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业经济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与问题,林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值得我们认真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林业经济现状,并指出了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最后针对发展中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林业经济 林业科技 科技创新 林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56-01
一、林业发展的现状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是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我国的林业发展一度处于落后的局面,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开始重视林业的发展,通过“八五”计划,推进全国的绿化造林工作,加快基础设施与重点工程建设,加强了森林资源的管理。到2002年底,基本上消灭了森林资源赤字,实现了森林面积与蓄积的双增长。200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林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新的政策极大的调动了集体林改先行省区造林的积极性,一些省份比如福建、江西、辽宁、浙江、云南5省总的非公有经济造林已经占到全国造林总面积的64.66%。
当代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牺牲生态环境的,虽然國家现在大力整治,但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严重,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生态、经济与林业发展的关系值得人们思考,人们希望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能够找出一种能够使生态与经济平衡发展的方式。
二、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企业规模小是我国林业企业的一大特点,同时很多林业企业存在着生产分散与重复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产品成本及经济效益是直接挂钩的,一旦出现这种问题企业发展受挫,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不同的地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发展不平衡。另外,在我国的各行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技术密集型企业少的不合理产业结构,林业产业也不例外,这个不合理也严重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资源质量也不高。虽然经过多年的计划造林,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同时,由于多年对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大径级材的数目比例大量下降,新建的人工林品种单一,稳定性不是很可靠,遇到自然灾难时容易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林业经济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如果森林资源的总量以及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林业部门的资金与管理政策不够充分。林业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其能够良好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来说林业部门比较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而轻视林业经济建设的资金需求,这种偏见致使很多林业经济的发展方案不能得到实施。在政策方面,由于林业部门的改革滞后等问题,致使政府在林业经济的管理与控制私人经营森林活动行为方面往往会出现问题。
第四,林业的基础建设与林业资源的保护不力。近年来虽然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从总体上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林业基础的底子薄、起步晚、建设速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等,在“三防”、“四站”的建设、林业科研培训机构、森林资源监测与林业信息建设均有待进一步建设与完善。与此同时,林业资源的保护依然十分严峻,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与森林火灾数量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三、林业经济发展应对策略
第一,在政策上对林业经济进行扶持。好的政策导向及充足的资金扶植能为林业建设提供动力与支撑。林业建设要想保证可持续发展除了经济上的扶持外,还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在造林活动中,提倡“开发者所有,开发者受益”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农民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植树造林的主体。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让林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把国有林场推向市场,实行股份制造林和各种其他形式的合作造林方式。
第二,大力发展林业科技,实行科技兴林。实行科技兴林,首先,要做到重视林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高新技术开发,不断提高自身的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发展。最后,加大对林业建设的投资。加快林业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手段就是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投资,在投资的同时加快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第三,加快造林的绿化进程,确保森林资源的不断增长。我国森林的覆盖率较低,林地的利用率也不高,加上西部地区林地立地条件差,给造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胡锦涛主席提出“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快林业建设。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逐步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注重营造乡土树种和强抗逆性树种。其次,在重点区域大力加强防护林建设。最后,提高重点区域生态修复能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及矿区植被恢复,加快绿化建设。
四、结论
不同的时期我国在林业经济发展中遇到问题不同,在林业发展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只有在好的政策体制下林业经济才能够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在重视林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生态效益的同时,决不能轻视经济效益,更不能忽视经济效益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作用。总之,林业的发展过程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发展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代林业经济[J].河南林业科技,2010(30).
[2]王远军.对我国新时期林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管理与财富,2009(11).
[3]孙俊平.林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
[关键词]林业经济 林业科技 科技创新 林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56-01
一、林业发展的现状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是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我国的林业发展一度处于落后的局面,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开始重视林业的发展,通过“八五”计划,推进全国的绿化造林工作,加快基础设施与重点工程建设,加强了森林资源的管理。到2002年底,基本上消灭了森林资源赤字,实现了森林面积与蓄积的双增长。2003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林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新的政策极大的调动了集体林改先行省区造林的积极性,一些省份比如福建、江西、辽宁、浙江、云南5省总的非公有经济造林已经占到全国造林总面积的64.66%。
当代经济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牺牲生态环境的,虽然國家现在大力整治,但经济发展给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严重,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生态、经济与林业发展的关系值得人们思考,人们希望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能够找出一种能够使生态与经济平衡发展的方式。
二、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林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业企业规模小是我国林业企业的一大特点,同时很多林业企业存在着生产分散与重复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产品成本及经济效益是直接挂钩的,一旦出现这种问题企业发展受挫,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不同的地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发展不平衡。另外,在我国的各行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技术密集型企业少的不合理产业结构,林业产业也不例外,这个不合理也严重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资源质量也不高。虽然经过多年的计划造林,但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同时,由于多年对森林的过度砍伐,使大径级材的数目比例大量下降,新建的人工林品种单一,稳定性不是很可靠,遇到自然灾难时容易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林业经济的发展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如果森林资源的总量以及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
第三,林业部门的资金与管理政策不够充分。林业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其能够良好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来说林业部门比较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而轻视林业经济建设的资金需求,这种偏见致使很多林业经济的发展方案不能得到实施。在政策方面,由于林业部门的改革滞后等问题,致使政府在林业经济的管理与控制私人经营森林活动行为方面往往会出现问题。
第四,林业的基础建设与林业资源的保护不力。近年来虽然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从总体上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林业基础的底子薄、起步晚、建设速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等,在“三防”、“四站”的建设、林业科研培训机构、森林资源监测与林业信息建设均有待进一步建设与完善。与此同时,林业资源的保护依然十分严峻,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与森林火灾数量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等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三、林业经济发展应对策略
第一,在政策上对林业经济进行扶持。好的政策导向及充足的资金扶植能为林业建设提供动力与支撑。林业建设要想保证可持续发展除了经济上的扶持外,还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在造林活动中,提倡“开发者所有,开发者受益”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农民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使农民真正成为植树造林的主体。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让林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把国有林场推向市场,实行股份制造林和各种其他形式的合作造林方式。
第二,大力发展林业科技,实行科技兴林。实行科技兴林,首先,要做到重视林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高新技术开发,不断提高自身的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的发展。最后,加大对林业建设的投资。加快林业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手段就是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投资,在投资的同时加快对外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第三,加快造林的绿化进程,确保森林资源的不断增长。我国森林的覆盖率较低,林地的利用率也不高,加上西部地区林地立地条件差,给造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胡锦涛主席提出“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快林业建设。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逐步提高良种壮苗使用率,注重营造乡土树种和强抗逆性树种。其次,在重点区域大力加强防护林建设。最后,提高重点区域生态修复能力,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以及矿区植被恢复,加快绿化建设。
四、结论
不同的时期我国在林业经济发展中遇到问题不同,在林业发展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只有在好的政策体制下林业经济才能够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在重视林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生态效益的同时,决不能轻视经济效益,更不能忽视经济效益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作用。总之,林业的发展过程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发展的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王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现代林业经济[J].河南林业科技,2010(30).
[2]王远军.对我国新时期林业经济发展的思考[J].管理与财富,2009(11).
[3]孙俊平.林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