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廉政文化的发展和意义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廉政文化,是廉洁从政的道德观念行为及在其指导、影响下形成的一系列廉政制度、社会风尚、价值观念、社会评价的总和,廉政文化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融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指导廉政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关键词】 廉政;文化;起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6-0095-02
  廉政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过程。廉政文化以廉政为思想内容,以文化为表现形式,在历朝历代廉政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对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的政治统治发挥着政治性导向作用。反腐倡廉、廉政建设,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廉政建设的重要主题。从中国历史上夏商周建立到灭亡,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及后来历朝历代由盛而衰、由衰而盛的反复更替,始终存在着真善美、假恶丑的斗争,反贪腐与贪腐的斗争,贯穿于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也形成了“以廉为本”的执政思想。所以说,在推进反腐倡廉、廉政制度建设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丰富的廉政文化。
  一、廉政文化的起源
  中国的廉政文化起源比较早,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已经萌芽,夏商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原始时代是公有制的时代,不存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的现象,而随着原始公社体的解体和私有制的产生,贪污腐败现象随之产生,人类才真正开始了廉政建设,人类的文明史也开始不断地前进和发展。秦汉时期,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及政治家对廉政文化已经有记载并有很深的认知,开始把廉政建设与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记载廉政文化的语言文字,在先秦時已出现。老子的《道德经》中有此观点,“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是老子处事待人的态度观点。这里的“廉”,谓棱角,锋利。表示遇事随机而定,圆融灵活。《吕氏春秋·忠廉》中对“廉”的界定:“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意思是,面对大的物质利益的诱惑却不改变做人的准则。《孟子·离娄下》篇中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这里的“廉”,意为不苟取,与“贪”相对。《淮南子·原道训》中提出,“夫得其得者,不以奢为乐,不以廉为悲”,这里的“廉”有“俭”之意,与“奢”相对。屈原在《楚辞·卜居》中写“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表明自己的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里的 “廉”是清白高洁的意思。晏婴在《晏子春秋》中认为,“廉,政之本也。”认为廉政是为政的根本。《管子》中记载的“廉政”,提出了治国的“四维”论,即“礼、义、廉、耻”,是积极的治国理念观点。
  儒家提倡“仁政”“德治”。儒家经典之《周礼》,对廉政做了更系统深入的阐述。《周礼·天官·小宰》云:“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指善于行事,能获得公众好评);二曰廉能(指能行政令,较好地贯彻各项法令);三曰廉敬(指不懈于位,恪尽职守);四曰廉正(指不倾邪,品行方正);五曰廉法(指守法不失,执法不移);六曰廉辨(指临事分明,头脑清楚,不疑惑)。”
  上述“六廉”,是当时国家为“正群吏”“断群吏之制”所制,六条都以“廉”字开头。夏商周时期是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初级阶段,一些统治阶层滥用公共权利,贪腐现象严重,“六廉”思想的提出,正是对腐败现象长期存在进行的深入思考,正是对全部大臣和一切大小官吏提出的要求,要求为政者在执政过程中坚持“以廉为本”,在德能勤绩等方面有较高的能力。在《周礼》中,衡量一个官吏是否廉政,不仅涉及该官吏的品德,还得看他的能力。这里,廉政的意义已不简单是廉洁的简单含义,更是拓宽到廉政的深层内涵。历代统治者倡行廉政的基本思想,基本都是由“六廉”出发。这些思想的出发点是维护统治集团利益,在特定阶段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并在维护一个国家应有的正义层面具有积极意义。
  先秦时期的廉政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廉政文化的源头,对后期廉政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二、廉政文化的发展
  在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具有进步思想的执政者,遵照历史发展的规律,采取先进的、顺应历史发展的执政措施,维护了国家的安定与繁荣,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廉政措施中,既包括制度建设,也包括理论建设。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失败的统治者,在执政措施方面倒行逆施,政德失范,导致政风涣散、国家灭亡。历代先进的思想家和改革家在总结思考这些正反执政理念与措施的利弊基础上,形成了以“防腐反贪”“反腐倡廉”为思想主题的廉政文化。在发展的历史中,廉政文化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创新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政治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秦朝《秦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古代法制建设逐步系统化。在此背景下,秦汉时期的廉政制度也不断得到完善。秦律中的很多具体律文,如《仓律》《今布律》等律文,都有很多对官吏监督和考核的内容。秦朝还设御史大夫,对官府和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纠举弹劾。在任用官吏方面实行“试守”制度,严格实行上计考课制度来整饬吏治,以一系列严格的监察措施保证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云梦秦简《为吏之道》中提出了考核官吏的“五善”“五失”标准,主要考核官吏的德行和为政能力。原文如下:
  “吏有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吏有五失:一曰夸以迣,二曰贵以大(泰),三曰擅制割,四曰犯上弗智(知)害,五曰贱士而贵货贝。”(出自《睡虎地秦基竹简·为吏之道》)
  《为吏之道》为秦朝治吏的纲领性文件,对为官者的品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作为官员履职的考核标准,要求为政官员要忠于朝廷、廉洁奉公、办事妥当、勤政爱民、礼让待人。能做到这五点,则“必有大赏”,反之“吏贪必惩”。   秦始皇设立中央和地方两级行政机构,实行中央集权制,并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监察制度,并形成了配套的一系列法典制度,不仅维护了皇帝的专制统治,更为后世国家制度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基本的模式。汉朝汉武帝实施的“六条问事”监察制度及“十金法”等汉律,更是对后世国家管理和廉政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秦汉时期的廉政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使得廉政文化的内容更丰富、深刻。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国家民族的不幸对廉政文化的内容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百姓渴望清廉的政治和勤政廉洁爱民的好官吏。北魏孝文帝肃贪治吏措施及颁布的《三等黜陟法》,对北魏统治前期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汉魏时期的曹操关注民生,他主张“爱民亲民”“举贤任能”“犯而必诛”的廉政思想。蜀国丞相诸葛亮勤政为国、公正廉洁、举才唯贤,受到后人的广为称颂。西魏大臣苏绰拟定的“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力、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的《六条诏书》,成为古代治国的范本。
  隋唐两代在一统天下,南北大融合的大背景下,在建章立制、治国理政方面,形成了很丰富且成熟的廉政思想和文化。隋文帝严肃吏治,奖廉惩恶,形成了清明的廉政之风。他创设科举取士制度,经过唐代的发展成熟,一直沿用至清朝末期,可以说成为整個封建社会举贤纳才的基本制度。把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把德才作为任用的条件。隋文帝还改革国家官吏体制,精简机构,实行“五省六部制”、言谏职官制度,改革了官场积弊,保证了隋朝开朝不久的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唐朝时期统治者实行的《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唐六典》等律法的颁布实施,使得唐朝时期的反腐倡廉得以制度化、法制化,并通过精简官僚机构和官员,进一步推动了廉政建设,丰富并完善了廉政文化。
  宋代对科举制度、考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宋代殿试制度的确立,保证了官吏选拔的公平公正。宋初为法制建设时期,制定了基本法律《刑统》,还颁发了不少有关廉政的刺令,还有“六察官”监察制度,实行行政权与检察权的分立,相互约束和制衡。宋朝政治清明,贤臣辈出,像包拯、范仲淹、欧阳修等受百姓敬仰的名臣,严于职守、清贪肃弊、爱护百姓,对廉政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明代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进行了严酷的吏治改革,主张治国用重典,在《大明律》的基础上指导编修《大诰》,制定了一系列刚猛的廉政措施,并大力推进廉政制度建设。设立都察院,赋予御史充分的监督权,监督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吏,乃至皇亲国戚的品行,用严酷的手段惩治贪腐,这样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明代初年的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清代传承了明朝的各种廉政措施和制度建设,历朝统治者结合现实对监察制度进行了改革,对各级官吏进行严格的监察和考核。到雍正年间,国家的各项法规制度基本定型,在严惩腐败、革除旧弊的同时,要求官员廉洁自律,对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影响。康熙、雍正等清朝统治者建章立制、整饬吏治、惩治贪腐,为巩固统治、促进康乾盛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更为清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良好基础。
  千百年来,腐败现象发生的过程,也伴随着人类防腐倡廉的斗争史。中国历代上层统治者为国家的安定发展都推出过一系列廉政措施,沉淀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廉政文化。廉政文化在历朝历代的发展中,是德政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深度融合。历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不断思考和总结前代兴衰存亡的历史规律,形成了“以廉为本”及居安思危、盛不忘衰、查微杜渐,以及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和“修身”“齐家”“治国”的理念,指导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当今社会,要继续继承并发展廉政文化,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石.中国历史上的廉政[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刘黎明.以史为鉴:历代廉政反腐启示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刘彩文,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助教,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山东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在海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山东海洋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既要考虑海洋历史文化挖掘,又要关照旅游体验与生活体验共融,更要兼顾国民海洋意识的引导性培育。其建设途径,应当根据山东海洋旅游资源特性进行海洋意识分类赋予,进而实现品牌内涵的持续创新和叠加。  【关键词】 国民海洋意识;海洋文化;旅游品牌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 文化志愿者,是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能够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有效助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的宣扬,为文化社会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公共文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6-0077-02  志愿者队伍,是由具有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
期刊
【摘要】 海南岛作为一个旅游岛,本身就拥有数量庞大的海外游客,非遗外宣翻译作为连接中外发展的桥梁,更应该借此机会“走出去”,让更多海外游客了解海南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本文以海南省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内的黎族扎染织绣技艺为例,在目的论视角下分析了其外宣翻译策略。  【关键词】 黎族扎染织绣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 旅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城市,也是城区实体保护较好的城市之一,被称为世界近代历史的天然博物馆。旅顺的历史文化较悠久,因此对于旅顺地域文化方面的研究,一直都是热门的研究课题。地域文化代表了不同区域当中的特有属性,并且被赋予了不同的艺术价值和魅力。把旅顺地域文化注入绘本设计中,将更有利于绘本内容的创新与地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 地域文化创新;创意绘本;文创产品  【中图分类号】J524
期刊
【摘要】 蒙古驿站是蒙元时期朝廷用于军事情报、传递圣旨而创建的传递信息的网络。它主要分布在各个交通枢纽及交通要道的路上,连接了各个地方的通讯,而驿站人员能够为来往的信使准备好抵应。驿站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为来往者的信使提供驿马、食物,住宿是其最重要的部分。依照朝廷规定为高速飞驰而来的驿马、疲惫饥饿的使者提供路途必需品,虽然看似简单,却也蕴含着游牧民族的习俗与智慧。  【关键词】 蒙古驿站;抵应;民俗
期刊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各行各业中都有一定的运用。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变化,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忽视,特别是在平面设计方面,当代艺术元素较多,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较少。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经过5000年的积淀,得以保存下来。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的文化艺术元素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本文研究了传统文化艺术元
期刊
【摘要】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青年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载体的生力军,对我国国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进而建立文化强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国际文化种类纷繁复杂,青年自身暴露出文化价值观选择迷茫、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观淡薄以及自身正向文化修养缺乏的问题,青年文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本文致力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深入剖析青年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寻找青年文化发展最优路径。  【关键
期刊
【摘要】 康有为作为推动我国近代外交事业不可忽视的一个人,在晚清政府内忧外患的关键时期,康有为提出改良政体的政治主张,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使中国独立于世界其他国家外交政策的外交思想。本文重点对康有为在不同时期的外交思想进行研究,旨在为推动康有为外交思想现代化研究工作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晚清;康有为;外交思想;外交政策  【中圖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 本文以翻译家许渊冲提出的“三美”原则为理论指导,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方面对吴钧陶翻译的《登岳阳楼》英译本进行分析,从而说明“三美”原则在唐诗英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 诗歌;翻译;“三美”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6-0075-02  一、引言  许渊冲的 “三美论”则是文学翻译中诗歌领域的美学探究。“三美
期刊
【摘要】 容闳因其特殊成长经历自幼接触西方思想文化,长大后前往美国留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留学生。大学毕业后,容闳选择回到封建落后的中国,以期用自己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知识文化来改造落后的中国。经过其数十年探索和努力,容闳推动了留美幼童计划的实行,促进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事业的进步,后来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关键词】 中国近代;容闳;留学教育;留美幼童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