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继续教育基层党组织是学校继续教育工作战斗力的基础。文章学习借鉴当今成功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经验,结合高校继续教育党组织工作实际,对高校继续教育构建学习型党组织进行积极探索,以期为高校继续教育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高校继续教育;基层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继续教育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一)发挥高校党组织政治领导核心作用的需要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而这三大功能能否得以很好地发挥,主要有赖于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程度。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高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便成为了党在高校工作的生命线,党组织作为高校的政治领导核心,在加强学习、应对挑战、促进发展方面担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必须加强学习,使自身结构、功能和机制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高校继续教育基层党组织通过“怎样办好大学继续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两大课题,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规律性的认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加强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才能,科学谋划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之路。高校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实现学习型党组织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的能力,从而为高校继续教育的大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成为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学习型党组织能够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及时扫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实现组织与个人“共同愿景”的需要
人的一生本来就处在知识传递、补充、更新、再传递、再补充、再更新的过程中,要想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就要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愿景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最关心的事,是一个特定的结果,一种期望的未来景象或意象。建立共同愿景,就是建立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学习型党组织的共同愿景是指建立在党组织全体成员价值取向一致基础上的、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愿望或理想,它使单位的目标、价值观、使命感成为一体,凝聚组织成员的意愿,对组织成员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激发组织成员为实现愿景而同心协力。
二、高校继续教育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路径对策
(一)学习内容突出针对性,与科学发展相结合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党员成长的需求,科学安排学习内容,既要满足全面培养的要求,又要体现“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高校继续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学习内容一定要突出针对性。首先,学习要完全打破专业学科界限,根据科研、管理任务的需求或不同岗位党员知识结构的实际需要,确定学习内容,其针对性要远远超过单纯理论教育学习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教师党员学习的目的不是进行漫无边际的知识存储,而是根据本职岗位的需要,使之带着问题来学习,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所学的新知识、掌握的新技能以及通过学习所提高的能力,用于继续教育社会实践,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的着眼点聚集到研究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并用学到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具体办法,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变革思想产生新的行为,从而实现由“学了什么”向“学会什么”的转变。在教材选用上,可以根据要求自编或选用现成的课本、论文或采用声像、磁带、实例实物等。如学习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选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辨证看 务实办》就深受党员的欢迎。根据需要聘请理论专家、教授,可一事一聘,保持师资队伍动态结构的最佳状态。
(二)学习形式强调灵活性,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结合继续教育教学形式,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形式。坚持把学习与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成效归根到底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工作创新上。如果满足于单纯的学习,夸夸其谈,不注重研究和解决实际情况,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才能激发教工党员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工学矛盾”为“工学相长”。
一是将党员个人自学与党组织集中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有的党员存在着工作忙无法学、有学历不愿学、年龄偏大不想学等模糊认识,在强化终身学习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要求党员干部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安排党员在集体学习时轮流讲课、重点发言、参与发言或交流学习体会。如淮海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三个一系统工程方案”,每月开展一次党员学习论坛,支部成员轮流进行主题发言,学习效果明显。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好集体学习,严格规范管理,增强学习效果。
二是开展研讨式学习。集体学习应是研讨式的,要开展自由平等的交流和研讨,避免正襟危坐,或者只听传达文件。没有自由平等的讨论就难以有智慧火花的碰撞,就难以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党员拥有获得信息和进行交流的自由,从而使集体学习能够在探求规律、升华认识方面不断有新突破,能够变个人认识为集体智慧。在集体学习中,主题宣讲要有针对性地解答党员思想认识上的困惑,务虚研讨要深入研究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准确把握发展脉搏。
(三)学习目的讲究效益性,与推进继续教育相结合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以此来凝聚全体成员的意愿,共同奋斗,并对成员产生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是判断一个单位成效优劣的关键所在。高校继续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为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以提高效益为目的,没有效益,就谈不上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效益性主要是指人才效益、科技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才效益是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从而解决科技、生产、管理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科技效益是通过运用继续教育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信息等,开发智力,提高创新能力,使之在科技成果产品开发、技术消化吸收、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传播与推广,在不同的科学领域内建立广泛的联系,并在实践中进行再创造,产生新的科技成果。经济效益是继续教育的硬性指标,是继续教育成效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淮海工学院继续教育而言,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有利政策和连云港地区大好的发展机遇,出色地完成学校规定的经济指标。当前淮海工学院正全力抢抓江苏沿海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历史新机遇,充分发挥地处滨海城市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的发展战略。继续教育学院积极与相关学校和单位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先后建立多个校外函授教学点,大力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加强校际合作、校政合作、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服务。培训中心作为连云港市党政机关干部定点培训机构、连云港市村干部培训基地、江苏省职业经理人才培训基地、连云港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连云港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年培训达到15,000人次,为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李养正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高校继续教育;基层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继续教育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
(一)发挥高校党组织政治领导核心作用的需要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而这三大功能能否得以很好地发挥,主要有赖于高校党组织的先进性程度。十八大报告提出:“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高校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便成为了党在高校工作的生命线,党组织作为高校的政治领导核心,在加强学习、应对挑战、促进发展方面担负着责无旁贷的重任,必须加强学习,使自身结构、功能和机制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高校继续教育基层党组织通过“怎样办好大学继续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两大课题,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规律性的认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加强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才能,科学谋划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之路。高校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实现学习型党组织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的能力,从而为高校继续教育的大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成为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学习型党组织能够通过保持学习的能力,及时扫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三)实现组织与个人“共同愿景”的需要
人的一生本来就处在知识传递、补充、更新、再传递、再补充、再更新的过程中,要想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就要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愿景是发自内心的真正最关心的事,是一个特定的结果,一种期望的未来景象或意象。建立共同愿景,就是建立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学习型党组织的共同愿景是指建立在党组织全体成员价值取向一致基础上的、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愿望或理想,它使单位的目标、价值观、使命感成为一体,凝聚组织成员的意愿,对组织成员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激发组织成员为实现愿景而同心协力。
二、高校继续教育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路径对策
(一)学习内容突出针对性,与科学发展相结合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党员成长的需求,科学安排学习内容,既要满足全面培养的要求,又要体现“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高校继续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学习内容一定要突出针对性。首先,学习要完全打破专业学科界限,根据科研、管理任务的需求或不同岗位党员知识结构的实际需要,确定学习内容,其针对性要远远超过单纯理论教育学习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掌握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教师党员学习的目的不是进行漫无边际的知识存储,而是根据本职岗位的需要,使之带着问题来学习,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所学的新知识、掌握的新技能以及通过学习所提高的能力,用于继续教育社会实践,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的着眼点聚集到研究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问题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并用学到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寻求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具体办法,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变革思想产生新的行为,从而实现由“学了什么”向“学会什么”的转变。在教材选用上,可以根据要求自编或选用现成的课本、论文或采用声像、磁带、实例实物等。如学习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选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辨证看 务实办》就深受党员的欢迎。根据需要聘请理论专家、教授,可一事一聘,保持师资队伍动态结构的最佳状态。
(二)学习形式强调灵活性,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结合继续教育教学形式,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形式。坚持把学习与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成效归根到底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工作创新上。如果满足于单纯的学习,夸夸其谈,不注重研究和解决实际情况,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才能激发教工党员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工学矛盾”为“工学相长”。
一是将党员个人自学与党组织集中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有的党员存在着工作忙无法学、有学历不愿学、年龄偏大不想学等模糊认识,在强化终身学习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要求党员干部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安排党员在集体学习时轮流讲课、重点发言、参与发言或交流学习体会。如淮海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三个一系统工程方案”,每月开展一次党员学习论坛,支部成员轮流进行主题发言,学习效果明显。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好集体学习,严格规范管理,增强学习效果。
二是开展研讨式学习。集体学习应是研讨式的,要开展自由平等的交流和研讨,避免正襟危坐,或者只听传达文件。没有自由平等的讨论就难以有智慧火花的碰撞,就难以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党员拥有获得信息和进行交流的自由,从而使集体学习能够在探求规律、升华认识方面不断有新突破,能够变个人认识为集体智慧。在集体学习中,主题宣讲要有针对性地解答党员思想认识上的困惑,务虚研讨要深入研究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准确把握发展脉搏。
(三)学习目的讲究效益性,与推进继续教育相结合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以此来凝聚全体成员的意愿,共同奋斗,并对成员产生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是判断一个单位成效优劣的关键所在。高校继续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为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服务,以提高效益为目的,没有效益,就谈不上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效益性主要是指人才效益、科技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人才效益是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从而解决科技、生产、管理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科技效益是通过运用继续教育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信息等,开发智力,提高创新能力,使之在科技成果产品开发、技术消化吸收、技术改造等方面进行传播与推广,在不同的科学领域内建立广泛的联系,并在实践中进行再创造,产生新的科技成果。经济效益是继续教育的硬性指标,是继续教育成效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淮海工学院继续教育而言,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有利政策和连云港地区大好的发展机遇,出色地完成学校规定的经济指标。当前淮海工学院正全力抢抓江苏沿海发展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历史新机遇,充分发挥地处滨海城市的区位优势,大力实施“扎根淮海、面向黄海、服务沿海、辐射陇海”的发展战略。继续教育学院积极与相关学校和单位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先后建立多个校外函授教学点,大力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加强校际合作、校政合作、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服务。培训中心作为连云港市党政机关干部定点培训机构、连云港市村干部培训基地、江苏省职业经理人才培训基地、连云港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连云港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年培训达到15,000人次,为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李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