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出来的精彩图案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xia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把剪纸艺术与数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体现出数学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在近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就出现了一部分以剪纸为背景的新颖题目.
  例1(2007年南昌市)下列三角形纸片,能沿直线剪一刀得到等腰梯形的是().
  解析:剪一刀得到一个等腰梯形,根据等腰梯形的判定,必须满足同一边上的两个角相等,从题中给出的四个图形中看,只有图B中有两个角分别为50°,从而应选B.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梯形的判定,考题以剪纸为背景,将数学知识蕴涵于其中,使得考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例2(2007年资阳市)如图1,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
  A. 90° B. 135° C. 270° D. 315°
  解析:如图2,因为∠1=∠4+90°,∠2=∠3+90°,所以∠1+∠2=∠3+∠4+180°,又因∠3+∠4=90,所以∠1+∠2=270°,故应选C.
  评注:三角形中剪去一角∠C,得到一个四边形,但在解答问题中并没有抛弃被剪掉的三角形.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应用了“整体”的数学思想方法把∠3+∠4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求解.
  例3(2007年广西钦州)动手折一折: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下列图示对折3次得到图④,在AC边上取点D,使AD=AB,沿虚线BD剪开,展开△ABD所在部分得到一个多边形,则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解析:解答本题仅凭想象是无法得到答案,我们可按题中给出的步骤折叠、剪裁,再展开△ABD所在部分,可得到图3这样一个正八边形,由于正八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所以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35°.
  评注:实践操作、探究猜想是同学们喜爱的数学活动,一张薄薄的纸片通过翻折、剪裁,得到一幅美丽的图案,将呆板、枯燥的数学变得富有生气与活力. 本题仅凭想象,根本不知道展开图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就更谈不上角度的计算问题、解答这类题的最佳方法是亲自动手,通过折叠、剪裁后,再展开铺平,最后从直观的平面图形中去寻求答案.
  例4(2007年盐城市)如图4所示,把一个正方形对折两次后沿虚线剪下,展开后所得的图形是().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也同例3一样,通过折叠、剪下,再展开后可得到图B中这样一个图形,故应选B,本题只凭主观判断,有可能错选答案A.
  例5(2007年沈阳市)将一张长与宽的比为2∶1的长方形纸片按按下图①②所示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③中的虚线裁剪,得到图④,最后将图④的纸片再展开铺平,则所得到的图案是().
  解析:通过折叠、剪裁后,再展开铺平,可直观的得到答案A,本题只凭主观判断,有可能错选答案C.
  例6(2007年黔东南地区)小明拿一张矩形纸(如图5). 沿虚线对折一次如图甲,再将对角两顶点重合折叠得图乙,按图丙沿折痕中点与重合顶点的连线剪开,得到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是().
  A. 都是等腰三角形
  B. 都是等边三角形
  C.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
  D.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梯形
  解析:按题中要求的操作步骤进行折叠、剪开、展平后,可得到图6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故应选C.
  以上各题设计精巧、颇具创意,展示了数学的丰富内涵,是一类融趣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好题. 这类考题既考查了同学们的数学知识,又考查了同学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数学的动态美和几何图形的对称美.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世间一切事物都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支配,生物也不例外。为什么陆地上没有比非洲象更大的动物?为什么有许多小动物要冬眠?动物的体型和一些生理习性,可以从几何学的角度加以解释。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1638年就注意到,当一个物体增大时,它的表面积与它的线性度的平方成正比,它的体积与它的线性度的立方成正比。通俗点说,就是体型如果变大,那么它的表面积和体积自然也会随之增大。但是并不依照相同的比例增大,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