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451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一直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教学之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和生动。本文分析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并对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提出建议,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所帮助。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生物;教学创造;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11-01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生物学科具有“抽象”和“难懂”的特点,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导致初中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引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可以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利用视频、动画、音频以及图片等为初中生营造出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可以快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其以更好的状态进入新阶段的学习。
  2.创新初中生物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只注重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学生只能选择被动的接受,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没有关注学生是否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感兴趣,也没有关注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相关知识。久而久之,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生物的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形成教师努力讲解,学生充耳不闻的现象,学生很难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物知识的魅力。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向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也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有效的改善,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出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进而提升了初中生物的教学效果。
  二、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应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初中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心大,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这一特点,要创设积极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为初中生展示出与教学相关的视頻、动画、音频或者图片等内容,让初中生更加直观的接触到的意境,拉近与初中生的距离,使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更加生动和形象,进而加深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和理解程度。例如,教师在讲解“消化系统”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初中生展示“消化系统”的图片或者视频,初中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可以快速的进入到相关器官情境中,就容易理解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将自己作为最好的模特,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体会自己的消化系统。甚至还可以让学生查看自己消化系统的医疗单,看看医生是怎样描述消化系统有关器官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初中生展开联想,运用多媒体等资源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将内在器官呈现给学生观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初中生进行主动思考,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采用多种理解方式。
  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时,应注重多方式理解的应用。要从学生易于理解的成份,易感知的方式入手,以便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讲解“呼吸系统”这个知识点时,可引导学生从感知自己的口鼻开始,然后由口鼻呼吸的变化引发的胸腔变化,想象肺部形态变化,从而理解“吸气时肺泡张开装满氧气,呼气时肺泡收缩排出二氧化碳等物”这个循环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自己的生理器官“亲密接触”,理解相关知识点,也让学生懂得健康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生理器官及其功能,进而有效地提升了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3.启发学生进行联想。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学生展开联想,使初他们在联想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感染和启迪。在联系生活中,观察到猪身上的器官,想象自己身上与之相似的器官及功能,再联系医学上利用猪的身体培养人类的一些器官,待其成熟后再移植到人体上替换损坏、病变器官,并且发挥了同样的功能。这样的联想对于学生理解人体器官形态和功用,具有很大的帮助。能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同时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理解“人物跨界”医序创造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很重要的能力,因为对于人类许多未知领域和医学创新,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与知识的结合。正是正确知识的创造运用,才创造了人类奇迹。生物的学习也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因为很多内部器官及其功能,需要学生发挥想象才能理解透彻。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程度,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为初学生创设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完成学习。
  参考文献
  [1]冯淑连.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4:68-69.
  [2]梁钟钦.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05-106.
  作者简介:李昌员,男,中学一级教师,州级中学生物骨干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初级中学生物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曾荣获州级初中生物实验创新技能大赛“二等奖”,曾多次被评为县级、镇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初中英语课堂评价中如何运用英语教学法进行了分析与小结。21世纪课堂评价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多种方法来对我们的课堂,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科学而客观地评价。那么我们进行课堂评价是为了什么呢?我们评价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21世纪的技能,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与引导学生具有信息和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等等。  【关键词】21世纪课堂评价;思维导图;日记;作品
【摘 要】复习课的结构大多是“梳理知识结构+练习”,本课尝试用“物以类聚”、“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三个成语整理出复习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将点状的知识归类成线,形成知识网络。由生活中的“帽子”想到相关联的数学知识,再运用数学知识回归生活,美化生活。本课设计力争关注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认知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复习、积极参与,使其成为复习课中的主动参与者,让数学复习课体现出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关键
【摘 要】现如今原本滞后化的教学模式开始发生了转变,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自身发展特性相贴合,其教学效益尤为显著。本文主要就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别就游戏教学的概念以及重要性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让游戏化教学可以和数学教学课堂完整的融合在一起,依据小学生们自身发展的需求等,编制出一套较为可实施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案,为小学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英语;语言基础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3-0224-01  在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书写不清楚,记忆单词在单词下面注释汉语语音代替音标,如beautiful,注释为标特否,朗读不流畅,发音不准确,等等,这些语言基础问题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之中占有重要位置,在高中教学之中应重视通用技术的教学,革新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和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通用技术;教学措施;分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18-01  一、实施教学的意义所在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与同学
针对欠定条件下多跳频信号的网台分选问题,该文利用跳频信号在时频域上的稀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盲源分离的自适应信噪比网台分选算法。首先,用Gabor变换作为系统的时频变换建
自1998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以来,江西省房地产业在良好的氛围下迅速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波动上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江西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可小觑
【摘 要】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176-0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