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富民新路径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m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唯一出现的“重中之重”。
  2012年以来,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瞄准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性科技因素,狠抓技术推广、引进示范、科研攻关三个关键环节,重点实施农业科技“三十工程”,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论证筛选——全面实施“三十工程”
  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引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南阳市农业和农村综合发展水平,2012年6月,南阳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多次深入探讨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媒体公告的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征询,全市140多家单位共推荐申请项目163项次。
  面对100多项申请,南阳市委、市政府审慎行事,经过专家委员会分析论证、筛选合并,最终确定技术普及推广、引进试验示范、创新研究攻关三类项目各10大项,构成农业科技“三十工程”第一期项目集。2012年9月,一项惠及“三农”、加快南阳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发展进程的《南阳市农业科技“三十工程”实施方案》出台。
  《实施方案》明确了农业科技“三十工程”的内容,即十大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工程、十大农业科学技术引进示范工程、十大农业科学技术攻关创新工程。
  按照方案要求,“三十工程”分别按照“生产—推广—深广度普及—生产”“生产—引进—示范—生产”“生产—研发—中试—转化—示范—生产”的模式,促进技术推广、技术引进、科研攻关与生产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大关键技术推广力度和加强关键技术及共性技术引进及研发、中试熟化、组装集成和生产性试验示范,力争使一批潜力大、见效快、技术先进、应用面广、带动力强的重大农业实用技术得到配套集成与转化应用,带动农村主导产业技术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农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优质高效、低碳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创新机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实施农业科技“三十工程”是工作方法的创新,没有现成的路子和经验可循,需要在工作中探索方法和路子。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南阳市初步探索建立和创新了一套日常工作机制。
  创新组织管理机制。为加强对工程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南阳市成立了农业科技“三十工程”推进领导小组,由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负责工程项目的申报、筛选、评审、实施、检查、考核、验收、终止、更新等日常管理工作,并会同市财政局负责工程项目资金的落实、下达和资金使用监督等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工作。
  创新专家运作机制。南阳市农业科技“三十工程”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聘请16位作物栽培育种、土壤肥料、水利水产等专业行业技术专家为委员,成立了农业科技“三十工程”专家委员会,开展工程项目的评审、检查、考评和验收等具体工作。同时,每个技术工程项目都明确了首席专家,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首席专家自主选择确定工程项目技术组科研人员、项目年度具体计划和年度经费使用计划。
  创新资金投入机制。采取市级财政补一点、项目承担单位筹一点、实施地所在县市区支持一点的办法,解决农业科技“三十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问题,并以财政补贴资金为引导,整合社会资金和社会资源。市级财政确定专项补贴资金列入预算,对工程项目主持单位、协作单位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专项用于农业科技“三十工程”项目建设,以确保工程项目顺利高效运行。
  创新联合协作机制。在农业科技“三十工程”项目的执行中,整合市内优势力量与资源,必要时引入市外人才,利用市外力量和资源,相关部门、市内市外形成合力联合攻关。经过筛选评估竞争,每个技术工程项目都确定了项目主持单位及协作单位。工程项目主持单位根据需要可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组建技术推广、引进示范、研发攻关团队,与涉农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等联合推进,并依托有关县市区相关科研推广机构建立示范点、示范园区。
  创新监督考核机制。对工程项目实行动态考核制度和综合考核评估。对未完成阶段目标的工程项目,立即终止实施,做到工程项目“能上能下”,主持单位、协作单位和首席专家“能进能出”。同时,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工程项目主持单位对农业科技“三十工程”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据不完全统计,以农业科技“三十工程”项目为依托,引进整合利用市内外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170多人次,整合节约试验示范场地1万余亩、试验设备210台套,整合资金3500万元以上。
  合力攻坚——工作成效初步显现
  随着农业科技“三十工程”的实施,在技术推广、引进示范、科研攻关三个关键环节成效初步显现。
  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普及的力度加大。围绕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技术和高效、安全生产,通过建立示范点、示范方、示范合作社等示范基地,测土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技术、条锈病综合防控技术等为主的十大农业技术普及程度明显提高。超级稻品种新品种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应用覆盖面达到南阳市适宜推广面积的30%,在桐柏、唐河、南召、西峡4县共推广面积达到15万亩,平均亩产达610公斤以上,实现“双增一百”的目标(亩均增产50公斤,节本增效100元)。在十大农业先进技术普及推广类项目年度实施过程中,南阳市共建立各类示范方、示范点76个,示范面积3.2万亩,累计扩大推广面积453万亩。
  农业先进技术成果引进转化的步伐加快。南阳市农科院、市种子管理站、方城县农业局、唐河县农技中心4家农业科研推广管理机构,通过实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精准引试”引进示范项目,筛选出在南阳生态条件下表现较好的高产、优质、广适、多抗特性、适合南阳市种植利用的小麦目标新品种兰考198、周麦23等8个,玉米目标新品种先科338、金裕968等8个,并制定出了适合南阳的技术规范。宛城区瓦店镇甲薪秸秆煤厂承担的“秸秆综合利用(煤化)技术”引进示范项目,为大面积的秸秆有效转化找到可行的出路,使大面积农田变“煤田”。
  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创新力度加大。南阳市农科院主持“南阳盆地主要农作物超高产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开发研究”创新攻关项目,整合市种子管理站和邓州、内乡、社旗3县市有关专家、育种材料、试验基地等有效资源,组织开展主要农作物新品系的筛选和新品种培育,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为南阳市主要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南阳市黄牛良种繁育场和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有效整合技术人才、加工设备、技术检测和产业系列开发的优势,实施“南阳黄牛高档牛肉开发”创新攻关项目,自筹资金47.2万元建成标准化的高档肉牛育肥牛舍及运动场,分级屠宰、精细分割,系列产品测试数据达到高档牛肉标准的牛育出比例为80%以上,初步形成高档牛肉成套生产技术。
  山重水复、沃野千里的农业大市,随着“三十工程”的稳步实施,在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引进示范和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攻关创新研究三个方面均有所突破。只要瞄准正确的农业科技发展方向,持之以恒地推进,一系列能够在生产中产生巨大效益的新技术、新品种(系)、新产品将会应运而生,并为引领南阳市现代农业和农村综合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其他文献
2014年,尿素行业的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对行情上涨形成压力,全年均价预计有所下降。不过,鉴于原料行情向好、资源市场化改革脚步加快、出口政策利好等因素,尿素价格跌幅也不会太大。  2013年尿素市场一改前几年的强劲走势,虽然年底出现翘尾行情,但价格年跌幅仍超20%。2014年,由于新产能集中投产,尿素行业的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对行情上涨形成压力,全年均价预计有所下降。不过,鉴于原料行情向好、资源市
期刊
杂粮瞬间熟化技术和纤维改性技术  项目简介  杂粮营养好,人所共知。科学研究表明,每日摄入适量的杂粮,能够有效地预防和缓解老年人群的三高问题,因此,2007年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一条就倡导:每日应该摄入50~100克杂粮。杂粮不好吃,也是不争的事实,几千年来杂粮未能占据餐桌成为人们的主食,正缘于此。  该项目从纤维改性入手,同时控制了膳食纤维的粒度,采用瞬间熟化加工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完好地保
期刊
2013年12月29日上午,虽然不是逢年过节,河南省延津县石婆固乡史庄村却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原来,史庄村的村民为了推销他们生产的红薯粉条、花生油等农产品,在村里办起了农产品展销会,引得新乡市上百家商户和市民前来采购。在史庄村,在延津县,这样的活动都还是第一次举办。  史庄村地处黄河故道,属沙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红薯和花生。该村2400多亩耕地,每年红薯种植面积都在1000亩以上,全村家
期刊
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紧抓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通过整合惠民项目、捆绑涉农资金、集中投放资金等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农村公用事业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2013年11月,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辖区群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居住环境优美,生活医疗保障体系健全,适龄儿童能够就近入园、入学,图书室、文化活动室、运动健身场配置齐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这些在马村区都已变成了现实。  基础设施建设保安居  农村
期刊
1989年出生的柴会龙,大二的时候就创立了一家员工达400人的公司,被同学称为柴百万。2012年大学毕业后回到故乡山东省章丘市柴家村种韭菜,截至2013年年底,营业额1000多万元,净利润超过100万元。他一手倡导的“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改变了几十年来传统的种植模式,他的盆栽韭菜也因此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典型。近日,柴会龙接受笔者采访时讲述了自己的农村创业史——  我大学
期刊
近年来,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已成为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突出亮点,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以下简称新型农合组织),指导农村土地集约化、专业化、规范化经营,河南省西平县农业部门在2013年年初对全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状况  截至2013年3月底,西平县依法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共3
期刊
近日,有关中粮、古船等品牌面粉中含有一种增筋剂“偶氮甲酰胺”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消息称这种添加剂在欧盟已经禁用,且具有一定的致癌性。这并非偶氮甲酰胺首次进入消费者视野,此前因其在知名快餐品牌赛百味的汉堡中存在,又是鞋底的原料之一,已被质疑“面包含鞋底”。偶氮甲酰胺究竟是什么物质?它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专家指出,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增筋剂(45毫克/千克以内)对人体并无危害。  继赛百味、星巴克
期刊
立春过后,春耕在即。草甘膦受需求旺盛、环保趋严、供给紧缺三大因素的支撑,出现了一波强势上涨行情。据3月30日价格快讯,草甘膦参考价35944.44元(吨价,下同),两个月内上涨3.86%,较去年同期上涨5.74%。市场人士称,草甘膦去年春季的上涨行情今年有望再现,行业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  原料暴涨供应偏紧  我国草甘膦生产工艺有三分之二左右以甘氨酸为原料,成本上升是推动草甘膦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期刊
“猕猴桃春季田间管理是全年生产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抓紧抓好松土施水肥、病虫害防治,你把它像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秋天就等着享受收获的快乐吧!”在河南省西峡县重阳镇下街村一组的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园里,种植大户安天德(当地群众称他为安大户)一见到记者就介绍说。  与安天德一起在田间行走,满眼都是新长出的枝条,新萌发的嫩芽,齐胸高的涂白,果园里一片生机盎然。果农张宝贵正在给果树上农家肥,我们便与他攀谈起来。说到
期刊
本刊讯 4月14日,中国洛阳·201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优产品博览会(下称农博会)闭幕。本届农博会项目招商和农超对接累计签约金额达61.9亿元。其中签约项目25个,总投资57.7亿元,农超对接签约金额4.2亿元。  本届农博会由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全力支持,河南省农业厅和洛阳市政府联合主办,洛阳市农业局、洛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等单位承办,展场面积1.2万平方米,特装展位40个、标准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