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系统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载体,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德育教育 个性化创意 情感体验
教师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在构建着学生的思想与灵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将德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我们要把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爱国、爱党教育有效融合,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拓展,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到课堂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是我们老师的职责所在,我们要從本职做起,从小学生抓起。现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为例,来阐述一下我的几点尝试。
一、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了《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引导学生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发现家乡的美。
二、寓教于乐、情理交融强化家乡概念,开启爱家乡教育之旅。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生喜欢的情景,如:《我爱家乡山和水》这一课的第一个活动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是这样设计的: 1. 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带来了我旅游时拍的一些照片,你们想看一看吗?2. 如果你能看出这些照片是在哪里拍的,请你大声说出来。3. 这些照片都是老师在我的家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拍的,你们觉得我的家乡美吗?4. 你的家乡在哪里?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主动地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需要。而创设情景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
三、通过学生看教材主题图,说出我的家乡在哪里的活动彰显儿童立场,凸显《道德与法治》学习主体,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如《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的第二个环节,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中小朋友的家乡在哪里,他们喜欢家乡的什么?同桌互说。在教学中利用新教材中原创,启迪智慧,让教材成为儿童的欢乐世界,从真正意义上落实了“从儿童出发”儿童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
四、促进深度体验与探究,变“落实知识”为“养成素养”。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以“身”体之,以“心”悟之。实现深度体验与探究,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我爱家乡山和水》的第三个教学环节家乡在我心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 你的家乡山山水水美吗?你能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将你的家乡介绍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吗?2. 模拟表演: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说出自己的家乡,向大家介绍自己对家乡最感兴趣的地方。3. 我家门前小池塘,白天抱着金太阳,小鸟和彩云,都爱来照相;晚上摇着银月亮,小鱼和星星,悄悄捉迷藏。带着喜欢之情来读一读这首小诗。这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填入小诗,有感情地读出来,进一步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在发现中产生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也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师要把握教材,挖掘并延伸德育教育的内容。
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彰显了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教师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进行拓展延伸,可以利用各种社会焦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教学中,在谈到家乡的名胜时,我向学生介绍了黑龙江哈尔滨公路大桥的简介,1983年5月动工,1986年8月建成,是松花江流域上建设的第一座特大永久性公路桥梁。大桥工程巨大,结构新颖,呈剪子形状。贯通了哈尔滨及黑河、萝北、满洲里等国道干线,成为哈尔滨市以及黑龙江省公路交通的重要枢纽,黑龙江哈尔滨公路大桥是哈尔滨市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是建国以来我省新建的第一座跨越松花江特大型公路桥。大桥的建成对促进我省的经济、沟通南北交通,发挥着重大作用。通车以来,大桥使用情况良好,并荣获我省首届“鲁班奖”,全体建桥职工深受鼓舞,我作为黑龙江人感到自豪。
六、教师要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我设计了讲家乡的人,家乡的故事这一环节,有铁人王进喜、张丽莉等,这样以课内外结合的形式,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生动活泼,可信度强,实践的可能性大,因此也能产生巨大的教育效果。
七、努力创新教学,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抓好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寻找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主要模式,最大程度地在品德课上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认真研讨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延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如在《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教学中,我播放了视频美丽的哈尔滨简介,从绿色、寒冷、浪漫等方面向学生展示了哈尔滨的特点。同时我还安排了课前收集、调查关于家乡的资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社会调查、采访、参观访问等多种实践形式真正参与到社会中来,社会调查是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家乡的最佳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采访、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在激发学生不忘历史的同时,更加了解家乡,了解自然,认识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让学生在社会的洪流中真正激发起爱国热情。
八、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实践为载体,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如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地方是自己非常熟悉,非常美丽、非常喜欢的,我们用我们喜欢的方式(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唱一唱、演一演)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 德育教育 个性化创意 情感体验
教师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在构建着学生的思想与灵魂,所以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将德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我们要把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爱国、爱党教育有效融合,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拓展,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渗透到课堂中去,做到“润物细无声”,是我们老师的职责所在,我们要從本职做起,从小学生抓起。现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为例,来阐述一下我的几点尝试。
一、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前提,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设计了《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引导学生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发现家乡的美。
二、寓教于乐、情理交融强化家乡概念,开启爱家乡教育之旅。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生喜欢的情景,如:《我爱家乡山和水》这一课的第一个活动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是这样设计的: 1. 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带来了我旅游时拍的一些照片,你们想看一看吗?2. 如果你能看出这些照片是在哪里拍的,请你大声说出来。3. 这些照片都是老师在我的家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拍的,你们觉得我的家乡美吗?4. 你的家乡在哪里?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主动地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需要。而创设情景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
三、通过学生看教材主题图,说出我的家乡在哪里的活动彰显儿童立场,凸显《道德与法治》学习主体,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如《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的第二个环节,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中小朋友的家乡在哪里,他们喜欢家乡的什么?同桌互说。在教学中利用新教材中原创,启迪智慧,让教材成为儿童的欢乐世界,从真正意义上落实了“从儿童出发”儿童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
四、促进深度体验与探究,变“落实知识”为“养成素养”。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以“身”体之,以“心”悟之。实现深度体验与探究,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我爱家乡山和水》的第三个教学环节家乡在我心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 你的家乡山山水水美吗?你能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将你的家乡介绍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吗?2. 模拟表演: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说出自己的家乡,向大家介绍自己对家乡最感兴趣的地方。3. 我家门前小池塘,白天抱着金太阳,小鸟和彩云,都爱来照相;晚上摇着银月亮,小鱼和星星,悄悄捉迷藏。带着喜欢之情来读一读这首小诗。这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填入小诗,有感情地读出来,进一步抒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在发现中产生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也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师要把握教材,挖掘并延伸德育教育的内容。
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彰显了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教师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进行拓展延伸,可以利用各种社会焦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教学中,在谈到家乡的名胜时,我向学生介绍了黑龙江哈尔滨公路大桥的简介,1983年5月动工,1986年8月建成,是松花江流域上建设的第一座特大永久性公路桥梁。大桥工程巨大,结构新颖,呈剪子形状。贯通了哈尔滨及黑河、萝北、满洲里等国道干线,成为哈尔滨市以及黑龙江省公路交通的重要枢纽,黑龙江哈尔滨公路大桥是哈尔滨市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是建国以来我省新建的第一座跨越松花江特大型公路桥。大桥的建成对促进我省的经济、沟通南北交通,发挥着重大作用。通车以来,大桥使用情况良好,并荣获我省首届“鲁班奖”,全体建桥职工深受鼓舞,我作为黑龙江人感到自豪。
六、教师要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学《我爱家乡山和水》一课时,我设计了讲家乡的人,家乡的故事这一环节,有铁人王进喜、张丽莉等,这样以课内外结合的形式,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使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生动活泼,可信度强,实践的可能性大,因此也能产生巨大的教育效果。
七、努力创新教学,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抓好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寻找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主要模式,最大程度地在品德课上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认真研讨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延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如在《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教学中,我播放了视频美丽的哈尔滨简介,从绿色、寒冷、浪漫等方面向学生展示了哈尔滨的特点。同时我还安排了课前收集、调查关于家乡的资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社会调查、采访、参观访问等多种实践形式真正参与到社会中来,社会调查是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家乡的最佳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采访、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在激发学生不忘历史的同时,更加了解家乡,了解自然,认识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让学生在社会的洪流中真正激发起爱国热情。
八、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实践为载体,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如让学生找一找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哪些地方是自己非常熟悉,非常美丽、非常喜欢的,我们用我们喜欢的方式(可以画一画、写一写、唱一唱、演一演)来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