笔者设置了一个“爱的回味”的环节: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写出你对“爱心“的认识或理解。这就给了学生一个从课堂走向生活的空间,进一步升华对爱的感悟。最后,在音乐声中,笔者发言,以期进一步感染孩子们,去做一个有爱、懂爱的人:“没有太阳,花朵便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是爱充实了生命。爱应该像一泓清新的泉水,滋养万物,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环境影响的坚持。爱是一切美德的种子,是理解、信任、平等与尊重。爱能使平凡的人拥抱伟大,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让我们学会爱,学会真正地去爱!”
我想,我向语文课要“深刻”的这点追求,应该给了七年级的学生一个与六年级时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好课是简单的,生动、有味、深刻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