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 指导 训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m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这种“味”具体指什么,教育同行们争议较多,尚未有定论。但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品语文之味的最好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对于“承上启下”的中年级阅读教学,朗读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许多孩子不能融入自己的情感,朗读没有感染力;不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真实情感,从而读不出应有韵味。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朗读兴趣造成的。对于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朗读兴趣, 我是这样做的:
  一、 多用准确丰富的语言表扬孩子的朗读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但一句“你读得真好!”“真是太棒了!”对孩子自身而言只能给他带来短暂的成功的喜悦,过后就会很快遗忘;对其他孩子而言,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要他们再读,就会成为机械的模仿,无法得到实质上的提高。
  记得曾经接过一个这样的班,上课时我发现:不少读得不错的孩子在课堂上不愿举手朗读;有的孩子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声音放不开;还有的孩子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我意识到孩子们对朗读缺乏兴趣。
  于是,在一堂课上,我故意点了一个因害羞朗读总是放不开的孩子,在她读完后我大声夸道:“你读得真流利,但声音若再大一点,就更棒了!”当时其他孩子犹豫了。我又叫了一个平时读书有口无心的孩子,在他读完后我夸了一句:“你的声音很洪亮,大家都听得很清楚。但如果更投入点,就能把大家都打动的 。”听到这些表扬后孩子们的自信心一定能提高不少,全班孩子眼睛都亮了起来,而那些没被叫到的坐不住了,纷纷举手想要展示自己。
  此时,我才开始点一个读得较好的孩子。那天上的是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他读完后,我点点头说:“嗯,你的朗读越来越出色了!你的‘遍插茱萸少一人’读得低沉缓慢,老师感受到了诗人思乡之情,和不能与亲人们一起登高的失落之意。但是这样的情感,还能把它读得更浓烈一点吗?”……通过这番详细的点拨,孩子们立刻明白了该怎样才能把情感朗读出来了,孩子们的朗读兴趣一下子提高的不少。
  二、 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指导孩子的朗读
  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朗读技巧的学习、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反复训练,才会熟能生巧。然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单调、枯燥的朗读形式势必会消减孩子们的朗读兴趣。因此,朗读形式必须灵活多变。
  自由朗读、写写画画能让孩子们用心琢磨在既不影响别人读书,也不被别人所影响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地朗读。教师的感情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心灵,使之产生积极情感,引发情感共鸣;设疑朗读,一问一读,巧妙结合,让孩子们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体会情感,读出情感;竞赛朗读,引起竞争,互相比读,能让孩子们在竞争中激发兴趣,发挥潜能;分角色演读,体悟内心,增加体验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悟出人物的真实情感;互相点评读,且读且评,评导结合,能引导孩子们学会聆听,懂得取长补短;配乐朗读,走入意境,升华情感,让孩子们沉浸于音樂所营造的氛围之中,将读书所感所悟在朗读中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 巧用花样翻新的资源训练孩子的朗读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在,可供训练朗读的资源越来越多。课内的文本朗诵音频,课外可以用美文集、各种朗诵视频、音频,甚至是电影电视的经典桥段,都能成为我们训练朗读的资源。随着班班通走进教室,激发孩子们朗读的兴趣又多了一个“助手”。 利用多媒体紧扣课文,制作幻灯片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们整体感知课文,有助于他们准确把握朗读基调。借助动画演示解词析句,引导孩子们反复品读,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运用录音功能,将孩子们的读回放,让全班学生品评朗读效果,也让孩子自己谈感受,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闲暇时,我会搜集一些美文佳句,有空就展示在屏幕上,让孩子们或自由品读、评读或赛读。有时还会播放一些美文音频或视频,让孩子们品读、演读。既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增加他们的朗读量,又达到了培养朗读兴趣的效果。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练习方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很有道理。在朗读教学中,只要我们引导到位,加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发挥孩子们朗读的主动性、积极性,激起他们朗读的欲望,努力让他们在兴趣中愉快地朗读。这样,每一篇文章就会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住孩子们,使他们欲罢不能。
  【作者单位:永修县外国语学校 江西】
其他文献
本文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推理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探索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在大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
今年是《史学月刊》创刊50周年,也是一个新世纪新千年的开端。在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同时来纪念本刊的创刊,编辑部同仁深感荣幸,并愈发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史学月刊》原名《新史学通讯》,由中国新史学会河南分会主办,河南大学校长嵇文甫先生、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郭晓棠先生和史地系主任黄元起先生于1951年1月共同发起创办。1957年改名《史学月刊》。本刊50年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期刊
应该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建国以来50年的发展。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过去史学的发展。要科学地看待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价值,它是唯物史观的基石。不同学术思
期刊
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由于面临着激烈的内外部竞争和不断萎缩的人才需求市场,高职高专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期。如何破解这个瓶颈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
当下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大量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生存必须。对信息的阅读吸收、分析整合、倾吐表达,也逐渐成为一种必须掌握的能力。但小学语文教学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关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策略的失衡、课型设计的缺失导致了非连续性文本长期处于尴尬局面。  一、剖析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尴尬之境  “非连续性文本”这一专业名词虽然形成较晚,但这一独特的文本形式在教材中却并不少见,每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其特点是睁眼昏迷,貌似清醒,但无任何认知功能、感知觉、记忆、思维与情感,但脑干反射存在。特别重要的是体温、呼吸、心跳、血压生命体
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阅读能力的高低就代表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因为阅读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够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多方面能力和素质的项目,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比較高级的能力,它建立在字词教学的基础之上,而好的阅读能力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富有情感的、富有想象力的阅读过程,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念词读句的层面上,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经历重点分析想象力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一、萌发创新意识,培养质疑习惯  创新的前提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好奇心是使儿童主动积极观察、思考和求异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在新课改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根据课文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如在阅读《赤壁之战》一课中,曹操接到黄盖的诈降信,信以为真、欣喜若狂的部分时,有学生问:“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当时
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是一种重要的安全防护类计量器具。该文从此类报警器依法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加强依法强制计量检定提出建议,防范此类安全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