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引导式教学法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以“引导式教育”和“生本理念”为基础所衍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也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情境引导、问题引导、旧知识引导”三个角度入手,具体阐述引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引导式教学法;情境;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和不足使得本身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普遍的畏难心理导致数学教学寸步难行。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变革已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同时,也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也要坚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做到主体与主导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从这点意义来看,引导式教学法的横空出世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引导式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求解与分享意识培养,而且也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质性提升。那么,如何应用就成为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情境引导
以情境为切入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而且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亲切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情境为引导,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让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从而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会以情境引导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你们去过超市吧,超市里的有的商品是带小数点的,如果你是收银员,你会计算顾客购买商品的价钱吗?”以此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之后,我会创设生活购物情境,以书和本作为商品,并贴上标签,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收银员和顾客的身份展开情景购物,比如,一个顾客(学生)购买了一本书和两个练习本,单价分别为5.5元和1.5元,他递给收银员(另一个学生)10元,那么该找给它多少钱?以此来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加减法,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参考整数加减法,并进行合理的点拨和引导。最后,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加减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体验真正的超市购物,从而提高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问题引导
问题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问题支撑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以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学习,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主动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并通过分析和交流,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内容时,我会以问题引导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猜图形”游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产生思考。之后,我会为学生出示平行四边形模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提出自己的假设,如“两条边互相平行”,进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利用推理、类比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并收集学生在探究中的问题,进行一一指导,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思考: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在面积上又有哪些联系呢?以此来拓展学生思路,提高其探究能力。
三、旧知识引导
旧知识为引导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思路,它不仅能够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而且有助于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旧知识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从而对知识展开深层次探究,培养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扇形统计图”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会以旧知识引导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分配的呢?”激起兴趣投入课堂,引出条形统计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条形统计图的作用。从而为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铺垫。之后,我会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课内容,根据教材中案例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其画法和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引导学生对比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进而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发展学生一定的统计思想。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引导式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显著作用。但同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学生、教师的变化而发生适应性变化,小学数学教学如此,其他学科亦是如此。这对于每个数学教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机遇。
参考文献:
[1]王兆银.关于引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9(35):74.
[2]杨国龙.引导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6):80.
关键词:小学数学;引导式教学法;情境;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和不足使得本身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学科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普遍的畏难心理导致数学教学寸步难行。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变革已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同时,也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也要坚持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做到主体与主导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从这点意义来看,引导式教学法的横空出世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引导式教学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求解与分享意识培养,而且也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质性提升。那么,如何应用就成为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情境引导
以情境为切入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而且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亲切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喜欢的情境为引导,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让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从而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会以情境引导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你们去过超市吧,超市里的有的商品是带小数点的,如果你是收银员,你会计算顾客购买商品的价钱吗?”以此来激发学生学生兴趣,之后,我会创设生活购物情境,以书和本作为商品,并贴上标签,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以收银员和顾客的身份展开情景购物,比如,一个顾客(学生)购买了一本书和两个练习本,单价分别为5.5元和1.5元,他递给收银员(另一个学生)10元,那么该找给它多少钱?以此来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加减法,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参考整数加减法,并进行合理的点拨和引导。最后,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小数加减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体验真正的超市购物,从而提高自身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问题引导
问题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问题支撑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以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数学学习,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主动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并通过分析和交流,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内容时,我会以问题引导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猜图形”游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产生思考。之后,我会为学生出示平行四边形模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提出自己的假设,如“两条边互相平行”,进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利用推理、类比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并收集学生在探究中的问题,进行一一指导,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产生新的思考: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们在面积上又有哪些联系呢?以此来拓展学生思路,提高其探究能力。
三、旧知识引导
旧知识为引导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思路,它不仅能够达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而且有助于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旧知识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从而对知识展开深层次探究,培养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扇形统计图”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会以旧知识引导法来辅助教学。首先,我会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分配的呢?”激起兴趣投入课堂,引出条形统计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条形统计图的作用。从而为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铺垫。之后,我会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课内容,根据教材中案例总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其画法和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引导学生对比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通过新旧知识对比,进而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发展学生一定的统计思想。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引导式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显著作用。但同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学生、教师的变化而发生适应性变化,小学数学教学如此,其他学科亦是如此。这对于每个数学教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机遇。
参考文献:
[1]王兆银.关于引导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9(35):74.
[2]杨国龙.引导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