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及其特点

来源 :江苏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hiji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精神是具有价值判断和价值导向的一种文化,其育人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形成的世界观具有科学的、开放与发展的、批判的特征;形成的人生观具有为他的、积极乐观的、理想主义的特征;形成的价值观具有全人类共同的、崇尚真理的、勇于实践的特征;并在大学生“三观”形成的作用上具有潜移默化、认知内化异常坚定、奠定主导价值基础的特点和超越现实社会倾向理想人的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在肯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就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行政垄断问题作了简要分析。高校后勤工作中的行政垄断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改变原有的垄断格局,
在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渗透下,我国大学自身的世俗化与变异难以让其实现社会批判的目的,自我批判就成了现代大学保护大学组织属性,纯洁大学文化,树立大学批判精神的基
以主体性哲学理念作为品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理性的选择。用主体性视野观照品德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主体性品德课程体系。其编制取向为: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
近年来,高等学校作为被告的涉诉案件目益增多,打破了长期以来高校“无讼”的状态,依法治校成为时代的召唤。本文从高等教育立法、司法、执法三方面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
高校学生管理深处是道德激励。文章对道德激励的特征、道德激励的原则和道德激励的方法一一进行了阐述,认为科学运用道德激励,是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效果的有力保障。
中国共产党在高校核心地位的合法性是不容置疑的,无论是现实层面还是法理层面都不需要任何的矫饰,但是如果不能科学地理解高校党组织核心地位的内涵,就容易将其泛化,引发诸多不利
当前,高职院校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进入课程改革这一关键层面与阶段。文章综合分析了以财经类高职院为例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难点,选择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多元
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需要处理好与学生、学生家长、分管领导、其他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工作部门等方面的人际关系。辅导员与他们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利于辅导员做
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是关注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教育追求,实现充分发展不是鸟托邦的教育理想,而是对学生既有差异和个性发展的现实性尊重和可能性的发掘。基于教育价值视域的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