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形式在戏曲文学中的运用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考察了词话、缠令、缠达、鼓子词、道情、叫果子、莲花落、货郎儿、评话几种说唱形式在戏曲中的运用,并辨析了词话与判文之区别。这些说唱形式在戏曲中具有叙事、抒情、描写、评论、戏剧性对话、复述、概括剧情等多种功能。其叙事的角色化、艺术化、戏剧化,是一种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的舞台语言,既让观众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又在听觉上获得一种艺术享受。说唱形式是构成我国传统戏曲俗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受到企业性质、党员流动性、党组织家族化、党建工作对象身份的双重性、党务工作者地位的边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必须从
悖论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心理学在实践中把悖论作为心理治疗的基础,形成了独特的悖论心理治疗。传统的心理治疗努力减轻或消除当事人的症状,而悖论心理治
1引言大气污染因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及健康等方面的严重威胁,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探究空气质量变化也成为了众多学者们研究的方向。对2014年3月-2015年2
一篇考场作文犹如一张照片呈放在阅卷老师的眼前,作文触角的好坏决定了作文魅力的大小.那么怎样选择好的创作触角呢?我建议大家运用"先放大,再缩小"的创作方法.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程式化倾向是比较严重的。教学课文一般都得从导入课文、解析题意、介绍作者、交代时代背景、简介课文大意、学生朗诵课文、划分课文层次、编写结构提纲、归纳文章主题、欣赏写作艺术、指导完成课后作业等方面依次入手;讲析课文时,一般也是从第一段开始,逐层推进,一直讲到最后一段。这种程式化教学过程,教者驾轻就熟,潇洒自如,学生却感到枯燥乏味,味同嚼蜡。究其原因,不在于这种循序渐进
语文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只靠课堂上四十五分钟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才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保证。对于中学生来说,从阅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获得人生启迪,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广泛阅读经典是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