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和探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及人文素养培育的对策。从临床教学的角度,如何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人文素养、医学生的入科人文培育、创新带教方法、培养沟通技巧、定期举行座谈、拓宽教育渠道,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时代性及建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临床人文教学提供帮助。
[关 键 词] 医学生;临床实习;人文素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7-0226-02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1]。人文素质强调的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关注,以及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高度尊重,同时也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重要性。医学生人文教育内容涵盖生命文化的教育、仁爱思想教育、医德教育等。临床诊疗中的人文素养要求医学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对病人在诊断治疗及住院期间的生活认真负责,体贴入微,具备耐心、爱心、同情心,关心患者的病痛,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努力营造善待生命,积极向上的氛围,做到不为名利,热爱医疗事业,及具有精益求精的刻苦钻研精神。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疗活动主体,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医学模式转换以及医患关系的改善[2]。临床实习阶段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黄金时期,也是医学生接触患者、医生和社会的最佳时机。在临床实习阶段的人文教育是医学生将医学人文理论通过临床实践内化为行动指引的过程,临床实习期间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医疗队伍素质。因此,加强医学生临床实习人文素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主要表现在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医疗服务意识欠缺、医患沟通不到位、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得不到应有的人文关怀等方面。面对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以及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质疑,强化医学生临床实习中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一、在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人文素养往往停留在理论和认知层面,不能理解和应对隐含在医疗实践背后的文化、伦理特点而出现许多问题。
(一)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欠缺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及病情的主要途径,也是患者对医务人员信任并配合检查、治疗的基础。医学生到临床实习,首先要学会如何与病人、家属之间相处,学会与病人、家属如何沟通交流。医学生刚进入临床,往往缺乏沟通的技巧,面对病人、家属感到恐惧,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沟通与交流。病人、家属对实习生不信任,不愿意配合其问病史,体格检查,特别是遭到病人或家属的冷淡甚至拒绝合作时常常束手无策,甚至怕面对病人。有的还和病人或家属发生争执,导致纠纷的发生。
(二)部分医学生学习动机不纯
有些学生选择学医不是因为热爱医疗事业或者救死扶伤的责任感,而是出于利益考虑,觉得当医生工作要好些,可以赚取更多的钱。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技能的学习,只图完成实习任务。因为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实习在过程中,人文素养低下。
(三)对患者同情、关心不够
目前,实习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不能换位思考,面对患者、家属,往往语言生硬,检查和操作中动作欠轻柔,不注意细节。
二、临床实习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人文素养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老师除了让学生学习疾病诊治、临床技能,培养学生临床工作、思维能力外,带教老师的言谈举止、沟通交流、人文素养也会给学生带来示范,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人文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临床带教老师在工作之余应努力学习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做到衣着得体,言谈、举止文雅,态度和蔼可亲,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医患关系、同事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临床教学工作,而且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逐渐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在临床实习中真正体会到人文关怀的意义与内涵。此外,临床教师还要重视临床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实习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培养医学生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这将会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临床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会使医学生受益终生[3]。
(二)加强实习学生入科的人文培养
学生到科室后,首先进行入院、入科教育,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由医院相关老师组织实习生学习医院的文化,医疗法律法规,医院的规章制度,科室的规章制度,学习医德医风、医患沟通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深刻地认识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从事医疗工作的前提,由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甚至不知,只有通过与患者、家属充分的沟通,才能彼此理解、彼此信任,更好地治病救人。
(三)创新带教方法
把医学生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入临床实习过程中,包括问病史、体格检查、技能操作、病例分析等医疗过程,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从而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团结协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临床工作中,鼓励学生多与患者接触交流,积极参加诊疗活动,从而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医患之间的交流能力,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以及锻炼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交往能力和知識传播能力等。 (四)培养沟通技巧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多让学生观摩自己及其他老师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先了解老师是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沟通的,老师沟通结束后还要给学生讲解,并针对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提问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和掌握。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后,先由带教老师确定好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时间、地点及内容,再让学生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带教老师在旁监督,必要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修正。学生在沟通中应做到态度诚恳,语言通俗易懂,避免应用医学术语,语言表达应清晰,处处体现对患者的关心体贴。沟通的技能包括倾听、收集和综合与病情相关的信息,并理解相关实质,深入了解患者及家属与病情相关的情况,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在沟通交流中应掌握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了解其需求,达到信息交流准确和最佳的临床诊治的目的。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临床工作将人文关怀放在首位,要做到面带微笑、说话温和、乐于倾听、耐心讲解、心理安慰、仔细观察,并做到保护患者的隐私及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死亡教育及临终关怀等。
(五)定期举行座谈会
1.组织实习学生座谈由医院教务科或临床带教教师负责,定期组织所有实习学生举行座谈会。座谈内容包括医院文化、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人文问题、当今社会上对医院的评价、有关医生的素质、医德医风、临床实习的体会、自我认知和促进等方面。通过学生的座谈,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工作态度、遇到的困难、学生的建议、需求及带教效果等。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也能促进其学习他人优点、克服自身缺点,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
2.参加公休座谈会。公休座谈会是由临床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参加的座谈会,座谈的内容是科室的制度、环境的管理、医疗的安全、健康指导、病人和家属对治疗的需求、遇到的困难、对医务人员的看法等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这种互动交流,能够学习更多的交流技巧。
(六)听取报告
经常组织临床实习学生参加医院的各种专业性学术报告及学术讲座;听取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行医历程报告,让学生感受他们廉洁行医、奉献终身的精神;参加医院举办的医学法律常识、医德医风、医患沟通学、医务人员礼仪仪表、临终关怀等知识的培训,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七)拓宽教育渠道,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时代性
利用在线平台将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结合,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利用QQ、微信等微平台,开设医学人文教育模块,将医学人文教育日常化;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宣传身边的道德榜样,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真正做到将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育与互联网相结合。
三、建立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对临床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是否遵守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有无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病人投诉及仪表是否整洁、言谈是否得体等内容。通过这些项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请患者或家属给学生打分;将综合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纳入实习成绩等办法。通过评价,有效地促进和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医学生作为一名准医生进入临床实习,从一名学生到医生,从学校进入社会这一角度转变,需要有适应和锻炼的过程。临床诊疗中的人文关怀就要求医学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对病人在诊断治疗及住院期间的生活认真负责,体贴入微,具有同情心、爱心、宽容心。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关心同情患者的痛苦,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努力营造良好、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临床医学人才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优秀的医生应了解患者的心理及需要,从实际出发,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临床医学人才还需要具備体察患者心理状态的能力,医生面对的不是疾病,也不是仪器设备,而是病人,是具有心理反应处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病人。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人文素质培养任重道远,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京华,刘泽英.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5(8):73-75.
[2]杨小健,唐力行,王蓬鹏,等.新时期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与对策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7(4):85-87.
[3]韩红亚,周玉杰,史宏志,等.浅谈在临床实习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89-90.
◎编辑 王海文
[关 键 词] 医学生;临床实习;人文素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7-0226-02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格、气质、修养等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1]。人文素质强调的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关注,以及对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高度尊重,同时也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重要性。医学生人文教育内容涵盖生命文化的教育、仁爱思想教育、医德教育等。临床诊疗中的人文素养要求医学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对病人在诊断治疗及住院期间的生活认真负责,体贴入微,具备耐心、爱心、同情心,关心患者的病痛,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努力营造善待生命,积极向上的氛围,做到不为名利,热爱医疗事业,及具有精益求精的刻苦钻研精神。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疗活动主体,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医学模式转换以及医患关系的改善[2]。临床实习阶段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黄金时期,也是医学生接触患者、医生和社会的最佳时机。在临床实习阶段的人文教育是医学生将医学人文理论通过临床实践内化为行动指引的过程,临床实习期间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医疗队伍素质。因此,加强医学生临床实习人文素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主要表现在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医疗服务意识欠缺、医患沟通不到位、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得不到应有的人文关怀等方面。面对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以及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质疑,强化医学生临床实习中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一、在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人文素养往往停留在理论和认知层面,不能理解和应对隐含在医疗实践背后的文化、伦理特点而出现许多问题。
(一)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欠缺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及病情的主要途径,也是患者对医务人员信任并配合检查、治疗的基础。医学生到临床实习,首先要学会如何与病人、家属之间相处,学会与病人、家属如何沟通交流。医学生刚进入临床,往往缺乏沟通的技巧,面对病人、家属感到恐惧,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沟通与交流。病人、家属对实习生不信任,不愿意配合其问病史,体格检查,特别是遭到病人或家属的冷淡甚至拒绝合作时常常束手无策,甚至怕面对病人。有的还和病人或家属发生争执,导致纠纷的发生。
(二)部分医学生学习动机不纯
有些学生选择学医不是因为热爱医疗事业或者救死扶伤的责任感,而是出于利益考虑,觉得当医生工作要好些,可以赚取更多的钱。在实习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技能的学习,只图完成实习任务。因为这种心理,导致学生实习在过程中,人文素养低下。
(三)对患者同情、关心不够
目前,实习生中独生子女占多数,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不能换位思考,面对患者、家属,往往语言生硬,检查和操作中动作欠轻柔,不注意细节。
二、临床实习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人文素养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老师除了让学生学习疾病诊治、临床技能,培养学生临床工作、思维能力外,带教老师的言谈举止、沟通交流、人文素养也会给学生带来示范,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因此,加强临床带教老师的人文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临床带教老师在工作之余应努力学习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做到衣着得体,言谈、举止文雅,态度和蔼可亲,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医患关系、同事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临床教学工作,而且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逐渐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在临床实习中真正体会到人文关怀的意义与内涵。此外,临床教师还要重视临床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实习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培养医学生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这将会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临床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会使医学生受益终生[3]。
(二)加强实习学生入科的人文培养
学生到科室后,首先进行入院、入科教育,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由医院相关老师组织实习生学习医院的文化,医疗法律法规,医院的规章制度,科室的规章制度,学习医德医风、医患沟通方面的知识,使他们深刻地认识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从事医疗工作的前提,由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甚至不知,只有通过与患者、家属充分的沟通,才能彼此理解、彼此信任,更好地治病救人。
(三)创新带教方法
把医学生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入临床实习过程中,包括问病史、体格检查、技能操作、病例分析等医疗过程,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从而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团结协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临床工作中,鼓励学生多与患者接触交流,积极参加诊疗活动,从而提高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医患之间的交流能力,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以及锻炼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交往能力和知識传播能力等。 (四)培养沟通技巧
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多让学生观摩自己及其他老师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先了解老师是如何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沟通的,老师沟通结束后还要给学生讲解,并针对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提问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识和掌握。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后,先由带教老师确定好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时间、地点及内容,再让学生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带教老师在旁监督,必要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修正。学生在沟通中应做到态度诚恳,语言通俗易懂,避免应用医学术语,语言表达应清晰,处处体现对患者的关心体贴。沟通的技能包括倾听、收集和综合与病情相关的信息,并理解相关实质,深入了解患者及家属与病情相关的情况,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在沟通交流中应掌握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了解其需求,达到信息交流准确和最佳的临床诊治的目的。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临床工作将人文关怀放在首位,要做到面带微笑、说话温和、乐于倾听、耐心讲解、心理安慰、仔细观察,并做到保护患者的隐私及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死亡教育及临终关怀等。
(五)定期举行座谈会
1.组织实习学生座谈由医院教务科或临床带教教师负责,定期组织所有实习学生举行座谈会。座谈内容包括医院文化、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人文问题、当今社会上对医院的评价、有关医生的素质、医德医风、临床实习的体会、自我认知和促进等方面。通过学生的座谈,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实习中的工作态度、遇到的困难、学生的建议、需求及带教效果等。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也能促进其学习他人优点、克服自身缺点,扬长避短,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
2.参加公休座谈会。公休座谈会是由临床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参加的座谈会,座谈的内容是科室的制度、环境的管理、医疗的安全、健康指导、病人和家属对治疗的需求、遇到的困难、对医务人员的看法等进行交流。学生通过这种互动交流,能够学习更多的交流技巧。
(六)听取报告
经常组织临床实习学生参加医院的各种专业性学术报告及学术讲座;听取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行医历程报告,让学生感受他们廉洁行医、奉献终身的精神;参加医院举办的医学法律常识、医德医风、医患沟通学、医务人员礼仪仪表、临终关怀等知识的培训,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七)拓宽教育渠道,注重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时代性
利用在线平台将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结合,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利用QQ、微信等微平台,开设医学人文教育模块,将医学人文教育日常化;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宣传身边的道德榜样,营造浓厚的医学人文氛围,真正做到将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育与互联网相结合。
三、建立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对临床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是否遵守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有无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病人投诉及仪表是否整洁、言谈是否得体等内容。通过这些项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请患者或家属给学生打分;将综合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纳入实习成绩等办法。通过评价,有效地促进和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医学生作为一名准医生进入临床实习,从一名学生到医生,从学校进入社会这一角度转变,需要有适应和锻炼的过程。临床诊疗中的人文关怀就要求医学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热爱本职工作,对病人在诊断治疗及住院期间的生活认真负责,体贴入微,具有同情心、爱心、宽容心。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关心同情患者的痛苦,积极进行健康宣教,努力营造良好、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临床医学人才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优秀的医生应了解患者的心理及需要,从实际出发,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临床医学人才还需要具備体察患者心理状态的能力,医生面对的不是疾病,也不是仪器设备,而是病人,是具有心理反应处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病人。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人文素质培养任重道远,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京华,刘泽英.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5(8):73-75.
[2]杨小健,唐力行,王蓬鹏,等.新时期强化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与对策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7(4):85-87.
[3]韩红亚,周玉杰,史宏志,等.浅谈在临床实习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89-90.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