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鄂温克歌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321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鄂温克音乐,使学生初步感受了解鄂温克族的民族民俗和音乐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陶冶情操,使之对民族音乐及鄂温克歌曲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提高兴趣,并用舞蹈形式表现歌曲内涵,欣赏优秀的鄂温克音乐,把民族音乐教育引入课堂,挖掘传承民间民俗文化。
  关键词:教研活动 引入课堂
  记得鲁迅先生的所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我们国家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民俗文化,那么地方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具有特色地方音乐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生活在鄂温克族自治旗,主要以鄂温克族为主体民族,是全区“三少”民族自治旗之一。鄂温克族人口约3万人,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要把散落在生活中带有乡土气息的地方民族音乐开发出来,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有一定难度,要为音乐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使音乐课堂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鄂温克歌声回荡在美丽的校园,那么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样的音乐就成了根本。
  一、 多方收集,挖掘乡土音乐文化资源
  1、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文化传承”,并将“弘扬民族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理念,考虑音乐的文化延伸性,利用节假日里开展寻访家乡的民间音乐文化采风活动,同时发动本组音乐教师、学生、家长等收集了相关的鄂温克族民族民间音乐、音像、歌、舞、器乐等资料。并走访了一些鄂温克族民间老艺人和本旗的文艺界人士,收集到了珍贵的鄂温克旗民族民俗文化及音乐作品和民间音乐艺术的发源,提高了自身的民间艺术素质,并有选择地将这些地方民族歌曲渗透到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摇曳多姿,瑰丽神奇,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在我校掀起了一股“爱我民族,唱我民歌”的热潮。
  2、为了更好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把鄂温克乡土音乐引入课堂,我把收集、整理好的鄂温克歌曲进行分类引用在教学中,如在讲授《鄂温克祝酒歌》的教学中,我把这首原有的民族歌曲进行了改编,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把具有鄂温克族民间民俗特征的三种不同服饰(通古斯鄂温克旗、索伦鄂温克、使鹿部落鄂温克服饰)图片展示给学生,还出示了鄂温克人从前居住的“撮罗子”,介绍了传统运动项目“抢枢运动”、重要节日“瑟宾节”,鄂温克人的饮食文化,及信仰的“萨满教”等等,并做了详细的讲解,学生看后不仅加深了对鄂温克族的印象,对本地区的主体民族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更好的学习做了铺垫,使收集的资料起到了实质性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在讲授《鄂温克祝酒歌》一课的导入时,我采用了带有神秘色彩的语句。如:我们大家非常荣幸地生活在“敖包相会”的地方,吉祥三宝的故乡,也是一个被世界传唱的地方,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乡——鄂温克。随后又介绍了鄂温克人主要居住地及民族民俗文化等,这样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鄂温克民歌的热爱
  1、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兴趣教学法,提高学生对“鄂温克”民族歌曲的兴趣。“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巨大作用。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乐学”,因此,教师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兴趣。例如在教授鄂温克创作歌曲《美丽的家乡莫河尔图》时,我给学生欣赏了鄂温克歌曲《天鹅的故乡》让学生了解了鄂温克辉河湿地“天鹅”自然保护区优美的风景,展现了湿地“天鹅”自然保护区的景美、地美和迷人的天鹅,在欣赏中,了解了鄂温克民歌的魅力,从而领略了鄂温克民歌的魅力,领略了鄂温克民族音乐的特点、风格,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利用舞蹈形式,促进鄂温克民歌教学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民族舞蹈种类繁多,利用舞蹈让学生来理解,因此,我在讲授鄂温克歌曲《鄂呼兰,德呼兰》一课时,采用了舞蹈的形式来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歌曲的曲调,然后学唱歌曲时边唱边跳,鄂温克舞蹈动作主要是以“垫步”动作为主,其次是模仿各种动物如“驯鹿”的动作,并欣赏了舞蹈“彩虹舞”、“鲁日格勒舞”等,并让学生欣赏了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舞蹈,对比这些舞蹈的基本动作,用肢体表现情感,培养了学生民族的自豪感。
  3、我把精心收集到的鄂温克歌曲渗透到了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如有《祝福你,鄂温克》、《山野里的鄂温克》、《敖鲁古雅》、《鄂溫克小夜曲》等等音乐作品,培养了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四、传承民族文化,用民族语言抒发情感
  鄂温克族人口现有3万多人,而在我们鄂温克旗只有1万多人,那么能听懂“鄂温克”语言的人就更少了,对于我们汉语授课的学校来说,开展用鄂温克族语言演唱歌曲会有一定难度。所以只能是作为尝试,因此,我开始学习鄂温克语言的标准唱法,并请教本旗的“乌兰牧骑”的独唱演员来学习鄂温克语言及唱歌,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如在讲授《鄂呼兰,德呼兰》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初步学会第一段汉语歌词,然后进行用鄂温克语范唱,并用大屏幕出示了这首歌的鄂温克语歌词,并采用领读的方式,再让学生初步读会鄂温克歌词后再学唱,这样学生很快就学会了用鄂温克语演唱。并展开了师生合作,共同创编活动,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同学们都尝试创编,边跳边唱,整堂课在充满了鄂温克民族气息氛围中进行,效果非常好。其实,用“鄂温克”语唱歌还在尝试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努力。
  总之,我对如何加强民族音乐教学的研究有了初步的成就,多种渠道进行挖掘更多的民族音乐,积极参加民族音乐的培训,民族音乐的内涵和改进教学方法,作为实践的重心,做为一名音乐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与学生共同感受、体验民族音乐、民族文化之美,使学生在学习了解的过程中更加喜欢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民间民俗文化,更加热爱这片生你养你的土地,把我们鄂温克民族的悠久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让鄂温克优美的歌声传遍中国,走向世界。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的培养需要先进的教育。我国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就必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智慧的源泉,亦是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推进阅读是书香校园建设不可缺少的途径,而书香校园建设又影响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
【摘要】构建和谐的初中数学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转变教师角色是基础,提高教师素养是关键,优化教学设计是核心。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和谐课堂 构建  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文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具体表现为融洽的师生关系让课堂宽松有序,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本课所
有这样一句话: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可以算得上是对想学好外语的朋友们的绝好忠告。怎样才能学好英语?呵呵,这可是个高难的问题,答案会有几十种,因为回答的角度不同。多读,多听,多说,还要勤奋......在许多人眼里,English 就是“应该累死”,那浩瀚的单词犹如漫天繁星一望无际,无尽的语法好似绵绵群山连绵不绝,不舍弃几公斤的体重怎么能学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推行,教学课堂强调“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民主平等”,这样,学生积极踊跃的课堂表现有利于提高教师“教”的质量与效率;教师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也有利于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我们应以小学生的思维形象为主,创设现实生活问题的情境  数学教育是要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自1994年税收体制改革以来,货物和劳务税征管体制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也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税收制度的重要举
在我国社会保险的三大险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中,医疗保险是保障范围最为广泛、运行机制最为复杂以及内容最多的险种。因为在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中,疾病是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