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他们是在生理和心理各方面都需要得到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作为教师,也总希望自己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但现实总有缺憾。 因此也就有了“学困生”。他们在集体中扮演着“丑小鸭”的角色。优等生是人见人爱,那么学困生是不是就应该受到老师的冷漠和厌弃,批评与嘲讽呢?在倡导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今天,我们如何将一只“丑小鸭”转化为人们喜爱的““白天鹅”呢?
1 爱心激发动机,赏识增强自信。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困生。只有对学困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并点燃学困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以激发他们对成功的渴望,并将这种渴望转化为学习上进的动力。记得三年级时,我们班转来了一名学生叫杨江源。这孩子看上去很老实,不像是个调皮孩子,我想他的成绩一定不会差。我心里挺高兴的。可没多久,我发现他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上课经常发呆,有时自己偷偷在下面玩,根本不听课。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有时甚至不写作业。我问他为什么不写作业,他把头一低,死活一个不吭声,真是急死人。于是我走访了他的家庭。通过和杨江源的父母交流,我了解到,他的父母是外地来油田打工的,由于父母经常换地方,他也就随父母经常转学,有些知识没有衔接上,外加环境的变迁,语言交流方面的阻碍,使孩子成绩跟不上,很自卑,性格也变得有些孤僻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便经常抽空和他谈心、针对他的薄弱环节耐心辅导,提出一些我认为他能回答上的问题让他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渐渐地找回了他的自信。现在杨江源同学在课堂上不仅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在这次期中考试他竟考出了92分的好成绩,真令人欣慰 。
2 培养学习兴趣、诱导“想学”激情。
首先要让学困生由“要我学”到“我想学”。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使他们只有微小的进步,也应当给予肯定 。肯定和信任是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让学困生“想学”的动力所在。师生之间一旦建立起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学生便有可能有意无意地向着老师所期待的方面发展,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进而爱上学习。其次锻炼学困生的意志,使其保持持久的学习愿望。在教学中可借助数学家、科学家的坎坷经历提高学困生对于挫折的正确认识。在习题设计上,让他们“跳一跳,能摘桃。”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一次,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用列综合算式解应用题时,走到我班学困生金小雅面前,我发现她虽然不会列综合算式,但她的分步算式思路清晰,而且结果完全正确,当时我鼓励了她说“不错,不错,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待会儿认真听老师讲,你就会看见成功在向你招手!”。课讲完后,我又布置了几道类似的家庭作业。第二天一大早,金小雅一看见我就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会列综合算式了!你看我的作业!”我拿过作业一看,果然全都正确!我不禁又由衷地赞扬了她几句。看着她兴奋而激动的样子,我知道我成功了,我也知道:只要让孩子们从老师的赞扬与肯定中感受自己成功的喜悦,体验成功的快乐,就能增强他们的信心,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3 学困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使其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困生从原有知识经验出发,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困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知识断层各不相同,已有知识经验也不一样。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以长方形的面积这个已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课前了解,班上的学困生几乎都不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有的甚至面积、周长混为一谈。于是我便利用课前为他们补上这一课,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自然就能跟上。又如学生在练习x-5/8=1/4时,学困生在解答这个方程时显得相当吃力,通过了解他们解方程的知识经验不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而是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于是,我给他们补上了基本关系式,他们记得也好,但在第二次练习时同样出错,我最终发现原来他们在认识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名称时出现了知识的断层,这是我未曾预设到的,于是我又赶快为他们补上,并通过简单的算式与生活中的联系让他们理解到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式,在以后的练习中,我又特别强调他们说算理。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解答方程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 对学困生实施“优惠”政策。
学困生由于负担过重,只能完成最基本的作业。因此在作业难度上宜浅不宜深,作业量上宜少不宜多,作业批改上力争采用优先批改,当面批改的形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困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作为教师应创造条件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首先,回答问题优先。课堂上,只要他们举手则优先请他们回答,答对了及时肯定和表扬,答错了也决不责骂他们,维护他们的发言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其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其次,操作活动优先。在学习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我选择学困生优先操作的策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自参与,他们也能准确地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让他们经历了成功的体验。再次,优先板演。课堂上遇到学困生会做的题时,让学困生优先板演,且要求他们板书完整,书写规范,完成后还得把道理讲给全班同学听。这样,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自信,强化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这是人性之本,也是人格成长的需要。学困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面对学困生我们要有爱心、耐心,更重要的是要有恒心。让每个学困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信心,锻炼他们的意志。使每个学困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相信他们很快就会走出困境。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人人喜爱的“白天鹅”。
1 爱心激发动机,赏识增强自信。
没有情感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困生。只有对学困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并点燃学困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以激发他们对成功的渴望,并将这种渴望转化为学习上进的动力。记得三年级时,我们班转来了一名学生叫杨江源。这孩子看上去很老实,不像是个调皮孩子,我想他的成绩一定不会差。我心里挺高兴的。可没多久,我发现他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上课经常发呆,有时自己偷偷在下面玩,根本不听课。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有时甚至不写作业。我问他为什么不写作业,他把头一低,死活一个不吭声,真是急死人。于是我走访了他的家庭。通过和杨江源的父母交流,我了解到,他的父母是外地来油田打工的,由于父母经常换地方,他也就随父母经常转学,有些知识没有衔接上,外加环境的变迁,语言交流方面的阻碍,使孩子成绩跟不上,很自卑,性格也变得有些孤僻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便经常抽空和他谈心、针对他的薄弱环节耐心辅导,提出一些我认为他能回答上的问题让他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渐渐地找回了他的自信。现在杨江源同学在课堂上不仅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在这次期中考试他竟考出了92分的好成绩,真令人欣慰 。
2 培养学习兴趣、诱导“想学”激情。
首先要让学困生由“要我学”到“我想学”。学困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使他们只有微小的进步,也应当给予肯定 。肯定和信任是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让学困生“想学”的动力所在。师生之间一旦建立起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学生便有可能有意无意地向着老师所期待的方面发展,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进而爱上学习。其次锻炼学困生的意志,使其保持持久的学习愿望。在教学中可借助数学家、科学家的坎坷经历提高学困生对于挫折的正确认识。在习题设计上,让他们“跳一跳,能摘桃。”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一次,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用列综合算式解应用题时,走到我班学困生金小雅面前,我发现她虽然不会列综合算式,但她的分步算式思路清晰,而且结果完全正确,当时我鼓励了她说“不错,不错,你离成功已经不远了!待会儿认真听老师讲,你就会看见成功在向你招手!”。课讲完后,我又布置了几道类似的家庭作业。第二天一大早,金小雅一看见我就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我会列综合算式了!你看我的作业!”我拿过作业一看,果然全都正确!我不禁又由衷地赞扬了她几句。看着她兴奋而激动的样子,我知道我成功了,我也知道:只要让孩子们从老师的赞扬与肯定中感受自己成功的喜悦,体验成功的快乐,就能增强他们的信心,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3 学困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使其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困生从原有知识经验出发,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困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知识断层各不相同,已有知识经验也不一样。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以长方形的面积这个已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课前了解,班上的学困生几乎都不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有的甚至面积、周长混为一谈。于是我便利用课前为他们补上这一课,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自然就能跟上。又如学生在练习x-5/8=1/4时,学困生在解答这个方程时显得相当吃力,通过了解他们解方程的知识经验不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而是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于是,我给他们补上了基本关系式,他们记得也好,但在第二次练习时同样出错,我最终发现原来他们在认识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名称时出现了知识的断层,这是我未曾预设到的,于是我又赶快为他们补上,并通过简单的算式与生活中的联系让他们理解到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式,在以后的练习中,我又特别强调他们说算理。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解答方程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 对学困生实施“优惠”政策。
学困生由于负担过重,只能完成最基本的作业。因此在作业难度上宜浅不宜深,作业量上宜少不宜多,作业批改上力争采用优先批改,当面批改的形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困生课堂参与程度不高,作为教师应创造条件以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和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首先,回答问题优先。课堂上,只要他们举手则优先请他们回答,答对了及时肯定和表扬,答错了也决不责骂他们,维护他们的发言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其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其次,操作活动优先。在学习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我选择学困生优先操作的策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亲自参与,他们也能准确地用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让他们经历了成功的体验。再次,优先板演。课堂上遇到学困生会做的题时,让学困生优先板演,且要求他们板书完整,书写规范,完成后还得把道理讲给全班同学听。这样,锻炼他们积极参与的胆量,既巩固了知识又增强了自信,强化学困生的成功体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这是人性之本,也是人格成长的需要。学困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面对学困生我们要有爱心、耐心,更重要的是要有恒心。让每个学困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信心,锻炼他们的意志。使每个学困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相信他们很快就会走出困境。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人人喜爱的“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