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i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导致学生完全放弃对语文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饿,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对我们教师而言,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尝试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探索,现就自己的实践来谈一谈肤浅的体会。
  一、教会学生“读”的方法
  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而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应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懂得读书的方法,掌握阅读的步骤。怎样才能读懂一篇文章呢?
  1、细读
  首先就是从语言入手,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阅读,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其次,找出重点句、重点段,认真阅读,提出难理解的问题。第三,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强调“细”,目的是让学生把握住课文知识点与能力训练点,正确地领悟到课文的内容与形式,更好的从中挖掘问题延伸思维,即思考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文本细读,关注课文中遣词造句的特点、作用、效果,在思考之下、对比之中,引领学生揣摩作者的用意,领悟作者的内心情感;关注课文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作用、效果。每篇课文,在其布局谋篇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它传达了作者在表达上的目的和意图。如教读朱自清《春》中的“春草图”,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春草的特点,描写的顺序,语言特色,流露的感情。
  2、精读
  精读要从断句和字词入手,做到读准字音、辨明字义,不出现词语理解不清的问题,为进一步层层深入剖析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要全面掌握文章的背景资料,包括作者生活年代、人生经历、政治立场、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写此文的目的等等。精读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反复朗读。最好是带着感情,反复咀嚼文中的韵味,体会作者的意思,理解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囫囵吞枣式的读书,不会取得什么效果。只有想作者之所想,感作者之所感,与作者、作品融为一体,才能从灵魂深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才能通过声音传达出这种共鸣。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带着问题阅读。从思辨入手,从质疑入手,在探究过程中解疑。
  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教师应在自己掌握此法之后教授给学生。学生学会此法后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会脱离教师而自主学习,这对学生的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3、巧读
  指的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把课文读懂、吃透,想他人所未想,读出自己。——读出自己独到的发现,读出自己有新意的见解。如:教读教读鲁迅先生的《风筝》时,学生对课文中的“我”的做法也是很反感的,教师此时可以顺势引导他们思考:结合课文和自己乃至现实生活的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思维散发了,既能加深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又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又如:《愚公移山》一课,问学生:愚公移山不如搬家方便,为何作者还要写移山的寓言。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思维的独创性。
  二、教会学生质疑、释疑的方法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大疑则大进。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朱熹。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有疑——解疑——无疑对于学者的重要性。“教是为了不教的”。以下的几种方法可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1、教学生从课题质疑问难。如《犟龟》,课文的标题是“犟龟”,说说小乌龟的“犟”表现在哪些地方?“犟”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你认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2、学生从课文内容质疑。如:《口技》的“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具体表现在哪?“善”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3、教学生从课后思考题中质疑问难。
  4、联系历史背景、现实生活质疑疑。紧扣课文的某一知识点或课文的某一观点,人物的某种行为展开多方面的联想,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伤仲永》,可以这样质疑:假如你是文中的方仲永,你将如何打算?假如你是当今的方仲永你又如何说服父亲?
  学生懂得了质疑,有了怀疑精神。但如果自己没有解决疑难的能力,这种精神很快会消失,以此教予学生释疑的方法也很必要。
  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自行释疑:
  1、教师做必要的启发,学生依据启发自行释疑。有些问题,含义比较深刻,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释疑,就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激活学生的思路。如鲁迅的《风筝》中的“扼杀”事件所隐含的深刻意义,教师要适当做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释疑。
  2、用反复读、加深理解的形式来释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学生提出的似是而非、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后,从课文中寻找依据、讨论辨析和自行求解。
  3、鼓励学生搜索资料帮助释疑。对于那些涉及面广的问题,光靠语文教材是不够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来自行解决,借助图书或网络资源解答疑难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不仅通过收集资料解答了这一问题,而且提高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培养他们质疑的能力,而且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释疑,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精彩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诱导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的教学利器。
  三、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
  實践告诉我们,一般的人都无法做到过目不忘,到大脑也不可能记住所有的信息,每当新的信息传进大脑,旧的信息将会被遗忘。而学生要想学有所得是离不开记忆的,那么我们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牢记于脑中呢?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记忆,可有如下的方法:
  1、明确记忆的目的和任务,这有助于提高记忆的速度和正确性。
  2、正确使用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法、比较记忆法、歌诀记忆法等。
  3、联想记忆法这是一种利用联想来提高记忆力的方法。联想是指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与之更广泛的联系。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努力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语文,这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关系,学生掌握了“渔”,才能有享用不完的“鱼”。
  参考文献
  [1]王寿山;面对学生的质疑[J];湖南教育;2005年
  [2]温泽远《解读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与学2002年1—12期合定本》
  [3]《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中国教育技术准备》2010年01期
  [4]《新课程语文教学方法浅谈》,《中国教育技术准备》2010年22期
其他文献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我体会到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一、用眼观察生活收集写作素材。二、读书是增加学生积累的有效方法之一。三、亲自体验生活,创设写作的情境.四、指导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用眼观察生活收集写作素材;与知识积累相融合增加学生积累;亲自体验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有人总结说,教无定法。当然,作为老教师,我们应因人设教,因文设教,应以学生习惯和能力养成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为终极目的,创造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试图从教学的导入、感知性体验、问题探究、延伸性学习、等几个方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进行浅显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导语;体验;問题探究;延伸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内容提要】中国文学素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传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留白艺术,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质疑的空间,让他们真正体会文学“此中的真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达到语文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留白手法;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上丰子恺先生的《竹影》这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参看课本前的彩页《风竹图》(李方膺),这幅画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风中摇摆的竹子。我本想
期刊
一、说教材  1、教材简说。  《识字6》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这是一组数量词的归类识字。教材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二、说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理念是:“图文结合情景交融快乐识字”,教师在设计中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
期刊
摘要:经过了教育部专家的探讨,我国编写了一部与我国国情符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忽视了对教师教育方法的研究,而当前的教育模式不光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定要求,还给学生的学习制定了一系列的办法。通过文本的形式给学生学习语言知识以指导。  关键词:文本;语言运用能力;工具性  【中图分类号】G622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对学生教学的重点都在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通过重视直观感知,重视直观图形与数学符号的合情转换,重视数形结合等方法,培养几何直观的能力,并在教学中运用几何直观.  关键词: 数形结合 直观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几何直观的概念与其
期刊
摘要:本文对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中职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对其中发现的问题找出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借此对当前如何改进职校语文教学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中职生;课外阅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一、调查目的  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需要的是有一技之长的才人,还需要拥有更多综合能力的人才。对于中职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
期刊
艺术是人类的天性。——伯克  说起一生对于美术的爱,其实仍然萌芽在小学。——三毛  美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可视形象和色彩,典型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生活的美,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绘画对幼儿来讲是一种游戏、娱乐,也是表达自己思想情绪的一种方式。每一位幼兒的头脑中都有许多美丽的图画,每一位幼儿
期刊
【内容摘要】  “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笔无价的财富,让学生先背诵,用不同形式进行巩固,不断积累这些财富;再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运用“经典诗文”或填空或造句或组段,小试一番;最后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去。  【关键词】  经典诗文;积累;运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诗文”耐人寻味,简单的几十个字里却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意境,让小学生学习“经典诗文”,并且运用“经典诗文”,是希望借民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数学。学生应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近年数学中考为适应创新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强了数学知识应用的能力的考查力度,对知识点的考查倾向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知识的综合性和灵活运用,打破数学知识内部学科界限,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其它领域的具体问题。这一新变化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