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时间2月20日凌晨,第六十一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圆满闭幕,伊朗影片《别离》(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大获全胜,一举斩获金熊奖、影帝和影后3项最重要的大奖,成为当晚的最大赢家。而讲述哲学大师尼采传奇故事的影片《都灵之马》则拿到评审团大奖银熊奖,最佳导演银熊奖授予了《嗜睡症》导演乌利胥·柯雷。
伊朗《别离》大获全胜
“感谢柏林电影节,它用最实际、最有价值的方式对伊朗表达了支持。但我不认为它颁3个奖给我们单纯只是因为贾法尔事件,我相信评审团是真的关注了我们的电影。”
虽然伊朗电影之前的杰出和感动是世界影迷共知的事实,但这次柏林电影节上,伊朗影片《别离》的辉煌胜利还是让人瞠目结舌——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这3个最后才会颁发的压轴大奖还真让这部影片应了那句老话:笑到最后。
更罕有的是,本次柏林电影节的这个“影后”桂冠是同时颁给了该片中的两位女主演,其中一位Sareh Bayat正是本片导演的女儿;而“影帝”称号则是由该片的三位男主演共同享有。导演阿斯哈·法哈迪上台领奖时,电影节主席迪特尔打趣地说:“嘿,我早就跟你说了!”
影片《别离》可谓一幅当今伊朗人的生活风情画,讲述了一对伊朗夫妻的离婚故事,涉及到两个不同阶级家庭之间的问题,阿斯哈·法哈迪的导演手法克制而又富有深情,令人内心充满感动。据法哈迪自己说,《别离》向观众提出了一个问题,让他们去思考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不盼望和平的,任何一个人都有任务去促进和平发展,无论在哪儿。虽然现在该片风光无限,但它却曾因题材特殊而被伊朗政府下了禁令,一直到导演法哈迪公开致歉之后,这部影片的拍摄才最终得以解禁。阿斯哈·法哈迪的上一部电影《关于伊丽》荣获了2009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而本次的大获全胜也是伊朗电影界第一次获得这样的殊荣。
欧洲的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和威尼斯的主竞赛单元,均是通过7位评委的讨论商议来决定最后奖杯的归属,今年柏林电影节其中的一位评委、伊朗电影人贾法·帕拉西因为被伊朗政府禁止拍片20年而没法抵达柏林,评委人数变成了6位。一般而言,获奖影片通常只能拿到一个奖,让一部电影拿到两个奖项的情况比较少见,更别提3个了—至于3个奖项里,有两个都是多位人选并列,更是让人大为意外,因此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因为政治原因主导了奖项的走向。大家都知道,柏林电影节一向是全球各大电影节中政治意味最强的一个,对此,《别离》的导演法哈迪说:“感谢柏林电影节,它用最实际、最有价值的方式对伊朗表达了支持。但我不认为它颁3个奖给我们单纯只是因为贾法尔事件,我相信评审团是真的关注了我们的电影。”同时他也表示自己虽然拿了金熊奖,可不是英雄,无论他说什么都不能改变伊朗电影的现状,他能做的就是用电影阐述更多现实和情感,希望能对它有所促进。
而事实上,阿斯哈·法哈迪本人也一直都是伊朗政府的眼中钉,他于去年11月接受伊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时公开表示支持电影人穆森·马克马巴夫(Mohsen Makhmalbaf)的回归,后者一直是伊朗反对党左翼绿色运动的支持者并因此被驱逐出境。阿斯哈·法哈迪也曾公开声援深陷囹圄的“政治犯”导演贾法·帕纳西,相信这次他在柏林电影节上的大放异彩恐怕并非伊朗政府希望看到的。
崭“新”的柏林
“与去年相比,新一届电影节规模小了些,但与此同时它变得更加大胆,发掘出更多的新人新作,并开始寻找3D与艺术电影的结合点。”
除了浓重的政治意味,同时值得注意的还有已过花甲之年的柏林电影节,在自己61岁生日时实实在在来了一次大创新。2月10日开幕的第六十一届柏林电影节,从一开始就表露出一幅强势的“革命”姿态。曾经在这里连连飘红的中国电影,竟没有一部进入主竞赛单元。张艺谋执导的《山楂树之恋》、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以及展示我国艾滋病感染人群生存现状的纪录片《在一起》均只入围新生代单元和全景单元。整个亚洲影片也明显缩水,只有韩国影片《爱,不爱》入围了主竞赛单元。同时,本届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与大导演罗西里尼之女伊莎贝拉·罗西里尼也充分肯定了运用高科技手段拍摄的电影在本次电影节中的重要地位,她明确指出,这次电影节的最大看点就是人们需要戴上3D眼镜来欣赏文艺片了。而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尔·科斯里克之前也曾这样勾勒过今年柏林电影节的轮廓:“与去年相比,新一届电影节规模小了些,但与此同时它变得更加大胆,发掘出更多的新人新作,并开始寻找3D与艺术电影的结合点。”在22部入围竞赛单元的影片中,就有两部是3D电影,最后在短片竞赛单元大放异彩的韩国导演朴赞郁的影片《波澜万丈》(获得短片单元金熊奖)则是第一部用iPhone4拍摄的获奖电影。朴赞郁曾表示,iPhone手机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每个人都能使用”的事实,令这款高端手机成为一款不错的拍摄工具。而和他共同制作《波澜万丈》的胞弟朴赞庆则称,iPhone手机功能十分先进,可以非常方便地在上面进行视频编辑。朴赞郁并不是首位使用苹果iPhone4拍电影的韩国电影人,至于这种趋势会对未来主流与独立电影制作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都拭目以待。
此外,匈牙利老牌导演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获得了评委会的银熊大奖,该片的内容跟哲学大师尼采的一段神奇经历相关。1889年1月3日,弗雷德里希·尼采照常离开住所,经过都灵市中心的阿尔伯托广场时,发现这里忽然起了骚动。原来,一匹可怜的老马累得走不动了,马车夫面容灰暗,衣衫褴缕,显然是个不堪生活重负的苦命人,他怒火冲天,挥动着粗大的皮鞭向马打去,但马依旧一动不动,直至奄奄一息。在他的怒火发泄得差不多的时候,尼采拨开人群冲上前去,抱着这匹马的脖子,痛哭起来,然后便失去了知觉。人们将他送回家中,他就此卧榻不起,沉默不语,不到一个月,他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影片接着讲述了关于马夫和他的女儿,以及那匹马本身的故事,试图从中得到答案。而塔尔这位以电影中深刻的隐喻和哲思闻名的“长镜头导演”在获知自己得奖后,上台领走该奖的全过程都一言不发,但全场仍然报以热烈掌声。这部近乎默片的黑白电影,以静物写生的凝重电影语言,讲述了都灵之马最后7天的故事,充满哲学隐喻。虽然很多观众大呼“晦涩”,中途也有很多人离场,但在柏林电影节场刊上,它仍获得了仅次于《别离》的评分。
第六十一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完全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熊奖:《别离》
评审团大奖:《都灵之马》
最佳导演奖:《嗜睡症》导演乌利胥?柯雷
最佳男演员: 《别离》中所有男主角
最佳女演员: 《别离》中Leila Hatamia和Sareh Bayat
最佳艺术贡献奖: 《奖赏》中摄影和美术并列
最佳编剧: 《血之救赎》
最佳处女作: 《在冰上》
最佳电影处女作特别荣誉奖: 《无父之人》 《守卫》
阿尔弗莱德奖:《如果不是我们,是谁?》
最佳短片金熊奖:《波澜万丈》
短片评委特别奖:《破碎的夜晚》
最佳短片特别荣誉奖:《对父亲的问题》
终身成就奖:阿明·缪勒·斯塔尔
韩国女星林秀晶代表电影《爱,不爱》走红地毯。
阿斯哈·法哈迪代表《别离》举起本次柏林电影节金狮大奖的奖杯。
本届柏林电影节的评审们戴着3D电影眼镜观看参赛作品。
伊朗《别离》大获全胜
“感谢柏林电影节,它用最实际、最有价值的方式对伊朗表达了支持。但我不认为它颁3个奖给我们单纯只是因为贾法尔事件,我相信评审团是真的关注了我们的电影。”
虽然伊朗电影之前的杰出和感动是世界影迷共知的事实,但这次柏林电影节上,伊朗影片《别离》的辉煌胜利还是让人瞠目结舌——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男演员,这3个最后才会颁发的压轴大奖还真让这部影片应了那句老话:笑到最后。
更罕有的是,本次柏林电影节的这个“影后”桂冠是同时颁给了该片中的两位女主演,其中一位Sareh Bayat正是本片导演的女儿;而“影帝”称号则是由该片的三位男主演共同享有。导演阿斯哈·法哈迪上台领奖时,电影节主席迪特尔打趣地说:“嘿,我早就跟你说了!”
影片《别离》可谓一幅当今伊朗人的生活风情画,讲述了一对伊朗夫妻的离婚故事,涉及到两个不同阶级家庭之间的问题,阿斯哈·法哈迪的导演手法克制而又富有深情,令人内心充满感动。据法哈迪自己说,《别离》向观众提出了一个问题,让他们去思考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不盼望和平的,任何一个人都有任务去促进和平发展,无论在哪儿。虽然现在该片风光无限,但它却曾因题材特殊而被伊朗政府下了禁令,一直到导演法哈迪公开致歉之后,这部影片的拍摄才最终得以解禁。阿斯哈·法哈迪的上一部电影《关于伊丽》荣获了2009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而本次的大获全胜也是伊朗电影界第一次获得这样的殊荣。
欧洲的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和威尼斯的主竞赛单元,均是通过7位评委的讨论商议来决定最后奖杯的归属,今年柏林电影节其中的一位评委、伊朗电影人贾法·帕拉西因为被伊朗政府禁止拍片20年而没法抵达柏林,评委人数变成了6位。一般而言,获奖影片通常只能拿到一个奖,让一部电影拿到两个奖项的情况比较少见,更别提3个了—至于3个奖项里,有两个都是多位人选并列,更是让人大为意外,因此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因为政治原因主导了奖项的走向。大家都知道,柏林电影节一向是全球各大电影节中政治意味最强的一个,对此,《别离》的导演法哈迪说:“感谢柏林电影节,它用最实际、最有价值的方式对伊朗表达了支持。但我不认为它颁3个奖给我们单纯只是因为贾法尔事件,我相信评审团是真的关注了我们的电影。”同时他也表示自己虽然拿了金熊奖,可不是英雄,无论他说什么都不能改变伊朗电影的现状,他能做的就是用电影阐述更多现实和情感,希望能对它有所促进。
而事实上,阿斯哈·法哈迪本人也一直都是伊朗政府的眼中钉,他于去年11月接受伊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时公开表示支持电影人穆森·马克马巴夫(Mohsen Makhmalbaf)的回归,后者一直是伊朗反对党左翼绿色运动的支持者并因此被驱逐出境。阿斯哈·法哈迪也曾公开声援深陷囹圄的“政治犯”导演贾法·帕纳西,相信这次他在柏林电影节上的大放异彩恐怕并非伊朗政府希望看到的。
崭“新”的柏林
“与去年相比,新一届电影节规模小了些,但与此同时它变得更加大胆,发掘出更多的新人新作,并开始寻找3D与艺术电影的结合点。”
除了浓重的政治意味,同时值得注意的还有已过花甲之年的柏林电影节,在自己61岁生日时实实在在来了一次大创新。2月10日开幕的第六十一届柏林电影节,从一开始就表露出一幅强势的“革命”姿态。曾经在这里连连飘红的中国电影,竟没有一部进入主竞赛单元。张艺谋执导的《山楂树之恋》、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以及展示我国艾滋病感染人群生存现状的纪录片《在一起》均只入围新生代单元和全景单元。整个亚洲影片也明显缩水,只有韩国影片《爱,不爱》入围了主竞赛单元。同时,本届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与大导演罗西里尼之女伊莎贝拉·罗西里尼也充分肯定了运用高科技手段拍摄的电影在本次电影节中的重要地位,她明确指出,这次电影节的最大看点就是人们需要戴上3D眼镜来欣赏文艺片了。而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尔·科斯里克之前也曾这样勾勒过今年柏林电影节的轮廓:“与去年相比,新一届电影节规模小了些,但与此同时它变得更加大胆,发掘出更多的新人新作,并开始寻找3D与艺术电影的结合点。”在22部入围竞赛单元的影片中,就有两部是3D电影,最后在短片竞赛单元大放异彩的韩国导演朴赞郁的影片《波澜万丈》(获得短片单元金熊奖)则是第一部用iPhone4拍摄的获奖电影。朴赞郁曾表示,iPhone手机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每个人都能使用”的事实,令这款高端手机成为一款不错的拍摄工具。而和他共同制作《波澜万丈》的胞弟朴赞庆则称,iPhone手机功能十分先进,可以非常方便地在上面进行视频编辑。朴赞郁并不是首位使用苹果iPhone4拍电影的韩国电影人,至于这种趋势会对未来主流与独立电影制作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都拭目以待。
此外,匈牙利老牌导演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获得了评委会的银熊大奖,该片的内容跟哲学大师尼采的一段神奇经历相关。1889年1月3日,弗雷德里希·尼采照常离开住所,经过都灵市中心的阿尔伯托广场时,发现这里忽然起了骚动。原来,一匹可怜的老马累得走不动了,马车夫面容灰暗,衣衫褴缕,显然是个不堪生活重负的苦命人,他怒火冲天,挥动着粗大的皮鞭向马打去,但马依旧一动不动,直至奄奄一息。在他的怒火发泄得差不多的时候,尼采拨开人群冲上前去,抱着这匹马的脖子,痛哭起来,然后便失去了知觉。人们将他送回家中,他就此卧榻不起,沉默不语,不到一个月,他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影片接着讲述了关于马夫和他的女儿,以及那匹马本身的故事,试图从中得到答案。而塔尔这位以电影中深刻的隐喻和哲思闻名的“长镜头导演”在获知自己得奖后,上台领走该奖的全过程都一言不发,但全场仍然报以热烈掌声。这部近乎默片的黑白电影,以静物写生的凝重电影语言,讲述了都灵之马最后7天的故事,充满哲学隐喻。虽然很多观众大呼“晦涩”,中途也有很多人离场,但在柏林电影节场刊上,它仍获得了仅次于《别离》的评分。
第六十一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完全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熊奖:《别离》
评审团大奖:《都灵之马》
最佳导演奖:《嗜睡症》导演乌利胥?柯雷
最佳男演员: 《别离》中所有男主角
最佳女演员: 《别离》中Leila Hatamia和Sareh Bayat
最佳艺术贡献奖: 《奖赏》中摄影和美术并列
最佳编剧: 《血之救赎》
最佳处女作: 《在冰上》
最佳电影处女作特别荣誉奖: 《无父之人》 《守卫》
阿尔弗莱德奖:《如果不是我们,是谁?》
最佳短片金熊奖:《波澜万丈》
短片评委特别奖:《破碎的夜晚》
最佳短片特别荣誉奖:《对父亲的问题》
终身成就奖:阿明·缪勒·斯塔尔
韩国女星林秀晶代表电影《爱,不爱》走红地毯。
阿斯哈·法哈迪代表《别离》举起本次柏林电影节金狮大奖的奖杯。
本届柏林电影节的评审们戴着3D电影眼镜观看参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