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在已经建立廉洁风险防控系统的基础上,更好地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精细化水平,鞏固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成效,是当前公立医院应重点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我院结合工作实际,升级改造廉洁风险防控系统建设,着重于异常节点监控、追踪,降低廉政风险,推动医院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廉洁风险 系统 优化 防控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270-02
1.前言
医院于2012年底率先在启动廉洁风险防控试点工作,建立廉洁风险防控电子监察平台,将涉及人、财、物及重大决策相关业务流程纳入系统管理,同时开展供应商管理、患者满意度和医德医风等系统应用。2014年12月,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对我院廉洁风险防控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评估。专家组在充分肯定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系统建设的同时,对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系统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医院在推动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中探索经验,制定了廉洁风险防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全面优化廉洁风险防控系统。
2.廉洁风险防控系统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完善工作流程,解决监督模式单一
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监督体系构建除了公示之外,可以通过对各种不同纪检监督领域进行抽象与提炼,按照全程参与、监督过程、质询反馈、结果公示的模式重新构建纪检工作流程,梳理横向联系的综合业务主线,按照临床以处方为主线,行政以审批事项为主线的框架,进行综合管理应用架构设计,将原有系统的数据分散管理模式转变为数据集中管理的高级应用模式,满足纪检监督工作不断深化的要求。
2.2 理清职能管理,解决监督和业务执行边界模糊
原有系统中,OA事项审批与风险防控系统在同一个框架内,使得风险防控系统既要实现业务的功能逻辑,又要完成监督处理,裁判员和运动员集于一身,管理职能系统定位逻辑不清晰。应当将风险防控系统和OA办公系统进行剥离,OA系统侧重于日常事项的办理,风险防控侧重于各项工作的监督管理,各有侧重,各司其职。
2.3 完善监督处置功能
原有的公示监督只体现了监督的结果,没有体现监督处理的过程,应增加监督质询及监督反馈功能,形成有效的闭环监督管理模式,确保纪检监督可以及早发现并参与异常事项的全过程。决策阶段,可以及时发起质询,并根据反馈结果迅速进行处置,将异常事项的发生控制在苗头阶段;执行阶段,可以根据执行情况发起质询,对异常事项及时提醒并予以纠正;考核阶段,对每一项异常事项进行评估并给出具体的处置意见,将处置结果在科室与个人的综合绩效中体现,形成有效的监督处置的机制。
2.4 优化数据结构层次
原有各项监控指标零散分布于各个模块中,查找监控数据极为不便,极易导致监督指标的缺漏,不利于各项监督工作的开展。
应重新设计监控数据图表,按照职能监控、医疗服务监控、患者满意度监控、供应商诚信度监控四个大类进行数据汇集,直观表现各项工作的监控结果。
3.优化廉洁风险防控系统方案制定及实施
在明确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医院组织相关各职能科室进行了细致的工作分工及安排。按照各个职能科室的职责范围,按照子系统的功能划分,分步骤的开始了各项具体工作的推进,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优化改造方案。
3.1 研讨确定监督管理模型
针对机构各项业务中可能存在的异常与风险,对每一项存在异常的业务与指标进行追踪及处理,尤其侧重于在发现潜在风险事件后的处理过程。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数据仓库模型,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按照多种业务逻辑定义相适用的规则,为各种不同业务形态指标定义相适应的判定逻辑与业务规则。按照设定的业务规则指标,利用规则引擎比对有效业务数据,并根据比对结果得出结论,驱动异常模型。按照业务采集、汇总分析、逻辑判定、质询处理、结论的完整工作流程,搭建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模型,体现监管平台对医院业务管理精细化的改良与推动作用(图1)。
3.2 重新规划各个系统的定位
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将系统应用划分为OA办公系统和风险防控系统两个独立的应用体系,建立了OA办公系统,将包括行政、财务、采购、人事等日常办公事项功能全部剥离到办公系统中,侧重于业务办理的领域进行系统功能优化,各个业务模块的功能由责任职能科室自行规划业务内容及流转审批,并负责管理与推进。风险防控系统则完全独立出来,从监督管理的视角,与OA办公系统、HIS、LIS、PACS等业务系统以并行模式运行,以监督管理的方式采集分析业务数据并进行监督管理,彻底解决纪检监察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为风险防控系统和业务系统做出各自的准确定位。
3.3 增加监督处置过程的功能
为了强化风险防控系统的监督效用,特别是针对特定专业领域的监督,引入了监督处置过程的功能,在发现疑似违规事项的同时,由相关职能科室介入,从专业领域对疑似违规事项进行专业评估,并允许当事人就专业评估结果进行辩解,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做出最终的评判,例如:对于大额住院费用的监督,系统在筛选出短期费用特别集中的病例的基础上,将该病例的评估处理权交给医保办,由医保办在医保政策等领域首先进行评估,如医保办评估该病例无违反医保政策的诊疗行为及收费,则系统终止疑似违规的处置,认定该病例为合理处置病例。如医保办评估结果病例存在违反医保政策的相关诊疗行为及收费,医保办应指出具体违规内容,当事科室进行辩解,最终由医务科给出裁定结果,既保证处置过程的业务权威性,也保证处置过程的公平性。
3.4 优化系统功能,直观化监控数据的展现
采用直观的图表表现形式对所有监控数据进行重新组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当前风险状态及处理情况。按照“5分钟”规则,确保所有监控数据能够在5分钟内处理完毕。系统设计采用扁平化数据层级的思路,确保所有数据的钻取层级控制在3个层次以内,避免因为数据层级过多,增加系统使用的难度(图2,图3)。
按照职能监控、医疗服务监控、满意度监控、供应商诚信度监控四个维度,对风险进行抽象归类,用饼图的方式直观的体现出来当前医院各类事项的风险情况及处理情况,按照纪委监控视图与职能科室视图进行区分,用各种不同颜色标注风险状态,红色为当前要处理的风险事项,蓝色是当前处理中的风险事项,绿色代表已经处理完结的风险事项,总体情况一目了然(图4)。
以职能监控为例,按照各个科室的汇总信息,可以直观的展现出当前职能科室事项处理情况,风险事项可以从数字中直接掌握。
详细事项信息可以在系统中查看到,根据事项所属科室及人员,可以准确的发起质询督导,从而发挥纪检监督的管理监督作用。
结束语
整个系统改造优化,从最初技术选型到系统稳定并正式上线,历时2年时间,期间组织了多次跨部门的协调推进会,根据试用情况反复修改、调整系统功能,并多次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汇报改进方案及邀请相关专家共同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估改善,医院及合作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目前,系统的运行已经基本稳定,各项功能运转正常,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有效的发挥了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鸿斌.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科技资讯,2016,14(10):63-64.
[2] 俞海燕,陈蓓,张琛等.基于医院OA系统权力风险“制度加科技”防控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6):16-17.
[3] 李波,胡环,胡芳华等.综合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3):105-108.
[关键词]廉洁风险 系统 优化 防控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8-0270-02
1.前言
医院于2012年底率先在启动廉洁风险防控试点工作,建立廉洁风险防控电子监察平台,将涉及人、财、物及重大决策相关业务流程纳入系统管理,同时开展供应商管理、患者满意度和医德医风等系统应用。2014年12月,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对我院廉洁风险防控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评估。专家组在充分肯定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系统建设的同时,对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系统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医院在推动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中探索经验,制定了廉洁风险防控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全面优化廉洁风险防控系统。
2.廉洁风险防控系统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完善工作流程,解决监督模式单一
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监督体系构建除了公示之外,可以通过对各种不同纪检监督领域进行抽象与提炼,按照全程参与、监督过程、质询反馈、结果公示的模式重新构建纪检工作流程,梳理横向联系的综合业务主线,按照临床以处方为主线,行政以审批事项为主线的框架,进行综合管理应用架构设计,将原有系统的数据分散管理模式转变为数据集中管理的高级应用模式,满足纪检监督工作不断深化的要求。
2.2 理清职能管理,解决监督和业务执行边界模糊
原有系统中,OA事项审批与风险防控系统在同一个框架内,使得风险防控系统既要实现业务的功能逻辑,又要完成监督处理,裁判员和运动员集于一身,管理职能系统定位逻辑不清晰。应当将风险防控系统和OA办公系统进行剥离,OA系统侧重于日常事项的办理,风险防控侧重于各项工作的监督管理,各有侧重,各司其职。
2.3 完善监督处置功能
原有的公示监督只体现了监督的结果,没有体现监督处理的过程,应增加监督质询及监督反馈功能,形成有效的闭环监督管理模式,确保纪检监督可以及早发现并参与异常事项的全过程。决策阶段,可以及时发起质询,并根据反馈结果迅速进行处置,将异常事项的发生控制在苗头阶段;执行阶段,可以根据执行情况发起质询,对异常事项及时提醒并予以纠正;考核阶段,对每一项异常事项进行评估并给出具体的处置意见,将处置结果在科室与个人的综合绩效中体现,形成有效的监督处置的机制。
2.4 优化数据结构层次
原有各项监控指标零散分布于各个模块中,查找监控数据极为不便,极易导致监督指标的缺漏,不利于各项监督工作的开展。
应重新设计监控数据图表,按照职能监控、医疗服务监控、患者满意度监控、供应商诚信度监控四个大类进行数据汇集,直观表现各项工作的监控结果。
3.优化廉洁风险防控系统方案制定及实施
在明确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医院组织相关各职能科室进行了细致的工作分工及安排。按照各个职能科室的职责范围,按照子系统的功能划分,分步骤的开始了各项具体工作的推进,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优化改造方案。
3.1 研讨确定监督管理模型
针对机构各项业务中可能存在的异常与风险,对每一项存在异常的业务与指标进行追踪及处理,尤其侧重于在发现潜在风险事件后的处理过程。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数据仓库模型,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按照多种业务逻辑定义相适用的规则,为各种不同业务形态指标定义相适应的判定逻辑与业务规则。按照设定的业务规则指标,利用规则引擎比对有效业务数据,并根据比对结果得出结论,驱动异常模型。按照业务采集、汇总分析、逻辑判定、质询处理、结论的完整工作流程,搭建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模型,体现监管平台对医院业务管理精细化的改良与推动作用(图1)。
3.2 重新规划各个系统的定位
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将系统应用划分为OA办公系统和风险防控系统两个独立的应用体系,建立了OA办公系统,将包括行政、财务、采购、人事等日常办公事项功能全部剥离到办公系统中,侧重于业务办理的领域进行系统功能优化,各个业务模块的功能由责任职能科室自行规划业务内容及流转审批,并负责管理与推进。风险防控系统则完全独立出来,从监督管理的视角,与OA办公系统、HIS、LIS、PACS等业务系统以并行模式运行,以监督管理的方式采集分析业务数据并进行监督管理,彻底解决纪检监察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为风险防控系统和业务系统做出各自的准确定位。
3.3 增加监督处置过程的功能
为了强化风险防控系统的监督效用,特别是针对特定专业领域的监督,引入了监督处置过程的功能,在发现疑似违规事项的同时,由相关职能科室介入,从专业领域对疑似违规事项进行专业评估,并允许当事人就专业评估结果进行辩解,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做出最终的评判,例如:对于大额住院费用的监督,系统在筛选出短期费用特别集中的病例的基础上,将该病例的评估处理权交给医保办,由医保办在医保政策等领域首先进行评估,如医保办评估该病例无违反医保政策的诊疗行为及收费,则系统终止疑似违规的处置,认定该病例为合理处置病例。如医保办评估结果病例存在违反医保政策的相关诊疗行为及收费,医保办应指出具体违规内容,当事科室进行辩解,最终由医务科给出裁定结果,既保证处置过程的业务权威性,也保证处置过程的公平性。
3.4 优化系统功能,直观化监控数据的展现
采用直观的图表表现形式对所有监控数据进行重新组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当前风险状态及处理情况。按照“5分钟”规则,确保所有监控数据能够在5分钟内处理完毕。系统设计采用扁平化数据层级的思路,确保所有数据的钻取层级控制在3个层次以内,避免因为数据层级过多,增加系统使用的难度(图2,图3)。
按照职能监控、医疗服务监控、满意度监控、供应商诚信度监控四个维度,对风险进行抽象归类,用饼图的方式直观的体现出来当前医院各类事项的风险情况及处理情况,按照纪委监控视图与职能科室视图进行区分,用各种不同颜色标注风险状态,红色为当前要处理的风险事项,蓝色是当前处理中的风险事项,绿色代表已经处理完结的风险事项,总体情况一目了然(图4)。
以职能监控为例,按照各个科室的汇总信息,可以直观的展现出当前职能科室事项处理情况,风险事项可以从数字中直接掌握。
详细事项信息可以在系统中查看到,根据事项所属科室及人员,可以准确的发起质询督导,从而发挥纪检监督的管理监督作用。
结束语
整个系统改造优化,从最初技术选型到系统稳定并正式上线,历时2年时间,期间组织了多次跨部门的协调推进会,根据试用情况反复修改、调整系统功能,并多次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汇报改进方案及邀请相关专家共同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估改善,医院及合作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目前,系统的运行已经基本稳定,各项功能运转正常,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有效的发挥了监管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鸿斌.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科技资讯,2016,14(10):63-64.
[2] 俞海燕,陈蓓,张琛等.基于医院OA系统权力风险“制度加科技”防控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6):16-17.
[3] 李波,胡环,胡芳华等.综合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3):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