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6-0049-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近来笔者细读了何道宽和许力生翻译的《思维的训练》一书,该书作者爱德华·德波诺在书中有关“注意滑过”里有这样的描述:“在思维或感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主要路径特别明显而滑过另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如果能把注意力导向那条路径,我们会很容易看到它的。可是,由于沿主要路径行进得非常顺利(见图),我们的注意力根本没有机会转向通往C的那条路径。”这一段文字引起了笔者的共鸣,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总想教学过程自然流畅、面面俱到,“不情愿”给学生留下 “障碍”,或者给学生留下了跨越的“障碍”,但又“无意识”地没有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致使教学过程一晃而过, 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教学中的“滑过现象”嘛!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最常见手段,通过提问既可以检查学生对特定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思潮翻滚,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可以说课堂提问既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笔者在对本校和外校的随堂听课中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设计问题与学生交流,但总感觉很多时候并没有充分发挥出问题潜在的启导功能, 没有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在不经意间“ 一滑而过”,可以说是“ 赢得了起点, 失去了终点”, 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为此笔者特别关注提问环节中的“滑过现象”,以期对化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提问环节中发生“滑过现象”的原因
提问环节中“滑过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对问题本身重视不够
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备课时主要思考的是上课“教什么”、“怎么引”等内容,而很少精心地设计问题,课堂上往往都是即兴式提问,致使很多课堂提问过易或过难,使学生思维启动过程自然而然地“滑过”。过易,学生不用思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思维在低水平重复,使学生得不到探索的乐趣;过难,学生还不具备回答问题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思维过程难以启动,学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例如刚讲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时,就向学生提出“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Fe、Hg、Ag的活动性顺序呢?”学生可能会一脸茫然,因为依学生刚上新课时的能力回答这样的问题会感到非常吃力,会有“坐在地上摘桃子”的感觉。
2. 对思维空间重视不够
在课堂上, 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向学生提出各类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但好多时候问题提出后并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不留思维空间,教师就说出结果,自问自答,使学生思维激发过程自然而然地“滑过”。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解固体溶解度概念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固体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教师强调要全面仔细地分析概念的同时,却又在赶时间,几乎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其实我们从概念中很简单地可以看出,固体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的同时,还与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有关。”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空间就被剥夺,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白白丧失,思维得不到应有的激发,从而不能很好地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3. 对答问评价重视不够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一般都会给出问题的答案,当学生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时,教师经常用“好”、“对”来评价或不做评价,就继续下面的教学内容;当学生的回答不理想时,教师常用“不对”来评价,然后就同一问题向另一同学发问,直至学生的回答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并没有更深层次地评价学生的答问,使学生思维深化过程自然而然地“滑过”。例如提问“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有的学生回答“是,书上就是说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的学生回答“不对,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色,但它不是碱溶液”,如果这时教师只是简单地肯定回答对的同学,而不对答问做更深层次的分析评价,就会使很多学生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向纵深发展,好多有价值的信息就会被“滑过”,比如碱溶液、碱性溶液在概念上的区别和性质上的联系、以及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本质、怎样进行正确的描述等等。
4. 对提问主角重视不够
德国学者费诺切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提问”。 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在现在的化学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由教师提出来的,偶尔有极个别学生提出个别问题,就连课后问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教学中教师太重视学习结果,不太关注学习过程,忽视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导致了学生不会独立思考,他们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问,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应答”状态,养成了绝对的服从心理、唯书唯师的惰性心理,从而使学生思维升华过程自然而然地“滑过”。
三、防止“滑过现象”的对策
从表面上来看“滑过现象”是一种无意识的教学行为,具有偶然性,但实际上它更像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必然结果,它所造成教学资源的损失是巨大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要防止“ 滑过” 现象的发生, 教师要用现代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同时, 还可以在教学中做如下实践。
1. 合理地设计问题
(1)问题设计要有角度、精度、难度
备课时教师要着眼于知识的不同角度,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来设计问题,力求采用比较新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新颖性、启发性,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设计好后再看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低难度问题可考虑合并提出, 高难度问题则可分解成由浅入深的多个问题,前为后作铺垫, 后为前作延伸和提高。通过我们的设计,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知道一节课的中心内容。 (2)问题设计要有广度、密度、速度
在课堂上提问一般面向全体学生,将不同难度的问题抛给学生后,教师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组织答案(等候时间一般为3到5秒,如果小组讨论或问题较难,则可长一点),在这段停顿时间内,教师不要急于点破,而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感悟问题,获得知识,教师仔细观察、适当提醒,当感觉时机成熟了就请学生来回答问题,当然要确保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体验成就;同时提问不可过密、过疏,过密会使学生过度紧张,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过疏还会使课堂缺少师生交流,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通过我们的设计,以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理解一节课的中心内容。
2. 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答问
课堂提问中学生答问正确与错误都是正常的,作为教师不能用简单的“对”、“有点不对”与“不对”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而应给学生的答问作出更合理的评价。
(1)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应重复学生的答案来给予充分肯定,有时还可继续探问学生是否还有更好的其他答案,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还可以增添新条件,引出新问题,拓宽拓深思路,使答问更具深刻性。例如,在学生回答了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后,增添“铵离子若存在于水中”这一条件,从而引出新问题“如何检验水溶液中铵根离子的存在”,促使学生深入地去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认识铵盐反应生成氨气的实质。
(2)对于学生错误或不完全正确的回答,教师千万不要因为学生回答有误而打断学生的回答,图省事就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时我们可以暂缓评价,转问其他同学,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各自阐述其观点并说明理由,让他们的思维在争辩中产生火花,师生再顺势利导,评价其各自正确与错误之处,帮助他们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寻找正确、科学地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问“在不使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可以选用什么试剂?”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可能会提出熟石灰、硝酸银、纯碱和石灰石等试剂,这时教师可以不要说谁对谁错,而是继续让学生说明选择那个试剂的理由,在学生的回答中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回答中的不足之处,最后师生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指导学生不能想当然地解决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一定要具有全面性、深刻性,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3.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开启和发展思维的源泉,如果课堂上能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提问,打破学生被动接受者的局面,这将是一个学生思维升华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即使有时是不恰当的甚至是低级的、错误的,但是只要提出问题,就证明学生是动过一番脑筋的,这个过程本身就蕴涵着创造思维的火花。例如在预习学案中设计“你预习了本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环节,教师收集这些问题从中挑选出难度适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穿插地提出来,或者在一节课中专门留出5到8分钟时间,让学生提出他们的想法,然后师生一起来讨论提出的问题,并对提出精彩问题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不断鼓励他们积极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思维具有主动性、创新性,从而从源头就开始减少滑过现象的发生。
笔者将提问环节中的“滑过现象”提出来,是希望能引起教师们的关注,减少有价值信息的“滑过”,促进学生思维的训练。“ 防滑”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需要教师改变“应试”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关注、反思、总结和修正, 才能有效地减少“滑过现象”的发生。
一、问题的提出
近来笔者细读了何道宽和许力生翻译的《思维的训练》一书,该书作者爱德华·德波诺在书中有关“注意滑过”里有这样的描述:“在思维或感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主要路径特别明显而滑过另一条可供选择的路径。如果能把注意力导向那条路径,我们会很容易看到它的。可是,由于沿主要路径行进得非常顺利(见图),我们的注意力根本没有机会转向通往C的那条路径。”这一段文字引起了笔者的共鸣,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总想教学过程自然流畅、面面俱到,“不情愿”给学生留下 “障碍”,或者给学生留下了跨越的“障碍”,但又“无意识”地没有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去思考,致使教学过程一晃而过, 许多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教学中的“滑过现象”嘛!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最常见手段,通过提问既可以检查学生对特定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思潮翻滚,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可以说课堂提问既是启迪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笔者在对本校和外校的随堂听课中发现: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设计问题与学生交流,但总感觉很多时候并没有充分发挥出问题潜在的启导功能, 没有很好地训练学生思维,导致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在不经意间“ 一滑而过”,可以说是“ 赢得了起点, 失去了终点”, 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为此笔者特别关注提问环节中的“滑过现象”,以期对化学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提问环节中发生“滑过现象”的原因
提问环节中“滑过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对问题本身重视不够
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备课时主要思考的是上课“教什么”、“怎么引”等内容,而很少精心地设计问题,课堂上往往都是即兴式提问,致使很多课堂提问过易或过难,使学生思维启动过程自然而然地“滑过”。过易,学生不用思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思维在低水平重复,使学生得不到探索的乐趣;过难,学生还不具备回答问题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思维过程难以启动,学生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例如刚讲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时,就向学生提出“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Fe、Hg、Ag的活动性顺序呢?”学生可能会一脸茫然,因为依学生刚上新课时的能力回答这样的问题会感到非常吃力,会有“坐在地上摘桃子”的感觉。
2. 对思维空间重视不够
在课堂上, 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向学生提出各类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思维。但好多时候问题提出后并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不留思维空间,教师就说出结果,自问自答,使学生思维激发过程自然而然地“滑过”。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解固体溶解度概念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固体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教师强调要全面仔细地分析概念的同时,却又在赶时间,几乎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其实我们从概念中很简单地可以看出,固体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的同时,还与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有关。”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空间就被剥夺,学生主动思考的机会白白丧失,思维得不到应有的激发,从而不能很好地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3. 对答问评价重视不够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学生经过思考,一般都会给出问题的答案,当学生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时,教师经常用“好”、“对”来评价或不做评价,就继续下面的教学内容;当学生的回答不理想时,教师常用“不对”来评价,然后就同一问题向另一同学发问,直至学生的回答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并没有更深层次地评价学生的答问,使学生思维深化过程自然而然地“滑过”。例如提问“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吗?”有的学生回答“是,书上就是说碱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的学生回答“不对,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色,但它不是碱溶液”,如果这时教师只是简单地肯定回答对的同学,而不对答问做更深层次的分析评价,就会使很多学生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向纵深发展,好多有价值的信息就会被“滑过”,比如碱溶液、碱性溶液在概念上的区别和性质上的联系、以及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本质、怎样进行正确的描述等等。
4. 对提问主角重视不够
德国学者费诺切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提问”。 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在现在的化学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由教师提出来的,偶尔有极个别学生提出个别问题,就连课后问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教学中教师太重视学习结果,不太关注学习过程,忽视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导致了学生不会独立思考,他们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问,不知道该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处于被动的“应答”状态,养成了绝对的服从心理、唯书唯师的惰性心理,从而使学生思维升华过程自然而然地“滑过”。
三、防止“滑过现象”的对策
从表面上来看“滑过现象”是一种无意识的教学行为,具有偶然性,但实际上它更像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必然结果,它所造成教学资源的损失是巨大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要防止“ 滑过” 现象的发生, 教师要用现代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同时, 还可以在教学中做如下实践。
1. 合理地设计问题
(1)问题设计要有角度、精度、难度
备课时教师要着眼于知识的不同角度,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来设计问题,力求采用比较新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新颖性、启发性,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设计好后再看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低难度问题可考虑合并提出, 高难度问题则可分解成由浅入深的多个问题,前为后作铺垫, 后为前作延伸和提高。通过我们的设计,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知道一节课的中心内容。 (2)问题设计要有广度、密度、速度
在课堂上提问一般面向全体学生,将不同难度的问题抛给学生后,教师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组织答案(等候时间一般为3到5秒,如果小组讨论或问题较难,则可长一点),在这段停顿时间内,教师不要急于点破,而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感悟问题,获得知识,教师仔细观察、适当提醒,当感觉时机成熟了就请学生来回答问题,当然要确保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体验成就;同时提问不可过密、过疏,过密会使学生过度紧张,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过疏还会使课堂缺少师生交流,不利于教师了解和调控学生的状态。通过我们的设计,以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理解一节课的中心内容。
2. 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答问
课堂提问中学生答问正确与错误都是正常的,作为教师不能用简单的“对”、“有点不对”与“不对”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而应给学生的答问作出更合理的评价。
(1)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教师应重复学生的答案来给予充分肯定,有时还可继续探问学生是否还有更好的其他答案,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还可以增添新条件,引出新问题,拓宽拓深思路,使答问更具深刻性。例如,在学生回答了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后,增添“铵离子若存在于水中”这一条件,从而引出新问题“如何检验水溶液中铵根离子的存在”,促使学生深入地去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认识铵盐反应生成氨气的实质。
(2)对于学生错误或不完全正确的回答,教师千万不要因为学生回答有误而打断学生的回答,图省事就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时我们可以暂缓评价,转问其他同学,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各自阐述其观点并说明理由,让他们的思维在争辩中产生火花,师生再顺势利导,评价其各自正确与错误之处,帮助他们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寻找正确、科学地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问“在不使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可以选用什么试剂?”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可能会提出熟石灰、硝酸银、纯碱和石灰石等试剂,这时教师可以不要说谁对谁错,而是继续让学生说明选择那个试剂的理由,在学生的回答中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回答中的不足之处,最后师生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指导学生不能想当然地解决问题,对问题的分析一定要具有全面性、深刻性,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3.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开启和发展思维的源泉,如果课堂上能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提问,打破学生被动接受者的局面,这将是一个学生思维升华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即使有时是不恰当的甚至是低级的、错误的,但是只要提出问题,就证明学生是动过一番脑筋的,这个过程本身就蕴涵着创造思维的火花。例如在预习学案中设计“你预习了本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环节,教师收集这些问题从中挑选出难度适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穿插地提出来,或者在一节课中专门留出5到8分钟时间,让学生提出他们的想法,然后师生一起来讨论提出的问题,并对提出精彩问题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不断鼓励他们积极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思维具有主动性、创新性,从而从源头就开始减少滑过现象的发生。
笔者将提问环节中的“滑过现象”提出来,是希望能引起教师们的关注,减少有价值信息的“滑过”,促进学生思维的训练。“ 防滑”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 需要教师改变“应试”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关注、反思、总结和修正, 才能有效地减少“滑过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