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能这么“删节”吗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h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宣言》,作者陶行知,作为一篇驳论文,旨在号召教育者创造真善美的活人。本文观点鲜明,与所在单元前两篇观点辉映;论证严谨,可谓立驳有序、主次分明;语言精警而不失风趣,极具感染力和鼓动性。可以说,本文是对前面几篇课文的很好延展和补充,对学生进一步了解驳论文的一般特点,认识驳论文的特有魅力具有很好的支持作用,放在本单元,恰如其分,适得其所,足见编者匠心之独运。
   笔者对陶行知思想与实践颇感兴趣,研究过几年。恰逢接到一节公开课的执教任务,便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创造宣言》这一篇目。初读课文,便觉得有些变味,笔者就拿出《陶行知全集》(第四卷)核对,发现教材中的《创造宣言》在原文的基础上作了几处修改。
   一、删改之处
   1.删去开头有关“宗教家”“恋爱无上主义者”的两节文字。
   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最高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现成之神来崇拜。(被删节)
   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笨人借恋爱之名把爱人造成丑恶无耻的荡妇来糟踏,糟踏爱人者不是奉行恋爱无上主义,而是奉行万恶无底主义的魔鬼,因为他把爱人造成魔鬼婆。(被删节)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1]
   2.将“万龙点睛”改为“画龙点睛”。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晴(被改为“画龙点睛”)。[2]
   3.将“惠能大师”改为“慧能大师”。
   4.删去东山樵夫的故事中的两句话。
   他每次上山拉一堆屎,下山撒一泡尿,挑一担茅草回家。尿与屎是他对泰山的贡献,茅草是他从泰山上得到的收获。[3](被删节)
   二、删改的合理性分析
   笔者在认真研读了原文、课文及文后“阅读提示”之后,经过比较、辨析、备课,感觉以上部分删改似有不妥。为了印证这种感觉,课前,笔者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对课文理解的疑惑;课中,笔者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研讨,实施教学。完成教学后,笔者认为,有关本文的删改工作可能存在以下不合理性:
   1.开头突兀,读不通。因为课文中删掉了造神、造爱人的片段,于是,学生对于“教育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这句话的理解磕磕绊绊,不清楚该句两次提到“不是造神”“不是造爱人”是何缘故。作为文章的开头,就给读者这样突兀的印象,是有些不好的。
   2.阻碍认知,读不懂。对于何谓“创造”,学生的一般认知便是创造发明,与陶行知的“创造出崇拜者”的理解是有较大差异的。从这个角度看,陶行知原文中列举的“不同的人创造出不同的崇拜者”的几个事例,对学生打破自身理解,理解本文“创造”的涵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在全市是名列前茅的。课前提问以及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正因为此处删除了“宗教家”和“恋爱无上主义者”这两个“创造出崇拜者”的事例,85%的学生因此不能准确理解陶行知本篇中关于“创造”的涵义,对课文第6段平老静开肉包铺子的“创造”不解,对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也被称之为“创造”而疑惑,对“东山樵夫”为泰山剃头理发的“些微的创造”而想不通,进而读不懂全篇。非但学生读不懂,很多教师对此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另外,由于“东山樵夫”这一事例全程没有提到“创造”二字。加之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且全程没有提到本体“教育者”,很少有学生能想到其隐射的是教育者的行为,对于作者写作本段以论证教育者不创造的危害这一目的,能理解的学生更少。加之大部分学生对本文“创造”一词的不解,超过80%的学生对本段无感。观“他每次上山拉一堆屎,下山撒一泡尿,挑一担茅草回家”一句,东山樵夫因循守旧、无创造意识的特点十分凸显,作者嘲讽语气强烈,批判态度鲜明,且置于泰山的各种奇观之后,通过对比,通过排比,本可以为学生理解本段提供强有力的关键支撑。删除该句,就罔顾师生理解,罔顾陶行知大众化的演讲通俗易懂的一贯风格,让人扼腕。
   3.表达生硬,读无味。最后,“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晴”中的“万龙点睛”一词源自于对“画龙点睛”的活用,作者运用的是仿词修辞。仿词,常常打破语言的一般标准,能够产生语言的陌生化效果,给读者以新奇的心理体验。陶行知的众多作品中有此类现象,这也是他的语言的显著风格,如“田呆子”就变自“书呆子”,“三寸金头”由“三寸金莲”变化而来。此外,“万龙点睛”与前面的“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中的“万像同毁”是自然衔接、对应的,强调了教育者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对于学生群体的重要性。这些效果绝非“画龙点睛”一词能企及的。
   4.“提示”矛盾,读不着。文后的阅读提示中说:“……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就会发现一条清晰的论证线索:先用不同的人创造出不同的崇拜者,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为‘创造’。”其中提到的“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的“不同的人”,应该指的是原文中的宗教家、恋爱无上主义者、美术家罗丹。可是,课文中已经删掉了“宗教家”“恋爱无上主义者”的创造,仅剩下孤零零的罗丹了。这“阅读提示”中的“不同的人”在课文中已找不着了。顺便提一下,文下注释“有删节”这一说明不准确,欠妥。删节,意思是指删去可有可无的文字或比较次要的部分,出自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全唐文纪事》:“各书叙事过长者,止就原文酌为删节,不敢意为增改。”删改,顾名思义便是删除和改动。课文既然已将原文中的“万龙点睛”改成了“画龙点睛”,“惠能”改为“慧能”,那么,文下注释恐怕就不能用“有删节”,而建议用“有删改”。
   为避免学生“审丑”而作出的删改,已经导致陶行知通俗易懂的文字变得艰涩,使陶行知幽默风趣的风格变得生硬,这对陶行知先生似有不公,对师生的理解也似有不便。
   三、删改建议
   首先,建议至少保留“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其次,建議保留“万龙点睛”;第三,建议保留“东山樵夫”故事中的两句话。
   课堂上,在学生陷入课文内容理解的漩涡,纠结于何谓“创造”,纠结于樵夫的形象,纠结于本文的论述对象是普通大众还是教育者之时,笔者还原了以上三处原文,加以讨论,学生便渐渐明白了创造的内涵,渐渐知道了那些事例的论述价值,渐渐读懂了文后的阅读提示,进而深深感受到陶行知演讲的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精警透彻的语言魅力。
   《创造宣言》可谓经典之作,作为《陶行知全集》(第四卷)的开篇之作,也是《育才学校手册》的首篇,若要有删改,恐怕得谨慎,再谨慎些!
其他文献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问题:教师辛苦,学生疲惫,而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笔者观一位老师执教《烛之武退秦师》,觉得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如蜻蜓点水,只触及表面。要想切中肯綮,课堂中须注意避免出现以下四个现象。  一、简单交代,不说内涵  1.表现。介绍文学常识时,教师板书了“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就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如此只简单交代知识、浅尝辄止的草率行为,在当今文言文阅读教学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一份试卷来分析,高考语文除了第一部分考察字音词义句子,让学生习得最基础的语言知识,第二部分考察文言文阅读,古诗词赏析,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均是让学生学会审美。审美,审智慧之美,审人文之美。选取的文章,不管是文言文、古诗词还是文学类文本甚至是实用类文本,均体现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要素构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教授认为,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
我们的初中学段语文教材文本注释凝聚着编者们的心血,凝聚着语文研究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是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阅读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文本标题的注释内容更是丰富详尽,我们借助课文标题注释这一信息,可以扫清阅读时的种种障碍,迅速理解作者意图和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可以这样说,课文标题注释是学生在阅读中开启作者意蕴之门的钥匙。然而,有的学生却对它视而不
【创意设计】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的劝勉技巧;2.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劝勉方法,难点在于理解三、四段写景部分的写作意图。  教学时数: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做好充分的预习——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一、导入:  二十多年前,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来大陆参观岳阳楼。面对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水,余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岳阳楼依然三层,却高过唐宋的日
“关键能力”最早是由德国教育学家梅腾斯(Mertens)于1974年提出的一个与学生学习目标和动态过程相关的概念,意指“一些普遍的、可迁移的能力,是知识、技能、认知的综合表现”[1]。我国在2017年9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体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2]。2018年1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细说高适《燕歌行》,字斟句酌品唐诗。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文本解读,探寻大作之小巧,可以让学生更真切、更深入地走进绚丽多姿的文学世界,是学习语文的硬核力量。   一、细说前文   1.题目。《燕歌行》本属乐府旧题,以三国时曹丕所作的两首为最早,均写女子怀念远行的丈夫。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情人离别。后世以盛唐高适所写的《燕歌行》最为著名。蒙曼老师盛赞此诗为“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张克中老师,曾作为《文汇报》“笔会”的专栏作家。记者问他:“您那些文章的触发点来自哪里?”张克中老师说他的许多文章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来自学生对课文的“匪夷所思”或“节外生枝”。而教师顺着这些“信口胡说”,经过思考就有可能形成绝妙好文。笔者在教学中,也深以为然,平时若勤于留心、爬梳整理,撰为札记,积以时日,必可增实学养,提高教研水平。故不揣鄙陋,捃摭数则札记,以
陈思和,1954年生,祖籍广东番禺。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职。代表作:《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新文学整体观续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主编)《巴金论稿》(合著)《陈思和自选集》《思和文存》(三卷本),以及《陈思和文集》(七卷本)等,学术
沈丽洁,江苏省江阴市临港实验学校教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自家后花园自由自在,快乐无比的生活片段,以及新奇纯真,充满乐趣的私塾生活场景。   百草园五彩斑斓的景色让人陶醉,美女蛇故事里有压抑不住的神秘感,冬日捕鸟是男孩绝对刺激快乐而又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是属于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三味书屋看似很沉闷,但对于孩子来说,又是另外一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