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看得见的哲理”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a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先后提出“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回应了社会对主流价值观的呼唤,也为党员干部树起了镜鉴。
  众说纷纭的喧嚣,莫衷一是的纷争,很容易扰乱社会正能量的风向标,使人们陷入道德的迷茫、精神的迷失。因而,越是价值多元多样,越需要有主流价值的引领。另一方面,老百姓盼官员廉洁,盼社会公正,盼市场诚信,说到底,百姓盼的就是主流价值,盼的就是崇高精神,以对我们的社会产生强大的领引力量,让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然而,主流价值只有具象、生动,才有无声的穿透力,才能够抵达人们的内心。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好榜样就像把人们召集到教堂的钟声。”原因就在于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把抽象的、无形的价值,变得具体而有形,让人们易于接受。
  一个文明的社会里,榜样的身上总是集中了人们的精神向往。人们呼唤焦裕禄,因为“百姓谁不爱好官”;人们热爱雷锋,因为人们期待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挚情感。当年,邓小平同志用一个老人“雷锋叔叔不在了”的话,反映人民对雷锋的真情呼唤。同样,人们用“雷锋叔叔回来了”赞赏社会风气的好转。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力量乃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正所谓“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感召人”。这种无形的力量,不是靠命令,也不是靠强迫,而是在人们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向善向上的情怀,生出一种见贤而思齐的自觉,以榜样为镜观照自我,而正心、正身、正行。更重要的是,这种力量还会产生一种“涟漪效应”,最终实现正能量的不断传递。一颗心温暖了另一颗心,那么另一颗心就可能去温暖更多的心。一个人传递了爱,受爱的人就可能再去传递爱。
  应当看到,榜样不是制造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榜样就生长在群众之中,其一言一行获得身边群众的公认,他的故事被人们口耳相传。当这样的榜样被发现、传播后,他身上才会有那种“看得见的哲理”,才会在无形中感染、打动、吸引更多的人。无论岁月怎样淘漉,人们依然记得他,他的精神依然闪光。雷锋是这样,焦裕禄也是这样。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身在四面八方,却心系同一块地方。岁月染白了双鬓,不改儿时的一个承诺。他们尽管有着各自的姓氏符号,却格外珍惜小心呵护一个共同的名字——“雷锋辅导过的学生”。  岁月如烟,雷锋辅导过的学生有一部分音讯渺然。今天,我们陆续刊登雷锋和孩子们当年的一些照片,欢迎朋友和我们一起寻找。  他们或许是你们的父母,或许是你们的邻居,或许是你朋友的朋友----  寻找是为了他们,也是为我
期刊
这两天,随着《老炮儿》的热映,一篇名为《<老炮儿>里,学法人看到的犯罪》的文章在法律界人士的微信朋友圈里疯转,超过5万余人阅读。  借着电影的热乎气儿,记者采访了两位西城法院的刑事审判法官,让法官们说说《老炮儿》里的罪与罚。  罪与罚1  划了人家的法拉利跑车可不会“最多拘留15天”  《老炮儿》的故事从主人公六爷的儿子晓波嗅了官二代的蜜被打,继而报复划了人家的法拉利跑车而起。  六爷坚持用自己的
期刊
沈阳军区司令部工程科研设计院工程师、博士后导师龙凡将军,是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金质学雷锋荣誉章获得者。2015年7月中旬,他来到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与在这里进行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座谈学习雷锋的体会。借此机会,《雷锋》杂志记者采访了龙凡将军。  记者:您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中国科学院的高级工程师,您从小在北京长大。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艰苦的野外勘查工作?  龙凡: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经历了多次选择
期刊
7月流光溢彩,7月激情燃烧。在中国共产党诞辰94周年之际,中国乃至世界出版史上首开先河的以人名命名的《雷锋》杂志在北京正式创刊。在《雷锋》杂志成立大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社长、本刊编委会常务副主任黄书元同志提出:“我是《雷锋》杂志人,我要带头学雷锋。”黄社长的这句话,在与会同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带着“我要带头学雷锋”的决心,记者到人民出版社采访了黄书元社长。  密切联系实际,把雷锋故事写真
期刊
这是宁夏雷锋的士车队一位的哥发来的稿子。他说从来没给刊物写过稿,这次提笔完全是被“爱与感动”逼出来的。来稿记述全国雷锋的士车队兄妹和社会爱心人士,救助宁夏吴忠雷锋车队队长马俊一家的故事。阅后我们也被感动的“一塌糊涂”。被感动是因为故事本身,也有来稿字里行间充溢直抵人心的、浓浓的原生态文字和“表情动作”的震撼力。我未作任何处理将原稿刊载,愿与大家一同体悟,爱应该如何表达。  这位的哥名叫尚佰贵,是银
期刊
少年时捧泥土,青年时擎钻塔,退休之后,你们的手在磨刀石上磨出更厚的老茧。因为你们,邻里团结、社会和谐。因为你们,小区的笑声更加灿烂。心和泥土一样质朴,双手和钻塔一般刚强,你们都是“铁老汉”,你们也是老白杨,你们洒下爱的种子,和谐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白杨是新疆最普通的树,它挺拔、坚强、朴质,也不缺乏温和、爽朗和热情。白杨是不平凡的树,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跟油田的石油人一样,每一棵
期刊
自今年6月份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遭遇暴雨袭击,湖北、湖南、安徽等多省份出现洪水、内涝等灾情,武汉市甚至一度陷入“看海”模式。电视、报纸、网络关于灾情、灾区人民生活、抢险一线战士的报道铺天盖地。前线的灾情到底如何?人民的生活受到了怎么样的冲击?战士们抢险是否辛苦、危险?……随着新闻报道的增多,记者心中也产生了无数个疑问。在这些问题的驱使下,带着一探一线究竟的决心,7月8日,记者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期刊
一群满怀爱心  算不上富裕的人  一群同样承受内心苦难  有的也不堪家庭重负的人  却走近他们  揽他们入怀  用自己的体温  为他们传递温暖  用自己的爱  唤醒他们的希望  连绵的大山啊  阻隔了通向外边的路  扼杀了他们的向往  贫穷和苦难压垮了  他们祖辈父辈的腰  同样挤压着他们的心灵  任由外面的世界风花雪月  富丽堂皇  任由阳光照不到的山角  灰暗阴冷  他们生下来  就习惯了这样
期刊
茫茫绿色草原上,边防五连像是雄鹰飘落的一片白色羽毛,汽车行驶了75公里,在路上颠簸了整整一个上午才到达驻地。  向导车引着我们绕过一个矮矮的山梁,一处整齐的营盘便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一座雪白的二层小楼,配着一排精致的平房,一杆火红的大旗,舞动着五颗金黄的星星,在草原之中耀眼而又醒目。刚一下车,就听到了锣鼓之声,只见营门两侧分立着几名战士,他们手持响器,有的竟然敲着洗脸盆,热热闹闹地欢迎我们的到来。我
期刊
说到平型关大捷,堪称脍炙人口。但是,当我第一次到平型关的时候,看到平型关大捷战场,心中却有异样的感受,八路军摆下的包围圈居然长达五公里。在很多将帅的回忆录之中都曾讲到,在平型关大战之时,中日两军曾同时去争抢老爷庙制高点。八路军先行一步占领了这里,而日军离他们只有几十步。这个时候,我们居高临下将日军打了下去,才奠定了胜局。既然八路军打的是伏击战,怎么可能不先占制高点呢?为什么不把部队布置在离制高点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