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没有亲密的朋友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年,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有个男学生特别会打架,最奇怪的是明明是他打别人,但总是他先委屈地哭回家,这导致他的父母总是觉得他被人欺负了,所以总是要冲到学校里来闹事,要见老师,要见同学家长,要老师和同学家长向他们道歉。老师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就让同学们尽量和这个喜欢打人的同学保持距离,然后这个男同学又委屈地回家告诉家长说老师在班级里孤立他。家长又冲到学校里大闹,指责老师孤立他的孩子,使他的孩子交不到朋友。校长就把这个老师叫到办公室,让老师向这个打人的学生和他的家长道歉。不过老师没有道歉,而是当场写下了辞职信,辞职信上只有这样一句话:“我选择维护尊严。”
  老师辞职了,学生胜利了。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接下来会成为哪个老师的学生,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孩子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的生命里不会有同学的友情,也不会有难忘的师恩,在他的生命里,只会有数之不尽的、需要他去战胜的敌人。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确实有很多人会因为别人的道歉而觉得自己获得了尊严,这种观念其实是因为认知的肤浅而产生的無知。事实上,有太多太多所谓的“对不起”并不是向你认错,而是人们对粗鄙者的一种息事宁人、避之不及的鄙夷。
  一个沿街大骂的泼妇,总以为自己骂赢了整条街,其实不过是整条街的人都不屑去搭理她;对于一双揪着别人不放的手,别人不过是选择用一句“对不起”来摆脱你的纠缠。
  没错,很多的你所谓的维护尊严,有时候不过是一种无理的纠缠;而别人给你的道歉,有时候不过是因为别人对你不愿多说一句话的嫌弃。
  坚持索要道歉的人,有时候是因为做人的原则,有时候则是因为内心的狭隘——内心狭隘的人总以为必须要为了尊严去战胜一切,其实战胜一切的欲望来源于不懂认输的心胸,因为不懂认输而失去友谊或者失去原本可以建立的友谊,则是人生的另一种失败。
  最大的悲剧在于,太多太多的人,总是把别人的“不屑搭理”理解成“无计可施的落荒而逃”;太多太多的人,总是把“失去了一段友谊”理解成“赢得了一场胜利”。
  老师孤立你,顶多老师去辞职;社会孤立你,你又能让谁来承担?
  所以,我经常对我的孩子说:“孩子,在和你的伙伴们相处的时候,不要做一只刺猬,刺猬确实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但也永远不会有亲密的朋友。”
  (编辑
其他文献
河北保定定州有个村子的村民一直以种植蒜黄为主要谋生手段。将大蒜均匀地铺在平整的地面上,在阳光下生长出来的是绿色的蒜苗;若不让它们进行光合作用,避光生长22天左右,那么长出来的就是黄色的蒜黄。一斤大蒜虽然只能长出1.5斤蒜黄,但价格却能涨五六倍,所以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植蒜黄。  村里有个名叫王胜辉的年轻人,看到村民种蒜黄需要大蒜,就开车为大家从山东往回拉大蒜赚运费。有一次,十几个村民找到王胜辉谈合作:
2020年1月28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公布的一张捐款名单上,有一家名为“胖东来”的公司以5000万捐款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这个在国内不为大众所知的零售商贸公司,不是暴利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没有上市融资,更没有A轮B轮,它挣的每一分钱都源于一件件服饰鞋帽、一斤斤瓜果蔬菜,唯其如此,才让人觉得它的这份捐款沉甸甸的。而“胖东来”的老板,就是被人称为“鬼才”的于东来。  其实于东来不仅在国家有难时慷慨解囊,一
不记得有几岁,总之我还很小的时候,我黑黑的头发被母亲编好弯过来,再扎两条粉红色的纱绫,像两只蝴蝶落在头上。  那时,林场住着许多知识青年,他们大多是从上海来的,长得斯斯文文,说话细声软语,有的还戴着眼镜,和山里人很不一样。但他们又进山同样干着活计,又和山里人没什么不同。那个夏天,我在街上跑,正遇到他们收工回来。一个长辫子的女生指着我,叫她的同伴来看:“这孩子长得真可爱,像个洋娃娃。” 几个人围拢过
历史就是在有意无意之间被人们创造的。  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行书《兰亭序》,即为书圣王羲之“有心栽花”的绝品。从酝酿到操作,从开篇到收笔,有条不紊,中规中矩,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体现了一种从容不迫的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文友相聚,手把美酒,沐浴阳光,吟诗诵词。《兰亭序》就是在这样浪漫高雅的氛围中问世的,一出生就带有豪华尊贵气势。无怪乎被那么多帝王将相所钟爱,唐太宗甚至要以此为自己做陪葬。  然而,书
1  地球每天不停地旋转,面朝太阳时,就是白天;背对太阳时,就是黑夜。  太阳永远亮着,太阳上面没有夜。夜,其实是地球自己的阴影,就像人的影子一样,源于地球遮挡住了太阳的光线。  原来,自己挡住自己就成了夜,否则,就是白天。2  农民在白天种下了一束束阳光,到了夜里,它们才生根发芽。许多种子都是在夜晚悄悄萌发的,大多数植物也是在黑夜里悄悄生长的。  白天,我们只是看到了花的艳美,而许多绚丽的花,都
一  楼下的信箱里塞满了信,却很少见邮递员的身影。不像在故乡的小城时,每天的上午,阳光正好,小巷里便会响起自行车辗过路面的声音,随同清风扑进窗子。然后听到叩门声,很轻很熟悉,仿佛心也跟着喜悦地跳动。跑出去,打开门,一张熟悉的笑臉。  那个邮递员40岁的样子,每天每天,一辆草绿色的自行车,两大兜子报纸和信件,十几条街道,或晴或雨,或风或雪,一切在改变,只有他的身影不变。他在这些街道上,已经奔波了20
寒雀落瓦,嘣嘣,这是瓦里的湿气冻住了。炊烟也怕冷,不肯直上,贴着瓦面漫过来,屋顶就像一个寒烟翠的湖了。这时,老太就抱着一个火球,佝偻地走动,满头银发就像被风吹动的余烬,竭尽全力地亮着。到了烘火的时候了。  “烘火”是老家的方言,觉得比“烤火”贴切多了。“烤”是可以看到火焰的,就像西方的壁炉;而“烘”是看不到火焰的,温度是一丝丝浸入身体的。老太抱着的“火球”就像一个带提手的半圆形果篮,是砖窑里烧制的
小满,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一,是进入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在心中喃喃有着些许的诗意。怪不得古诗中写道:“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池莲青翠柳含烟。”短短不到二十个字,静中有动,婀娜多姿的小满就亭亭于眼前。  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是特别的,独立的,也是唯美的。在盛夏,有小暑,就有大暑,而冬天,有小雪,就有大雪。而小满没有,只有小满,没有大满。满,即是完全,满足,足于溢出的意思。但这世上,又哪里来满
一  这天早晨,赵博君醒来的第一件事,照例是打开手机查看新闻客户端推送的新闻,于是他看到了“著名歌星李蒙杉因肝癌逝世,享年五十八岁”的标题。这条标题让赵博君那仍趴在睡眠尾巴上的神经一下子清醒了。  众所周知,李蒙杉是生于1950年代末成名于1980年代中期的女歌星,由她演唱的《漫漶之爱》《傍晚的面纱》《你不明白我的疲倦》等歌曲家喻户晓,她那融狂野与甜美于一炉的演唱风格一度被乐迷们争相模仿,掀起了一
驼色于我,是一次短暂旅行中一抹看得见、摸得着的光景。有了这光景,便实实在在地触摸到了岁月。  岁月是用季节来计算的。再去浮图峪长城,已是秋意渐浓的时候,与之前相隔了一个漫长的夏季。此时的风好,天晴,只是多了些逃离的意味。  山里的秋天,比预想中早了一个节气甚至更多,风把天吹得瓦蓝的同时,也把这里的时光吹成了驼色。稀落的房屋,似是时间的节点,在岁月的更迭中尤其耐人寻味,它们或是靠山建于路旁,或是掩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