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生自身的特点和中职学校课堂教育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加强其课余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课余教育要么处在散乱、放任的状态,要么以文体活动代替课余教育。要充分认识课余教育的重要性,从学生组织行为特点入手,反思管理行为,明确管理界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课余教育给予支持、引导和规范。
关键词:中职生;课余教育;“渔”与“鱼”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3-0049-02
随着升学压力的减轻,从应试教育状态走进职业教育状态的中职学生,一下子显得无所适从。他们拥有大量的课余时间,但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的不成熟,他们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去充分利用好时间。一些学校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学生放任自流,滋生了各种问题。而一些学校虽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想方设法加强课余教育的管理,但失之偏颇,不得要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他们有些单独摘一些体育比赛之类的活动,有一些把课余生活当课余教育,仅仅重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有效途径。中职学校如何在学生课余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调查走访,并利用组织行为学的一些观点对学生群体行为进行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目前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内涵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该理念受到全世界的推崇,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课堂教育终究是有限的。课余教育便成为了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但目前中职生课余教育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在教育实践中都不尽如人意。
目前,在理论上对中职学生课余教育进行探讨的文章还不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中职生课余生活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如《对中职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周龙军。2003)、《中职生学习行为现状调查分析》(付香斌,2007)等;另一方面是对中职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提出理论指导与建议,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莉,2008)、《中专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教学对策》(占如梅,2007)等。但是从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利用组织行为学观点通过对其行为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管理者对中职学生课余教育中的“渔”与“鱼”的问题,也即管理者的管理边界问题,哪些方面提供方法引导性的、哪些方面提供现实成果性帮助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
在教育实践中,笔者通过对所在中职学校学生课余教育的深入调研以及对周围几所中职学校的走访和调研中发现,中职生课余教育存在着很大缺陷。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的课余教育要么是一片空白,要么处于放任的、随意性的管理中,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正确教育引导、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课余教育的少之又少。当前的中职学校学生课余教育基本处于以下两种状态:
一是放任自流的“无为”教育。学校把学生的课余时间视为自由时间,完全交由学生自己支配,让学生自由发展。学生是自由了,但是否发展了,发展了多少。不得而知。这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无所事事,甚至沉迷网络等,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各种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的教育观念问题。学校把学生课余时间当作学生完全的自由时间,做不做事、做什么事是学生自己个人的事。缺乏必要的引导,导致自由泛化,学生由无事到无聊,继而产生各种问题。二是学生自身缺乏自制力与意志力。现在的中职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正处于独立与非独立的模糊期。时而意志坚定、目标清晰,时而意志涣散、盲目武断,反复性很强,起伏性很大。把大量时间交给他们,完全信赖他们的自觉,久而久之势必会产生各种问题。
二是零散的文体活动式教育。学校加强学生课余教育的惯常做法是加强学生管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也就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例如,球类比赛、趣味运动会、演唱演讲比赛等等。这样做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目的,但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中职学生大多是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不喜欢、甚至厌烦、抵触各种形式的比赛,这种非胜即负的比赛非但没有让他们找到幸福感、成就感。反而会更进一步地加深他们的挫败感。况且,有文体特长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很多学生是不热爱文体活动。不喜欢热闹活动的安静内敛型的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调查中。我们不止一次地发现:一边的体育比赛冷冷清清,另一边的学生各自玩自己的。不少学生反映,对这类比赛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握中职学生的行为特点。没有找出管理的边界,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余教育。实践证明,这种实际上是把课余教育等同于课余文化生活的方式并不能起到有效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中职生课余组织行为分析
尼采说:“疯狂对于个体来说是个例外,但对群体来说是规律。”在对中职生进行课余教育过程中,不应简单地把学生作为一个个零散的个体对待,而应把他们作为一个个正式、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对待。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网状组织中的个体,学生更是如此。在课堂上。学生是正式组织——班级中的一员,在课余时间,学生是一个个正式、非正式组织的一员,或者说是一个个正式、非正式群体中的一员。根据组织行为学对群体的划分,正式群体是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的角色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问的地位及角色关系的群体。由此看来,在课余时间里,学生受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更为明显。
群体利用自身的结构发挥作用。个体认同自己在群体内的角色,并按要求扮演角色,群体规范制造从众压力,最终形成群体强大的内聚力。群体领导者通过个人对群体的贡献取得并巩固领导者地位,运用个人权力驾驭他人,发挥个性特点给群体成员更大的从众压力。群体成员扮演角色的同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群体决策,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吸引更多人来执行决策。当然。群体在发生内部冲突时容易造成群体分裂,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中职生在课余生活中存在明显的群体特征。除了学校组织的各种协会、俱乐部、英语角等性质的组织外,诸如兴趣小组、同乡会、室友、球友、棋友、驴友等等非正式组织也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群体中的学生行为也具有明显的群体成员特点。
中职生群体分化较多,但他们的行为特点具有相似之处。一是受群体领导的影响较大。大多数中职生处在由单纯偶像崇拜向混合偶像崇拜转换过程中,他们逐渐淡化昔日的娱乐偶像崇拜,进而在现实中寻找实际的、职业方向的成功人士。群体中的领导者一般是具有某一专长,可以吸引他们的人,这样他们受其影响较大。当然,群体领导者的能力水平也往往决定了这一群体 的水平。二是从众压力导致的随波逐流。中职生的身心特点使其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依赖性强,但在学校课余教育管理缺失的情况下,没有可以依赖的对象,只能寻求其他的依赖。当在一个群体中时,他们会跟随其他人做他们愿意和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如果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参加外语或者其他培训,与他一起学习英语的学生也会加入到培训中:一个学生考什么证书,其他学生也会加入;一个学生玩某种游戏,会教会其他学生一起玩同样的游戏等等。三是群体效益与群体伤害同在。积极向上的群体给学生提供了向上的氛围和动力,而如果群体规范支持那些偏离学校教育目标的东西时,则会造成越轨行为,甚至带来极大的伤害。再有就是群体内聚力参差不齐,当有群体成员感到失败感或者不平等时,成员退出和群体解散会随时发生,如学生之间课余生活有矛盾、有不同的目标追求、与新的组织成员结交不平等友谊等,均会造成成员受挫或退出。
课余教育“渔”与“鱼”的结合
从上述对中职生群体行为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针对中职生课余教育既不能放任,又不能用丰富课余生活的方式,而是应该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实施教育和管理,把“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地结合起来。
(一)方向指引与模范展示相结合
中等职业学校课余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课余教育弥补课堂教育之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打下坚实的职业发展基础。坚持课余教育的正确方向和目标是做好课余教育的基础。中职生自身对职业发展既陌生又向往,但现实条件的局限使得他们在职业发展上茫然、盲目。又严重依赖外界信息。他们对自身、对职业以及自己与职业的匹配认识不足,学校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引导,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职业认同感,自己职业发展方向,设计自我发展阶段,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职业目标。
在加强方向引导的同时。学校应对成功的、典型的例子加以推广,使学生形象地感受成功人士的经验与感悟。中职生已经开始对人生、对事业展开思考,他们不再简单地崇拜娱乐明星。转而崇拜事业成功者和兴趣爱好相同者。通过树立他们相同职业的成功者的模范形象,会使学生向着他们的目标努力。中职生会有一些对榜样的抵触情绪,但在他们思想逐渐成熟之后,在他们对未来的职业产生认同之后,他们对榜样的学习会像对偶像的崇拜一样强烈,职业成功的典型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引导力。
(二)方法传授与工具提供结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对学生灌输现成经验,不如让学生熟悉、运用方法和工具。在教学生掌握方法的时候,要注意提供工具与平台,使其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很多理论表明,对学生管的大多,管的太宽,对很多事情不肯放手,替学生解决问题,大包大揽,不如教会学生自己动手。对中职生而言,解决问题的结果并不重要,做得是否完美也不重要,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是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这不但可以促进能力的培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会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工具的掌握也很重要,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工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强调操作的中职生更是如此。学生们会灵活地运用工具了,知识才能真正地被学生掌握。现代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张学生主动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就是指工具,要教会学生使用学习工具。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方法的传授与工具的掌握同样重要。学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起来,教会学生学会使用和参与选择学习工具。这种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很重要。
(三)群体行为引导与群体领导树立结合。
学校在实施课余教育的时候要正确认识群体的地位和作用,把群体作为学生正常的组织行为来对待。利用群体行为的特点。注意信息沟通,消除成员隔膜和误解,引导群体决策的盲目性。在群体行为的价值取向、规范方向上给予引导,对他们消极、叛逆的行为动向要及时疏导消除,使他们的行为符合学校教育价值目标,用政策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引导使他们发挥积极作用,为教育目标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群体中领导者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抓住了群体领导者,就掌控了群体的行为方向。所以学校在积极引导群体方向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培养塑造群体领导。让群体领导成为“内部人”,这样就为掌控群体行为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塑造群体领导者的过程可以说是实施课余教育“授之以鱼”的过程,一旦输送了这样的群体领导者,对群体的掌控就容易得多了。学校要在培养塑造群体领导者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想方设法与他们建立友谊,加强沟通交流,用感染、启迪、影响等方式对他们给予支持和鼓励,努力使这些领导者成为“内部人”。
关键词:中职生;课余教育;“渔”与“鱼”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0)03-0049-02
随着升学压力的减轻,从应试教育状态走进职业教育状态的中职学生,一下子显得无所适从。他们拥有大量的课余时间,但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的不成熟,他们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去充分利用好时间。一些学校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学生放任自流,滋生了各种问题。而一些学校虽然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想方设法加强课余教育的管理,但失之偏颇,不得要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他们有些单独摘一些体育比赛之类的活动,有一些把课余生活当课余教育,仅仅重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有效途径。中职学校如何在学生课余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调查走访,并利用组织行为学的一些观点对学生群体行为进行分析,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目前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内涵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该理念受到全世界的推崇,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课堂教育终究是有限的。课余教育便成为了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但目前中职生课余教育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在教育实践中都不尽如人意。
目前,在理论上对中职学生课余教育进行探讨的文章还不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中职生课余生活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如《对中职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周龙军。2003)、《中职生学习行为现状调查分析》(付香斌,2007)等;另一方面是对中职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提出理论指导与建议,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莉,2008)、《中专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教学对策》(占如梅,2007)等。但是从中职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利用组织行为学观点通过对其行为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管理者对中职学生课余教育中的“渔”与“鱼”的问题,也即管理者的管理边界问题,哪些方面提供方法引导性的、哪些方面提供现实成果性帮助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
在教育实践中,笔者通过对所在中职学校学生课余教育的深入调研以及对周围几所中职学校的走访和调研中发现,中职生课余教育存在着很大缺陷。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的课余教育要么是一片空白,要么处于放任的、随意性的管理中,真正做到科学管理、正确教育引导、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课余教育的少之又少。当前的中职学校学生课余教育基本处于以下两种状态:
一是放任自流的“无为”教育。学校把学生的课余时间视为自由时间,完全交由学生自己支配,让学生自由发展。学生是自由了,但是否发展了,发展了多少。不得而知。这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无所事事,甚至沉迷网络等,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各种问题。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的教育观念问题。学校把学生课余时间当作学生完全的自由时间,做不做事、做什么事是学生自己个人的事。缺乏必要的引导,导致自由泛化,学生由无事到无聊,继而产生各种问题。二是学生自身缺乏自制力与意志力。现在的中职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正处于独立与非独立的模糊期。时而意志坚定、目标清晰,时而意志涣散、盲目武断,反复性很强,起伏性很大。把大量时间交给他们,完全信赖他们的自觉,久而久之势必会产生各种问题。
二是零散的文体活动式教育。学校加强学生课余教育的惯常做法是加强学生管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也就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例如,球类比赛、趣味运动会、演唱演讲比赛等等。这样做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目的,但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中职学生大多是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不喜欢、甚至厌烦、抵触各种形式的比赛,这种非胜即负的比赛非但没有让他们找到幸福感、成就感。反而会更进一步地加深他们的挫败感。况且,有文体特长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很多学生是不热爱文体活动。不喜欢热闹活动的安静内敛型的人,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调查中。我们不止一次地发现:一边的体育比赛冷冷清清,另一边的学生各自玩自己的。不少学生反映,对这类比赛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没有把握中职学生的行为特点。没有找出管理的边界,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余教育。实践证明,这种实际上是把课余教育等同于课余文化生活的方式并不能起到有效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中职生课余组织行为分析
尼采说:“疯狂对于个体来说是个例外,但对群体来说是规律。”在对中职生进行课余教育过程中,不应简单地把学生作为一个个零散的个体对待,而应把他们作为一个个正式、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对待。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网状组织中的个体,学生更是如此。在课堂上。学生是正式组织——班级中的一员,在课余时间,学生是一个个正式、非正式组织的一员,或者说是一个个正式、非正式群体中的一员。根据组织行为学对群体的划分,正式群体是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既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的角色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基础自发形成,无固定目标,无成员问的地位及角色关系的群体。由此看来,在课余时间里,学生受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更为明显。
群体利用自身的结构发挥作用。个体认同自己在群体内的角色,并按要求扮演角色,群体规范制造从众压力,最终形成群体强大的内聚力。群体领导者通过个人对群体的贡献取得并巩固领导者地位,运用个人权力驾驭他人,发挥个性特点给群体成员更大的从众压力。群体成员扮演角色的同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群体决策,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吸引更多人来执行决策。当然。群体在发生内部冲突时容易造成群体分裂,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中职生在课余生活中存在明显的群体特征。除了学校组织的各种协会、俱乐部、英语角等性质的组织外,诸如兴趣小组、同乡会、室友、球友、棋友、驴友等等非正式组织也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群体中的学生行为也具有明显的群体成员特点。
中职生群体分化较多,但他们的行为特点具有相似之处。一是受群体领导的影响较大。大多数中职生处在由单纯偶像崇拜向混合偶像崇拜转换过程中,他们逐渐淡化昔日的娱乐偶像崇拜,进而在现实中寻找实际的、职业方向的成功人士。群体中的领导者一般是具有某一专长,可以吸引他们的人,这样他们受其影响较大。当然,群体领导者的能力水平也往往决定了这一群体 的水平。二是从众压力导致的随波逐流。中职生的身心特点使其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依赖性强,但在学校课余教育管理缺失的情况下,没有可以依赖的对象,只能寻求其他的依赖。当在一个群体中时,他们会跟随其他人做他们愿意和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如果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参加外语或者其他培训,与他一起学习英语的学生也会加入到培训中:一个学生考什么证书,其他学生也会加入;一个学生玩某种游戏,会教会其他学生一起玩同样的游戏等等。三是群体效益与群体伤害同在。积极向上的群体给学生提供了向上的氛围和动力,而如果群体规范支持那些偏离学校教育目标的东西时,则会造成越轨行为,甚至带来极大的伤害。再有就是群体内聚力参差不齐,当有群体成员感到失败感或者不平等时,成员退出和群体解散会随时发生,如学生之间课余生活有矛盾、有不同的目标追求、与新的组织成员结交不平等友谊等,均会造成成员受挫或退出。
课余教育“渔”与“鱼”的结合
从上述对中职生群体行为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针对中职生课余教育既不能放任,又不能用丰富课余生活的方式,而是应该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实施教育和管理,把“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地结合起来。
(一)方向指引与模范展示相结合
中等职业学校课余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课余教育弥补课堂教育之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打下坚实的职业发展基础。坚持课余教育的正确方向和目标是做好课余教育的基础。中职生自身对职业发展既陌生又向往,但现实条件的局限使得他们在职业发展上茫然、盲目。又严重依赖外界信息。他们对自身、对职业以及自己与职业的匹配认识不足,学校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引导,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在此基础上才能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职业认同感,自己职业发展方向,设计自我发展阶段,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职业目标。
在加强方向引导的同时。学校应对成功的、典型的例子加以推广,使学生形象地感受成功人士的经验与感悟。中职生已经开始对人生、对事业展开思考,他们不再简单地崇拜娱乐明星。转而崇拜事业成功者和兴趣爱好相同者。通过树立他们相同职业的成功者的模范形象,会使学生向着他们的目标努力。中职生会有一些对榜样的抵触情绪,但在他们思想逐渐成熟之后,在他们对未来的职业产生认同之后,他们对榜样的学习会像对偶像的崇拜一样强烈,职业成功的典型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引导力。
(二)方法传授与工具提供结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对学生灌输现成经验,不如让学生熟悉、运用方法和工具。在教学生掌握方法的时候,要注意提供工具与平台,使其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很多理论表明,对学生管的大多,管的太宽,对很多事情不肯放手,替学生解决问题,大包大揽,不如教会学生自己动手。对中职生而言,解决问题的结果并不重要,做得是否完美也不重要,真正重要和有意义的是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这不但可以促进能力的培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会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工具的掌握也很重要,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工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强调操作的中职生更是如此。学生们会灵活地运用工具了,知识才能真正地被学生掌握。现代教育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张学生主动学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就是指工具,要教会学生使用学习工具。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方法的传授与工具的掌握同样重要。学校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起来,教会学生学会使用和参与选择学习工具。这种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很重要。
(三)群体行为引导与群体领导树立结合。
学校在实施课余教育的时候要正确认识群体的地位和作用,把群体作为学生正常的组织行为来对待。利用群体行为的特点。注意信息沟通,消除成员隔膜和误解,引导群体决策的盲目性。在群体行为的价值取向、规范方向上给予引导,对他们消极、叛逆的行为动向要及时疏导消除,使他们的行为符合学校教育价值目标,用政策的引导和价值观的引导使他们发挥积极作用,为教育目标实现做出积极贡献。
群体中领导者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抓住了群体领导者,就掌控了群体的行为方向。所以学校在积极引导群体方向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培养塑造群体领导。让群体领导成为“内部人”,这样就为掌控群体行为奠定了坚实基础。培养塑造群体领导者的过程可以说是实施课余教育“授之以鱼”的过程,一旦输送了这样的群体领导者,对群体的掌控就容易得多了。学校要在培养塑造群体领导者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想方设法与他们建立友谊,加强沟通交流,用感染、启迪、影响等方式对他们给予支持和鼓励,努力使这些领导者成为“内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