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各家合作伙伴抱团取暖的微软,进驻中关村广场西区后,将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筑建与园区内外及更大辐射范围内的大生态圈。
熙攘的中关村迎来了又一位“永久居民”。
2011年这个春天,清明节前雨纷纷,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以下简称ARD)总部正式惜别希格玛大厦,进驻中关村广场西区。搬进微软新大楼里的,不止有微软的员工,还包括十余家合作伙伴企业。
热衷于把饼做大与伙伴同吃,微软这次的“制饼”区域在济南加以拓展。4月21日,济南市政府、微软以及中国软件外包产业TOP10中的9家齐聚于此,共同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济南共识》。
“希望地方政府和合作伙伴能看到微软的诚意与能力,与微软共同形成中国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助力,甚至是关键动力。”微软ARD战略合作与外包事业部总经理林为千告诉记者,中国未来的城市信息化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微软有铁三角一样的三赢机会,微软要创造这些机会。
这类铁三角一般的三赢机会,是微软众多合作战略层面的一个写照。
伴随乔迁,随着微软与政府、行业伙伴、高校、开发者社区和用户定制与合作等方方面面的合作深入,张亚勤希冀的微软“软实力”已显现:联合各层力量,聚拢高精尖人才,优化资源,通过为合作伙伴和其他厂商提供软硬件平台,微软在自身周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围合创新生态圈
此次选择软件外包产业重镇济南,也是微软心中向往所在。林为千告诉记者:微软看重中国是未来研发的基地,中国要变成第二大发包(软件外包)的国家。虽然挑战颇多,但微软一直关注并致力于推动中国软件外包事业的发展。
仅去年一年,微软的ITO合作伙伴展示了相当的成就,齐聚泉城的9家合作伙伴企业中,有三家公司进入了万人俱乐部,两家成功在美国上市,成为IT软件外包的领军企业。
IDC的报告显示:2009年在中国,微软每收入1元,生态系统内的其他公司可收获合计16.45元。微软的辐射效应在不断扩大。
“微软更在意与合作伙伴一起共赢而得的精神奖励,在意整体生态圈的辐射效应。”张亚勤如是告诉记者。取之于世界,还之于世界,和比尔·盖茨的理念一样,张本身也有一种双重情怀,希望公司赢之后对社会有正面影响。
从微软的业务模式看,本身是一个平台性的公司,“希望搭建平台别人能唱戏。”张亚勤笑言。软件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是可以提高到硬件的便捷的能力。
一定是别人先做,服务外包才有机会。微软的ITO(服务外包)伙伴之一、海辉软件集团公司执行董事长孙振耀说:“只要微软等领袖型企业不断在创新,我们就有机会一起发展。”
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在与合作伙伴共生共赢的同时,微软希望筑建一个更大的生态环境。
不断给予中,微软探索自己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做大、做深、做强,提升自己在IT服务价值链中的地位。不远的未来,建立在云以及端之上的平台将更加吸引人。
微软在云计算平台要赢,有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与合作伙伴合作,最后将让伙伴们完美地运用云技术整合资源、节省成本。
“我们是很好的合作伙伴。”用友高级副总裁、集团市场部总经理郑雨林谈起与微软的合作,掩饰不住赞誉之情:对客户来说,选择微软的平台加用友的应用,TCO(总所有成本)是最低的。”
坚守中关村“永久居民”
当然,探索微软与ITO合作伙伴的共生共赢之路,寻求优势发展前景,与政府合作的这一要素不可或缺。
要建立云以及端之上的平台,畅想未来微软之家,微软依赖和帮助合作伙伴们共赢的同时,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微软与政府合作的积极性,从其与上海市政府、成都市政府的云计算战略合作与示范项目也可见端倪。
也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微软才得以顺利落户中关村。
12年前,也就是1998年11月5日,无意间翻阅报纸的夏颖奇,看到微软进驻中国和张亚勤来招聘人才的消息,在办公室一拍桌子,大叹“此人终成大器!”此时,距离1987年二人的初次相识已弹指间过去十余年。
后来夏颖奇调到中关村管委会工作,正式成为微软与中关村结缘的推手和见证者。2001年底,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希格玛的首次租房契约即将到期。就在那时,微软要撤离中关村的坊间传闻甚嚣尘上。
彼时的中关村正大兴基础建设,修路、拆迁……如同一个大工地。当时微软还只是在希格玛租了第五层,办公室的人越来越多,张亚勤的办公室同时也被用作会议室。
于是,新华社内参也有了报道:中关村环境恶化,微软要离开中关村。“当时的中关村管委会压力异常大。”夏颖奇回忆,他直接找到了张亚勤。
“我们不会搬家。现在的环境确实很不理想,希望市政府能够抓紧把门前的路修好,我们出入能够方便一点;另外我们的办公空间也很紧张,我们还在考虑,请政府协助我们能不能再找一间写字楼。”张亚勤的回答非常肯定。那时的微软,并不愿意在中国盖楼。它同时是一个在全球没有盖楼投资先例的公司。
直到2005年,希格玛的物业早已被微软挤到了顶层,依然难以满足这条巨鳄的需求。在一次会面中,夏颖奇建议,何不干脆落户北京?在夏看来,这个规模庞大的项目,会给中关村的区域经济产生更大的能量激发和聚集效应。
一来二去,曾经申报遭否的张亚勤下定了决心。此后,在与盖茨打了数份报告、通了十几封邮件之后,张亚勤终于盼来了盖茨的指示:照你想的去做。在夏颖奇的支持和推进下,微软如愿拿到中关村核心地块,在北京盖楼的梦想照进现实。
而今的中关村已经是寸土寸金,虽然其20年的发展只是世界硅谷的一个序曲,但微软ARD总部顺利落户中关村核心区,成为“永久居民”,无疑写上了新注脚。
聪明人的“好邻居”
实际上,微软与政府的交集并不仅限于上述种种,它与教育部也早早展开了合作,与高校合作密集的它,把研究院建在中关村,要的就是大学的核心地带,要做聪明人的“好邻居”。
如今已成为邻居代表人之一的马歆,当初正是那些“聪明人”中的一分子。2000年的一次论坛,一场偶然使得微软进入了马歆的生活。
做实习生一年后,2001年,马歆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员工,她进的正是负责与中国高校学术合作的部门。之后团队逐步扩大,据马歆介绍,海外高校实习生的比例已经占到20%。现在,研究院跟美国斯坦福、卡耐基梅隆、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校都有合作,美国高校工科类学生多数都听说过这所“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
负责实习生项目的马歆,在研究院被大家昵称为“马歆姐姐”。1/3的工作时间,都用在高校访问或者做比如高校宣讲等活动。马歆很享受回到校园的时光,她还是感觉回去的机会太少,“跟学生沟通时,哪怕是一些建议,无形中也可能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可能会改变她的一生。”
当年去北航做圆桌论坛的郑老师,就像为她打开了一扇关于微软的“窗户”,而加入微软后,她自己正在无形中为更多人“打开一扇窗户”。
虽然研究院是微软这家跨国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商业性研究机构,但是马歆和很多微软人一样,喜欢将这里称作“学校”。在这里已经工作7年的洪小文,即便是2007年接任了院长,仍然在这所“学校”里直接带实习生。
洪小文重视有创新想法的人。“有一个本科并非来自一线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考研到重点研究所,进去的时候,研究所并不看好。”他回忆,当时自己就看上了这个学生,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很有想法,很有创造力。
后来那个学生经过四年的培养,毕业的时候,论文进了百大(中国博士论文一百强),最后变成微软的员工,而今工作已有三五年。
在微软,不单招学员,还招教练。研究院培养起来的年轻人很多都已经成为高级研究员、甚至更高级别,微软更愿意去建立学术生态系统。
微软希望这些人就像磁场强劲的吸铁石,吸引、围合、聚集更多的聪明人。曾任研究院院长、现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的沈向洋对此深有感触:一流的教练未必能培育出超一流的弟子——但至少还有机会,三流的教练则肯定培育不出一流的精英。
微软的老将们这些年来带过的学生,有的已难以计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微软的储备军,更多一些人才培养后输送给了社会。微软老将们如今已经“桃李满天下”。
截至去年5月,微软亚洲研究院接待了16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实习生3500余名,这其中也有20多个国家的国际实习生。
早前,夏颖奇曾建议微软:要不搬到上地?那边的地理位置也不错,办公场所很宽敞。
张亚勤不加思索地拒绝了,“不去!”为什么不?夏颖奇发现,微软要的是“骑自行车20分钟可达的两公里半径内,毗邻数十所大学”的高校密集区、智能人才区。
而今,世界级硅谷蔚然成势。微软落户中国硅谷核心地带,并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挪移,更意味着地位的变迁升级。不再独居于知春路的一隅,“分则豫,和则立”,微软借各路合作取暖,进驻西区广场的它将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筑建与园区内、园区周边乃至更大辐射范围内的大生态圈。
熙攘的中关村迎来了又一位“永久居民”。
2011年这个春天,清明节前雨纷纷,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以下简称ARD)总部正式惜别希格玛大厦,进驻中关村广场西区。搬进微软新大楼里的,不止有微软的员工,还包括十余家合作伙伴企业。
热衷于把饼做大与伙伴同吃,微软这次的“制饼”区域在济南加以拓展。4月21日,济南市政府、微软以及中国软件外包产业TOP10中的9家齐聚于此,共同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济南共识》。
“希望地方政府和合作伙伴能看到微软的诚意与能力,与微软共同形成中国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助力,甚至是关键动力。”微软ARD战略合作与外包事业部总经理林为千告诉记者,中国未来的城市信息化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微软有铁三角一样的三赢机会,微软要创造这些机会。
这类铁三角一般的三赢机会,是微软众多合作战略层面的一个写照。
伴随乔迁,随着微软与政府、行业伙伴、高校、开发者社区和用户定制与合作等方方面面的合作深入,张亚勤希冀的微软“软实力”已显现:联合各层力量,聚拢高精尖人才,优化资源,通过为合作伙伴和其他厂商提供软硬件平台,微软在自身周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围合创新生态圈
此次选择软件外包产业重镇济南,也是微软心中向往所在。林为千告诉记者:微软看重中国是未来研发的基地,中国要变成第二大发包(软件外包)的国家。虽然挑战颇多,但微软一直关注并致力于推动中国软件外包事业的发展。
仅去年一年,微软的ITO合作伙伴展示了相当的成就,齐聚泉城的9家合作伙伴企业中,有三家公司进入了万人俱乐部,两家成功在美国上市,成为IT软件外包的领军企业。
IDC的报告显示:2009年在中国,微软每收入1元,生态系统内的其他公司可收获合计16.45元。微软的辐射效应在不断扩大。
“微软更在意与合作伙伴一起共赢而得的精神奖励,在意整体生态圈的辐射效应。”张亚勤如是告诉记者。取之于世界,还之于世界,和比尔·盖茨的理念一样,张本身也有一种双重情怀,希望公司赢之后对社会有正面影响。
从微软的业务模式看,本身是一个平台性的公司,“希望搭建平台别人能唱戏。”张亚勤笑言。软件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是可以提高到硬件的便捷的能力。
一定是别人先做,服务外包才有机会。微软的ITO(服务外包)伙伴之一、海辉软件集团公司执行董事长孙振耀说:“只要微软等领袖型企业不断在创新,我们就有机会一起发展。”
不是自己一个人在战斗,在与合作伙伴共生共赢的同时,微软希望筑建一个更大的生态环境。
不断给予中,微软探索自己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做大、做深、做强,提升自己在IT服务价值链中的地位。不远的未来,建立在云以及端之上的平台将更加吸引人。
微软在云计算平台要赢,有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与合作伙伴合作,最后将让伙伴们完美地运用云技术整合资源、节省成本。
“我们是很好的合作伙伴。”用友高级副总裁、集团市场部总经理郑雨林谈起与微软的合作,掩饰不住赞誉之情:对客户来说,选择微软的平台加用友的应用,TCO(总所有成本)是最低的。”
坚守中关村“永久居民”
当然,探索微软与ITO合作伙伴的共生共赢之路,寻求优势发展前景,与政府合作的这一要素不可或缺。
要建立云以及端之上的平台,畅想未来微软之家,微软依赖和帮助合作伙伴们共赢的同时,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微软与政府合作的积极性,从其与上海市政府、成都市政府的云计算战略合作与示范项目也可见端倪。
也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微软才得以顺利落户中关村。
12年前,也就是1998年11月5日,无意间翻阅报纸的夏颖奇,看到微软进驻中国和张亚勤来招聘人才的消息,在办公室一拍桌子,大叹“此人终成大器!”此时,距离1987年二人的初次相识已弹指间过去十余年。
后来夏颖奇调到中关村管委会工作,正式成为微软与中关村结缘的推手和见证者。2001年底,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希格玛的首次租房契约即将到期。就在那时,微软要撤离中关村的坊间传闻甚嚣尘上。
彼时的中关村正大兴基础建设,修路、拆迁……如同一个大工地。当时微软还只是在希格玛租了第五层,办公室的人越来越多,张亚勤的办公室同时也被用作会议室。
于是,新华社内参也有了报道:中关村环境恶化,微软要离开中关村。“当时的中关村管委会压力异常大。”夏颖奇回忆,他直接找到了张亚勤。
“我们不会搬家。现在的环境确实很不理想,希望市政府能够抓紧把门前的路修好,我们出入能够方便一点;另外我们的办公空间也很紧张,我们还在考虑,请政府协助我们能不能再找一间写字楼。”张亚勤的回答非常肯定。那时的微软,并不愿意在中国盖楼。它同时是一个在全球没有盖楼投资先例的公司。
直到2005年,希格玛的物业早已被微软挤到了顶层,依然难以满足这条巨鳄的需求。在一次会面中,夏颖奇建议,何不干脆落户北京?在夏看来,这个规模庞大的项目,会给中关村的区域经济产生更大的能量激发和聚集效应。
一来二去,曾经申报遭否的张亚勤下定了决心。此后,在与盖茨打了数份报告、通了十几封邮件之后,张亚勤终于盼来了盖茨的指示:照你想的去做。在夏颖奇的支持和推进下,微软如愿拿到中关村核心地块,在北京盖楼的梦想照进现实。
而今的中关村已经是寸土寸金,虽然其20年的发展只是世界硅谷的一个序曲,但微软ARD总部顺利落户中关村核心区,成为“永久居民”,无疑写上了新注脚。
聪明人的“好邻居”
实际上,微软与政府的交集并不仅限于上述种种,它与教育部也早早展开了合作,与高校合作密集的它,把研究院建在中关村,要的就是大学的核心地带,要做聪明人的“好邻居”。
如今已成为邻居代表人之一的马歆,当初正是那些“聪明人”中的一分子。2000年的一次论坛,一场偶然使得微软进入了马歆的生活。
做实习生一年后,2001年,马歆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员工,她进的正是负责与中国高校学术合作的部门。之后团队逐步扩大,据马歆介绍,海外高校实习生的比例已经占到20%。现在,研究院跟美国斯坦福、卡耐基梅隆、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校都有合作,美国高校工科类学生多数都听说过这所“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实验室”。
负责实习生项目的马歆,在研究院被大家昵称为“马歆姐姐”。1/3的工作时间,都用在高校访问或者做比如高校宣讲等活动。马歆很享受回到校园的时光,她还是感觉回去的机会太少,“跟学生沟通时,哪怕是一些建议,无形中也可能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可能会改变她的一生。”
当年去北航做圆桌论坛的郑老师,就像为她打开了一扇关于微软的“窗户”,而加入微软后,她自己正在无形中为更多人“打开一扇窗户”。
虽然研究院是微软这家跨国公司在美国本土以外规模最大的商业性研究机构,但是马歆和很多微软人一样,喜欢将这里称作“学校”。在这里已经工作7年的洪小文,即便是2007年接任了院长,仍然在这所“学校”里直接带实习生。
洪小文重视有创新想法的人。“有一个本科并非来自一线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考研到重点研究所,进去的时候,研究所并不看好。”他回忆,当时自己就看上了这个学生,虽然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很有想法,很有创造力。
后来那个学生经过四年的培养,毕业的时候,论文进了百大(中国博士论文一百强),最后变成微软的员工,而今工作已有三五年。
在微软,不单招学员,还招教练。研究院培养起来的年轻人很多都已经成为高级研究员、甚至更高级别,微软更愿意去建立学术生态系统。
微软希望这些人就像磁场强劲的吸铁石,吸引、围合、聚集更多的聪明人。曾任研究院院长、现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的沈向洋对此深有感触:一流的教练未必能培育出超一流的弟子——但至少还有机会,三流的教练则肯定培育不出一流的精英。
微软的老将们这些年来带过的学生,有的已难以计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微软的储备军,更多一些人才培养后输送给了社会。微软老将们如今已经“桃李满天下”。
截至去年5月,微软亚洲研究院接待了16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实习生3500余名,这其中也有20多个国家的国际实习生。
早前,夏颖奇曾建议微软:要不搬到上地?那边的地理位置也不错,办公场所很宽敞。
张亚勤不加思索地拒绝了,“不去!”为什么不?夏颖奇发现,微软要的是“骑自行车20分钟可达的两公里半径内,毗邻数十所大学”的高校密集区、智能人才区。
而今,世界级硅谷蔚然成势。微软落户中国硅谷核心地带,并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挪移,更意味着地位的变迁升级。不再独居于知春路的一隅,“分则豫,和则立”,微软借各路合作取暖,进驻西区广场的它将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筑建与园区内、园区周边乃至更大辐射范围内的大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