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无极桩功”答武友

来源 :搏击·武印文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714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在美国的学生及太极爱好者的邀请,李光昭老师于3月21日至4月6日赴美进行了为期15天的交流访问和讲学活动。分别在硅谷、纽约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无极桩功”讲学,并和当地的太极爱好者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以下是李老师对学员提出一些站桩中疑问的解答:
  问题1:吃完午饭后能马上站桩吗?
  答:吃完午饭后马上站桩是可以的,因为无极桩功就是回归天、地、人相合一的“原点”状态。我们知道坐标的原点是零,换言之是无、是空,所有的“有”都是生于“无”,故此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只要遵循修为中的一个中心(中正安舒)、三个基本点(静心凝神、呼吸自然、周身松通),任何时刻站无极桩都没有问题。无极桩功的功理、功法决定了无极桩功修为本身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当然,在修习的初始阶段,建议你们饭后10至15分钟再站更妥。待对功法有了一定认识和习惯后,就完全可以不受时间的约束而进入“道法自然”的修习状态。
  问题2:站桩后大腿内侧酸痛、是否姿势不对?
  答:站桩后大腿内侧出现酸痛,有姿势的原因,但问题的实质是周身松通的不够,由于不松而不通,不通则酸痛。站桩初期,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人是大腿内侧酸痛,有人是小腿腿肚酸痛。不同的部位出现酸痛感,表现不一,根源无二:不松则不通,不通则必痛。
  解决此问题方法有二:
  1、调形。身体的站姿形态由于多年已形成既有的习惯,现在一下子要遵从无极桩功对身形的要求重新规范自己的身体,必然很不适应。要把无极桩功对身形的规范要求做为建立新习惯的法则去理解和遵循,要客观地、灵活地依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去掌握、运用法则。我们常说:法则、法则,则有定则、法无定法。因此在遵循法则时,就要守其则寻其法,在遵守原则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方法,也就是说在守则中学会自我调整。首先是调形。比如大腿内侧站久酸痛,很可能是胯坐得过低,膝屈的过大等原因。试着向回收调一些,经过反复调整,寻找到相对松通的滋味。如能克服酸痛,则可以此状态做为自己身姿的规范。
  2、调意。太极拳修为的核心是“凡此皆是意”,无极桩功修为的主旨正是由形求意。身体能否松通的内在关键在意,身体不松通内在原因也是在意,要解决不通造成的身体酸痛,也一定要从意上着手,从“本”上去解决。比如肌肉酸痛,是由于肌肉僵紧造成的。如何能使肌肉不僵?其关键在“以意松肉”。多年造就的肌肉用力习惯,已形成意念的固化,每当习惯性的动作时,意识总是不自觉地指挥肌肉去用力。无极桩功的修为就是引领大家改变多年养成的既有的用力习惯,损弃旧意反求新意。在无极桩课时,我反复给大家强调要体悟“以骨挂肉”的滋味,就是要大家在站桩时把意念放在骨架被提起上,把以前总在肌肉上紧固的“意”转移到骨架上。当寻求到“骨架被提起”的意味时,原来僵紧用力的意就不在肌肉上束缚了,如此肌肉才有可能放而松。无极桩功用“提骨挂肉”的信假修真之心法,以意的移换弃旧求新,寻求到皮肉在被提起的骨架上毫无自我意识自然垂挂的滋味。此时意在骨不在肉,可体悟到“有骨无肉”的感觉,只有这样“如无肉之人”,才能做到肌肉不用力而松通。能通则不痛。
  当然,太极心法要我们层层修分,所求骨架被提之意,同样要层层分求。骨架整体寻求总提之意,具体到胯节,在坐胯的同时,要反寻胯被提之意。亦如拳论所云:“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以上所述,多为功理之说,大家修为初始切勿急于求成。谨记一层理解,一层功夫;一层体悟、一层收获。“功成而弗居”,所谓功成,就是心悟、体悟的积淀,亦是时间的历练。
  问题3:我体会不好头顶“悬提”的感觉。只有躺下来的时候,才能体会到浑身放松,怎么去找提顶的感觉?
  答:无极桩功把人之身体分为“三盘九节十八部位”,其中头顶(即百会穴)是十八部位中的重中之重。对顶这个部位无极桩功所求之意为“提顶”,即寻求“悬提”之意。我们说能否真正理解并体悟到顶的悬提之意,是太极内功“凡此皆是意”修为的一道极为重要的关坎,也是太极修为真功的一道难关。欲攻克此难关,依然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明理;2得法。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分述之。
  1、明理:
  所谓明理,就是要从认识上理解为什么要在顶之部位寻求“悬提”之意。为此,太极拳的前辈先人早已从理论上做出了精辟的论述,正如《十三势歌》中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换言之,顶部(百会)的悬顶之意,即是求到《十三势歌》中所言之“顶头悬”,而只有做到“顶头悬”,则必然显现“满身轻利”之势。我们知道无极桩功以至太极内功之修为,就是围绕着拳论所说“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个中心而习练,而“满身轻利”则是达到中正安舒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以说要“中正安舒”,就要“满身轻利”,而要“满身轻利”必要“顶头悬”。
  因此,明理就要回答何谓“顶头悬”?王宗岳先师在其《十三势行功心解》中做出了明确的解答:“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虑。所谓顶头悬也”,明确告诉我们,“精神能提起而无迟重”,即为顶头悬之真义。对于顶头悬,杨澄甫先师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也做出了易懂的论述。他在此文中对太极拳之练习谈到五个具体的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顶头悬”。文中要求:“摹练时,头部不可偏侧与俯仰,所谓要“顶头悬”,若有物顶于头上之意,切勿硬直。所谓悬字意义也。杨澄甫先师对“顶头悬”,从形与意两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其真义,于形体则要“头部不可偏侧与俯仰”;于内意则要“若有物于头上之意”。从先人们的论述中我们理解了顶头悬的真义,认识了寻求顶(百会)的悬提之意,就是为了做到“顶头悬”。做到顶头悬就能“精神提得起,而无迟重之虑”,也就得到了“满身轻利”之结果。
  寻求顶之悬提之意,做到顶头悬,还要理解顶头悬更为深刻的一层内涵真义,即“有准顶头悬”。王宗岳先师在其所著的《太极拳论》中说“立如平准”,如何理解“立如平准”之真义,已经成为众多太极拳修为者的深研课题。“立如平准”这句话,告诉我们太极习练修为要遵循两个法则:一个是“平”,另一个则是“准”。换言之,太极拳修为习练的过程就是要寻求到这两个法则,以使自己的身与心达到能平有准之境地。习武之人常说:一横一竖打天下,杨班侯先师祖在著名的《太极乱环诀》中也具体阐明“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可见先人前辈把太极学说之阴与阳,极为形象地喻为“横”与“竖”。《太极拳论》把懂劲做为太极修为入门的标准,拳论云:“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也就是说懂劲即为“阴阳相济”。既然把阴与阳喻为横与竖,那么如何从横竖的关系中去寻求阴阳相济从而懂劲入门呢?其实,“立如平准”就是横与竖所要求得的内在相济的法则标准。可以说,太极拳之修为就要遵循“横要求平,竖要找准”的原则,对此,杨式太极拳老谱中《太极平准腰顶解》(下称《平准解》)做出了极为精辟的详解。   《平准解》云: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准”,所谓轻重沉浮,分厘丝毫则偏,显然矣。
  《平顶解》的这段论述,清晰地指明人身之准在顶,故“顶如准”。顶即头顶百会穴,如无极桩功中所讲,百会穴为人身“百阳”之总会(汇)。我们设想自百会至会阴虚线相联即为人体之虚中线,可以认为此虚中线即为人体的竖直准绳。准绳竖垂则人身无偏,准绳正直则人体中正。如何做到准绳竖直而中正?非顶头悬不可。同理,人身除竖找准还必须横求平。我们修炼太极拳,拳者,权也。修拳即修权,就是要把自己通过拳理、拳法修为成一杆能平有准的秤,如《平顶解》所云:“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此论述极为形象地把人之两手臂比做秤之盘,而两手之盘的平其根在腰。换言之可以理解人身之平其根在腰,这样理解就可以明确地知道人身“立如平准”,其平在腰,其准在顶。故此,《平顶解》又云:“有准顶头悬,腰之根下株,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析解《平顶解》之论述。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太极桩功所求顶之悬提之义(意)就是为找到自身之“准”,从而使自己无论行功走架还是行动坐卧,皆不离此“准”,使自己无时无处都能立有准绳,行有准则,达有准点,做有准谱,发有准备,落有准头。
  可以说杨家老谱《太极平准腰顶解》不但是对《十三势歌》所云:“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王宗岳《太极拳论》所云“立如平准”之理论的具体解读和阐释,同时亦揭示了如何做到“顶头悬”及“立如平准”之功法,形象具体地告诉修炼者要于腰及顶处求其平找其准,从而使身心通达“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之境界。
  2、得法
  欲攻克“顶头悬”这道太极修为征途上的难关,在明理的基础上必须得法。得法才能把所明之理落在实处,才能把合道之理变成自身的体悟。换言之,得法才能由理论经实践而“功夫上身”。
  要得法,就要知法、认法而求法。何谓法?法者,方式方法之谓也。即修为中的具体修练方式或招术。因而太极拳道所求修为之法,必须要遵从由则知法,以则定法,守则而求法。也可以说:若得其法,先求其则;合则之法,方为真法。得法就必须明确法与则二者之间的内涵关系。所谓法则,即法之准则,或者说是万法中的规则,也可以理解为法万变中之不变,即法变则不变。借用老子之言: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则与法、法与则即体与用、用与体之关系。
  我们知道,佛曾以筏喻法,筏即渡河之工具。以佛所言,人间与天堂、现实与理想,是此岸与彼岸的关系。佛在彼岸,看到对岸的人为名为利奔波劳碌,其中一些人在反思中渴望弃此岸而渡彼岸,但绝大部分人却依然在与彼岸反向而奔,越走越远。佛告诫人们:回头吧,回头是岸。然而,即使想要通达彼岸也必须有筏而渡。因此,找寻渡河之筏就成了通达彼岸的关键。纵观人类历史,多少有志之士,纵有渡河之愿,却找不到能渡之筏,望岸兴叹而遗憾终生。有人以非筏为筏,不但无缘彼岸,反而沉入河底。究其缘由,大多是离“则”而寻筏(法)。木可以为筏,竹也可以为筏,但有人却以为只要抱着一物即可渡河。孰不知抱的不是筏而是石头或稻草。因为筏有则,只有遵则寻筏,才能寻到可渡之筏。何谓筏之则?即寻可以浮于水面并载人而渡的物体,以此为寻筏之则。为筏之物各有不同,如竹、如木、如皮、如胶,但筏之则有一无二。换言之,可以说一则通万法,每个人都应该“功夫无息法自修”,或者说在守其则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身的具体方法。
  在寻求顶之悬提之意而体悟“顶头悬”的修为中,依然要定则而求法。故在明理得法的阐释中,我还是重点以则说法。
  我想说关于顶头悬求法之则,主要有三:一、以意提顶;二、顶外求意;三、反向求提。以下分述之。
  一、以意提顶
  拳论明确告诉我们:“凡此皆是意”;《十三势歌》亦云:“势势揆心须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因此,太极内功的修为自始至终不离一个“意”字。杨澄甫先师在其《太极拳术十要》文中之六云:“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对“用意不用力”之说,澄甫先师进而做出精辟地详解。他写到:“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而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动全身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杨澄甫先师这段精辟论述,清晰地阐释了用意不用力的原因及其真义。
  因此,要使自己体悟“顶头悬”之真义,也必须遵从用意不用力之法则,“顶头悬”则以意提顶,切忌用力。
其他文献
站桩是摆成几个特定的姿势,在这几个特定的姿势基础上,对肌肉施加牵拉刺激与肌紧张反射相结合最后使肌肉建立一种弹力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在特定的姿势用力牵拉肌肉可被引出,被引出条件反射的肌肉的反射反应表现为肌肉内募集大量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维进行交替性收缩而强烈牵拉到肌肉内的弹性成分,产生、贮存弹性势能,人体再利用此弹性势能发力出拳、出腿,可增加出拳、出腿的速度和力量。这就是传统武术所说的“劲”,训练劲
期刊
编者:《搏击》杂志今年第4期“人物志”栏目,对杨式府内派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李正先生专门做过报道,本期又有机会,听李先生再讲讲他和“府内派太极拳”的事儿:  李正为府内派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是当前国内外著名太极拳家。他较全面地继承了府内派太极拳体系,专门从事府内派太极拳传播推广十余年,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目前,李正定居珠海市,在国内外教拳。他的香港、澳门弟子分别于2003年和2012年成立了香
期刊
赵氏实用擒拿从理、力、技、法四个方面来综合阐述了中国武术实用擒拿技术。只有明确了理、力、技、法,才能真正掌握赵氏实用擒拿的真缔。  (一)理——是实用擒拿技术的基础部分。他包括哲理、医理、武理、技理和法理。理为技之源。只学其技,不明其理,这样的学习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只有在明理基础上的练习,才能让你真正做到巧力、熟技、懂法。这就需要认真研习《九重天》中的各诀。  1、中国传统武术擒拿的本
期刊
编者:本拳谱经过了作者的校点,但文字似仍有若干舛误,且断句也有可商榷之处。现据原稿原文刊出,以俟读者逐一勘正。特此说明  (续上期)  第七章 乾坤桩势法之要则(5626)  歌诀:  通背初始乾坤桩,放长击远敌难抗。  大鹏展翅宇宙变,先发制人最难防。  开始为正劈、反劈、悠带、风轮势、劈搂攉挑、回手、开手、披身打挂、迅雷掌此法一至九、九九归一。  操法之要则:  初始规则宜将身站稳,静气凝神,
期刊
在武术交手传承叙述语言上,一般把两手臂当中、两腿当中称为“内”或“里”,把两手臂、两腿的两侧称为“外”或“边”,如“门内”、“门里”、“外上”、“边进”等。合步,是指双方的右脚或左脚都在前位站立。顺步是指一方的左脚和另一方的右脚在前位站立。  向内缠绕训练是指双方双缠推手时,防守方双手接手由外向内,同时腿、脚、腰、胯、肩等部位协调配合,以螺旋缠绕的运行轨迹,化解对手进攻、再反攻而反复练习。练习缠绕
期刊
太极拳与中国书法,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传统历史文化的瑰宝。  太极拳吸收了《易经》的阴阳学说,老子的道德学说,儒家的中庸之道,兵家的虚实论,中医的经络原理,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因此说,太极是哲学,太极是文化,太极是大道。  书法绘画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国学。她的辉煌和伟大,同样体现在阴阳、虚实、沉稳以及意念上。武术与文化的艺理是相通的。  习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劲,含胸拔背;书法绘
期刊
何淑淦先生(1933.3—2013.7)原籍山东定陶,是一代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的最早入门弟子。洪公曾说:“淑淦是我主动劝他学拳的,也是我学生中见过我师的第一人。”  1950年冬,何淑淦先生于济南正式拜洪均生先生为师,蒙师把手授艺,一丝不苟,从腰裆基本功,到一、二路套路,要求甚严,奠定了扎实的武术功底。  先生聪明睿智、文武兼修、交游甚广、从政有为。  1955年先生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洪公修书介
期刊
刘宝和,天津市宁河县人,1962年生,中国武协会员,中国武术六段,傅(剑秋)氏形意拳第三代传人。现为天津市形意拳研究会副会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刘宝和1978年随形意拳大师傅剑秋先生亲传弟子杨义清学艺,严格要求自己,1985年被杨义清收为弟子(见图1)。2006年恩师去世,他再拜武术名家、深州郭氏传人陈长栓为师(见图2)。三十年如一日地练武刻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积累了精湛
期刊
截手单把的手法  截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名词的含义很广泛。有一种讲法说:凡是以截断对方进攻着法的动作行为统称为截手。不过截手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以下所简介的是门前截手,分为四种不同的手法:  A、上截手。  上截手就是拦截来自于上部击打或击打上方的动作,或泰山压顶,或斜劈,或冲拳,或上勾拳,或双风贯耳,或丹凤朝阳,或朝天一炷香,如此等等。有歌为证:  (一)一着打至泰山边,便有精灵四面悬;一堵墙
期刊
本文公布的是肖力行老师创编的“心意六合拳拳理要旨”系列当中的六篇:轻步站、踩步摇闪把、龙吊膀、抡劲(其一)、抡劲(其二)、收势。  这六篇拳理要旨阐述了心意六合拳(也称“十大形”)中至为重要的五记拳的精要,其中,包含了最基本的关于身法、手法、步法、眼法、声法、健身、技击的要求,掌握这五记拳是练好心意六合拳的基石所在。读者若能深入理解,还能从中进一步分辨出内、外家拳之别。  在每篇拳理要旨之后,配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