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其对策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1977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2007年的18套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话题作文一枝独秀的局面已不再。全国18套语文试卷中,竟然有14套试题的作文采用的是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的形式,而采用话题作文的仅有4套。而且作为高考命题的风向标的全国卷中竟然没有一套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这种表现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考纲的精神是吻合的,高考作文题型的多样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无论怎样,200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还是会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的。
   一、取材视野开阔,现实感较强。高考作文命题是严肃的、神秘的,事关国家选拔人才的大计。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的20多年间命题年年变化,新招“怪招”迭出,但认真研究分析,我们会发现每年高考作文的内容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感。如2007年湖南卷的作文“诗意地生活”是公认的2007年颇具创新的题目。这个题目就是在倡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人和事物,关注生活的变化,关注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关注时代、关注世界、关注现实、关注大事,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在平时的复习训练中,要让自己充分感受丰富的社会生活,读写结合。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挖空心思去猜测什么是热点,一味地追求热点就会走偏,毕竟语文不是政治。高考作文命题者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意识,反对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二、注重体验,倡导个性。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涉世不深,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欲望很强,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感悟、情感与理智的思索等等,都会促使他们去解读人生、剖析人生。2007年的18套高考作文的命题者周到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与体验,一方面引导考生对生活、对人生展开较有个性的显现、较有深度的反思,让考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使之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另一方面也具备较强的激发功能,激发起考生的写作欲望。如天津卷的“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等,贴近学生生活,重观察、重生活中的细节,引导学生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的作文没有简单的是与非的指向,便于考生真情表达和个性的张扬,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向深度挖掘的话题。这就要求考生要从意识和方法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化优势,不要千人一面,更不要虚构套写。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处理好“有创意、创新自由表达”与“在规定的范围内写出最熟悉的、印象最深的、最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凸现理性人文色彩。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以理性思辨为目的,发掘考生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思辨能力。同时回避热点又符合时代主题,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2007年的高考作文对考生综合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作了全面的检测,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凸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目标,试题突出语文的人文性,重视学生主体心灵的健康成长。如重庆卷的“酸甜苦辣说高考”,就是一个很有哲理意义的话题,鼓励考生见微知著,从小现象、小事物看出背后隐藏的事物的全貌,能以小见大,从细节出发,从细微的变化来看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考生平时生活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写作时展现自己的认识品质、思维品质、情感品质、表达品质等等,也要在字里行间表现丰厚的文化底蕴。
   四、文体回归注重内容。任何一篇作文都是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高考作文最重要的还是内容,需要内容充实。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大量出现的“胡编乱造”、“四不像”现象和内容空泛、缺少生动的记叙、真情的议论抒情等“贫血”作文,2007年的高考作文相对于往年有两个方面的明显变化:其一,文体要求上的变化,不少省市的高考作文文体要求由之前的“文体不限”改为“文体自选”或“自选文体”,并有7套试卷明确规定学生不许写诗歌,而湖南卷则明确要求考生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这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对高中生议论、记叙能力的重视。这一变化说明了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文体有了严格的要求,那种不伦不类的作文是一定不会得到高分的。考生在应试复习时,应当注意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训练,各种文体都要训练,特别是很多考生都不太擅长的议论文。其二,注重内容,让考生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要求考生的文章质朴而不空泛说理,文辞实在而不空洞虚无,不说教条话、空洞话,也不大量堆积人云亦云、人所共知的道理或事实。如2007年北京、上海、江西等试卷的作文题目,让考生就是想胡编乱造也无法下手。这就要求考生写作的时候注意:记叙要有血有肉,所写的人不干瘪、不虚弱、不空幻,真实可信;议论要有根据,有针对性,简洁而有说服力。注重内容也就是强调作文要写出考生真实的生命感情。
  
  (作者单位:镇江中学)
其他文献
与许多著名的军事人物一样,博伊德也有很多的名号,“疯子少校”“贫民窟上校”,当然也有人将其誉为“元帅级的战略家”,他制定了战斗机的空战战术,他提出了OODA环,他备受推崇也备受争议,他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博伊德,这个名字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某种生活方式,成为某种西方的禅。 博伊德是谁?  这个问题曾出现在一个最不该出现的地方。1997年,博伊德去世,美国空军礼节性地派出一位中将参加他的葬礼。这
多媒体与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给传统的语文课堂增添了诸多异彩,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需进行有机整合,如果过多地强调或者放大现代技术的作用,过多地依赖现代技术,那就远离甚至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近来,笔者有机会听了不少语文课,发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语文课堂也随之出现了一些现代病。主要表现:一是以预设代替生成。如教师将教学流程制成课件:导入课文——展示目标
最新研究发现,65岁以上的跑步者消耗氧气的速度与较年轻的跑步者几乎相同。消耗氧气的速度被研究人员成为“跑步能量”。研究发现锻炼时,虽然老年跑步者的步态会有所改变,但是他们还是保持年轻时的能量水平,或良好的跑步效率。  研究作者表示,有证据证明,什么时候开始锻炼都不晚,最关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身体的锻炼形式。研究还提出了另一个年龄增长时人们要保持运动的原因。身体有自己的燃料效率,我们发现对于久坐或只偶
经典散文《背影》落选于某版新课标教材,据说原因之一是文中反映的生活距现代社会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其次是文中父亲形象学生不喜欢,诸如形象太老土,不够帅,爬月台买橘子违反交通规则,做事婆婆妈妈女人气等。教材选文删留本属正常,因选者自有其标准、体系,经典亦不例外。但将其简单归为上述原因,不免令人费解。不易理解之说,窃以为,教材中许多难解内容尽皆删去,不就一了百了了么?不喜欢之说,也令人惊愕:我们对孩子是
报纸上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山西长治老区一老农给记者来信称,老两口含辛茹苦供儿子考上大学,可儿子不孝。老父送儿子上学拖着笨重行李摔倒在校门口,儿子不但不扶,反而埋怨父亲“丢不丢人”。儿子上学期间还屡次向父母虚报学费,多要钱供自己“潇洒”。老农愤慨:学校能否教学生学到要有良心?无独有偶,马加爵杀人、刘海洋泼熊……这一桩桩令人发指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刺痛我们的神经,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孩子们越来越“坏”了?
今年3月,英特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大连投资25亿美元建立一个生产300毫米晶圆的工厂。这个代号为Fab 68的工厂因为投资额巨大、技术先进,对国内半导体人才带来震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数个月过去了,Fab 68将再度成为媒体的焦点:英特尔大连晶圆厂于9月7日正式破土动工,英特尔的董事长贝瑞特也来连参加仪式。为配合这一进程,英特尔大连工厂已经开始了少量高级经理人的招聘活动。  8月23日
一、设计说明    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常源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为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篇章,将林冲这一独特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既写出他性格中的复杂多维,又展示了他性格的立体流转;加上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细微动作的细腻传神的描写,也使这篇小说具有了更多的魅力。本课设计力图化繁为简,从解读人物的性格之谜入手,梳理环环相扣、曲折有致的情节,感受作品节奏
“三部曲:刘韡个展”于3月20日起在虹坊内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刘韡这个引人注目的年轻艺术家,将自己近两年来的创作呈现给上海观众。  展览开幕前一天,我被允许进入布展现场窥视一番,但情况并不美妙,电锯、敲打等嘈杂声音震耳欲聋,展厅成了一个装修工地,几个工人在收拾大概是从废品回收站买来的旧书,撕去封面后,一本本叠起来,中心用钢管支撑,拼装成一幢幢建筑,犬牙交错,彼此挨得十分紧密。虽然我没记住这件
6月2日 1998年6月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下午6时10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强有力的磁谱仪——阿尔法磁谱仪由美国航天飞机“发现号”送入太空,在宇宙空间进行反物质和暗物质的探测研究,并测量宇宙中的元素成分。这是人类的一项跨世界重大科研项目,也是中美两国空间技术方面的首次重大合作。  6月7日 1974年6月7日,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发掘的西汉前期墓
● 问题启发:冯·诺依曼为何选择二进制  1.信息表达  计算机是机器,在当时背景下,用机器表达信息的局限性决定了使用二进制更加方便。书本从电流、电压等方面做了解释(如电位中高电位为1,低电位为0;线路中线路开通为1,闭合为0等)。  2.运算处理  计算机(ENIAC)研发的初衷是计算,机器在做计算时选择不同进制,将直接导致运算难度差异。下面我们通过比较1位数值A和数值B做加法运算,在实现上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