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的意愿逐渐降低,主要是受经济发展、高职扩招、就业环境等因素影响。为了突破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为地方经济发展留住更多的本地技能型人才,中职、高职、企业三方一体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3+2”合作模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对接企业需求,对贫困家庭子女进行5年一贯制的订单培养,可以有效解决县域经济发展技能型人力匮乏的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调育人;技能型人才
  太湖县地处皖西南大别山南麓,属于山区、库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和经济转型,借助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县经济开发区引进了以集友纸业为代表的一大批实力型企业,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强劲。作为全县唯一一所公办中专——太湖职业技术学校,理所当然地被地方政府赋予了更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倡导产教融合的强劲东风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促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改变。
  一、基于皖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校企合作的调研
  为推动落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校组织了以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团队,对皖西南的太湖、岳西、潜山等地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1)中职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意愿基本消失
  中职毕业生年龄普遍在20岁以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高职大量扩招,中职学生毕业后就业的愿望逐渐降低。以太湖县为例,2019年全县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1065人,其中846人通过对口高考进入高校,约占79.5%;有219人选择直接就业,其中只有30多人在县域就业,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2.8%。
  (2)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够
  该地区各县经济开发区的很多企业都是从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而来,仍停留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企业处在转型升级中,他们需要的是大量技术含量较低的普工,员工获得报酬的主要方式是加班。这样的就业环境很难对现在的毕业生产生吸引力。
  (三)中高职学生不具备马上就业的素质
  对于中职毕业生而言,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心高气傲,有的学生甚至3-6个月的教学实习都无法坚持,因此,哪怕只需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其职业素养也达不到企业一线生产的要求。
  基于上述因素,校企合作如果不突破以前的固有模式,就只能徘徊在低水平上。为突破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2015年以来,太湖职校、安徽新闻出版职业学院和集友公司(太湖县唯一一家主板上市公司)根据各自发展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按照“3+2”学历模式,开展中职、高职、企业三方一体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尝试。这种模式下校企合作中的“校”由单纯的中职或高职拓展到中高职一体化。
  二、校企合作实践中一些成功的做法
  (一)各方同向而行,形成培养人才的合力
  校企合作并不是新生事物,但以往的很多合作都局限于学校为企业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提供劳动力,这种合作对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作用和意义不大。企业需求和技能型人才供应不足这一供给结构性矛盾要求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迈进。(1)各方要共同发力,做好制度设计。校企合作需要靠机制和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尤其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和校企合作办事机构,洽商合作协议,研究重大事项,制定管理制度,探索合作育人机制,建设实训基地,选聘教师下企业锻炼,选聘企业技师到学校进行实训指导教师。(2)明确各方职责。中职学校负责动员贫困家庭学生就读订单培养班并对其开展初级技能培训;高职院校负责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企业负责提供奖学助学资金、高级实习指导技师、实训实践基地和安排就业。
  (二)实施订单培养,解决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难题
  根据人才培养需求选定合作专业、合作规模、开设订单培养班,企业为学生提供奖学助学金,进一步增强订单班的吸引力。
  在订单班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由企业、中职、高职共同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专业建设、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中职、高职阶段的实习实训都在合作企业进行,这样就高质量保证了技能培养的一贯性,也有利于本地毕业生逐渐认同企业理念和文化,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公司就业,产生长期在家乡工作服务的强烈意愿。
  订单班通过由企业提供奖学助学金、对口安排到本地企业就业等措施,既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的后顾之忧,也满足了学生学历提升和就业的愿望,可谓一举两得。
  (三)对接企业需求,培养本地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為服务园区企业发展,尽力做到“产业和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能培养和提供什么样的人才”。
  现在的校企合作不能简单着眼于解决企业的“用工荒”,而要放眼长远,为本地发展培养高素质、稳定的技能型人才。就中职学校而言,在校企合作中的主要任务是“打基础”,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实训模式,增加在企业实习实训的时间,使合作班的学生通过3年学习,具备一定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后再进入高职院校深造。
  学生在中高职共5年的学习期间,一直对口安排在本地企业实习,企业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平台,高职毕业后能成长为一名相当熟练的技术工人。在合作中,学校编订了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选编等校本教材,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厚植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只有每一位学生都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才会产生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愿望。订单班的教育管理由学校实训处指导落实,班级管理对接企业管理模式,用工作纪律和企业文化涵养学生专业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
  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爱乡情怀的毕业生,造就一支稳定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才能彻底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
  三、关于校企合作的思考与建议
  产教融合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各行业乃至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的生命力在于合作各方的“双赢”甚至“多赢”。
  (一)必须依靠政府大力推动
  形成加快产教融合发展的合力,需要地方政府的推动,来压实相关部门、学校和企业的责任。比如给企业以政策支持和财政补助,提高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在政策上松绑,出台推荐学生到园区企业就业的奖励措施,促使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做出调整。
  (二)必须增强校企合作吸引力
  校企合作面临“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的窘境,主因在于吸引力不够。
  因此,企业要不断改善用工环境和提高待遇,用环境、待遇吸引人才。同时也要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环境,激发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推动企业文化用软实力留住人才。
  站在新时代的起点,面临着国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契机,职业学校还需增强忧患意识,敢于创新、勇闯善为,走出一条校企合作的新路,持而不懈、久久为功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其他文献
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等畜禽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尤其是去年发生在我国多个省份的禽H7N9流感,造成了人的感染和死亡,严重影响了国民的生活健康质量、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并
无公害日光温室的应用突破了季节限制,充分利用了目光能,延长了蔬菜生产的时间,提高了种植效益,属于环保节能的绿色种植模式。本文将重点围绕无公害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进行简要
文章对种植绿色蔬菜时应掌握的点进行了分析,包括种植环境的选择、播种技术、施肥与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
本试验选择费乌瑞它、米拉、渝薯1号、鄂薯5号4个品种,各选择2—3个药剂组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防效较为平均。就产量多种而言,通过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发现,2处理产量最高亩产为17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施工工程的不断增多,它的施工技术和工艺也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创新,深基坑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形式。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具有施工质量可靠,施工
在猪肉需求量急剧增长的现今,大规模养猪方式变的极为普遍,快速养猪技术更是得到广泛使用。但在饲养过程中,部分猪出现胃部疾病,甚至造成死亡。猪胃溃疡就是胃病的一种,此病