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脚踩空的中介
“顶着沙尘暴,我就去了,想当面问个清楚,可他们头儿竟然不见我。”老马气愤地说着。
冬冬在一旁劝慰道:“算了,别想了,以后还有机会。”
“是,我也知道。”老马点点头,干咳了一声,“咳,其实这事也不怨我那哥们……”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老马找到一笔7000万的资金,11.5%。很快,老马的一个朋友给了回复,他们公司想要。再下来就是老马的朋友陪着他们头儿跟老马当面谈了一次,敲定了交易中的许多环节。谈话结束的时候,老马提出双方签个财务顾问协议,明确一下权利义务。这时,他们头儿把老马的朋友拉进办公室,嘱咐道:“你跟你那个朋友说说,协议就别签了,公司正在接受审计,账不好走。到时咱们直接给他现金算了。”他那个朋友替老马辨白了几句,大意是签协议跟付款方式不冲突。他们头儿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吩咐道:“就这样吧,你也别说了,不签合同,到时给他现金。咱们这么大的公司,也不会骗他。”那个朋友去跟老马说,老马倒也没有多坚持,就继续做下去了。
几天后资金打入了该公司的帐户,但老马的提成却迟迟拿不到手。所以就在那个春天的下午,顶着呜呜的沙尘暴,老马去他们公司要钱。头儿把老马的朋友叫进办公室:“你跟他说我不在,要钱的话直接去找财务”。朋友只好去跟老马说,老马听到这话后有些急了:“找财务?他以为我老马傻啊,财务跟我要合同呢,我怎么办?!!”情急之下,老马闯进了办公室质问那头儿,双方差点当场掐起来。那头儿就咬准一点:“你没有协议,凭什么说我们该给你钱?!”很快,公司的保安来了,来了就把老马架了出去,还好,有那位朋友在旁边照应,这才没出什么大事。
有句话叫做“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如果以这句话来形容“拉资金”,那么中介就是那只麻杆,而作为一只麻杆,中介担心的可就不止是两头了。
中介既需要提防资金需求方,如果看走了眼,碰到一个借钱不还的主,不但资金提供方损失大了,中介自己也脱不开干系。同时,中介也需要提防资金提供方,他们有时虽然承诺得很痛快,但如果临到签协议时变卦,就相当于把中介涮了一把,大家空欢喜了一场,虽然不会有什么资金上的损失,可信誉就降低了。
除此之外,中介还需要提防交易成功后被交易双方将它晾到一边或者被其他中介甩了。虽然大家都口口声声说着“投行靠朋友,抬头不见低头见”,但就有人一见了钱,其他东西都抛到脑后。虽然大家都说圈子小,谁做了什么很快就都知道了,但有人就爱做一锤子买卖,他不在乎。而老马此次碰上的,很显然就是这种人。好在事情后来的结局还不算太坏,老马的朋友替他鸣不平,直接找到大老板去说情,大老板发话给老马十万提成费,算是和稀泥了。
如果是为自己公司做中介,还要提防老板的承诺能不能兑现。有一个朋友在咨询公司工作,虽说那家公司不大,只有二十来个人,但老板挺有能力,接连拉来了几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顾问业务。并且老板还当众声明:凡是员工拉来的客户,成交后按15%比例在年底一次提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位朋友几经周折终于拉来一笔170万的单,这样一算,提成费能有25万。
很快到了年底发奖金的时候,然而老板给他的红包里只有五万元。想了几天,他私下找了个时间问老板,老板推心置腹地跟他谈了一个多小时,大意是:今年实行这个制度阻力实在是大,明年吧,明年一定推行。此外,老板还说了不少暖人心的话,说早就看出他是块好材料,公司绝不会亏待他,大家一起合作好好干事。
虽然老板的话动听悦耳,但煮熟的二十万就这么飞了。
拉资金的时间一长,渐渐地找到一些规律:高于12%的很难成交;要钱的比给钱的多,所以要先找给钱的。但这些资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呢?回顾一下几百年的经济史,看看它们都干了什么。
下金蛋的驴
聊天特别节目“金驴”开场了
主持人:驴下金蛋您信么?
观众:摇头
主持人:阿凡提的驴下金蛋您信么?
观众:摇头
主持人:什么样的驴您才信?
(场下嘘声一片……)
后记:驴吃草,无论是草还是驴自己,都出不了金元素,所以驴无法下金蛋。
谈话特别节目“金企”开场了
老总:我们企业特牛,今年业绩翻了番!
主持人感叹:“老大好酷!”
老总:明年还能翻番!
主持人激动得难以自持:“发展民族产业…”
老总:我敢说后年照样翻番!
(主持人晕倒台上,场下热烈的掌声一片……)
后记:企业能赚钱,赚的钱多了业绩就可以翻番,所以,企业有可能做到“业绩翻番”。但是,如果很多企业都跳将出来齐喊“业绩翻番”,这就又成为了不可能,市场中不可能容得下那么多业绩翻番的企业,这就像“驴下金蛋”一样,根本是不可能的。
那么,哪些企业有可能业绩翻番呢?哪些企业根本没有达到而只是在吹牛或造假?简单地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首先是看企业的规模,规模越大,翻番的可能性越小,因为市场的容量有限。这就像小鱼在河里随便翻个身都很容易,但鲸鱼即使在浅水湾,翻身也会很困难。
其次是看企业的盈利模式。回顾几百年的经济史,能够成倍赚钱的类型大概有这样几种:
“无偿获得资产型”—比如企业拥有一块土地,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同,一日却忽然在地下发现了金矿。于是企业只要把金矿石从地底下挖出来就能挣很多钱了。又比如企业有一天忽然收到一大笔数额可观的捐赠,企业顿时就发达了。又比如某国占领了一处油田,这样打出来的石油就全归它了。再比如,某商人从遥远的地方掳了很多奴隶回来卖掉,而在现代呢,则是不法的人口贩卖。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法网恢恢还会有那么多人铤而走险,这完全是利益所致。总的来说,“无偿获得资产型”的实质就是:没有任何成本地获得了资产,而这些资产转手又能卖一个好价钱。如果将这形容为“天上掉馅饼”,把馅饼卖出去的那一天就发财了。
“生产力型”:技术革新促使产量提高,或者开发出的新产品能够垄断定价。还记得卓别林不停拧螺母的那部电影吗?那就是生产力大发展的年代。与慢吞吞的手工制作相比,机械化流水线将生产能力提高了数十倍。曾经有一阵,许多宣传片中一讲到“先进的生产力”,就会切换出这样的镜头:流水线上的机械头稳、准、狠地连续砸下,产品则鱼贯而出。显而易见,利润也就由此源源不断地获得了。又比如报上经常吹捧的“基因工程”,将基因重组到廉价并且容易获得的大肠杆菌上,这样就可以在短短的几天、几周、几个月内大量“复制”生物制剂。而如果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从加湿器的身上,能够看到垄断定价的效果。所谓“加湿器”,其实就是一个马达连着个风扇,里面再盛一些水,成本真没花多少钱。但是由于加湿器刚推出来的时候,市场上只有亚都和其他一、两家生产厂,所以它们就能够将价格标定在四、五百元的高位,狠狠地赚了消费者一大笔。
“融资型”—俗称“借鸡下蛋”,多见于建设业、房地产业、保险业和股市中,实质就是利用“资金杠杆”,冒着亏损数倍的风险,去争取盈利数倍的机会。比如自己有100万元,如果能借来900万,就总共有了1000万资金。将这1000万去投资,如果获得10%的回报,还了本金后一算,100万的本赚了100万的利润,翻了一倍。但如果亏损10%,自己的100万也就没了。若亏了20%,不但自己的本金没了,还倒欠别人100万。采用这种方式时一定要看准,如果得手,就将“一夜暴富”,然而一旦失手,就将负债累累,很长一段时间都将难以翻身。
刚说完这三种类型,定睛一瞧,眼前晃晃悠悠正踱过来几家“金企”,嘴里都吆喝着“业绩翻番”。心算着盈利模式和规模,几步靠上前去,掀起它的金皮一角,看看里面到底都有些啥?
烫手的混凝土
总能遇到这样的时刻,一群人,以坚定的声音重复一个共同的信念。六十年代,是“呼而嘿哟、呼而嘿哟”的上山下乡;到九十年代,则是股评师在股市峰顶齐吼“满仓杀入”、“长线持有”,随后就是1558至469点的狂跌;新千年来临之际,汽车厂商涨红了脖子捶胸顿足地喊:“汽车不会降价!”
终于到了2002年的年末,共同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房地产没有泡沫!”
“没有才怪呢!”王钉钉忿忿地说。王钉钉住在上海,99年在浦东买了一套房,三千多元一平米。转眼三年过去了,房价猛地翻到了七八千。“虽说房子的档次提高了,可这价格差得也多了些吧!”是不是上海人有钱啊,收入在这三年中也翻了几倍?王钉钉一听这话,一个劲地摇头:“价格可不光是上海人抬高的,现在买房的人有一大半是台湾的、香港的,和各地富豪。并且上海的小报上整天在教大家怎么买房然后升值赚钱。”
王钉钉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问身边的人:“我有点想不通啊,如果大家都想着买房升值赚钱,那这样能赚到钱吗?”王钉钉还提到他不少的朋友已经买了第二套或第三套,正满心欢喜地等着升值哪。
在北京,买房的气氛同样的热烈。许多到过北京的外地人都会提起北京的出租司机,常感叹着说:“太能侃了!国内形势到国外形势,真像哪个领导在做报告”。可最近,司机们已经不这样了,他们都改谈买房了。
前一阵,接连几个朋友打电话来,都是问买房的事。巧得很,他们几个跳跃能力都很强,经历也大致类似,最早辞掉工作去做保险,后来进了广告公司,最近又都转去售楼。而北京买房的人确实不少,光看看公司的同事,从搞投资的到搞财务的、行政的,约有1/3的人在这一、两年内买了房,而且有人买的还不止一套。前几天,同事间聊起了房地产是不是有泡沫,说着说着邻座的同事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房地产根本就没有泡沫!”他刚贷款买了房,八十多万,分期付款二十年还清。见他怒气冲冲地站着,大家赶快回到各自座位上,不聊了。唉,记得当年散户大厅里炒股时,在高点有人满仓有人空仓,争论时有人话不投机就打了起来,没想到今天谈论买房的事竟也会弄成这样。
想来北京的房价确实有些高,140平米的房子就需要110万。而加拿大回来的朋友说:多伦多一幢二层小楼,十多个房间,外带花园,只需要人民币120万,可多伦多的人均收入是北京的7倍呢!但也有人对此很不以为然:“多伦多才有多少人,哪能跟北京比!”
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大势就要看政府的,政府对房地产是什么态度呢?2002年8月,世界银行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报告,警告说中国房地产出现过热迹象。两、三个月后,政府宣布“限制房产信贷”。又过了一个月,朱总理在香港演讲:大陆房地产过热了,开发商过于乐观;香港的今天就是深圳的明天;GDP低于8%也没有关系……
听闻对房产“信贷紧缩”,众人皆吃了一惊,这可是名噪江湖的独门招数,位列几大杀手锏之首。早在1993年海南的英雄大会上,诸多房产高手均大败于此招之下。此番利剑再次出鞘,高手们该如何应对呢?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