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三位”关系探究,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道德教育合力于“一体”的措略。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40-01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是好的,但是一些大学生也存在一些道德困惑和道德失范现象,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关系国家的命运,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结果是社会的混乱和发展的停滞,所以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如何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道德与“三位一体”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作为社会关系的總和的人是生活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环境中的人。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不同的,各有其积极而独特的作用。家庭作为人生命的起点,父母是其第一任教师,承担着人的道德启蒙的重任,生活于家庭中的人深受父母道德品行的影响,但是家庭可能存在畸形化,所以需要学校道德教育的规范。而学校作为人道德品行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但是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德育的能力限度”即学校德育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完成人们为它设定的一切理想目标。社会道德环境的好坏对于人的道德品行具有直接影响,良好的道德舆论环境,利于人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但是社会道德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又需要家庭和学校的补充或者纠正。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人道德品行形成和践行的“三位”,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只有将它们的合力——正面而积极的作用统一于“一位”即大学生身上,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三位一体”策略
(一)加强家庭德育建设,发挥家庭基础作用
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家长对子女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深远,“有其父必有其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方面,要求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时候能过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和模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让子女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家长应配合学校多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同一现象探讨彼此想法,及时的进行疏导和指引其所面临的道德困惑。同时重视大学生子女思想及行为的变化,了解其内心需求,或许吉林农大郭力维因琐事杀人案就不会发生。
(二)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德育阵地作用
道德教育的过程是道德教育活动的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育主这依据道德教育的目的、择用合宜的教育方法、引导教育对象形成相应的道德素质的道德素质的过程。学校德育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及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创新、大胆改革。
选择符合时代和学生特点的道德内容。道德内容的选择必须满足学生的德育需求,关心和帮助学生解答自身的道德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之能够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同时对于传统道德中的“糟粕”不能“一言以蔽之”,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经过对比更容易接受现时道德观念。
学校德育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相对于单向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小说、电影和电视等文艺作品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受众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道德的认知转化。对时政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探究原因,通过充分、自由地讨论,教师做好引导,得出的结论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如关于毒奶粉事件、南京“彭宇案”。也可举办主题活动月、情景模拟、社会调查、优秀人物报告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
(三)优化社会环境,创建良好道德教育环境
大学生已有的道德观念将在社会中进行考验,所以应重视社会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作用,优化社会环境,使之与家庭、学校共同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
扬善惩恶,营造社会道德环境。“我们应该奖赏任何理应受到感谢的行为,同样应该惩罚任何理应受到怨恨的行为。”通过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奖赏和鼓励,对损失巨大的高尚道德行为给予物质补偿,这些奖励措施给予人们巨大的心理支持。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包括赞许、肯定、尊重、名誉、地位、赞赏、金钱、物质等。如长江大学给予见义勇为大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位大学生英雄每家奖50万元。教育部追授3位大学生“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德育创造另一个平台。网络作为自由而匿名的互动平台,信息传递速度快且不承担后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造成很大的冲击,非常容易误导大学生,使其存侥幸和放纵之心,一些黄色暴力低俗信息的传递,对大学生道德观念起负面作用。所以社会应该自觉净化网络环境,使用文明语言,传递积极健康信息,给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指引和规范。
依靠法制强化社会道德的根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正如爱尔维修认为:一旦制定的法律给够给美德以鼓励,给罪恶以惩罚,使所有的人都从美德中得到利益,就能引导人们从善,社会幸福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毕岩,徐嘉.试析大学生道德失范及应对策略.沈阳建筑大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5-240-01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是好的,但是一些大学生也存在一些道德困惑和道德失范现象,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关系国家的命运,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如果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结果是社会的混乱和发展的停滞,所以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如何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大学生道德与“三位一体”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作为社会关系的總和的人是生活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环境中的人。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不同的,各有其积极而独特的作用。家庭作为人生命的起点,父母是其第一任教师,承担着人的道德启蒙的重任,生活于家庭中的人深受父母道德品行的影响,但是家庭可能存在畸形化,所以需要学校道德教育的规范。而学校作为人道德品行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但是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德育的能力限度”即学校德育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完成人们为它设定的一切理想目标。社会道德环境的好坏对于人的道德品行具有直接影响,良好的道德舆论环境,利于人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但是社会道德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又需要家庭和学校的补充或者纠正。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人道德品行形成和践行的“三位”,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只有将它们的合力——正面而积极的作用统一于“一位”即大学生身上,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三位一体”策略
(一)加强家庭德育建设,发挥家庭基础作用
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家长对子女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深远,“有其父必有其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方面,要求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时候能过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和模范作用,通过言传身教让子女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家长应配合学校多与子女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同一现象探讨彼此想法,及时的进行疏导和指引其所面临的道德困惑。同时重视大学生子女思想及行为的变化,了解其内心需求,或许吉林农大郭力维因琐事杀人案就不会发生。
(二)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德育阵地作用
道德教育的过程是道德教育活动的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教育主这依据道德教育的目的、择用合宜的教育方法、引导教育对象形成相应的道德素质的道德素质的过程。学校德育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及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创新、大胆改革。
选择符合时代和学生特点的道德内容。道德内容的选择必须满足学生的德育需求,关心和帮助学生解答自身的道德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之能够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同时对于传统道德中的“糟粕”不能“一言以蔽之”,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经过对比更容易接受现时道德观念。
学校德育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相对于单向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小说、电影和电视等文艺作品更具感染力和亲和力,受众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道德的认知转化。对时政热点话题进行讨论,探究原因,通过充分、自由地讨论,教师做好引导,得出的结论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如关于毒奶粉事件、南京“彭宇案”。也可举办主题活动月、情景模拟、社会调查、优秀人物报告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
(三)优化社会环境,创建良好道德教育环境
大学生已有的道德观念将在社会中进行考验,所以应重视社会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作用,优化社会环境,使之与家庭、学校共同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
扬善惩恶,营造社会道德环境。“我们应该奖赏任何理应受到感谢的行为,同样应该惩罚任何理应受到怨恨的行为。”通过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奖赏和鼓励,对损失巨大的高尚道德行为给予物质补偿,这些奖励措施给予人们巨大的心理支持。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包括赞许、肯定、尊重、名誉、地位、赞赏、金钱、物质等。如长江大学给予见义勇为大学生陈及时、何东旭、方招3位大学生英雄每家奖50万元。教育部追授3位大学生“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德育创造另一个平台。网络作为自由而匿名的互动平台,信息传递速度快且不承担后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造成很大的冲击,非常容易误导大学生,使其存侥幸和放纵之心,一些黄色暴力低俗信息的传递,对大学生道德观念起负面作用。所以社会应该自觉净化网络环境,使用文明语言,传递积极健康信息,给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指引和规范。
依靠法制强化社会道德的根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正如爱尔维修认为:一旦制定的法律给够给美德以鼓励,给罪恶以惩罚,使所有的人都从美德中得到利益,就能引导人们从善,社会幸福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毕岩,徐嘉.试析大学生道德失范及应对策略.沈阳建筑大学(社会科学版).2010(1).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