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者语:本篇文字,是外经贸大学武术协会中梁氏形意拳门人习拳之心语,虽非名人高论,但却是作者在习拳实践中的真实体悟。相信拳友诸君读后当有裨益,故愿为简评荐之。
禅拳一如
王玲
从2001年左右在张旭光老师的引介下,我开始跟随刘长国老师学习形意拳,到如今已为时不短,刘老师德艺双馨、尽心尽力地培育我们,惜我先天不厚,后天又怠惰浮躁,不恒不勤,非常惭愧!虽忝为弟子,至今一事无成人渐老,实在深负师恩!弟子不肖,而刘老师始终不弃不倦地宽容和劝勉,也令我未尝失去过再一次努力的希望。宝山在前,明师指路,空手而归实在可惜,习拳确是一日练得一日功的实践,无人能代,扪心自问自己下过多少功夫,回首来真是羞愧难当!恭逢师祖辞世十周年,老师嘱记心得一篇,甚为惶恐,自己平日滥竽充数,实无心得可言,只能记下浅薄的认识和走弯路的体会,聊备前车之鉴。
去浊力,用拙功
先师说,练拳易,明理难。以我自己的体会而言,确实是极长的时间里我都愚蒙不知其旨,因为它的确与我们普通思维方式是迥然不同,或者甚至是相悖。从常识来说,世人追求的是“有”,“有”了再“多”;将此思维方式带到练拳中也是追求“有力”、“有元气”、“有功夫”。然而梁氏形意的拳脉恰恰走的是去浊化执、发其天真进而充实长养的方式。必去尽造作、而后才能得其本源。练拳宗旨不明,行之就不得力,再加之不能伏诸师教,信道不笃,习之不勤,受用极有限。所以,反而是因为不能明理,而不能练拳。
浊力即是一种紧张较劲出来的力。现今回首,以前都习惯于绷着劲,平常就不放松,一到练拳更是拿着一股劲,潜意识里觉得我就是要有股劲儿,都放了我练什么呢?动作似缓极慢,可实际上拿着劲,心中脑中也发紧,如此可谓是背道日远。松而后静,不可貌静而实紧。以脚为例,说是“五趾抓地”,可千万不能真的去抓地,乃至刻意用一点力。站不稳的时候本能地会腿脚发紧,似乎想要去抓住什么。越是这时越要将紧张松开,好像脚在地上铺展开来,进一步感觉到胯也不再拘紧,如此下盘才会稳实。起手的动作有一“钻”劲,容易起拙力,尤须注意。
身体不用浊力,进而意识也清明不乱,就像写书法一样,不是通过手段去达到目的,而是每一笔都要去完满自身。拳中也没有起点和终点,每一点上都不是等待,而是目的本身。此时此点上就要神完气定,松快安详,仿佛没有下一步,即可以在此点上定下。细腻圆润落在每一个细节。练得心中自有一种豁朗澹和的气象,身体四肢也轻松灵活非常。如此则方向基本不误。
不用浊力,但是要下拙功,就是不投机取巧,不自以为是,不推求过多。拙能胜巧。我的一个教训就是眼高手低,用功不踏实,总爱琢磨、喜欢有体悟,但这常常落于意识妄想,并无实益。用拙功,不以自己有没有感觉、或感觉好与不好,而令信心进退、功夫起伏,不思量过多,甚至有股傻气地定时定量坚持。
说“坚持”,并非要横下心去“忍受”,也当在其中体会一种“享受”,如此才能一直有动力。不断去感受相合所带来的和谐愉悦,比如左右手之间,配合得全然同步,动静一如,似乎即刻能觉知到一种愉快。手足相合也是如此,进而体会到不仅稍节合拍,肩胯根节处也收放一致,动静一体,意识变得非常专一凝定。这种愉悦会成为促进用功的不竭动力,也是练对与否的检验。不过,练拳人明白,初步练时,练对了是偶然,练错了是经常,所以不管怎么样,对也好错也罢,都照练不误。
练拳用功,须把握好一个度,一曝十寒并不可取,细水长流方才适宜。既不能断断续续、疲疲塌塌,也不要兴致来了就用功过猛,以免下次体力心力不济。让练拳一事不随着心情忽高忽低,而稳实恒常地逐渐推进。每次练拳不用尽兴,要留有余兴,最好保证下一次练拳能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自然之师
胯的问题,一度让我练不下去。从小因为打针而胯部肌肉有硬结和部分萎缩的问题,虽然不严重,但要做到“合膝裹胯”几乎不可能。而形意拳最基本的三体式,乃至五行拳全部的下肢动作都是要求合膝裹胯,否则姿势即散,甚至无法站稳。
练拳以来,自己一直在胯的问题上纠结困扰。因为胯不正不松,脚下整个就不稳。练的时候为了保证姿势基本不错、能走稳,故而刻意地纠正,乃至强力用意,下盘非常紧张,气息无法下沉,上身也跟着一起僵硬起来,练时愈发不顺而更苦恼,体会不到松静的愉悦,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于是,自己认为应该先把胯的问题矫正好再练拳,可不管是用压腿的办法还是其它活动的方式,效果都是不太明显。刘老师说,就是通过放松地练拳,待到真气自然贯通的时候,周身的问题自然不药而愈。我听了虽然从道理上很认同,但一练拳因胯部问题而歪歪倒倒,要不然则又拧着劲、板着身,非常有挫败感。刘老师反复安慰说不要纠结在这个问题上,可我觉得老师不太理解我的状况和苦衷,而总想自己寻求一种办法。也不知道这个问题到底应从哪里下手解决。
这样一来二去,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自己练拳的进展不大,甚至有畏惧的心态。某一天又忆起老师的话来,我想或许真的是我太执着了,干脆就放开了练,步子走不好就不好吧,要倒就倒,要歪就歪,不去着意控制勉强它,而只是存一个松快的念头——尽量走一趟直线。胯不开就走小步一点,中间站不稳就垫一步,都没有关系。心中不悬着标准,对自己不带要求。时常在地上有一条直线的地方练习,比如球场,目之前方即是一条直线,不着意也慢慢地向直线归拢了。同时增加练习拗步的动作。
胯部的毛病有很大改善,虽然目前也还不能达一般人的状态,但心中已不以此为苦,放松地照练不误。总之,“自然”是习练中的最重要的原则。
说到自然,练拳与平常生活最能相连接的,就是走路了。拳谱也说“打人如走路”,行走时虽然动作与正规练拳不同,但松静柔整的要领和静定虚泊的神意却完全一致,尤其是脚下的功夫。正式地摆架子练拳固然必需,平时走路也不可小觑。行路时放松,能意识到足底的感觉。特别在练拳之前和之后,多走走路,将练拳时没有放松的紧张化开,很有必要。 形意的品格
虽说内家拳各家形殊而髓同,可一种拳也有一种拳的性格。太极拳宽和阔达、大气雍容,久习令人温厚舒展。八卦掌灵动机敏、多方观待,久习令人活络自如。而形意拳的性格则是质直平正,简洁明快,形意拳的动作没有一点矫饰虚炫,直来直去,也从来不兜圈子,久练形意拳,不自觉地就远离虚与委蛇的态度,而总以正心诚意处事待人。它养就一种“诚正”的品格。
有一特点难免有其偏蔽。一般的形意拳练法较硬,虽直率却失之于刚硬,柔韧灵活不足。梁氏形意拳的长处更在于它以柔入手,气质清和淡泊。柔忍安静,谦卑无夸。出手即奔要害,周身若万箭齐发,回则神清意澹,胸中了无一物。兼得太极之“和”与八卦之“灵”。这种至简至静的风格,真是最上乘的道了。
梁氏形意拳之气质固然如此,但不同人练也会体现各人不同的境界,而未必能真发挥其实义。练拳稍有点上路,常觉得自己是个习武之人,容易摆出一副练家的架子,横冲直闯,棱角分明,不知涵养,这也是我的教训,至今亦未能改。刘老师叮嘱说,练拳时脸上要有谦和之貌,每每反观自己,得力时就一脸蛮横傲慢,不得力时又一副颓丧纠结的样子,要不然就是散漫不知所归的心不在焉。平日动止之间,以我的浅薄体会,不要由着那种刚楞的冲劲,需常常体会松和逊让之气,以及心中无牵无挂的潇洒。
禅拳一如
梁氏形意拳的精妙处,在我开始学习禅法之后,才慢慢地开始领悟。刘老师反复叮嘱要把握住“松静”的总原则,可是什么是松静?怎样才能做到松静呢?如果对内心不够明了,对生命的本质没有透彻的认识,是不可能放下最根本的执着的,执着于有“我”和“我的身体”,此根不断,如野生蔓草不能除根,所有的烦恼、紧张、僵化遇缘就会生长起来;即便得到些许受用,身体强健有力起来,即又会执此实力,不能进而得大受用。所以松静的根本是在破执着、明了生命实相。
以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拳法的要求是心中清清静静、无物挂碍,可是自己的根基比较差,特别好思虑,脑子无法停下来,而且根深蒂固地认为我的思想怎么可能断掉呢!什么都不想这人岂不是傻掉了!让我“放下”我根本不懂可以放下什么?论及身体的放松,总坚持认为这个身体就是我的,执这个身体为实体,拿着身体去求一个放松的状态,越想松越不自在,反而多了一分勉强,越不自在越恼恨。完全不知道如何跳出这个怪圈。
接触禅学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根”和“尘”是可以脱落开的。尤其是“意根”与“法尘”是可以脱开的,根本就不必整天抓着那些思想念头,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顿时轻松了一大半。进而,又明白了原来我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从根本上都是执着的结果,所以不只是“根尘脱落”的问题,而是“根尘皆假”。这一点即使暂时不能勘破,相似地去缘念,也能解除不少紧张。
原来放不下是根本不知道可以撒手,而真正撒手之后才明白原来可以这么轻松!以前一直有个“我”想要去控制身体的动作、想要去安排行为的步骤,让这个“安排掌控的人”歇息,生命的存在就自在了,本能的灵妙自然呈现,绝不是意识可以安排的。这难道不就是“无意之中是真意”么!
禅学中最重要的实修即是止观的修行。而在我有规律地开始练习坐禅以后,回头才领悟到“无极式”的深意。以前老师告诉我说“放松地站着,什么都别想”,心里不免嘀咕这似乎是浪费时间,站在那边也七上八下,不知道一颗心往哪瑞安。“无极式”是以我浅薄认知最不像练拳的练拳了,没有任何需要费力的地方,因此意识失去了任何的指向,所有的“野心”都落空了,所有的急躁也不知道朝哪里去急躁。可就是这种完全不需要费力的动作,格外地不容易吸引人,由此入手甚为不易。但待到逐渐入门后,可能会了解老子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意趣。但我自己至今急躁未能定心,仅是朦胧有所触动,若有上根利智之人能从此根本处契入,则当下受用不尽。
参合“行禅”(或称“经行”),尤其是慢步经行,那更是与梁氏形意拳的定步五行掌形神皆似。由此更体会梁氏形意拳大概是来自方外高人之传,它的练法几乎就是禅法。
不仅如此,习练形意拳也甚利于修禅,或者说,两者就是二而一的。人体之健康与否在于气血,拳法尤擅活络气血,通畅经脉,疏通积滞。而梁氏形意拳又在动中寓静,动而不失其本,行而不乱其则。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练拳会对身体的感觉和认知变得灵敏,无意之中已然是在做一种观照。同时,在呼吸的调节上,拳法通过动作而让呼吸自然变得柔细匀长,这些调身的部分,通过练习形意拳皆能于无形之中收获其效。不管是强身健体,还是由此门径深入修行,都是不可多得的保障。
身心灵各方面的裨益,唯有实练方得。形意之道甚深,惭愧我还只是在浮面上空谈,万望来者直下用功、体形解意,光此传承。(1999级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北大哲学博士)
师评:体悟真实精到,理论深入浅出,解义清楚明白。尤其“禅拳一如”一节更是见解独到。得其根本之说,实论拳文章中之上品。
禅拳一如
王玲
从2001年左右在张旭光老师的引介下,我开始跟随刘长国老师学习形意拳,到如今已为时不短,刘老师德艺双馨、尽心尽力地培育我们,惜我先天不厚,后天又怠惰浮躁,不恒不勤,非常惭愧!虽忝为弟子,至今一事无成人渐老,实在深负师恩!弟子不肖,而刘老师始终不弃不倦地宽容和劝勉,也令我未尝失去过再一次努力的希望。宝山在前,明师指路,空手而归实在可惜,习拳确是一日练得一日功的实践,无人能代,扪心自问自己下过多少功夫,回首来真是羞愧难当!恭逢师祖辞世十周年,老师嘱记心得一篇,甚为惶恐,自己平日滥竽充数,实无心得可言,只能记下浅薄的认识和走弯路的体会,聊备前车之鉴。
去浊力,用拙功
先师说,练拳易,明理难。以我自己的体会而言,确实是极长的时间里我都愚蒙不知其旨,因为它的确与我们普通思维方式是迥然不同,或者甚至是相悖。从常识来说,世人追求的是“有”,“有”了再“多”;将此思维方式带到练拳中也是追求“有力”、“有元气”、“有功夫”。然而梁氏形意的拳脉恰恰走的是去浊化执、发其天真进而充实长养的方式。必去尽造作、而后才能得其本源。练拳宗旨不明,行之就不得力,再加之不能伏诸师教,信道不笃,习之不勤,受用极有限。所以,反而是因为不能明理,而不能练拳。
浊力即是一种紧张较劲出来的力。现今回首,以前都习惯于绷着劲,平常就不放松,一到练拳更是拿着一股劲,潜意识里觉得我就是要有股劲儿,都放了我练什么呢?动作似缓极慢,可实际上拿着劲,心中脑中也发紧,如此可谓是背道日远。松而后静,不可貌静而实紧。以脚为例,说是“五趾抓地”,可千万不能真的去抓地,乃至刻意用一点力。站不稳的时候本能地会腿脚发紧,似乎想要去抓住什么。越是这时越要将紧张松开,好像脚在地上铺展开来,进一步感觉到胯也不再拘紧,如此下盘才会稳实。起手的动作有一“钻”劲,容易起拙力,尤须注意。
身体不用浊力,进而意识也清明不乱,就像写书法一样,不是通过手段去达到目的,而是每一笔都要去完满自身。拳中也没有起点和终点,每一点上都不是等待,而是目的本身。此时此点上就要神完气定,松快安详,仿佛没有下一步,即可以在此点上定下。细腻圆润落在每一个细节。练得心中自有一种豁朗澹和的气象,身体四肢也轻松灵活非常。如此则方向基本不误。
不用浊力,但是要下拙功,就是不投机取巧,不自以为是,不推求过多。拙能胜巧。我的一个教训就是眼高手低,用功不踏实,总爱琢磨、喜欢有体悟,但这常常落于意识妄想,并无实益。用拙功,不以自己有没有感觉、或感觉好与不好,而令信心进退、功夫起伏,不思量过多,甚至有股傻气地定时定量坚持。
说“坚持”,并非要横下心去“忍受”,也当在其中体会一种“享受”,如此才能一直有动力。不断去感受相合所带来的和谐愉悦,比如左右手之间,配合得全然同步,动静一如,似乎即刻能觉知到一种愉快。手足相合也是如此,进而体会到不仅稍节合拍,肩胯根节处也收放一致,动静一体,意识变得非常专一凝定。这种愉悦会成为促进用功的不竭动力,也是练对与否的检验。不过,练拳人明白,初步练时,练对了是偶然,练错了是经常,所以不管怎么样,对也好错也罢,都照练不误。
练拳用功,须把握好一个度,一曝十寒并不可取,细水长流方才适宜。既不能断断续续、疲疲塌塌,也不要兴致来了就用功过猛,以免下次体力心力不济。让练拳一事不随着心情忽高忽低,而稳实恒常地逐渐推进。每次练拳不用尽兴,要留有余兴,最好保证下一次练拳能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自然之师
胯的问题,一度让我练不下去。从小因为打针而胯部肌肉有硬结和部分萎缩的问题,虽然不严重,但要做到“合膝裹胯”几乎不可能。而形意拳最基本的三体式,乃至五行拳全部的下肢动作都是要求合膝裹胯,否则姿势即散,甚至无法站稳。
练拳以来,自己一直在胯的问题上纠结困扰。因为胯不正不松,脚下整个就不稳。练的时候为了保证姿势基本不错、能走稳,故而刻意地纠正,乃至强力用意,下盘非常紧张,气息无法下沉,上身也跟着一起僵硬起来,练时愈发不顺而更苦恼,体会不到松静的愉悦,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于是,自己认为应该先把胯的问题矫正好再练拳,可不管是用压腿的办法还是其它活动的方式,效果都是不太明显。刘老师说,就是通过放松地练拳,待到真气自然贯通的时候,周身的问题自然不药而愈。我听了虽然从道理上很认同,但一练拳因胯部问题而歪歪倒倒,要不然则又拧着劲、板着身,非常有挫败感。刘老师反复安慰说不要纠结在这个问题上,可我觉得老师不太理解我的状况和苦衷,而总想自己寻求一种办法。也不知道这个问题到底应从哪里下手解决。
这样一来二去,几年的时间过去了,自己练拳的进展不大,甚至有畏惧的心态。某一天又忆起老师的话来,我想或许真的是我太执着了,干脆就放开了练,步子走不好就不好吧,要倒就倒,要歪就歪,不去着意控制勉强它,而只是存一个松快的念头——尽量走一趟直线。胯不开就走小步一点,中间站不稳就垫一步,都没有关系。心中不悬着标准,对自己不带要求。时常在地上有一条直线的地方练习,比如球场,目之前方即是一条直线,不着意也慢慢地向直线归拢了。同时增加练习拗步的动作。
胯部的毛病有很大改善,虽然目前也还不能达一般人的状态,但心中已不以此为苦,放松地照练不误。总之,“自然”是习练中的最重要的原则。
说到自然,练拳与平常生活最能相连接的,就是走路了。拳谱也说“打人如走路”,行走时虽然动作与正规练拳不同,但松静柔整的要领和静定虚泊的神意却完全一致,尤其是脚下的功夫。正式地摆架子练拳固然必需,平时走路也不可小觑。行路时放松,能意识到足底的感觉。特别在练拳之前和之后,多走走路,将练拳时没有放松的紧张化开,很有必要。 形意的品格
虽说内家拳各家形殊而髓同,可一种拳也有一种拳的性格。太极拳宽和阔达、大气雍容,久习令人温厚舒展。八卦掌灵动机敏、多方观待,久习令人活络自如。而形意拳的性格则是质直平正,简洁明快,形意拳的动作没有一点矫饰虚炫,直来直去,也从来不兜圈子,久练形意拳,不自觉地就远离虚与委蛇的态度,而总以正心诚意处事待人。它养就一种“诚正”的品格。
有一特点难免有其偏蔽。一般的形意拳练法较硬,虽直率却失之于刚硬,柔韧灵活不足。梁氏形意拳的长处更在于它以柔入手,气质清和淡泊。柔忍安静,谦卑无夸。出手即奔要害,周身若万箭齐发,回则神清意澹,胸中了无一物。兼得太极之“和”与八卦之“灵”。这种至简至静的风格,真是最上乘的道了。
梁氏形意拳之气质固然如此,但不同人练也会体现各人不同的境界,而未必能真发挥其实义。练拳稍有点上路,常觉得自己是个习武之人,容易摆出一副练家的架子,横冲直闯,棱角分明,不知涵养,这也是我的教训,至今亦未能改。刘老师叮嘱说,练拳时脸上要有谦和之貌,每每反观自己,得力时就一脸蛮横傲慢,不得力时又一副颓丧纠结的样子,要不然就是散漫不知所归的心不在焉。平日动止之间,以我的浅薄体会,不要由着那种刚楞的冲劲,需常常体会松和逊让之气,以及心中无牵无挂的潇洒。
禅拳一如
梁氏形意拳的精妙处,在我开始学习禅法之后,才慢慢地开始领悟。刘老师反复叮嘱要把握住“松静”的总原则,可是什么是松静?怎样才能做到松静呢?如果对内心不够明了,对生命的本质没有透彻的认识,是不可能放下最根本的执着的,执着于有“我”和“我的身体”,此根不断,如野生蔓草不能除根,所有的烦恼、紧张、僵化遇缘就会生长起来;即便得到些许受用,身体强健有力起来,即又会执此实力,不能进而得大受用。所以松静的根本是在破执着、明了生命实相。
以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拳法的要求是心中清清静静、无物挂碍,可是自己的根基比较差,特别好思虑,脑子无法停下来,而且根深蒂固地认为我的思想怎么可能断掉呢!什么都不想这人岂不是傻掉了!让我“放下”我根本不懂可以放下什么?论及身体的放松,总坚持认为这个身体就是我的,执这个身体为实体,拿着身体去求一个放松的状态,越想松越不自在,反而多了一分勉强,越不自在越恼恨。完全不知道如何跳出这个怪圈。
接触禅学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根”和“尘”是可以脱落开的。尤其是“意根”与“法尘”是可以脱开的,根本就不必整天抓着那些思想念头,明白了这一点之后顿时轻松了一大半。进而,又明白了原来我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从根本上都是执着的结果,所以不只是“根尘脱落”的问题,而是“根尘皆假”。这一点即使暂时不能勘破,相似地去缘念,也能解除不少紧张。
原来放不下是根本不知道可以撒手,而真正撒手之后才明白原来可以这么轻松!以前一直有个“我”想要去控制身体的动作、想要去安排行为的步骤,让这个“安排掌控的人”歇息,生命的存在就自在了,本能的灵妙自然呈现,绝不是意识可以安排的。这难道不就是“无意之中是真意”么!
禅学中最重要的实修即是止观的修行。而在我有规律地开始练习坐禅以后,回头才领悟到“无极式”的深意。以前老师告诉我说“放松地站着,什么都别想”,心里不免嘀咕这似乎是浪费时间,站在那边也七上八下,不知道一颗心往哪瑞安。“无极式”是以我浅薄认知最不像练拳的练拳了,没有任何需要费力的地方,因此意识失去了任何的指向,所有的“野心”都落空了,所有的急躁也不知道朝哪里去急躁。可就是这种完全不需要费力的动作,格外地不容易吸引人,由此入手甚为不易。但待到逐渐入门后,可能会了解老子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的意趣。但我自己至今急躁未能定心,仅是朦胧有所触动,若有上根利智之人能从此根本处契入,则当下受用不尽。
参合“行禅”(或称“经行”),尤其是慢步经行,那更是与梁氏形意拳的定步五行掌形神皆似。由此更体会梁氏形意拳大概是来自方外高人之传,它的练法几乎就是禅法。
不仅如此,习练形意拳也甚利于修禅,或者说,两者就是二而一的。人体之健康与否在于气血,拳法尤擅活络气血,通畅经脉,疏通积滞。而梁氏形意拳又在动中寓静,动而不失其本,行而不乱其则。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练拳会对身体的感觉和认知变得灵敏,无意之中已然是在做一种观照。同时,在呼吸的调节上,拳法通过动作而让呼吸自然变得柔细匀长,这些调身的部分,通过练习形意拳皆能于无形之中收获其效。不管是强身健体,还是由此门径深入修行,都是不可多得的保障。
身心灵各方面的裨益,唯有实练方得。形意之道甚深,惭愧我还只是在浮面上空谈,万望来者直下用功、体形解意,光此传承。(1999级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北大哲学博士)
师评:体悟真实精到,理论深入浅出,解义清楚明白。尤其“禅拳一如”一节更是见解独到。得其根本之说,实论拳文章中之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