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石油上市当日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位居世界最大航空器制造商之列;印度巴勒特锻造公司则是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锻造公司……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版图上异军突起,在发达经济体内部“大缓和”的经济环境下成长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尽管危机肆虐,仍有不少投资者相信,新兴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美银美林在其2012年宏观形势预测报告中表示,新兴经济体各央行把支持经济增长放在优先位置,他们具有抗挑战的弹性。高盛在其2011年底的报告中认为,“新钻十一国”将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全球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机会。
而一个更令全球关注的大事件,则是金砖国家在金融合作方面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南-南开发银行”这一构想源于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最终在今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由印度提出。这也是继2011年协议成立金砖国家证券交易所之后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另一重大事件。
印度提出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是源于其国内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财政资金的不足,最近公布的2011~2012财政年度印度的财政赤字已超过目标1.2个百分点,足以说明其国内资金的匮乏。南非对于这一提议的积极响应同样也源于国内的财政压力。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两国需要加大政府投资以刺激国内经济增长,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正好能够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俄罗斯对于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态度也是积极的,虽然其国内财政资金并不紧张。一个原因是俄罗斯希望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国内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2012年8月于巴西利亚召开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可行性的专家组讨论会上,俄罗斯却缺席了,原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承担俄罗斯本国可行性研究的国家科学院尚未完成该项研究。换个角度来看,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加快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一体化,对于俄罗斯来说可能正是一个加快国内改革、提高效率的契机。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一旦建成,对于五国的金融一体化进程是一个里程碑,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实体的国际组织,日后在解决纷争促进合作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即使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最后不能建成也不会影响五国在其他领域的进一步合作。金砖国家自2009年首次峰会以来便本着务实精神合作,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更进一步的合作平台。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越来越注重于通过内部的合作开拓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世贸组织统计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亚洲对欧美出口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区内贸易比重大幅上升,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供应链。2010年1月1日,完全由新兴经济体组成的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之后,自由贸易区内部贸易占总出口的份额显著提高。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还包括更进一步的产业转移与资源整合。宁波纺织外贸“龙头”申洲针织集团有限公司斥资3000多万美元在柬埔寨建立了日产20余万件服装的纺织工厂,产品从该国直接出口美国市场。今年以来,包括互联网快时尚品牌“凡客诚品”在内的一些服装企业均选择将代工厂迁移至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东南亚。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即将建成的铁路系统将是下一阶段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
东南亚的大部分铁路都是在殖民地时期修建的,铁路系统破旧不堪、管理混乱,而且资金匮乏。目前绝大部分的货物运输都是由货车和船舶承担,但不断上涨的油价制约着现有的水陆运输。一个完善的铁路系统不仅可以大幅降低货运成本,而且可以将铁路沿线的各个国家与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和周边邻国将形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共同体,成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共赢”的局面。
2012年8月15日,泛亚铁路玉蒙段已全线铺通,该铁路穿越越南、老挝、泰国和新加坡,全长超过2000公里。下一阶段中国计划修建连接昆明至缅甸,并最终通向孟加拉国的铁路,完成之后,不仅为中国经济打开了连接印度洋的出海口,而且会创造一个亚洲市场的巨大联盟。
未来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也会为新兴经济体提供发展的空间。2010年,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全球经济治理会议上,时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曾在其演讲中提到,如今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的是零和博弈,因为他们生产和出口同一类商品;存在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博弈却可能导致“双赢”。因为发达国家是资本品的主要生产者,新兴市场国家投资的增长将刺激对发达国家出口的需求;相反,新兴市场消费的增加以及投资的减少,可能会加剧发达国家出口需求疲软和失业问题。
在此基础上,林毅夫提出一个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和长期增长的“共赢”方案:创设一个全球经济复苏基金,由硬通货国家及高储备国家支持并由多边开发银行管理,该基金将用于资助新兴市场国家突破瓶颈及提高生产率的投资项目。这些投资将启动新一轮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启动后将增加对发达国家生产的资本品的需求,从而拉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最后实现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徐秀军副研究员对本文亦有贡献)
尽管危机肆虐,仍有不少投资者相信,新兴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美银美林在其2012年宏观形势预测报告中表示,新兴经济体各央行把支持经济增长放在优先位置,他们具有抗挑战的弹性。高盛在其2011年底的报告中认为,“新钻十一国”将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是全球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机会。
而一个更令全球关注的大事件,则是金砖国家在金融合作方面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南-南开发银行”这一构想源于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最终在今年3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由印度提出。这也是继2011年协议成立金砖国家证券交易所之后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另一重大事件。
印度提出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主要是源于其国内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财政资金的不足,最近公布的2011~2012财政年度印度的财政赤字已超过目标1.2个百分点,足以说明其国内资金的匮乏。南非对于这一提议的积极响应同样也源于国内的财政压力。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两国需要加大政府投资以刺激国内经济增长,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正好能够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俄罗斯对于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态度也是积极的,虽然其国内财政资金并不紧张。一个原因是俄罗斯希望有更多的资金进行国内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在2012年8月于巴西利亚召开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可行性的专家组讨论会上,俄罗斯却缺席了,原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承担俄罗斯本国可行性研究的国家科学院尚未完成该项研究。换个角度来看,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加快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一体化,对于俄罗斯来说可能正是一个加快国内改革、提高效率的契机。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一旦建成,对于五国的金融一体化进程是一个里程碑,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实体的国际组织,日后在解决纷争促进合作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当然,即使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最后不能建成也不会影响五国在其他领域的进一步合作。金砖国家自2009年首次峰会以来便本着务实精神合作,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更进一步的合作平台。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越来越注重于通过内部的合作开拓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世贸组织统计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亚洲对欧美出口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区内贸易比重大幅上升,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供应链。2010年1月1日,完全由新兴经济体组成的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之后,自由贸易区内部贸易占总出口的份额显著提高。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还包括更进一步的产业转移与资源整合。宁波纺织外贸“龙头”申洲针织集团有限公司斥资3000多万美元在柬埔寨建立了日产20余万件服装的纺织工厂,产品从该国直接出口美国市场。今年以来,包括互联网快时尚品牌“凡客诚品”在内的一些服装企业均选择将代工厂迁移至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东南亚。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即将建成的铁路系统将是下一阶段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
东南亚的大部分铁路都是在殖民地时期修建的,铁路系统破旧不堪、管理混乱,而且资金匮乏。目前绝大部分的货物运输都是由货车和船舶承担,但不断上涨的油价制约着现有的水陆运输。一个完善的铁路系统不仅可以大幅降低货运成本,而且可以将铁路沿线的各个国家与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和周边邻国将形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共同体,成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共赢”的局面。
2012年8月15日,泛亚铁路玉蒙段已全线铺通,该铁路穿越越南、老挝、泰国和新加坡,全长超过2000公里。下一阶段中国计划修建连接昆明至缅甸,并最终通向孟加拉国的铁路,完成之后,不仅为中国经济打开了连接印度洋的出海口,而且会创造一个亚洲市场的巨大联盟。
未来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也会为新兴经济体提供发展的空间。2010年,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全球经济治理会议上,时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曾在其演讲中提到,如今存在于发达国家之间的是零和博弈,因为他们生产和出口同一类商品;存在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博弈却可能导致“双赢”。因为发达国家是资本品的主要生产者,新兴市场国家投资的增长将刺激对发达国家出口的需求;相反,新兴市场消费的增加以及投资的减少,可能会加剧发达国家出口需求疲软和失业问题。
在此基础上,林毅夫提出一个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和长期增长的“共赢”方案:创设一个全球经济复苏基金,由硬通货国家及高储备国家支持并由多边开发银行管理,该基金将用于资助新兴市场国家突破瓶颈及提高生产率的投资项目。这些投资将启动新一轮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启动后将增加对发达国家生产的资本品的需求,从而拉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最后实现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徐秀军副研究员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