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2007年的18套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话题作文一枝独秀的局面已不再。全国18套语文试卷中,竟然有14套试题的作文采用的是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的形式,而采用话题作文的仅有4套。而且作为高考命题的风向标的全国卷中竟然没有一套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这种表现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考纲的精神是吻合的,高考作文题型的多样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无论怎样,200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还是会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的。
一、取材视野开阔,现实感较强。高考作文命题是严肃的、神秘的,事关国家选拔人才的大计。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的20多年间命题年年变化,新招“怪招”迭出,但认真研究分析,我们会发现每年高考作文的内容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感。如2007年湖南卷的作文“诗意地生活”是公认的2007年颇具创新的题目。这个题目就是在倡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人和事物,关注生活的变化,关注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关注时代、关注世界、关注现实、关注大事,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在平时的复习训练中,要让自己充分感受丰富的社会生活,读写结合。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挖空心思去猜测什么是热点,一味地追求热点就会走偏,毕竟语文不是政治。高考作文命题者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意识,反对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二、注重体验,倡导个性。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涉世不深,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欲望很强,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感悟、情感与理智的思索等等,都会促使他们去解读人生、剖析人生。2007年的18套高考作文的命题者周到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与体验,一方面引导考生对生活、对人生展开较有个性的显现、较有深度的反思,让考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使之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另一方面也具备较强的激发功能,激发起考生的写作欲望。如天津卷的“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等,贴近学生生活,重观察、重生活中的细节,引导学生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的作文没有简单的是与非的指向,便于考生真情表达和个性的张扬,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向深度挖掘的话题。这就要求考生要从意识和方法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化优势,不要千人一面,更不要虚构套写。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处理好“有创意、创新自由表达”与“在规定的范围内写出最熟悉的、印象最深的、最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凸现理性人文色彩。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以理性思辨为目的,发掘考生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思辨能力。同时回避热点又符合时代主题,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2007年的高考作文对考生综合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作了全面的检测,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凸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目标,试题突出语文的人文性,重视学生主体心灵的健康成长。如重庆卷的“酸甜苦辣说高考”,就是一个很有哲理意义的话题,鼓励考生见微知著,从小现象、小事物看出背后隐藏的事物的全貌,能以小见大,从细节出发,从细微的变化来看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考生平时生活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写作时展现自己的认识品质、思维品质、情感品质、表达品质等等,也要在字里行间表现丰厚的文化底蕴。
四、文体回归注重内容。任何一篇作文都是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高考作文最重要的还是内容,需要内容充实。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大量出现的“胡编乱造”、“四不像”现象和内容空泛、缺少生动的记叙、真情的议论抒情等“贫血”作文,2007年的高考作文相对于往年有两个方面的明显变化:其一,文体要求上的变化,不少省市的高考作文文体要求由之前的“文体不限”改为“文体自选”或“自选文体”,并有7套试卷明确规定学生不许写诗歌,而湖南卷则明确要求考生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这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对高中生议论、记叙能力的重视。这一变化说明了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文体有了严格的要求,那种不伦不类的作文是一定不会得到高分的。考生在应试复习时,应当注意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训练,各种文体都要训练,特别是很多考生都不太擅长的议论文。其二,注重内容,让考生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要求考生的文章质朴而不空泛说理,文辞实在而不空洞虚无,不说教条话、空洞话,也不大量堆积人云亦云、人所共知的道理或事实。如2007年北京、上海、江西等试卷的作文题目,让考生就是想胡编乱造也无法下手。这就要求考生写作的时候注意:记叙要有血有肉,所写的人不干瘪、不虚弱、不空幻,真实可信;议论要有根据,有针对性,简洁而有说服力。注重内容也就是强调作文要写出考生真实的生命感情。
(作者单位:镇江中学)
一、取材视野开阔,现实感较强。高考作文命题是严肃的、神秘的,事关国家选拔人才的大计。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的20多年间命题年年变化,新招“怪招”迭出,但认真研究分析,我们会发现每年高考作文的内容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感。如2007年湖南卷的作文“诗意地生活”是公认的2007年颇具创新的题目。这个题目就是在倡导学生发现身边的人和事物,关注生活的变化,关注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关注时代、关注世界、关注现实、关注大事,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在平时的复习训练中,要让自己充分感受丰富的社会生活,读写结合。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挖空心思去猜测什么是热点,一味地追求热点就会走偏,毕竟语文不是政治。高考作文命题者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意识,反对东拉西扯、胡编乱造。
二、注重体验,倡导个性。高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涉世不深,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欲望很强,理想的追求、人生的感悟、情感与理智的思索等等,都会促使他们去解读人生、剖析人生。2007年的18套高考作文的命题者周到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与体验,一方面引导考生对生活、对人生展开较有个性的显现、较有深度的反思,让考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使之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另一方面也具备较强的激发功能,激发起考生的写作欲望。如天津卷的“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上海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等,贴近学生生活,重观察、重生活中的细节,引导学生与生活紧密联系。这样的作文没有简单的是与非的指向,便于考生真情表达和个性的张扬,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向深度挖掘的话题。这就要求考生要从意识和方法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化优势,不要千人一面,更不要虚构套写。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处理好“有创意、创新自由表达”与“在规定的范围内写出最熟悉的、印象最深的、最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凸现理性人文色彩。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以理性思辨为目的,发掘考生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思辨能力。同时回避热点又符合时代主题,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2007年的高考作文对考生综合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作了全面的检测,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凸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新目标,试题突出语文的人文性,重视学生主体心灵的健康成长。如重庆卷的“酸甜苦辣说高考”,就是一个很有哲理意义的话题,鼓励考生见微知著,从小现象、小事物看出背后隐藏的事物的全貌,能以小见大,从细节出发,从细微的变化来看事物的本质。这就需要考生平时生活多一点理性的思考,写作时展现自己的认识品质、思维品质、情感品质、表达品质等等,也要在字里行间表现丰厚的文化底蕴。
四、文体回归注重内容。任何一篇作文都是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三方面因素的统一体。高考作文最重要的还是内容,需要内容充实。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大量出现的“胡编乱造”、“四不像”现象和内容空泛、缺少生动的记叙、真情的议论抒情等“贫血”作文,2007年的高考作文相对于往年有两个方面的明显变化:其一,文体要求上的变化,不少省市的高考作文文体要求由之前的“文体不限”改为“文体自选”或“自选文体”,并有7套试卷明确规定学生不许写诗歌,而湖南卷则明确要求考生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这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对高中生议论、记叙能力的重视。这一变化说明了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文体有了严格的要求,那种不伦不类的作文是一定不会得到高分的。考生在应试复习时,应当注意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训练,各种文体都要训练,特别是很多考生都不太擅长的议论文。其二,注重内容,让考生写出真实的生活体验。要求考生的文章质朴而不空泛说理,文辞实在而不空洞虚无,不说教条话、空洞话,也不大量堆积人云亦云、人所共知的道理或事实。如2007年北京、上海、江西等试卷的作文题目,让考生就是想胡编乱造也无法下手。这就要求考生写作的时候注意:记叙要有血有肉,所写的人不干瘪、不虚弱、不空幻,真实可信;议论要有根据,有针对性,简洁而有说服力。注重内容也就是强调作文要写出考生真实的生命感情。
(作者单位:镇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