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亲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y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月台送行,语言朴实,却情深意长。到最后,火车启动,父亲还坚守月台,目送儿子远去。作者胸中涌起无限敬爱之情,可始终没有开口说爱,直到多年以后,酝酿出一篇《背影》。面对父亲无声的爱,不如试试写写信,直抒心臆。
  灯 塔
  爸爸:
  昨天是母亲节,我独自去海边散步。这些天心情反复无常,是时候让自己静一下。中途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问她有没有去参加聚会,她说你陪她在家一起过。我心中顿时泛起一丝家的温暖。
  自我五岁之后直至上大学,我对你的回忆很少,甚至连记忆都是模糊的。你一直以一种遥不可及的身份定义在我的成长里,在我的生命中扮演着威严又冷漠的角色。我曾经一度不理解父爱的意义,或者因我的迟钝而感觉不到这种爱的存在。我每天与母亲朝夕相处,每周只有两天可以有机会与你见面,而这也只能是在半睡半醒的夜里听见你归来的声音,而我又在第二天你起床之前离家去学校。那时候维系在我们之间的只是一条血脉,一条让我想念你、害怕你甚至疏远你的纽带。
  我也有过些许抱怨。在我稍微变得懂事之后,我感觉到了孤独、紧张和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它们变成一种委屈深深嵌入我的心里。于是在母亲将我的错误转达给你时,在你听后忍无可忍开始训斥我时,我像一头桀骜却又虚弱的小兽,挣脱甚至反击那所谓的爱。那时我对你有种恨不起来的爱,对自己有种自我怜悯的委屈。我害怕极了,而我的性格让我天生懂得遮掩这些不安,我假装变得坚强,假装博学多识,其实我哪里来的那些能耐?!那时的我不过是个孩子,希望得到一点肯定,来自心中某个不可动摇的人的话语。
  后来,我学乖了,我过着一种自我的生活。接受你的爱,但拒绝表达。这听起来似乎没心没肺。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选择了逃避这么一种愚笨的方法。母亲说我是没有受过多少苦的人,这要得益于你为我创造的生活,的确我也都一一记在了心里。父亲,我很少握你的手,因为陌生。明明心里很爱着你,却在握到的一瞬间觉得爱好似没有真实过。我把你放在心里,一直爱着、尊敬着、崇拜着。
  你曾说我没志气没理想,你说这样的我,成不了气候。后来我有了自己的梦想,你说我没有毅力,与其奢望那么高,因到不了在这儿折磨自己,不如给自己一个安稳的人生,接受简单的生活。你还是了解我的,通过你的方式鞭策我激励我,纵使这种方式给我的伤害都是直逼内心。现在的你,已經不能够再完全用你的方式教育我了,我会与你辩驳,以我现有的能力。那日,与你交谈关于国学与哲学的内容时,我们完全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而我的话语似乎过于激烈了,我只是想让你看到一个更好的我,一个成熟而善于思考的我。我是那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我长大了并且正向着未来前进,我的人生有了确定的目标和理想。
  我同样爱着现在的你,或者说更爱。我们关系逐渐亲密起来应该始于那次上海之行,我们全家一起度过的夏天。我感受着父爱带来的快乐与温暖,同样感觉原来你一直像一座大山似的保护着我与妈妈。原来我也可以偶尔任性一下,不必什么事情都是那句“我自己一个人可以”。开始觉得你老了,是去年你在北京住院,我跟妈妈一起在北京照顾你的那半个月。我开始感觉出肩上责任的重量,已经不仅仅是做一个懂事的孩子那么简单的事情,我要开始照顾你们、关心你们甚至为你们去努力,不能只活得像个孩子。父亲,你为我,为这个家庭操劳一生,现在是我该要报答你们的时候了。
  父亲,你看着我成长,看着我高兴或快乐,也有一天你会看着我恋爱,看着我带到你面前的那个男人,与你有着同样温厚善良的品德,像你一般乐观上进,你最想告诉他的会是什么呢?
  爱你的女儿 和槿
其他文献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也没有什么图书,只能对身旁的花草和地上的虫子感兴趣。有时候一看就是半天,仿佛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虫。  后来到城里读书、工作,整天处于一种疲于奔命的状态,关于虫子的各种记忆也慢慢被封存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我不得不放慢奔跑的脚步,甚至停下手中的事情,坐下来休息。慢下来,我又能看到身边爬行的各种虫子,而且和儿童时期的感
2015年母亲节前夕,广东实验中学初一(四)班的语文老师丁之境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给妈妈写一封情书。  情书之一 儿子:周凌一/母亲:徐 晖  妈妈:  这是我第一次写情书。我要写给一个漂亮的女孩——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以前留着长发,现在转成更漂亮的波浪形了。一双棕色的眼睛无比清澈,仿佛能看穿人心。脸上虽已有皱纹,却仍是十分俊丽。我想我明白爸爸当年为什么爱上她了。  我的妈妈很爱我,为我制定
说起上海,或许你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外滩。这里是曾经的十里洋场,现今上海的象征,海关钟楼准点响起的钟声仿佛诉说着她曾经的故事。  外滩总是熙熙攘攘和摩肩接踵?不是的,早晨的外滩是生机勃勃而清新静谧的。曾经有人清晨6点就从远处赶来,只为了安静地聆听海关钟楼准点响起的“当当”钟声。我也一直很向往赶个大早去外滩看看“上海的早晨”,但是常常是睡前信誓旦旦命令自己“明早就去”,第二天却又选择在被窝里多懒会儿。
羊卓雍错是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列的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是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原堰塞湖。它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境内。湖面海拔4441米,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0多米,最深处有60多米,是游客们去西藏旅游时最常去的风景名胜地。  我们出发的这一天在七月,天气晴朗,阳光下的拉萨河水泛着银光奔向远方。河岸上的白杨树一片青绿,像是卫兵一样跟随护卫着拉萨河。白杨树背后,
基金项目: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名称:消费主义视角下《美国悲剧》的“幻灭”,项目编号:CX2018SP164。  摘 要:《美国的悲剧》是美国小说家西奥多·德莱塞的扛鼎之作。小说主人公克莱德的悲剧,恰如让·鲍得里亚的消费理论所指出的,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人的物欲膨胀,人们消费“物”的同时,人们本身也被“物”消费,人因此而被“异化”。这种悲剧至今仍值得大家反思。
摘 要:《逃离》被誉为艾丽丝·门罗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且受到了越来越多世界各地学者的关注。学术界对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身份、两性关系以及女性存在等方面。本文试从文学伦理学角度去解析《逃离》中女性的困境,探索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下,女性如何摆脱伦理困境。  关键词:《逃离》;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困境  作者简介:丛秋菊(1991.8-),女,吉林省松原市人,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