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塔斯特金矿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为准噶尔古板块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区中东段,矿体赋存于华力西晚期侵入的酸性杂岩体中,该杂岩体主要岩性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岩体内发育有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断裂。酸性杂岩体为金矿提供了成矿物质;后期的侵入岩为成矿提供了热液来源;北西向断裂是成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同时也是金元素富集成矿的场所。塔斯特金矿床成因类型可归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关键词 塔斯特金矿;地质特征;岩浆热液;蚀变
分类号:TU225
1、区域地质特征
塔斯特金矿位于新疆吉木乃县,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为准噶尔古板块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区中东段,是扎尔玛~萨吾尔金铜成矿带的东延部分。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哈拉巴依组(C1hl)的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石炭统萨尔布拉克组(C2s)的磨拉石建造-正常陆相沉积岩组合。下二叠统哈尔加乌组(P1h)的火山岩建造-正常沉积岩组合和下二叠统卡拉岗组(P1k)的陆相火山岩建造、磨拉石建造和一套中基性火山岩、正常沉积岩组合。
勘查区位于萨吾尔山复式背斜北翼,褶皱构造较为简单,为布尔克斯岱次级复式向斜翼部,由下石炭统哈拉巴依组地层构成。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分布有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压性断裂,产状南倾,倾角75°-80°。断裂与矿化关系密切,金矿化多沿断裂或断裂的交汇处分布。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以华力西中晚期酸性岩最为发育,主要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呈岩基或小岩枝产出,分异较明显,中酸性复合型岩体对本区金、铜成矿关系极大。
2、矿床地质特征
塔斯特金矿分布在侵位于下石炭统哈拉巴依组地层中的克热斯克孜勒酸性杂岩体中,该杂岩体属华力西中期第四侵入次,岩性为细粒-中粒-中粗粒角闪钾长花岗岩和中粒角闪二长花岗岩。
矿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有:北西-南东向(140°~320°)和北东-南西向(30°~210°)两组。其中北东-南西向以剪切性断裂为主,断裂一般为闪长岩脉充填。北西-南东向为矿区主容矿断裂带,走向300°上下,倾向220°上下,倾角85°上下,断裂带长大于1.5千米,宽2~40米,断裂活动前期以压剪性为主,形成呈雁式排列的蚀变岩带,晚期为张性,沿断裂带蚀变岩呈膨大缩小现象,蚀变中出现由石英及黄铁矿所组成的晶洞。
3、矿体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塔斯特金矿在以往的工作中圈定出11个金矿体或矿化体,规模大小不一,其中以4号、9号、10号、11号矿体规模较大。在矿带内矿体呈尖灭再现或雁行式排列,矿体平面形态为透镜状、准脉状,沿走向膨大缩小明显。
4号矿体:矿体地表长41米,宽5.15~7.45米,平均厚度6.30米,倾向210°,倾角85°,矿体延深135米,深部施工的ZK2101孔见两层较富金矿体矿。矿体金品位0.53~19.46×10-6,地表最高金品位9.93×10-6,深部单样最高品位19.46×10-6,单工程最高金平均品位6.01×10-6,矿体平均金品位2.88×10-6,矿石类型为含石英-黄铁矿(黄铜矿)团块的蚀变闪长岩、碎裂化蚀变花岗岩。
9号矿体:矿体地表长22米,宽7.40米,倾向210°,倾角85°。金品位0.18~7.05×10-6,平均金品位2.12×10-6,矿石类型为含石英-黄铁矿(黄铜矿)团块的蚀变闪长岩、碎裂化及赭石化蚀变花岗岩。
10号矿体:矿体地表长24米,厚度1.43米,矿体金品位1.42~1.82×10-6,平均金品位1.37×10-6。矿石类型为硅化碎裂岩化蚀变花岗岩。
11号矿体:矿体长21米,宽4.60米,矿体金品位0.94~2.93×10-6,平均金品位1.86×10-6,矿体伴生银品位1.50~2.25×10-6,平均银品位1.93×10-6。矿石类型为含石英-黄铁矿(黄铜矿)团块的蚀变闪长岩、碎裂化及赭石化蚀变花岗岩。
3.2矿石特征及矿石类型
赋矿岩石为基性脉岩(青盘岩化蚀变岩)、二长花岗岩(黄铁绢云岩化蚀变岩)。岩石呈暗绿-浅灰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强烈蚀变并具初糜棱化构造蚀变特征,可见硅化、碳酸岩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钾化等蚀变。矿石具有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交代残余、包含、碎裂结构。构造为块状、条带状。
据人工重砂和电子探针分析,矿石内金矿物以银金矿状态赋存,银金矿粒径0.004~0.069毫米,形态为树枝状、圆粒状,不规则状。主要分布在石英裂隙和黄铁矿裂隙中,亦分布在黄铁矿与其它矿物的接触面间,主要为粒间金、裂隙金、包体金。
按矿石矿物组合,矿石类型可划分为:黄铁矿—黄铜矿—银金矿型;磁铁矿—石英-银金矿型;黄铁矿—石英—银金矿—绿泥石型三种。
4、 矿床成因及矿床远景评价
4.1矿床成因
1、成矿物质来源:
塔斯特金矿的物质来源有两个:一是来自围岩中的金(即是下石炭统哈拉巴依组(C1hl)地层中的金),二是来自克热斯克孜勒酸性杂岩体二长花岗岩中的金。
克热斯克孜勒酸性杂岩体的围岩是下石炭统哈拉巴依组(C1hl)地层,其岩性是安山玄武质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和枕状玄武岩。这套地层中金的背景值是6×10-9,比克拉克值高出2×10-9,由此可知这套地层中金的物质来源较为丰富。
2、控矿构造:
矿区内北西向(140°~320°)断裂构造较发育。该组构造既控制了蚀变带又控制矿体,金矿化体、矿体均富存于构造蚀变带中。该组断裂为含矿热液提供了通道和赋矿空间。
3、岩浆作用:
塔斯特金矿赋存于克热斯克孜勒酸性杂岩体中,该酸性杂岩体的多次侵入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能量和热液,有利于成矿物资的萃取、运移和富集。
4.2成因类型分析
塔斯特金矿床受综合因素控制明显,其中主要因素有岩浆作用和断裂作用。
1、岩浆含矿热液的充填交代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在二长花岗岩体内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热液蚀变明显。矿化期硅化石英同位素具岩浆岩型特征。
2、二长花岗岩与金矿物质来源密切相关,其Rb、Sr同位素显示岩浆来自地幔,平均金含量380PPb,形成塔斯特金矿的主要矿源层。
3、控容矿断裂构造多次活动,促进成矿热液叠加贯入,形成金的叠加富化。
4、赋矿围岩结晶程度高,分异好,矿区内缺失和无残留地层。测试包裹体以液相为主,气相成分简单,缺乏有机成分,液相成分复杂,说明成矿深度较大。
通过以上成矿因素分析,塔斯特金矿床成因类型可归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4.3矿床远景评价
塔斯特金矿床位于萨吾尔山复式背斜北翼。该复式背斜为一多金属成矿带,目前已发现的矿产主要有金、铜、石灰岩和煤等,主要矿床有阔尔真阔腊金矿、布尔克斯岱金矿等。金矿类型主要是与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构造蚀变岩型,岩浆热液、断裂与矿化关系密切。
塔斯特金矿床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主要的断裂有北西-南东向和北东-南西向两组压剪性断裂,在断裂带中常见破碎带,并有派生的次级断裂,断裂规模一般较大,长几千米到几十千米。
从上述有利因素分析可看出,塔斯特金矿床所处大地构造环境对金矿的形成非常有利,而且通过地表和钻孔中金品位对比可知,矿体向深部有变富的趋势。所以,在本区深部寻找高品位的金矿体是有利的、可能的。
关键词 塔斯特金矿;地质特征;岩浆热液;蚀变
分类号:TU225
1、区域地质特征
塔斯特金矿位于新疆吉木乃县,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为准噶尔古板块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区中东段,是扎尔玛~萨吾尔金铜成矿带的东延部分。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哈拉巴依组(C1hl)的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石炭统萨尔布拉克组(C2s)的磨拉石建造-正常陆相沉积岩组合。下二叠统哈尔加乌组(P1h)的火山岩建造-正常沉积岩组合和下二叠统卡拉岗组(P1k)的陆相火山岩建造、磨拉石建造和一套中基性火山岩、正常沉积岩组合。
勘查区位于萨吾尔山复式背斜北翼,褶皱构造较为简单,为布尔克斯岱次级复式向斜翼部,由下石炭统哈拉巴依组地层构成。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分布有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压性断裂,产状南倾,倾角75°-80°。断裂与矿化关系密切,金矿化多沿断裂或断裂的交汇处分布。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以华力西中晚期酸性岩最为发育,主要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呈岩基或小岩枝产出,分异较明显,中酸性复合型岩体对本区金、铜成矿关系极大。
2、矿床地质特征
塔斯特金矿分布在侵位于下石炭统哈拉巴依组地层中的克热斯克孜勒酸性杂岩体中,该杂岩体属华力西中期第四侵入次,岩性为细粒-中粒-中粗粒角闪钾长花岗岩和中粒角闪二长花岗岩。
矿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有:北西-南东向(140°~320°)和北东-南西向(30°~210°)两组。其中北东-南西向以剪切性断裂为主,断裂一般为闪长岩脉充填。北西-南东向为矿区主容矿断裂带,走向300°上下,倾向220°上下,倾角85°上下,断裂带长大于1.5千米,宽2~40米,断裂活动前期以压剪性为主,形成呈雁式排列的蚀变岩带,晚期为张性,沿断裂带蚀变岩呈膨大缩小现象,蚀变中出现由石英及黄铁矿所组成的晶洞。
3、矿体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塔斯特金矿在以往的工作中圈定出11个金矿体或矿化体,规模大小不一,其中以4号、9号、10号、11号矿体规模较大。在矿带内矿体呈尖灭再现或雁行式排列,矿体平面形态为透镜状、准脉状,沿走向膨大缩小明显。
4号矿体:矿体地表长41米,宽5.15~7.45米,平均厚度6.30米,倾向210°,倾角85°,矿体延深135米,深部施工的ZK2101孔见两层较富金矿体矿。矿体金品位0.53~19.46×10-6,地表最高金品位9.93×10-6,深部单样最高品位19.46×10-6,单工程最高金平均品位6.01×10-6,矿体平均金品位2.88×10-6,矿石类型为含石英-黄铁矿(黄铜矿)团块的蚀变闪长岩、碎裂化蚀变花岗岩。
9号矿体:矿体地表长22米,宽7.40米,倾向210°,倾角85°。金品位0.18~7.05×10-6,平均金品位2.12×10-6,矿石类型为含石英-黄铁矿(黄铜矿)团块的蚀变闪长岩、碎裂化及赭石化蚀变花岗岩。
10号矿体:矿体地表长24米,厚度1.43米,矿体金品位1.42~1.82×10-6,平均金品位1.37×10-6。矿石类型为硅化碎裂岩化蚀变花岗岩。
11号矿体:矿体长21米,宽4.60米,矿体金品位0.94~2.93×10-6,平均金品位1.86×10-6,矿体伴生银品位1.50~2.25×10-6,平均银品位1.93×10-6。矿石类型为含石英-黄铁矿(黄铜矿)团块的蚀变闪长岩、碎裂化及赭石化蚀变花岗岩。
3.2矿石特征及矿石类型
赋矿岩石为基性脉岩(青盘岩化蚀变岩)、二长花岗岩(黄铁绢云岩化蚀变岩)。岩石呈暗绿-浅灰色,显微粒状-鳞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强烈蚀变并具初糜棱化构造蚀变特征,可见硅化、碳酸岩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钾化等蚀变。矿石具有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交代残余、包含、碎裂结构。构造为块状、条带状。
据人工重砂和电子探针分析,矿石内金矿物以银金矿状态赋存,银金矿粒径0.004~0.069毫米,形态为树枝状、圆粒状,不规则状。主要分布在石英裂隙和黄铁矿裂隙中,亦分布在黄铁矿与其它矿物的接触面间,主要为粒间金、裂隙金、包体金。
按矿石矿物组合,矿石类型可划分为:黄铁矿—黄铜矿—银金矿型;磁铁矿—石英-银金矿型;黄铁矿—石英—银金矿—绿泥石型三种。
4、 矿床成因及矿床远景评价
4.1矿床成因
1、成矿物质来源:
塔斯特金矿的物质来源有两个:一是来自围岩中的金(即是下石炭统哈拉巴依组(C1hl)地层中的金),二是来自克热斯克孜勒酸性杂岩体二长花岗岩中的金。
克热斯克孜勒酸性杂岩体的围岩是下石炭统哈拉巴依组(C1hl)地层,其岩性是安山玄武质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和枕状玄武岩。这套地层中金的背景值是6×10-9,比克拉克值高出2×10-9,由此可知这套地层中金的物质来源较为丰富。
2、控矿构造:
矿区内北西向(140°~320°)断裂构造较发育。该组构造既控制了蚀变带又控制矿体,金矿化体、矿体均富存于构造蚀变带中。该组断裂为含矿热液提供了通道和赋矿空间。
3、岩浆作用:
塔斯特金矿赋存于克热斯克孜勒酸性杂岩体中,该酸性杂岩体的多次侵入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能量和热液,有利于成矿物资的萃取、运移和富集。
4.2成因类型分析
塔斯特金矿床受综合因素控制明显,其中主要因素有岩浆作用和断裂作用。
1、岩浆含矿热液的充填交代是该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在二长花岗岩体内矿体严格受断裂控制,热液蚀变明显。矿化期硅化石英同位素具岩浆岩型特征。
2、二长花岗岩与金矿物质来源密切相关,其Rb、Sr同位素显示岩浆来自地幔,平均金含量380PPb,形成塔斯特金矿的主要矿源层。
3、控容矿断裂构造多次活动,促进成矿热液叠加贯入,形成金的叠加富化。
4、赋矿围岩结晶程度高,分异好,矿区内缺失和无残留地层。测试包裹体以液相为主,气相成分简单,缺乏有机成分,液相成分复杂,说明成矿深度较大。
通过以上成矿因素分析,塔斯特金矿床成因类型可归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4.3矿床远景评价
塔斯特金矿床位于萨吾尔山复式背斜北翼。该复式背斜为一多金属成矿带,目前已发现的矿产主要有金、铜、石灰岩和煤等,主要矿床有阔尔真阔腊金矿、布尔克斯岱金矿等。金矿类型主要是与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构造蚀变岩型,岩浆热液、断裂与矿化关系密切。
塔斯特金矿床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主要的断裂有北西-南东向和北东-南西向两组压剪性断裂,在断裂带中常见破碎带,并有派生的次级断裂,断裂规模一般较大,长几千米到几十千米。
从上述有利因素分析可看出,塔斯特金矿床所处大地构造环境对金矿的形成非常有利,而且通过地表和钻孔中金品位对比可知,矿体向深部有变富的趋势。所以,在本区深部寻找高品位的金矿体是有利的、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