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也更加注重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情况,所以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还面临着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足的情况,太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没有讲解其中的内涵文化。教师要更加积极地进行尝试,从而解决其中的问题。下面就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渗透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内涵,它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之所以会不断发展,就是因为后人会在历史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历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要更好地进行历史教育,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历史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应试教育模式严重,不被重视等等。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 初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误区
当前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仍然是要求高分数的学生,而不是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升学仍然是学生们主要的目标,考试的成绩也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历史教学仍然是应试教育,存在着很多的教育误区。首先太过于强调学生的学科能力,没有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其次没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最后是太过于强调优质课堂,注重形式化,没有扩展其内涵。
二、 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化这两个字在很早之前就出现在了甲骨文中,渗透在人们的生活里面。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程,在基础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另外历史学科也带有一定的思想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坚定学生的信念,增强学生的公民素养。
三、 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一)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学生一起讨论传统文化
知识是文化另外一个侧面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长时间的历史,所以里面包含的知识会有更多。这一点也在历史教材中的很多地方都有体现,蕴含在很多的文化课时里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更好地寻找这些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研究,最大程度上的理解这些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传统文化现象有着更加深入理解,获得更多的启发。
例如在学习“文字的演变”的时候,书里面就讲解了从甲骨文到大篆体的“马”字的演变过程,并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学生去思考: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文字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学生也可以从具体的字体中感受到,原来的字体是曲折的象形线条,变成平平的样子。原来的圆形也变成了线条等等。等学生总结下来之后,教师就可以举出来更多的文字让学生来感受。
(二)延伸传统文化,揭示要点
对于传统文化教材里面往往没有太多专门的讲解,里面还有很多的传统精神需要教师专门的讲解,并要进行有意识的渗透,总结和延伸,将传统文化里面的一些基本情况点融入具体的章节讲解里面来。
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诸子学说的时候,就可以加入引言,也就是这一段时间是百家学说的源泉,之后的很多思想家都在对这一段时间的学说进行补充和辨析,从而让这些学说得到了发展。
(三)使用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学生虽然从课堂上和书籍里面获得了不少的历史知识,可是能够真正内化自己的部分却非常的少,获得的文化认同也特别有限。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组织一些更加有意义的活动,如参加一些社会上面的传统礼仪活动,或者是节庆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还可以在学校里面进行一些校本课程,或者在社团里面展示一些古代传统的礼仪,像中秋祭月等等,让学生可以深入地参与到礼仪活动里面,感受传统文化里面的精神。
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剪纸这一艺术制作,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到一些老行当里面,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记住相关的符号,感受匠人的精神,理解背后所包含的精神,如精益求精,创新和对故乡的深情等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就可以发自内心的获得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凝聚力。
(四)使用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生正处于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就可以为之后的传统文化历史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具体一点来说,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历史教材内容,选择有启迪性的历史事件,或者典型的人物对學生进行启发。比如司马迁的价值观念就是“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又比如华盛顿在引领他的军队战斗的时候,他的品格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后面的人。这些伟大的人物,就可以促进学生建立三观的建立。
另外在历史的学习活动中,历代朝代的发展也会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潮流,认识到必须要与时俱进,从而养成勤于探索的习惯,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去做出改变。又比如在介绍古代文化的时候,就需要先对古代人们的思想进行了解,像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孔子的一些言论等等,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在语文中学到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要有所辨别,不然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五)细细地品味教材中里面的文化内涵
虽然初中历史教材里面没有专门的主题研究过传统文化,不过传统文化在历史学习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教材里面的作品进行品评,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发扬艺术作品里面的传统文化,促进历史课程的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例如传统建筑中有很多都可以体现出古人的智慧,显示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有利于帮助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内涵而且深邃的,并不是几本历史教材可以包括的。这些教材只是可以初步的把历史文化的现象展示给学生,更多的内容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揣摩和寻找课外的资源,进而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升华。作为教师更需要先找到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华,形成自己的传统文化品格,从而更好地面对当前变化多端的文化现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佳佳.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浅析[J].中等教育,2017(10).
[2]杨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医文化教育探究[J].中等教育,2018(2).
[3]孙思涵.初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J].中等教育,2013(7).
[4]张丽蔷.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中等教育,2018(6).
作者简介:
刘梅,湖南省冷水江市,湖南省冷水江市渣渡中心学校。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文化;渗透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内涵,它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几千年来传统文化之所以会不断发展,就是因为后人会在历史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历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必须要更好地进行历史教育,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历史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应试教育模式严重,不被重视等等。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一、 初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误区
当前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仍然是要求高分数的学生,而不是要求高素质的人才。升学仍然是学生们主要的目标,考试的成绩也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历史教学仍然是应试教育,存在着很多的教育误区。首先太过于强调学生的学科能力,没有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素质。其次没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最后是太过于强调优质课堂,注重形式化,没有扩展其内涵。
二、 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化这两个字在很早之前就出现在了甲骨文中,渗透在人们的生活里面。历史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程,在基础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另外历史学科也带有一定的思想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坚定学生的信念,增强学生的公民素养。
三、 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一)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学生一起讨论传统文化
知识是文化另外一个侧面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长时间的历史,所以里面包含的知识会有更多。这一点也在历史教材中的很多地方都有体现,蕴含在很多的文化课时里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更好地寻找这些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研究,最大程度上的理解这些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对传统文化现象有着更加深入理解,获得更多的启发。
例如在学习“文字的演变”的时候,书里面就讲解了从甲骨文到大篆体的“马”字的演变过程,并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学生去思考: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文字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学生也可以从具体的字体中感受到,原来的字体是曲折的象形线条,变成平平的样子。原来的圆形也变成了线条等等。等学生总结下来之后,教师就可以举出来更多的文字让学生来感受。
(二)延伸传统文化,揭示要点
对于传统文化教材里面往往没有太多专门的讲解,里面还有很多的传统精神需要教师专门的讲解,并要进行有意识的渗透,总结和延伸,将传统文化里面的一些基本情况点融入具体的章节讲解里面来。
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诸子学说的时候,就可以加入引言,也就是这一段时间是百家学说的源泉,之后的很多思想家都在对这一段时间的学说进行补充和辨析,从而让这些学说得到了发展。
(三)使用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学生虽然从课堂上和书籍里面获得了不少的历史知识,可是能够真正内化自己的部分却非常的少,获得的文化认同也特别有限。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组织一些更加有意义的活动,如参加一些社会上面的传统礼仪活动,或者是节庆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教师还可以在学校里面进行一些校本课程,或者在社团里面展示一些古代传统的礼仪,像中秋祭月等等,让学生可以深入地参与到礼仪活动里面,感受传统文化里面的精神。
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剪纸这一艺术制作,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深入到一些老行当里面,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记住相关的符号,感受匠人的精神,理解背后所包含的精神,如精益求精,创新和对故乡的深情等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就可以发自内心的获得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凝聚力。
(四)使用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生正处于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就可以为之后的传统文化历史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具体一点来说,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历史教材内容,选择有启迪性的历史事件,或者典型的人物对學生进行启发。比如司马迁的价值观念就是“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又比如华盛顿在引领他的军队战斗的时候,他的品格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后面的人。这些伟大的人物,就可以促进学生建立三观的建立。
另外在历史的学习活动中,历代朝代的发展也会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潮流,认识到必须要与时俱进,从而养成勤于探索的习惯,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去做出改变。又比如在介绍古代文化的时候,就需要先对古代人们的思想进行了解,像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孔子的一些言论等等,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在语文中学到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到这些思想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要有所辨别,不然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五)细细地品味教材中里面的文化内涵
虽然初中历史教材里面没有专门的主题研究过传统文化,不过传统文化在历史学习中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教材里面的作品进行品评,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发扬艺术作品里面的传统文化,促进历史课程的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例如传统建筑中有很多都可以体现出古人的智慧,显示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有利于帮助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内涵而且深邃的,并不是几本历史教材可以包括的。这些教材只是可以初步的把历史文化的现象展示给学生,更多的内容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揣摩和寻找课外的资源,进而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升华。作为教师更需要先找到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华,形成自己的传统文化品格,从而更好地面对当前变化多端的文化现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佳佳.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浅析[J].中等教育,2017(10).
[2]杨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医文化教育探究[J].中等教育,2018(2).
[3]孙思涵.初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方法[J].中等教育,2013(7).
[4]张丽蔷.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中等教育,2018(6).
作者简介:
刘梅,湖南省冷水江市,湖南省冷水江市渣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