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整体把握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w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是一个整体,因而阅读理解及鉴赏等,都要能在整体上加以把握。如何做到整体把握,可先看标题。孙犁这样说:“标题要代表一篇文章的内容,但不是一语道尽文章的内容,它要简单、有力、新鲜,助长文章的情趣。标题是一种艺术。”题好一半文,标题对内容往往有一种提示及涵盖作用,所以阅读中不仅不能忽略标题,还要有标题意识。换言之,看了标题,即可揣测一下,文中是写什么的,更便于阅读理解。再就是阅读之后回想一下,留下了什么印象。一般来说,阅读了一个文本之后,都会留下一些印象。若不加以留意,很可能就会忽略过去,但用心捕捉,也可在大体上把握文意。先看标题与捕捉印象,都可在整体上有所认识。
  分析思路及结构。思路是内在的行文过程,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说:“思路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看一篇文章,要看它怎样开头的,怎样写下去的,跟着它走,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这样走。”不管写还是读,都要理顺思路。理思路可抓线索,或时间空间,或相关物事及事件,或思想感情,都可以是行文的线索。思路的外在呈现就是结构,就文章学的一般原理来说,结构有三分法及四分法。所谓三分法,就是开头、中间及结尾。前人有龙头、猪肚、豹尾之说,是着眼于效用而言的。至于四分法,就是起、承、转、合,比三分法多了一个层次。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多了一个层次,就多有起伏曲折。但若合而言之,仍可将承与转视为中间层次。这文章结构的三分法及四分法,二者也都有助于划分结构层次。
  结构层次的安排,进一步还可落实到段落上。不过,先要对分段有一些认识。如何分段,在夏■尊和刘薰宇合编的《文章作法》中是这样说的:“一篇文章虽有一个中心思想,但仔细分析起来,总是联合几个小的中心思想成功的。为了使文章的头绪清楚,应当把关于各个小的中心思想的文字作成一段;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小的中心思想应当作一段,而一段中也只应当有一个小的中心思想。文章的内容若十分复杂,一段里面还可分成几小段。”这是分段的依据,更可以说是原则。“分段不但使文字易读,且使文字有序不紊。分段有长有短,原视人而不同,但大体也有一定的标准,就是要每段自成一段落。”分段是为了分出条理,意思上则是相对独立的。且就段落的组合关系来看,有并列、承接、层进、对照、总分等。从段落入手,分析其层次组合关系,也有助于把握结构。段落中尚有一种过渡段,则要注意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还有内容的归纳与概括。对应于文本,就是归纳要点及概括中心。韩愈说过:“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这里所说的提要,就是归纳要点,而要点表现于语句层面,则又要抓住一些关键的句子,即为钩玄。文章写作无外乎记事记言,而提要钩玄,才便于领会。提要钩玄,换言之就是归纳与概括。夏■尊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说:“一篇文字,全体必有一个中心思想,每节每段也必有一个要旨。文字虽有几千字或几万字,其中全文中心思想与每节、每段的要旨,却是可以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来包括的。阅读的人如不能抽出这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意,只就每句的文字表面支离求解,结果每句是懂了,而全文的真意所在仍是茫然。”文章有其中心,段落也有其中心,善于抓住这个中心,也就提纲挈领地把握了文意。不管怎么说,文本解读中概括中心是很有必要的。但概括中心不见得要有什么模式,比如通过什么表现什么之类。大致说来,仍就可在文本中找一些中心句或关键句,包括文眼在内。概括中心,属于整体把握的内核。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毒蛇咬伤致急性肾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4例毒蛇咬伤致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治疗,经严谨的护理监护与观察,包括上机治疗前的评估、上机治疗时的
被誉为"明文第一"的<项脊轩志>,借项脊轩的兴衰,写了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家庭变迁的感慨.……
期刊
目的:调查天津市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服务现状及需求,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天津市18个行政区县的2 047名老年人居家养老医疗护理服务现状及需
学校隐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属于精神观念层面,亦即学校精神,它是学校师生行为模式的根本,学校物质环境建设的依据。学校隐性文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突出学校的核
公开课结束,在课后点评环节中,学生“上课不喜欢发言”的现象受到了广泛关注。说这是习惯问题,势必引发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师自问自答、自说自话的尴尬境地。面对教师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