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三段统计法对里约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张继科的技战术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张继科在比赛中的技战术使用情况,并对各段的失分率情况进行分析,寻找运动员技战术的不足,以期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乒乓球;技战术;男运动员
张继科在第三板中正手抢拉、挑打是主要手段,其次是反手拧拉,侧身拉的使用较少。接发球段,第二板主要采用接发球拧技术,辅以正手摆短,反手拧拉直接得分也较多。在二、四板技术中,以“反手拧+反手拉”的组合使用率最高,其次为正手摆衔接第四板技术。二、四板技术组合总体得分率低于一、三板技术组合。在高水平比赛中,为了争取比赛的主动,抢先进攻上手,必须尽快从攻打下旋球转换成攻打上旋球,这也是反手拧技术频频使用的一个原因。相持段以主动相持得分最多,得分率最低的是被动相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张继科参加吉隆坡团体世界锦标赛的比赛视频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从国内外体育官方网站和报纸杂志收集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与总结,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录像观察法。通过观看比赛视频,记录统计比赛得失分所运用的技术,对三段的三个阶段进行分类归纳。(3)三段统计法。三段分别是发抢段(一、三板)、接抢段(二、四板)和相持段(五板以后)。(4)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张继科发球旋转的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张继科喜欢逆旋发球,逆旋发球比例占到58%,顺旋发球比较少,而这也是他的特别之处;逆旋发球让对手很难受,使他在比赛中占据了主动。
2.对张继科一、三板得失分率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张继科擅长发球抢攻,而发球后控制和发球后防守则失分率都很高,但张继科知道自己的薄弱点,所以主动进攻的发球抢攻使用率就非常高。张继科主动进攻的意识很好,使用率高,而且还有77%的得分率。因此,要加强发球后的控制技术和发球后的防守技术,只有提高这两个技术,一、三板的打法才能变得没有漏洞。表中发球后控制和发球后防守都是不及格,因此,要将其提高到良好。
3.对张继科二、四板技术使用率的分析
张继科第二板总得分率为60%,得分较高,优势非常明显。第二板接发球以进攻为主,进攻的手段就靠反手的拧拉,其与其他打法的选手进行比赛,都能占到优势,皆以反手拧拉进攻为主。张继科第四板净得分率为32%,在第四板上处于下风,失分高,应加强防守技术。第四板技术以进攻为主,以防守为辅,但是得分相对不稳定,因此应加強第四板进攻的稳定性。
4.对张继科五板之后的技战术分析
张继科第五板处于劣势,相持球方面只有44%的得分率,失誤还是很多。他的第五板以进攻为主,以防守为辅。与其他打法的选手比赛时,第五板不占优,因为太过激进,所以非常不稳定,因此需要之前几板直接赢得比赛。张继科需要加强自己的正反手相持球技术,使其变得更加稳定,这样五板以后将不再是自己的弱势。
三、结论
张继科发球方式以正手逆旋转为主,配合正手顺旋转发球,发球的旋转以侧下旋为主,结合不转和侧上旋发球达到战术目的。张继科在第三板中以正手抢拉、挑打为主要手段,其次是反手拧、拉,侧身拉的使用较少。这也是反手拧技术频频使用的一个原因。在接发球段,第二板主要采用接发球拧技术,辅以正手摆短、反手拧拉的直接得分也较多。在二、四板技术中,以反手拧、反手拉组合使用率最高,其次为正手摆衔接第四板技术。
(指导教师:王学生)
参考文献:
[1]刘跃兵,李瑞洗,程红艳.2012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半决赛、决赛马龙技战术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6).
[2]赵喜迎,唐建军,刘永立.乒乓球奥运冠军张继科技战术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6).
关键词:乒乓球;技战术;男运动员
张继科在第三板中正手抢拉、挑打是主要手段,其次是反手拧拉,侧身拉的使用较少。接发球段,第二板主要采用接发球拧技术,辅以正手摆短,反手拧拉直接得分也较多。在二、四板技术中,以“反手拧+反手拉”的组合使用率最高,其次为正手摆衔接第四板技术。二、四板技术组合总体得分率低于一、三板技术组合。在高水平比赛中,为了争取比赛的主动,抢先进攻上手,必须尽快从攻打下旋球转换成攻打上旋球,这也是反手拧技术频频使用的一个原因。相持段以主动相持得分最多,得分率最低的是被动相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张继科参加吉隆坡团体世界锦标赛的比赛视频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从国内外体育官方网站和报纸杂志收集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与总结,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录像观察法。通过观看比赛视频,记录统计比赛得失分所运用的技术,对三段的三个阶段进行分类归纳。(3)三段统计法。三段分别是发抢段(一、三板)、接抢段(二、四板)和相持段(五板以后)。(4)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对张继科发球旋转的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张继科喜欢逆旋发球,逆旋发球比例占到58%,顺旋发球比较少,而这也是他的特别之处;逆旋发球让对手很难受,使他在比赛中占据了主动。
2.对张继科一、三板得失分率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张继科擅长发球抢攻,而发球后控制和发球后防守则失分率都很高,但张继科知道自己的薄弱点,所以主动进攻的发球抢攻使用率就非常高。张继科主动进攻的意识很好,使用率高,而且还有77%的得分率。因此,要加强发球后的控制技术和发球后的防守技术,只有提高这两个技术,一、三板的打法才能变得没有漏洞。表中发球后控制和发球后防守都是不及格,因此,要将其提高到良好。
3.对张继科二、四板技术使用率的分析
张继科第二板总得分率为60%,得分较高,优势非常明显。第二板接发球以进攻为主,进攻的手段就靠反手的拧拉,其与其他打法的选手进行比赛,都能占到优势,皆以反手拧拉进攻为主。张继科第四板净得分率为32%,在第四板上处于下风,失分高,应加强防守技术。第四板技术以进攻为主,以防守为辅,但是得分相对不稳定,因此应加強第四板进攻的稳定性。
4.对张继科五板之后的技战术分析
张继科第五板处于劣势,相持球方面只有44%的得分率,失誤还是很多。他的第五板以进攻为主,以防守为辅。与其他打法的选手比赛时,第五板不占优,因为太过激进,所以非常不稳定,因此需要之前几板直接赢得比赛。张继科需要加强自己的正反手相持球技术,使其变得更加稳定,这样五板以后将不再是自己的弱势。
三、结论
张继科发球方式以正手逆旋转为主,配合正手顺旋转发球,发球的旋转以侧下旋为主,结合不转和侧上旋发球达到战术目的。张继科在第三板中以正手抢拉、挑打为主要手段,其次是反手拧、拉,侧身拉的使用较少。这也是反手拧技术频频使用的一个原因。在接发球段,第二板主要采用接发球拧技术,辅以正手摆短、反手拧拉的直接得分也较多。在二、四板技术中,以反手拧、反手拉组合使用率最高,其次为正手摆衔接第四板技术。
(指导教师:王学生)
参考文献:
[1]刘跃兵,李瑞洗,程红艳.2012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半决赛、决赛马龙技战术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6).
[2]赵喜迎,唐建军,刘永立.乒乓球奥运冠军张继科技战术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