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积食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瘤胃积食也叫急性瘤胃扩张,是因为牛贪食多量精料或干燥劣质草料后引起瘤胃蠕动减弱,食物滞留胃内,致使瘤胃的容积扩大,运动和分泌功能紊乱的一种前胃疾病。
  
  一、病因
  
  过多采食豆类、谷物等容易膨胀的精料;采食大量干燥粗乱、不易消化的甘薯、花生秧、豆秸等;采食大量饲料而又饮水量不足;突然更换饲料,特别是由粗饲料突换为精饲料因体弱、运动不足而消化力不强。另外,瘤胃迟缓、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真胃炎和势必能病等也可继发瘤胃积食。
  
  二、临床症状
  
  病期体温不高,食欲、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鼻镜露珠减少或干燥,表现为拱腰、回头顾腹、后肢踢腹、摇尾,粪便少而恶臭、干硬、附有粘液或血液、内有未消化的饲料颗粒。触诊,瘤胃胀满而坚实呈沙袋样,有痛感;严重时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呼吸困难、呻吟,有时从嘴或鼻腔流出粪水,四肢无力。如不及时治疗,则脱水、酸中毒、衰竭或窒息死亡。
  
  三、防治方法
  
  加强饲料管理,防止牛偷食;粗饲料要适当加工软化后再喂;避免突然更换饲料。
  治疗原则:应及时清除瘤胃内容物,恢复瘤胃蠕动,解除酸中毒;注意对病牛的药量酌减。
  1.按摩疗法
  在病畜的左肷部用手掌按摩瘤胃,每次5~10min,每隔30min按摩一次;结合灌服大量的温水,则效果更好。
  2.腹泻疗法
  硫酸镁或硫酸钠500~1000g、松节油30~40mL,加水3000~5000mL灌服;也可内服液体石蜡油或植物油或蜂蜜1000~2000 mL。
  3.增强瘤胃蠕动
  静注10%高渗氯化钠300~500mL,同时注射新斯的明20~60mg或氨甲酰胆碱4mg。
  4.健胃止酵
  可灌服芳香氨醑、陈皮酊、大黄酊各50~100 mL和适量水。
  5.补液解毒
  病畜饮食欲废绝,明显脱水、酸中毒时,应静脉补液、补碱:25%的葡萄糖500~1000 mL、10%安钠加30 mL、葡萄糖氯化钠液3000~4000 mL、5%碳酸氢钠液1000~2000 mL,一次静注。
  6.洗胃
  用直径4~5cm、长250~300cm的胶管一条,经口腔导入瘤胃内,来回抽动以刺激瘤胃收缩,使瘤胃内液状物经导管流出;若瘤胃内容物不能自动流出,可在导管另一端连接漏斗,向瘤胃内注温水3000~4000mL,取下漏斗并放低牛和导管,用虹吸法将瘤胃内容物引出体外。如此反复,即可将精料洗出。
  7.中药疗法,以清泻为主,佐以消化滞,健脾开胃
  厚朴30g、大黄60g、槟榔24g、陈皮30g、焦三楂60g、豆油250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与油混合一起内服。
  
  四、预防
  
  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防止过食,饲料要适当搭配,定时定量,不突然更换饲料,合理使役,防止脱缰偷食。
其他文献
2009年10月中旬~11月底,我市发生肉鸡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全市肉鸡发病率约为15%。部分养殖户因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病原    本病由病毒引起,以前有人认为它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个血清型,现在已经确定为一种单独的病毒(TVP),形状为正六面形,大小为62~69nm,但其分类地位尚未确定。    二、基本情况    2009年10月中旬,我市苟各庄村、东大
期刊
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针对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很多病虫害危害的问题,提出几点防治措施和建议。  一、大豆灰斑病的防治  大豆灰斑病又称斑点病,主要为害成株期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出生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或圆形褐色病斑。成株期叶片上的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故又名蛙眼病。后期也
期刊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对养禽业危害较大。以2~6周龄鸡群最易感,国内外学术报告对此多有研究,但对蛋鸡产蛋高峰期球虫病的研究报告较少,本人就这一病例的接诊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2010年8月20日,接诊安徽省萧县某养殖场4000只、190日龄产蛋鸡。该鸡场负责人称:5d前鸡群采食减少至正常量的85%,当地兽医用抗肠炎药物治疗四天,效果不佳,接诊当日就死亡8只,产蛋率由92%下降至75
期刊
[摘要] 玉米大斑病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一下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技术。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药剂防治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三位。玉米在中国有着很大的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每年玉米病害对玉米的产量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中玉米大斑病就是其中之一,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
期刊
肉鸡腹水综合症又叫“高海拔”症,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肉鸡几种主要综合症之一,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鸡群都有发生,主要发生于15~35日龄肉鸡,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尤以寒冷的冬季、早春最为严重,病变主要表现为腹腔有明显的积水,右心扩张、肺充血、水肿以及肝脏受严重损害,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该病由多因子致使病鸡腹腔内积聚大量浆液性液体从而导致病鸡死亡的一种综合性非传染性疾病,虽发病率不高,但发病后的死亡率接近100
期刊
[摘要] 文章通过实地调查,摸清了本地油菜田蚜虫的消长动态,并提出了以初花期和终花期作为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的一系列防治策略。  [关键词] 油菜;蚜虫;消长动态;防治  油菜是我县海拔在1200~1600m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每年达8000亩以上,并有不断扩大发展的趋势,平均亩产可达130kg,最高产达284.7kg,能为农户增加纯收入350万元以上。同时,大量的枯枝落叶和油枯是不可多得
期刊
[摘要] 水肿可以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水肿,全身性水肿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心肾功能障碍和营养缺乏,而局部水肿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局部炎症,并且在兽医临床上以局部水肿最多见。2009~2010年,我们诊断和治疗了16例羊阴囊和腹部皮下水肿,其中2009年9例,2010年7例。现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羊阴囊和腹部皮下肿胀;诊断;治疗    一、病例一    呼图壁县二十里店镇十四户村四组王先让
期刊
一、发病情况    1.主要发生在15~30日龄左右的肉仔鸡群;养殖密集的地区发病率较高,日死亡率往往不低于1%;  2.鸡群采食下降或不增料,部分鸡表现咳嗽、呼噜、张口喘等呼吸道症状;发病1~3d后病鸡拉水样稀便,精神不振,少数尖叫;死亡率突然增加,每天的死亡率可达到1%~3%,较高的死亡率往往持续到鸡群出栏;  3.多数与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常规治疗效果较差;  4.剖检常见肝脏和心脏有
期刊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群均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背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对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生啄癖的原因很多,归纳
期刊
骨质疏松症是奶牛矿物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成年牛因钙、磷代谢障碍,骨组织进行性脱钙引起,多在产后发生。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治愈率达99%。    一、病牛症状    患牛常舐食墙壁、牛栏、泥土、喝粪水等,食欲减少,吐草饼,伸颈空嚼,产奶量下降,发情配种延迟。长期脱钙,骨骼变形,两尾椎逐渐消失。下颌骨肿大,针能刺入,触摸尾部柔软易弯曲,压无痛感。肋骨肿胀、扁平,叩诊有痛感。管状骨叩诊有清晰空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